卢艳甫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措施.方法 为所有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的子宫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血压也得到有效控制;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2例,无1例死亡.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的手术治疗效果,应重视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成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治疗的50例昏迷患者,对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价,并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而给予及时的诊断及治疗.对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对入院时及治疗后的GC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50例昏迷患者死亡6例,死亡率为12.0%,包括急性中毒3例,溺水1例,触电1例,肝性脑病1例.其余患者的意识均得到恢复,意识恢复时间为10min至4h,平均(1.8±0.4)h.急性中毒、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并发症、其它疾病类型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类型患者的治疗后GCS评分均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 对于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应加强对急诊昏迷的疾病种类的认识及治疗方法研究,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张跃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腰麻个体化注药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阻滞特征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等分成两组,均L4-5行蛛网膜下隙阻滞,L3-4预留硬膜外管备用.Ⅰ组(对照组)单次注药2ml(0.3%布比卡因轻比重液6mg),Ⅱ组(实验组)采用以手术麻醉阻滞平面L1为目标分次试探性给药,用反映阻滞特征的6项指标及有关成功率的8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Ⅱ组痛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其持续时间、阻滞平面固定时间均延长(P<0.05);痛觉和运动阻滞达标及麻醉成功率均高于Ⅰ组(P<0.05),循环更为稳定.结论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采用腰麻麻醉阻滞平面L1为目标,小剂量分次个体化注药的方法更安全和可靠,在临床上应用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诚章;严江;廖荣宗;陈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糖尿病或糖调节异常、高血压、血脂异常和中心性肥胖为主要内涵,以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以多种代谢性疾病同时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征候群[1].代谢综合征的这些特点在许多绝经后妇女的身上出现,我国妇女人均寿命已超过70岁,50岁左右绝经的妇女还有1/3的生命历程,据统计,2030年我国50岁以上的妇女将高达2.8亿,绝经后出现的代谢综合征已成为公众问题.
作者:张侠;鲍翠玉;饶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治疗护理等措施,所有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对儿童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的分组方法将我院近2年收治的96例1型糖尿病患儿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和对照组(传统护理法)各48例,比较两组患儿及家长的糖尿病知识知晓度、饮食控制及心理健康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及家长的糖尿病知识知晓合格率、饮食控制合格率及心理健康合格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在对儿童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时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患儿及家长对糖尿病的认知、提高患儿的饮食控制合格率和心理健康度.
作者:范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药研究中将古典文献、现代实验和临床三方面研究紧密结合,我们讨论中药炮制的理论、操作和临床应用时存在的若干问题,认为研究中药炮制应从中药炮制原理、方法(工艺)、规格标准及发展方向着手,其主导思想应以古典文献、现代实验和临床三方面紧密结合为前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作者:王业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讨论医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571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医学生社会支持总体较高;②医学生总体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医学生之间总体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医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社会支持中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 医学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积极影响.
作者:周洋;孙雪芹;涂丽君;连俊杰;王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至2013年5月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86例,针对不同失血原因进行及时的抢救护理配合及治疗.结果 在采取积极的抗休克治疗及护理措施后,3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6.5%,其余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到正常水平,返回病房继续治疗,平均住院治疗时间(8.0±3.0)d,治疗有效率100.0%.结论 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配合措施可降低患者出血率,增加预后效果,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赵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各种急性中毒的发病特点,探讨急性中毒的防治策略.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83例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3例中,男女之比1∶1.18;涉及毒物8类,主要是酒精中毒、农药中毒,其次是药物中毒、食物中毒;酒精中毒以城镇病人为多,农药中毒以农村病人为多;中毒途径以口服吸收中毒为主;本组死亡2例.结论 急性中毒的发病人群、中毒原因、种类、地域、途径有其各自特点.加强毒物管理,强化人群的身心健康教育,和谐处理人际关系是减少中毒发生的重要途径;提高基层临床医生对急性中毒救治的技术水平是降低急性中毒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卢艳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培养高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寻找教育策略.方法 采用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漳州卫生职业学院2009级至2011级1135名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66份,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中等,受专业态度、阅读习惯、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结论 加强专业思想建设,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多参加入际交往活动,有利于提高高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
作者:汪美华;余立平;许亚荣;陈倩虹;李燕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临床上较常见而多发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呈慢性进行发展、病程长,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多伴有心理、行为、性格、精神上的改变[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重度有机磷农药(OPI)中毒发展迅速,救治难度大,常因肺水肿、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据报道:重度OPI中毒的患者死亡率达25%~67%[2].因此对COPD并重度OPI中毒的患者的抢救、治疗、护理是极其重要的.我院收治1例COPD并重度OPI中毒患者,经积极救治,精心细致护理,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孔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病原菌的分布和细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 监测本院2013年度住院及门诊患者的送检标本,包括痰液、咽液、尿液、血液、大便、分泌物等,菌株按卫生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及采用API鉴定系统进行,采用Kiby-Bauer纸片扩散法,按2012年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执行.结果 共获得21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85株,占39.2%,革兰氏阴性菌132株,占60.8%.常见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细菌对青霉素类药物的耐药性严重,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也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结论 本年度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并有耐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的细菌检出,应引起重视.
作者:胡幼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120例患儿进行静脉留置针的操作,给予其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一次性成功穿刺115例,成功率为95.8%.留置期间,未发生全身感染现象,但有5例发生静脉炎、4例局部渗漏、3例套管阻塞,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结论 在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期间,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提高护理技巧和责任心,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留置针使用的安全.
作者:李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我县隽水镇11所社区门诊的现场调查,明确是否存在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和滥用现象.方法 与病人病种对照,抽查社区门诊医生开出的处方.结果 11所社区门诊均存在不合理使用和滥用抗生素.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应通过行政管理、监督、宣传的方式关注社区门诊.
作者:许勇;王晴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回顾我院多学科协作盆腔“杂交手术”(hybrid procedure)治疗模式的经验,评估盆腔“杂交手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180例患者随机分A、B两组各90例,A组经Hybrid room平台实施“杂交手术”;B组妇产科常规手术.监测并比较两组性激素水平(包括FSH、LH、E2)、月经恢复情况等,研究“杂交手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 术前两组间FSH、LH和E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83例(92.2%),B组51例(56.7%)保留正常卵巢功能,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盆腔“杂交手术”安全可靠,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杜希剑;何立;章凯敏;余开湖;郑小宁;田红岸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耳鸣伴焦虑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耳鸣伴焦虑患者60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护理及治疗,干预组采用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以及常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及疗效有无提高.结果 干预组经合理的心理干预指导,30例患者均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提高76.7%,干预组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73.3%.结论 经临床结果可见采用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对耳鸣伴焦虑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贺朝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不同入路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带锁髓内针固定术,其中36例选用顺行入路方式(顺行组),36例选用逆行入路方式(逆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顺行组的手术时间比逆行组更短,Mayo评分比逆行组更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逆行组患者的CM评分明显比顺行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逆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行入路髓内针固定术容易对患者肩关节功能造成影响,逆行入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顺行入路的可操作性更好,二者各有优缺点.
作者:关翰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肠上皮细胞凋亡与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修复特征的关系,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修复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肠缺血再灌注组和参附处理组.处理组:大鼠阻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流1h,再灌注1、24、72h,观察大鼠在各个相应时间点的病理学改变,测定细胞凋亡指数与有丝分裂活性.结果 肠缺血再灌注组缺血1h和再灌注1h肠黏膜损伤严重,上皮细胞凋亡增加,有丝分裂活性降低,再灌注24h这些变化明显;参附处理组的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P<0.05).再灌注72h两组肠黏膜变化接近正常.结论 细胞凋亡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修复中起重要作用,参附注射液能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修复过程中肠黏膜的病理损伤,促进上皮细胞再生与修复.
作者:王代宏;王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120名同种血型的志愿者的血液细胞进行质量检查,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改变抗凝剂的配置比例,WBC、RBC、PLT及HGB也在发生改变;随着血液细胞放置时间增长,血液细胞的形态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度.结论 抗凝剂的配比、放置时间会影响血液细胞的形态,因此对于检验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才能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
作者:廖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