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贻泽
痛风性关节炎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其多发于拇趾关节,临床表现常为急性单侧关节剧痛,并伴发肿胀、发热、发红、压痛,可导致间质性肾炎、肾结石、肾小管堵塞、急性肾衰、关节破坏及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西药对该病治疗效果尚欠理想。近年来,针对该病急性发作期病例,笔者采用点刺放血、针刺疗法联合中药治疗5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建立醋酸地塞米松搽剂中醋酸地塞米松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醋酸地塞米松搽剂中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选用C18(200mm ×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0∶
作者:骆维;刘永飞;吴长雄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骨科患者尤其是下肢骨折、脊柱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等原因,常发生便秘。为了避免术中因麻醉后肛门括约肌松弛发生粪便污染以及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对于术前有便秘的择期手术患者,较简便的肠道准备方法是采用酚酞片口服,开塞露塞肛通便治疗,效果不佳者则采用肥皂水灌肠。鉴此,笔者对骨科手术前便秘患者给予中药制剂清肠饮口服作肠道准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春;张爱英;吕秀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大蒜多糖C( GP-C)对大运动量训练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运动量游泳训练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测量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含量和CD4+/CD8+比值。结果大运动量训练能导致实验动物外周血CD4+T含量以及CD4+/CD8+比值下降,CD8+T含量升高;GP-C则能促使其回复到正常水平。结论GP-C能有效缓解大运动量训练后导致的免疫功能失衡,促使其恢复到平衡状态。
作者:赵骥;鲍翠玉;陈红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品管圈(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以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及改善自己的工作场所,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1]。我院从2012年起,将“品管圈”的工作方法运用于各种护理质量控制,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讲座管理的应用与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丁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1病例介绍2例均为剖宫产术后患者,均为左下肢。1例为G2 P1 G40 W+3并发妊娠高血压,发病时间为产后第6d,年龄38岁。1例为G2 P0 G38W+1并发前置胎盘,发病时间为产后第7d,年龄为35岁。临床症状均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腓肠肌有明显压痛,皮温高于健侧,站立和行走时疼痛加剧,均通过彩色B超、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两侧均为腘静脉血栓形成。经对症处理后,2例均痊愈出院。
作者:雷霞;吴明珍;张宝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门诊输液具有经济、方便、快速有效的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加强门诊输液质量管理可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有利于提高医院声誉,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为了更好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笔者结合我院门诊输液室实际情况,现就对输液室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梁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优质护理是基于人本理念建立的一种全面化、个性化的新型护理模式,它能让患者在心理、生理及社会方面得到佳的护理服务,从而获得愉快的心理感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我院率先在儿科中引入了优质护理理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雪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急性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多发病,患者创伤后较高的代谢水平会严重影响机体内环境稳定和重要脏器的功能,导致营养不良、免疫水平低下、炎症反应加重,易加重病情、影响预后。而正确的临床营养支持疗法,能有效改善机体的代谢水平。本文探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案在改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水平方面的作用。
作者:李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分别顺行、逆行切取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53例,转移修复膝关节、小腿、足踝部等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53例术后6例皮瓣肿胀。6例皮瓣远端的边缘部分坏死,范围小于3cm ×1cm,经过处理后53例皮瓣全部成活,均随访8~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满意,膝、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皮肤感觉有一定程度恢复。结论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不需吻合血管,皮瓣设计灵活,操作简便,血供可靠,成活率高,是修复膝关节、小腿、足踝部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作者:石振;蔡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随着泌尿外科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肾盂切开取石术逐渐被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所取代,部分患者由于先天性输尿管扭曲、畸形、肾旋转不良等原因,不能选择经皮肾手术。对于多发性肾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残留成为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对残石的处理,给患者后续治疗带来很大的麻烦。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对此类手术,术中应用输尿管短镜配合碎石取石,极大程度降低了术后结石的残留率。
作者:王志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长的儿童保健意识也逐渐增强,对婴幼儿的预防接种和健康体格检查日益重视,因而对预防接种实行适当的护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5]。因此,本文对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小儿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旨在为临床接种护理提供理论基础,现报告如下。
作者:饶兴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笔者于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门诊接治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幼儿27例,均采用推拿手法整复,复位成功率100%。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贻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绩效考核( performance examine )也称绩效测评,是医院为了实现为患者服务的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定量的方法,对承担医疗护理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和实施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1]。护理质量是指护士为患者提供护理技术服务和基础护理服务的效果,是在护理过程中形成的客观表现,直接反映了护理工作的职业特色[2]。产科的住院人群是以产妇及新生儿为主,是一组特殊的人群,大部分的产妇是身体健康无原发病的青年妇女,但同时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而新生儿免疫力低下,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做好相应的护理质量管理是产科患者优质服务的保证。我院于2012年1月开始应用绩效考核,在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类风湿关节炎( RA )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参与发病,以关节滑膜侵蚀性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侵蚀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病情进展迅速,致残率高,及时、规范的临床干预是治疗的关键[1]。我们应用云克和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 DMARDs)联合治疗RA,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吉芳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血吸虫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六大重点热带病之一,我国将其列入乙类传染病。寄生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6种: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曼氏血吸虫(S.mansoni)、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湄公血吸虫(S.mekongi)和马来血吸虫(S.malayensis)[1]。在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湖南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女尸和湖北江陵的西汉男尸(公元前163年)体内发现典型的日本血吸虫虫卵,由此推算,远在2160多年前我国已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隋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记载“蛊毒和蛊胀”,从流行地区、季节、感染方式和临床表现等方面似为血吸虫病。1904年日本学者桂田氏首先在猫体内发现血吸虫成虫。我国于1905年在湖南常德经虫卵检查确诊第一例病人。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和阻碍疫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当前仍然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作者:张丽君;沈定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是脑血管意外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抑郁和(或)焦虑状态,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延缓患者神经和肢体功能的康复,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0%~79%。由于脑卒中后患者情感障碍的表现较躯体不适症状轻,所以容易被忽视。我院2011年共收治此类患者17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情感障碍。经临床医师通过改善情绪药物治疗,并结合整体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黄晓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比较繁重,危险系数高,多数是病情危急的危重病人,病情变化快,不能自理的病人多,基础护理工作重,多数伴有意识障碍,这些都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挑战[1],也是护理安全隐患的高发科室[1~3]。为了使护理工作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本院自2011年1月开展人性化安全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元青;凌珏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高血糖高渗状态( HHS)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因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口渴、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糖尿病典型症状不突出,甚至无糖尿病症状,患者在各种诱因下突然发病,故易导致误诊误治,加重病情。本病多见于老年患者,基础性疾病较多,病情急,来势凶险,死亡率较高。现将本人接触到的13例患者的救治经过报道如下。
作者:胡莉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ADV)与替比夫定(LDT)初始联合与恩替卡韦(ETV)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找到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6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用药组和单独用药组,联合用药组服用阿德福韦酯及替比夫定,单独用药组服用恩替卡韦,每组43例,治疗疗程为48周,记录不同时间两组肝功能、肾功能、出凝血时间、HBV DNA定量的变化、CTP评分和MELD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单药组在治疗第24周、48周时ALT复常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4周、48周时,HBeAg阴转例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4周、48周时,两组HBV DNA低于检测值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DT与ADV初始联合更适用于临床,且联合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单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徐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