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振;蔡林
近年来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已引起家庭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了解我县儿童乳牙患龋情况,为我县儿童龋齿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我们对本县城关幼儿园儿童患龋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程江汉;徐婷;程文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颈椎病临床分为脊髓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等,除脊髓型有明显脊髓受压症状,下肢无力者需尽早手术,其他类型颈椎病均可行保守治疗。我们自2008年以来使用颈舒颗粒联合电脑中频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孝雷;蒋亚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急性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多发病,患者创伤后较高的代谢水平会严重影响机体内环境稳定和重要脏器的功能,导致营养不良、免疫水平低下、炎症反应加重,易加重病情、影响预后。而正确的临床营养支持疗法,能有效改善机体的代谢水平。本文探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案在改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水平方面的作用。
作者:李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分别顺行、逆行切取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53例,转移修复膝关节、小腿、足踝部等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53例术后6例皮瓣肿胀。6例皮瓣远端的边缘部分坏死,范围小于3cm ×1cm,经过处理后53例皮瓣全部成活,均随访8~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满意,膝、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皮肤感觉有一定程度恢复。结论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不需吻合血管,皮瓣设计灵活,操作简便,血供可靠,成活率高,是修复膝关节、小腿、足踝部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作者:石振;蔡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慢性子宫颈炎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炎症性疾病,该病在已婚或有性生活的妇女中发病率高达50%以上[1]。本病多由急性宫颈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主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厌氧菌[2]。因此,如何彻底治疗慢性宫颈炎和避免复发是妇产科医护人员研究的课题。为了巩固治疗效果,我院采用LEEP结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宫颈炎,达到了安全、低廉、及时治疗、高效治疗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园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遇到所摄取的肢体因生理性、病理性或外伤所致的难以伸展而达到正常解剖体位的患者,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常见无法伸展肢体X线投照技术,该项投照技术不但可以获取理想的图像,而且对从事放射技术的工作者,尤其是初学者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殷书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常见并发症,高者达13.3%[1]。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是有效的保护方法[2],尤其是从事甲状腺外科的医师应当熟练掌握显露喉返神经这一技术,为预防术中损伤喉返神经提供安全的可靠保障。
作者:唐宗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抗微生物药物的广泛使用所造成的“抗生素压力”使医院感染控制面临严重挑战[1]。为了避免滥用抗生素,各级医院通过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对感染性疾病的标本进行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我院住院的泌尿系感染患者380份尿液标本中156株临床分离菌珠进行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梦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时、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临床医师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医师通常认为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变异及误差都源于实验室本身的分析和操作。实际上,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即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随着各种类型先进的自动化分析仪器、各种高品质检验试剂广泛应用,检验工作人员素质普遍提高及质量控制意识的增强,标本在分析过程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和完善,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却无法保证。文献报道,分析前因素导致的误差占总误差的45%~70%[1],这是由分析前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这一阶段的特点如下:①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如患者的情绪、状态、饮食、药物、采集标本的时间等;②质量缺陷的隐蔽性:较明显的溶血、乳糜血、采错标本等;③质量保证工作并非检验人员可以控制。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条件,而分析前的质量保证工作并非检验人员完全可以控制,需要各临床医师、护士甚至患者的密切配合。
作者:程瑞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品管圈(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以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及改善自己的工作场所,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1]。我院从2012年起,将“品管圈”的工作方法运用于各种护理质量控制,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讲座管理的应用与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丁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痛风性关节炎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其多发于拇趾关节,临床表现常为急性单侧关节剧痛,并伴发肿胀、发热、发红、压痛,可导致间质性肾炎、肾结石、肾小管堵塞、急性肾衰、关节破坏及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西药对该病治疗效果尚欠理想。近年来,针对该病急性发作期病例,笔者采用点刺放血、针刺疗法联合中药治疗5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我院2011~2012年对20例前尿路结石患者使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系统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手术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应激,是患者焦虑抑郁产生的来源,患者多对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产生较大的担心等等,带来较大的心理问题。因此,探讨如何进行骨科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的护理干预,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缓解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我院骨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孔月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类风湿关节炎( RA )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参与发病,以关节滑膜侵蚀性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侵蚀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病情进展迅速,致残率高,及时、规范的临床干预是治疗的关键[1]。我们应用云克和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 DMARDs)联合治疗RA,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吉芳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药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是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随着日益增多的新药上市,药疹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本文对我院过去6年来收治的128例药疹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治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ADV)与替比夫定(LDT)初始联合与恩替卡韦(ETV)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找到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6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用药组和单独用药组,联合用药组服用阿德福韦酯及替比夫定,单独用药组服用恩替卡韦,每组43例,治疗疗程为48周,记录不同时间两组肝功能、肾功能、出凝血时间、HBV DNA定量的变化、CTP评分和MELD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单药组在治疗第24周、48周时ALT复常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4周、48周时,HBeAg阴转例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4周、48周时,两组HBV DNA低于检测值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DT与ADV初始联合更适用于临床,且联合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单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徐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以黄斑水肿为特征,多见于20~45岁的中青年男性。目前我院眼科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联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检查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了临床诊断、眼底定位、眼底激光治疗及愈后随访。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艳芳;周妍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近些年来逐渐被认识的一种复杂的肠梗阻,而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也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本院自2005年起收治11例,均通过保守治疗治愈,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云;沙琳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随着泌尿外科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肾盂切开取石术逐渐被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所取代,部分患者由于先天性输尿管扭曲、畸形、肾旋转不良等原因,不能选择经皮肾手术。对于多发性肾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残留成为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对残石的处理,给患者后续治疗带来很大的麻烦。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对此类手术,术中应用输尿管短镜配合碎石取石,极大程度降低了术后结石的残留率。
作者:王志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比较繁重,危险系数高,多数是病情危急的危重病人,病情变化快,不能自理的病人多,基础护理工作重,多数伴有意识障碍,这些都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挑战[1],也是护理安全隐患的高发科室[1~3]。为了使护理工作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本院自2011年1月开展人性化安全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元青;凌珏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