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江汉;徐婷;程文俏
目的:探讨绿茶提取物EGCG对口腔鳞癌淋巴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5周龄的BALB/c裸鼠,利用人舌癌细胞株Tca8113制备实验性口腔鳞癌移植瘤。随机分成3组,分别喂食含有0(1组)、0.01%(2组)、0.1%(3组)EGCG的自来水。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结果EGCG能明显抑制移植瘤中VEGF-C的表达,显著减少微淋巴管的密度,并存在浓度依赖性。结论EGCG能减少实验性口腔鳞癌移植瘤中淋巴管的形成,有望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实验研究基础。
作者:陈秀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5岁,于2013年7月2日因“左小腿红肿疼痛2月余”就诊。患者诉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小腿红肿疼痛在当地私人诊所予以抗生素静滴治疗后略好转,后病情反复发作,特于今日来我院求治。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4.8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0.82%,血糖血脂均正常,肾功能电解质检查正常,足部真菌检查(+),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病病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史及外伤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肝脾肋下未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专科情况:皮损分布于左小腿,为略高出皮面的鲜红色水肿性斑,表面紧张发亮,边界较清楚,压痛明显,皮温高,足底可见多处皮屑,足趾间可见水泡伴瘙痒。诊断:丹毒合并足癣。治疗:给予青霉素960万 U 静滴7 d,外用炉甘石,长效抗菌材料(洁优神),夫西地酸外搽小腿皮损,复方羊蹄酊和克霉唑软膏搽足癣部位,1周后痊愈。
作者:余璐;姜功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颈椎病临床分为脊髓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等,除脊髓型有明显脊髓受压症状,下肢无力者需尽早手术,其他类型颈椎病均可行保守治疗。我们自2008年以来使用颈舒颗粒联合电脑中频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孝雷;蒋亚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宫颈癌属于一种较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疾病。目前,放射疗法作为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手段,具有较广的适应范围,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1]。现今采用的中子射线是一种高linear energy transfer ( LET)射线,有较为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上个世纪60年代末,前苏联、美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应用252锎( Cf )中子单纯腔内放射治疗女性恶性肿瘤,凸显出中子治癌的巨大优势[2]。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8月对5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采取锎-252中子单纯腔内放射治疗,获取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林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占女性肿瘤第二位,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极大地危害了女性的健康。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手术结合化疗、放疗,并且由于乳腺癌根治术手术创面大,除乳腺组织切除外经常还需进行周围淋巴结清扫导致切除的组织多,以致手术后病人在身体上及心理上承受着双重打击,很多病人因此而感受到极大的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我们对本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3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心理干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美荣;魏晓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病毒性脑炎( VE )是儿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以肠道病毒感染多见,3岁以内小儿发病率高。目前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史来进行诊断,易出现漏诊误诊而延缓治疗,遗留下癫痫、肢体瘫痪、智力倒退等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该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急性期主要是支持和对症处理。由于3岁以内小儿大脑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一旦患病若治疗不及时将造成脑细胞严重受损,脑组织功能无法恢复。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3例小儿VE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小儿VE的诊断方法。
作者:程首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遇到所摄取的肢体因生理性、病理性或外伤所致的难以伸展而达到正常解剖体位的患者,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常见无法伸展肢体X线投照技术,该项投照技术不但可以获取理想的图像,而且对从事放射技术的工作者,尤其是初学者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殷书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手术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应激,是患者焦虑抑郁产生的来源,患者多对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产生较大的担心等等,带来较大的心理问题。因此,探讨如何进行骨科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的护理干预,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缓解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我院骨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孔月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纵隔各类肿瘤的CT影像特征和鉴别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2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前纵隔肿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及CT影像特征性表现。结果29例前纵隔肿瘤中,其中有胸腺肿瘤18例,包括侵袭性胸腺瘤7例,非侵袭性胸腺瘤11例;生殖细胞肿瘤9例,包括良性畸胎瘤8例,精原细胞瘤1例;淋巴瘤2例。不同前纵隔肿瘤有其特征性的CT表现,术前CT诊断准确率达93.1%(27/29)。结论CT检查对前纵隔肿瘤类型及良恶性的判断有很高的准确性,熟悉其影像特征对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耀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建立醋酸地塞米松搽剂中醋酸地塞米松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醋酸地塞米松搽剂中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选用C18(200mm ×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0∶
作者:骆维;刘永飞;吴长雄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骨科患者尤其是下肢骨折、脊柱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等原因,常发生便秘。为了避免术中因麻醉后肛门括约肌松弛发生粪便污染以及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对于术前有便秘的择期手术患者,较简便的肠道准备方法是采用酚酞片口服,开塞露塞肛通便治疗,效果不佳者则采用肥皂水灌肠。鉴此,笔者对骨科手术前便秘患者给予中药制剂清肠饮口服作肠道准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春;张爱英;吕秀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血吸虫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六大重点热带病之一,我国将其列入乙类传染病。寄生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6种: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曼氏血吸虫(S.mansoni)、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湄公血吸虫(S.mekongi)和马来血吸虫(S.malayensis)[1]。在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湖南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女尸和湖北江陵的西汉男尸(公元前163年)体内发现典型的日本血吸虫虫卵,由此推算,远在2160多年前我国已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隋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记载“蛊毒和蛊胀”,从流行地区、季节、感染方式和临床表现等方面似为血吸虫病。1904年日本学者桂田氏首先在猫体内发现血吸虫成虫。我国于1905年在湖南常德经虫卵检查确诊第一例病人。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和阻碍疫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当前仍然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作者:张丽君;沈定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 TCT )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它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我院近4年对3250例宫颈糜烂妇女进行宫颈TCT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秀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类风湿关节炎( RA )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参与发病,以关节滑膜侵蚀性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侵蚀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病情进展迅速,致残率高,及时、规范的临床干预是治疗的关键[1]。我们应用云克和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 DMARDs)联合治疗RA,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吉芳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随着泌尿外科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肾盂切开取石术逐渐被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所取代,部分患者由于先天性输尿管扭曲、畸形、肾旋转不良等原因,不能选择经皮肾手术。对于多发性肾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残留成为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对残石的处理,给患者后续治疗带来很大的麻烦。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对此类手术,术中应用输尿管短镜配合碎石取石,极大程度降低了术后结石的残留率。
作者:王志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血清尿酸水平不仅是反映痛风等关节病变及肾脏损伤的指标,也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发疾病的危险因素,而且近来发现高尿酸血症常常发生在心力衰竭患者,证实血清尿酸水平是心力衰竭死亡率的一个重要的独立预测因子[1]。我院2008年2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6例,本文对血尿酸水平进行对比分析,观察血尿酸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光瑞;王江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慢性子宫颈炎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炎症性疾病,该病在已婚或有性生活的妇女中发病率高达50%以上[1]。本病多由急性宫颈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主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厌氧菌[2]。因此,如何彻底治疗慢性宫颈炎和避免复发是妇产科医护人员研究的课题。为了巩固治疗效果,我院采用LEEP结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宫颈炎,达到了安全、低廉、及时治疗、高效治疗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园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麻疹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是已知传染病中传染性强的疾病之一,易感儿童暴露后几乎百分之百感染发病,曾为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我国自1965年起开始推广接种麻疹疫苗,麻疹发病率逐年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疫苗基本普及,该病的发病率在1996~2000年间也降至低,年发病率从使用疫苗前的200~1500/10万降至2~10/10万。但2001年后,我国麻疹的发病有上升趋势,特别是2006~2009年,麻疹持续流行,其流行特点是小于1岁的婴幼儿明显增多。为进一步明确麻疹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麻疹的防控和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50例麻疹患者中婴幼儿和18岁以上成人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黎志良;蔡天晶;甘云波;揭盛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截瘫患者多因脊髓损伤而导致控制膀胱功能的中枢或周围神经病变,引起排尿功能障碍,属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目前公认科学有效的尿路管理办法是间歇性导尿[1,2]。理想的间歇性导尿应该以容量为基础,即在患者膀胱的安全容量范围内,尽可能使尿液达到大膀胱容量[3]。便携式B超可以准确的测量出患者膀胱内尿量,操作简单、安全,准确性和效率均较高。笔者在11例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应用便携式B超对截瘫患者进行膀胱训练,找到佳导尿时机,降低了患者的不适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自主膀胱功能建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治疗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马绍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痛风性关节炎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其多发于拇趾关节,临床表现常为急性单侧关节剧痛,并伴发肿胀、发热、发红、压痛,可导致间质性肾炎、肾结石、肾小管堵塞、急性肾衰、关节破坏及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西药对该病治疗效果尚欠理想。近年来,针对该病急性发作期病例,笔者采用点刺放血、针刺疗法联合中药治疗5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智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