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EEP 结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宫颈炎144例疗效观察

张园园

关键词:抗生素, 治疗慢性宫颈炎, 女性生殖系统, 慢性子宫颈炎, 产科医护人员, 炎症性疾病, 现报告如下, 急性宫颈炎, 大肠埃希菌, 治疗效果, 葡萄球菌, 及时治疗, 厌氧菌, 性生活, 未治疗, 链球菌, 发病率, 病原体, 转变, 已婚
摘要:慢性子宫颈炎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炎症性疾病,该病在已婚或有性生活的妇女中发病率高达50%以上[1]。本病多由急性宫颈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主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厌氧菌[2]。因此,如何彻底治疗慢性宫颈炎和避免复发是妇产科医护人员研究的课题。为了巩固治疗效果,我院采用LEEP结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宫颈炎,达到了安全、低廉、及时治疗、高效治疗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药疹128例临床分析

    药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是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随着日益增多的新药上市,药疹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本文对我院过去6年来收治的128例药疹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治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13例诊疗体会

    高血糖高渗状态( HHS)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因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口渴、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糖尿病典型症状不突出,甚至无糖尿病症状,患者在各种诱因下突然发病,故易导致误诊误治,加重病情。本病多见于老年患者,基础性疾病较多,病情急,来势凶险,死亡率较高。现将本人接触到的13例患者的救治经过报道如下。

    作者:胡莉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霉素聚乳酸微球的含量

    目的:建立阿霉素聚乳酸微球中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中阿霉素的含量。结果阿霉素溶液在7.5~15.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C=0.04007 A+0.00867,相关系数r=0.9997(n=6),阿霉素微球的平均载药量为5.93%,包封率为38.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阿霉素微球的含量。

    作者:罗斌华;丁洁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开塞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

    目的:研究开塞通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脑缺血模型,缺血后检测脑组织中的丙二醛( MDA)值、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ATP酶活性和细胞凋亡。结果缺血组MDA明显升高(P<0.01),SOD、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结论开塞通能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ATP 酶活性,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脑组织缺血损伤。

    作者:吴平路;孟继民;彭少华;欧阳昌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常见无法伸展肢体X线投照技术

    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遇到所摄取的肢体因生理性、病理性或外伤所致的难以伸展而达到正常解剖体位的患者,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常见无法伸展肢体X线投照技术,该项投照技术不但可以获取理想的图像,而且对从事放射技术的工作者,尤其是初学者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殷书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外科中的应用(附46例报告)

    我院为提高外科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收治的46例严重创伤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 VSD),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推拿手法整复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27例报告

    笔者于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门诊接治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幼儿27例,均采用推拿手法整复,复位成功率100%。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贻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早期宫颈癌锎-252中子单纯腔内治疗50例疗效观察

    宫颈癌属于一种较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疾病。目前,放射疗法作为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手段,具有较广的适应范围,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1]。现今采用的中子射线是一种高linear energy transfer ( LET)射线,有较为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上个世纪60年代末,前苏联、美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应用252锎( Cf )中子单纯腔内放射治疗女性恶性肿瘤,凸显出中子治癌的巨大优势[2]。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8月对5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采取锎-252中子单纯腔内放射治疗,获取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林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骨科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手术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应激,是患者焦虑抑郁产生的来源,患者多对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产生较大的担心等等,带来较大的心理问题。因此,探讨如何进行骨科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的护理干预,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缓解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我院骨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孔月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颈舒颗粒联合电脑中频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5例疗效分析

    颈椎病临床分为脊髓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等,除脊髓型有明显脊髓受压症状,下肢无力者需尽早手术,其他类型颈椎病均可行保守治疗。我们自2008年以来使用颈舒颗粒联合电脑中频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孝雷;蒋亚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颌骨囊性肿块行开窗术56例疗效观察

    颌骨囊肿分牙源性囊肿和非牙源性囊肿,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了5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牙源性颌骨囊肿发生于颌骨而与成牙组织或牙有关。根据来源不同,分为根尖囊肿、始基囊肿,含牙囊肿和牙源性角化囊肿。本组56例患者确诊后,及时进行开窗术治疗,术后复查,均提示骨质再生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贺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1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

    血清尿酸水平不仅是反映痛风等关节病变及肾脏损伤的指标,也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发疾病的危险因素,而且近来发现高尿酸血症常常发生在心力衰竭患者,证实血清尿酸水平是心力衰竭死亡率的一个重要的独立预测因子[1]。我院2008年2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6例,本文对血尿酸水平进行对比分析,观察血尿酸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光瑞;王江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绩效考核在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绩效考核( performance examine )也称绩效测评,是医院为了实现为患者服务的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定量的方法,对承担医疗护理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和实施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1]。护理质量是指护士为患者提供护理技术服务和基础护理服务的效果,是在护理过程中形成的客观表现,直接反映了护理工作的职业特色[2]。产科的住院人群是以产妇及新生儿为主,是一组特殊的人群,大部分的产妇是身体健康无原发病的青年妇女,但同时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而新生儿免疫力低下,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做好相应的护理质量管理是产科患者优质服务的保证。我院于2012年1月开始应用绩效考核,在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清肠饮在骨科便秘患者手术前的应用(附100例报告)

    骨科患者尤其是下肢骨折、脊柱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等原因,常发生便秘。为了避免术中因麻醉后肛门括约肌松弛发生粪便污染以及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对于术前有便秘的择期手术患者,较简便的肠道准备方法是采用酚酞片口服,开塞露塞肛通便治疗,效果不佳者则采用肥皂水灌肠。鉴此,笔者对骨科手术前便秘患者给予中药制剂清肠饮口服作肠道准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春;张爱英;吕秀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绿茶提取物EGCG对实验性口腔鳞癌移植瘤淋巴管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绿茶提取物EGCG对口腔鳞癌淋巴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5周龄的BALB/c裸鼠,利用人舌癌细胞株Tca8113制备实验性口腔鳞癌移植瘤。随机分成3组,分别喂食含有0(1组)、0.01%(2组)、0.1%(3组)EGCG的自来水。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结果EGCG能明显抑制移植瘤中VEGF-C的表达,显著减少微淋巴管的密度,并存在浓度依赖性。结论EGCG能减少实验性口腔鳞癌移植瘤中淋巴管的形成,有望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实验研究基础。

    作者:陈秀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前纵隔肿瘤 CT 影像特征与鉴别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前纵隔各类肿瘤的CT影像特征和鉴别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2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前纵隔肿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及CT影像特征性表现。结果29例前纵隔肿瘤中,其中有胸腺肿瘤18例,包括侵袭性胸腺瘤7例,非侵袭性胸腺瘤11例;生殖细胞肿瘤9例,包括良性畸胎瘤8例,精原细胞瘤1例;淋巴瘤2例。不同前纵隔肿瘤有其特征性的CT表现,术前CT诊断准确率达93.1%(27/29)。结论CT检查对前纵隔肿瘤类型及良恶性的判断有很高的准确性,熟悉其影像特征对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耀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伪膜性结膜炎40例临床观察

    伪膜性结膜炎是眼科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我院眼科中西医结合治疗伪膜性结膜炎患者40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妍丽;张艳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演变

    血吸虫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六大重点热带病之一,我国将其列入乙类传染病。寄生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6种: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曼氏血吸虫(S.mansoni)、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湄公血吸虫(S.mekongi)和马来血吸虫(S.malayensis)[1]。在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湖南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女尸和湖北江陵的西汉男尸(公元前163年)体内发现典型的日本血吸虫虫卵,由此推算,远在2160多年前我国已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隋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记载“蛊毒和蛊胀”,从流行地区、季节、感染方式和临床表现等方面似为血吸虫病。1904年日本学者桂田氏首先在猫体内发现血吸虫成虫。我国于1905年在湖南常德经虫卵检查确诊第一例病人。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和阻碍疫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当前仍然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作者:张丽君;沈定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在小儿预防接种中的150例临床效果观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长的儿童保健意识也逐渐增强,对婴幼儿的预防接种和健康体格检查日益重视,因而对预防接种实行适当的护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5]。因此,本文对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小儿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旨在为临床接种护理提供理论基础,现报告如下。

    作者:饶兴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技巧的探讨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常见并发症,高者达13.3%[1]。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是有效的保护方法[2],尤其是从事甲状腺外科的医师应当熟练掌握显露喉返神经这一技术,为预防术中损伤喉返神经提供安全的可靠保障。

    作者:唐宗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