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陈孔月

关键词:骨科, 手术患者, 焦虑抑郁, 影响因素, 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应激, 心理问题, 分析报告, 不良情绪, 安全性
摘要:手术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应激,是患者焦虑抑郁产生的来源,患者多对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产生较大的担心等等,带来较大的心理问题。因此,探讨如何进行骨科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的护理干预,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缓解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我院骨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报告如下。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安全护理在神经内科应用的效果评价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比较繁重,危险系数高,多数是病情危急的危重病人,病情变化快,不能自理的病人多,基础护理工作重,多数伴有意识障碍,这些都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挑战[1],也是护理安全隐患的高发科室[1~3]。为了使护理工作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本院自2011年1月开展人性化安全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元青;凌珏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1例保守治疗体会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近些年来逐渐被认识的一种复杂的肠梗阻,而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也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本院自2005年起收治11例,均通过保守治疗治愈,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云;沙琳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银屑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近年来银屑病患者呈不断上升趋势。当患者家属得知患者被确诊为银屑病后,常伴随不同程度的心理紊乱、紧张、焦虑等情绪的变化。患者家属情绪的变化又影响到了患者情绪的变化,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病情。因此,探讨银屑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需求,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我院尝试着对银屑病患者家属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满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颌骨囊性肿块行开窗术56例疗效观察

    颌骨囊肿分牙源性囊肿和非牙源性囊肿,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了5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牙源性颌骨囊肿发生于颌骨而与成牙组织或牙有关。根据来源不同,分为根尖囊肿、始基囊肿,含牙囊肿和牙源性角化囊肿。本组56例患者确诊后,及时进行开窗术治疗,术后复查,均提示骨质再生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贺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脑卒中后患者并发情感障碍的护理

    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是脑血管意外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抑郁和(或)焦虑状态,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延缓患者神经和肢体功能的康复,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0%~79%。由于脑卒中后患者情感障碍的表现较躯体不适症状轻,所以容易被忽视。我院2011年共收治此类患者17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情感障碍。经临床医师通过改善情绪药物治疗,并结合整体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黄晓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骨科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手术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应激,是患者焦虑抑郁产生的来源,患者多对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产生较大的担心等等,带来较大的心理问题。因此,探讨如何进行骨科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的护理干预,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缓解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我院骨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孔月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清肠饮在骨科便秘患者手术前的应用(附100例报告)

    骨科患者尤其是下肢骨折、脊柱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等原因,常发生便秘。为了避免术中因麻醉后肛门括约肌松弛发生粪便污染以及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对于术前有便秘的择期手术患者,较简便的肠道准备方法是采用酚酞片口服,开塞露塞肛通便治疗,效果不佳者则采用肥皂水灌肠。鉴此,笔者对骨科手术前便秘患者给予中药制剂清肠饮口服作肠道准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春;张爱英;吕秀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技巧的探讨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常见并发症,高者达13.3%[1]。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是有效的保护方法[2],尤其是从事甲状腺外科的医师应当熟练掌握显露喉返神经这一技术,为预防术中损伤喉返神经提供安全的可靠保障。

    作者:唐宗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是基于人本理念建立的一种全面化、个性化的新型护理模式,它能让患者在心理、生理及社会方面得到佳的护理服务,从而获得愉快的心理感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我院率先在儿科中引入了优质护理理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雪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寻常痤疮7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 intense pulsed light , IPL)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3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强脉冲光治疗后使用胶原贴敷料2周;对照组75例,单纯使用强脉冲光治疗。两组患者强脉冲光3周治疗1次,共治疗2次。治疗3、6周时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3周和6周时有效率分别为61.54%和87.1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5.33%和70.67%),P均<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优于单纯强脉冲光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超;张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常见无法伸展肢体X线投照技术

    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遇到所摄取的肢体因生理性、病理性或外伤所致的难以伸展而达到正常解剖体位的患者,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常见无法伸展肢体X线投照技术,该项投照技术不但可以获取理想的图像,而且对从事放射技术的工作者,尤其是初学者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殷书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大蒜多糖C对大运动量训练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蒜多糖C( GP-C)对大运动量训练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运动量游泳训练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测量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含量和CD4+/CD8+比值。结果大运动量训练能导致实验动物外周血CD4+T含量以及CD4+/CD8+比值下降,CD8+T含量升高;GP-C则能促使其回复到正常水平。结论GP-C能有效缓解大运动量训练后导致的免疫功能失衡,促使其恢复到平衡状态。

    作者:赵骥;鲍翠玉;陈红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应用便携式B超对截瘫患者进行膀胱训练的体会

    截瘫患者多因脊髓损伤而导致控制膀胱功能的中枢或周围神经病变,引起排尿功能障碍,属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目前公认科学有效的尿路管理办法是间歇性导尿[1,2]。理想的间歇性导尿应该以容量为基础,即在患者膀胱的安全容量范围内,尽可能使尿液达到大膀胱容量[3]。便携式B超可以准确的测量出患者膀胱内尿量,操作简单、安全,准确性和效率均较高。笔者在11例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应用便携式B超对截瘫患者进行膀胱训练,找到佳导尿时机,降低了患者的不适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自主膀胱功能建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治疗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马绍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56例尿路感染患者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抗微生物药物的广泛使用所造成的“抗生素压力”使医院感染控制面临严重挑战[1]。为了避免滥用抗生素,各级医院通过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对感染性疾病的标本进行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我院住院的泌尿系感染患者380份尿液标本中156株临床分离菌珠进行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梦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颈舒颗粒联合电脑中频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5例疗效分析

    颈椎病临床分为脊髓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等,除脊髓型有明显脊髓受压症状,下肢无力者需尽早手术,其他类型颈椎病均可行保守治疗。我们自2008年以来使用颈舒颗粒联合电脑中频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孝雷;蒋亚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绩效考核在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绩效考核( performance examine )也称绩效测评,是医院为了实现为患者服务的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定量的方法,对承担医疗护理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和实施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1]。护理质量是指护士为患者提供护理技术服务和基础护理服务的效果,是在护理过程中形成的客观表现,直接反映了护理工作的职业特色[2]。产科的住院人群是以产妇及新生儿为主,是一组特殊的人群,大部分的产妇是身体健康无原发病的青年妇女,但同时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而新生儿免疫力低下,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做好相应的护理质量管理是产科患者优质服务的保证。我院于2012年1月开始应用绩效考核,在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650例麻疹临床特征分析

    麻疹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是已知传染病中传染性强的疾病之一,易感儿童暴露后几乎百分之百感染发病,曾为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我国自1965年起开始推广接种麻疹疫苗,麻疹发病率逐年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疫苗基本普及,该病的发病率在1996~2000年间也降至低,年发病率从使用疫苗前的200~1500/10万降至2~10/10万。但2001年后,我国麻疹的发病有上升趋势,特别是2006~2009年,麻疹持续流行,其流行特点是小于1岁的婴幼儿明显增多。为进一步明确麻疹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麻疹的防控和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50例麻疹患者中婴幼儿和18岁以上成人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黎志良;蔡天晶;甘云波;揭盛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新人工冬眠疗法在治疗重症颅脑损伤中的观察与护理

    人工冬眠是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使患者体温降低,以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改善脑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脑对缺氧的耐受力,防止肿水肿的发生和发展,配合镇静催眠作用,使机体处于“冬眠”状态。冬眠低温疗法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已得到临床广泛认可。目前多采用传统冬眠I 号治疗,由于度冷丁具有呼吸抑制、药物依赖等诸多副作用,对患者可造成不良影响。我院于2012年1~12月采用新冬眠疗法即用冬眠合剂通用型(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治疗重症颅脑损伤14例,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秀英;赵正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种营养支持疗法的疗效分析

    急性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多发病,患者创伤后较高的代谢水平会严重影响机体内环境稳定和重要脏器的功能,导致营养不良、免疫水平低下、炎症反应加重,易加重病情、影响预后。而正确的临床营养支持疗法,能有效改善机体的代谢水平。本文探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案在改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水平方面的作用。

    作者:李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宫颈 TCT检查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附3250例报告)

    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 TCT )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它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我院近4年对3250例宫颈糜烂妇女进行宫颈TCT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秀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