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用卡托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婴幼儿良性血管内皮肿瘤为一种先天性不成熟型毛细血管肿瘤,十分少见.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婴幼儿良性血管内皮瘤在日常病理学诊断中往往被误诊为恶性肿瘤,因为婴幼儿良性血管内皮肿瘤的血管属先天性非成熟型,瘤组织生长活跃、幼稚、有较多样分裂.因此有必要将之与其他良恶性血管肿瘤严格区分开.笔者报道10例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肿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们对46例施行胃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采用了手术前、手术后分阶段营养疗法,增加了患者的营养摄入量,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现将我们治疗过程中的营养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医院药学是在药剂科的药品供应、调剂、制剂、检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和药品监督管理法规逐步实施,医院药学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成为医院药学工作者面临的新的课题.在此,根据我国医院药学的发展现状,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本文就我院39例ITP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总结治疗经验.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法西多曲(Fasidotril,1),化学名为N-[(2S)-3-乙酰硫基-2-(1,3-苯丙二氧戊-5-基甲基)-1-氧代丙基]-L-丙氨酸苄酯,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肽链内切酶(NEP)双重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目前国外正处于三期临床研究,文献报道其合成路线主要有3条,详见图1.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患者,男,2岁6个月,体重10kg.误服铁钉3d入院.无呼吸、吞咽困难,能进半流质饮食,无咳嗽及痰中带血.入院检查:体温37.2℃,脉搏100次,呼吸20次,咽粘膜充血,口咽部、喉咽部未能检查.左颈部轻度肿胀、压痛.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了总结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佳治疗方法,对咸宁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90~2005年16年间412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轮状病毒(RV)肠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多发病,至今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我科于2004年9月至2006年2月采用更昔洛韦、西咪替丁联合治疗5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放疗摆位及体位固定是放疗计划与执行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总结了放疗摆位及体位固定的要点与方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丙种球蛋白(IVIG)是治疗川崎病(KD),预防心脏冠状动脉病变(CAD)的首选药物.IVIG用量不同,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异.现将我院采用不同剂量IVIG治疗KD患者34例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探讨奎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现对奎硫平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引起患者心电图的改变作一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于2003年8月至2005年4月用RF-Ⅱ型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椎体联合后外侧融合(PLF)或后路椎体间自体植骨(PLIP)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19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偏头痛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传统的中、西药治疗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显效慢,服药时间长,且复发率高.我们对148例有典型血管神经性偏头痛症状者,采用2种复合液治疗,观察其疗效、疗程,旨在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不可预测的应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open field法观察动物的抑郁行为,组织化学观察和计数海马神经元数量,Fara-2荧光法测海马突触体内游离钙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抑郁大鼠水平运动和垂直活动次数显著减少,体重增幅和糖水消耗量显著下降,海马神经元大量丢失,同时海马突触体内游离钙浓度显著增高.结论抑郁大鼠表现的抑郁行为可能与海马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异常升高从而引起细胞大量丢失有关.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肺内孤立结节(SPN)是影像检查常见的病变形态,其定性诊断一直是影像学的问题.我们搜集我院1999~2004年CT发现并经临床病理确诊的SPN患者35例,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特征,旨在分析CT影像特征在SPN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生长受限胎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变化,以及孕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干预对神经系统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SD孕鼠随机分为3组:①组Ⅰ:行假手术;②组Ⅱ,采用缩窄子宫动脉法建立FGR模型;③组Ⅲ:建模方法同组Ⅱ,术后予尼莫地平治疗.电子天平对新生仔鼠脑组织称重,比较各组仔鼠脑重.脑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通过TUNEL法检测各组新生仔鼠皮层和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结果①组Ⅰ仔鼠脑重为0.227±0.168g,明显高于组Ⅱ(0.208±0.192g,P<0.01)以及组Ⅲ(0.215±0.139g,P<0.01),而Ⅱ、Ⅲ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Ⅱ部分仔鼠脑组织皮层变薄,存在出血、水肿灶,而组Ⅰ和组Ⅲ仔鼠未见明显变化.②组Ⅲ仔鼠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组Ⅱ(分别为2.98±0.54个/HP和5.05±1.17个/HP,P<0.01),但高于组Ⅰ(2.3±0.69个/HP,P<0.01).③组Ⅲ仔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中位数为0.83个/HP,低于组Ⅱ(1.50个/HP,P<0.01),高于组Ⅰ(0.50个/HP,P<0.05).结论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孕期治疗对生长受限仔鼠神经系统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不同阶段中骨保护素(OPG)的表达,探讨OPG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8月龄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和假切组,相同条件喂养3个月后造骨折模型,分别于术后第10d、第20d、第30d、第40d取骨痂,通过RT-PCR及ELISA检测骨质疏松性骨折及正常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OPG表达.结果OPG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表达较其在正常组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OPG是影响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关键因子.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检测糖尿病大鼠学习与记忆成绩及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探讨糖尿病对学习与记忆影响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共24只,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2只,糖尿病组12只,糖尿病组用链脲佐菌素(STZ)制模,满12周后,用Y-迷宫检测大鼠学习与记忆成绩,处死动物取脑,应用TUNEL法、HE染色及图像分析技术对大鼠海马进行观察.结果糖尿病组大鼠学习成绩降低(P<0.05),海马神经元数目较正常组减少(P<0.05),并出现TUNEL法阳性细胞.结论海马神经元凋亡可能是糖尿病大鼠学习与记忆障碍的机制之一.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诊治的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120例临床资料.结果急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特征有高热(90.8%),皮疹(占77.5%),乏力、苍白、精神萎靡(70.8%),口腔溃疡(52.5%).发病年龄过半数为1岁以下婴儿(63例,占52.5%),原发病见于幼儿急疹30例,轮状病毒肠炎20例,急性支气管炎17例,急性支气管肺炎8例,手足口病2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4例.检测病毒阳性67例,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13例,人疱疹病毒18例,轮状病毒7例,埃可病毒10例,柯萨奇病毒5例,流感病毒14例.85例治愈,35例好转.结论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以病毒感染引起居多,发病年龄好发于1岁以内,临床表现多样,预后良好.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