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外鼻形态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作

张路;马晓荣;詹明坤;周广东;韦敏;祁佐良;刘伟;曹谊林

关键词:组织工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 快速成型, 个性化, 外鼻支架
摘要:目的 探索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个性化精确外鼻形状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对患者头颅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对外鼻进行分割,得到外鼻的三维重建模型,并建立外鼻模型数据库.利用快速成型技术,打印出两块与外鼻模型对应的树脂阴模.将非编织聚羟基乙酸(PGA)置入树脂阴模内压制成型,再通过聚乳酸(PLA)包埋,提高支架的强度,终制作出个性化外鼻形态PGA-PLA支架.结果 该外鼻形状支架具有精确的三维立体结构,符合组织工程化外鼻支架材料制作的形态需求.结论 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型技术,能精确制作个性化组织工程外鼻形状支架材料.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十二烷基硫酸钠制备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十二烷基硫酸钠制备脱细胞真皮基质的佳浓度及作用时间.方法 取临床截肢患者废弃的皮肤,分成90块,随机分成6组,每块约1 cm×1 cm,分别置于0.1%、0.25%、0.5%、1.0%、2.5%、5.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脱细胞,每隔8 h取材一次,分别取材15次.取材标本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肉眼观察:十二烷基硫酸钠作用8 h后,0.25%组可将表皮与真皮完整分离;光镜检查显示:0.25%十二烷基硫酸钠在作用40 h后,能将真皮内的细胞及细胞碎片脱净,形成脱细胞真皮基质.制备的脱细胞真皮基质,主要由胶原纤维网架构成,其他组作用120 h也无法形成真正的脱细胞真皮基质.结论 十二烷基硫酸钠制备脱细胞真皮基质的佳浓度为0.25%,佳时间为40 h.与其他方法比较,具有简便、快捷、有效、价廉、宜推广等特点,可为临床急诊的修复争取宝贵的时间.

    作者:杨柠泽;王志军;许锋;刘伟;张晨;王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力学刺激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软骨分化

    目的 探讨离心力刺激对猪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体外成软骨分化的作用,以及对三维支架上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影响,明确力学刺激与细胞分化及组织形成的关系,为体外软骨构建提供适当参数.方法 抽取8周龄猪髂嵴骨髓,应用贴壁法分选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获得第2 代BMSCs,以5.0×107/cm3 的细胞密度接种到聚羟基乙酸(PGA)制成的圆柱形三维支架上,7 d后分成4组,在不同的力学条件及诱导条件下培养.8周后取材,行相关检测.结果 力学诱导组形成的组织呈白色,细腻光泽,形状规则,体积无明显改变,有良好的弹性和硬度,并具有典型的软骨陷窝结构和大量软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 ,Ⅱ型胶原及丰富的聚合蛋白多糖(GAG)成分.GAG含量为(6.0±1.2) mg/g,抗压强度为 (2.2±0.8) kPa,弹性模量为(7.4±1.6) kPa.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其他各组.结论 力学刺激有利于促进BMSCs成软骨分化,并在三维支架材料上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

    作者:刘天一;周广东;魏娴;陈付国;吕晓杰;刘霞;陈瑾君;崔磊;刘伟;曹谊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创伤后颅骨缺损EBCT三维测量及数据库的建立

    目的 探索建立创伤后颅骨缺损数据库,为颅骨缺损的三维测量及个性化设计提供研究的平台.方法 对电子束CT扫描颅骨缺损的患者,应用自主开发的骨组织表面绘制软件3DMSR 对CT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三维测量,并转换成适用于快速成型、个性化修复和数据库建立的通用格式.结果 1995年至2004年,对84例创伤后颅骨缺损的患者,应用电子束C T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三维测量和个性化手术模拟,根据不同病例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自体颅骨外板、自体下颌骨外板、MEDPOR、钛网及钛合金个性化修复体等方法完成治疗,并将相关信息建成颅骨缺损数据库.结论 颅骨缺损数据库的建立 ,对于个性化治疗方案及相关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归来;刘筱菁;张智勇;牛峰;俞冰;唐晓军;刘剑锋;宋彬;彭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应对组织工程带来的挑战

    组织工程作为一个概念提出已近30年,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也有20年的历史.与其他学科一样,在其诞生之初,它的发展并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20世纪8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儿童医院的J.Vacanti 和MIT的R.Langer的工作才真正揭开了组织工程研究的序幕.即使如此,在1995年笔者着手撰写组织工程综述时,所能查到的中文文献只有3篇翻译文章,而Medline上的文章也不足30篇[1].

    作者:张晨;高景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个性化外鼻形态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作

    目的 探索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个性化精确外鼻形状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对患者头颅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对外鼻进行分割,得到外鼻的三维重建模型,并建立外鼻模型数据库.利用快速成型技术,打印出两块与外鼻模型对应的树脂阴模.将非编织聚羟基乙酸(PGA)置入树脂阴模内压制成型,再通过聚乳酸(PLA)包埋,提高支架的强度,终制作出个性化外鼻形态PGA-PLA支架.结果 该外鼻形状支架具有精确的三维立体结构,符合组织工程化外鼻支架材料制作的形态需求.结论 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型技术,能精确制作个性化组织工程外鼻形状支架材料.

    作者:张路;马晓荣;詹明坤;周广东;韦敏;祁佐良;刘伟;曹谊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

    目的 探讨颏下岛状瓣修复重建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经验.方法 以颏下动静脉为血管蒂,形成颏下岛状瓣,带蒂移位,修复由于肿瘤切除或外伤所致的口腔颌面部缺损,观察近期的临床效果.结果 12例颌面部缺损的患者,采用颏下岛状瓣大面积为8.0 cm×4.0 cm,小面积为4.0 cm×2.5 cm.随访3~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供区瘢痕轻微,功能与外观满意.结论 颏下岛状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具有操作方便,成活率高等特点,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一种理想的术式选择.

    作者:赵志国;王智明;王飏;张力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提上睑肌缩短法在上睑下垂矫正术中的应用

    上睑下垂的矫正是整形外科中常见的手术.患者平视时,上睑不能充分提起,睑缘遮盖部分或全部瞳孔,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和容貌.临床中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上睑下垂,通过对上睑下垂的程度和提上睑肌的肌力测定[1 ],又可分为轻、中、重度.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笔者对30例轻、中度上睑下垂的患者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法行上睑下垂矫正术,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楼亚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浓度血清对人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索和建立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所需低浓度血清的方法.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在不同浓度血清(体积分数为2%、5%、10%)的培养基中进行条件培养.苏木素-伊红染色后,观察成纤维细胞的形态以及波形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MTT法进行细胞计数,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生长周期进行检测.结果 在3种条件培养基中,分离的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状态有所不同,其含5%、10%血清培养液相对于含2%血清培养液的条件下,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迅速,细胞活力强,MTT值明显增高(P<0.05),细胞周期G1/S期降低(P<0.01);5%血清与10% 血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在5%自体血清的条件下培养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活力强、增殖迅速,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周福临;张娇;ZHANG Qing-guo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化疗药物对轴型皮瓣血运影响的组织学观察

    目的 探讨抗癌药物动脉灌注后对局部轴型皮瓣血运影响的组织学评价.方法 在猪腹部的腹壁上动脉插管灌注抗癌药物,10 d后在猪腹部形成以腹壁上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通过对灌注区域轴型血管供养的岛状皮瓣的成活率、光镜、透射电镜及血管铸型透明标本的组织学观察,显示其血管结构及构筑的变化.结果 抗癌药物用于局部动脉灌注后,使局部轴型血管支配的血管网有损伤的表现,岛状皮瓣远端的血运显著降低.结论 抗癌药物经动脉灌注后可影响局部轴型皮瓣的血运,使皮瓣血供的安全范围缩小,为提高相关修复手术的成功率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者:冀航;王肃生;梁刚;张志华;白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Mesotherapy——中胚层疗法的药物配方(Ⅲ)

    笔者于2006年、2007年分别报道了《Mesotherapy--美容医学的新技术》 [1]和《Mesotherapy--中胚层疗法的应用药物进展(Ⅱ)》[2].笔者再次重点复习了国外文献应用中胚层疗法的药物配方等方面的进展,并综述如下.美国于2005 年开始创办了《世界中胚层疗法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Mesotherapy)》,至今已发刊6期.该刊为Mesotherapy(中胚层疗法)的实践者提供了学术研究的平台[3].

    作者:高景恒;王志军;张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睑成形隐浮缝合术的应用

    重睑成形术在面部美容整形手术中居首位 .切开法对组织损伤大,皮肤留有瘢痕;缝线结扎法和埋线法的失败率较高[1-3] ,均不尽人意.寻求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持久、成功率高的手术方法,是临床美容整形医师的愿望.

    作者:张健;张毅;徐国英;张美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自体脂肪注射移植的研究进展

    脂肪注射移植是将取自供区的脂肪组织注射到受区,而使受区功能改善,或达到丰满塑形的效果.自体脂肪组织取材容易,来源丰富,无排异反应,是良好的填充材料.

    作者:张晋光;范金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男性乳头肥大缩小术的改进

    男性乳头肥大症是男性乳房女性化的一种临床表现,乳头呈女性样发育、肥大.大多数患者起始于青春发育期,由于体内雌激素等相对增多而引起.

    作者:段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软骨细胞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构建带内支撑的组织工程化软骨

    目的 探讨以聚羟基乙酸(PGA)包裹特定形态的医用假体材料--多孔高密度聚乙烯(HDPE,商品名为MEDPOR)为支架,应用软骨细胞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共培养构建特定形态的带内支撑组织工程化软骨医用假体的可能性.方法 以直径3 mm、长5 mm的圆柱形HDPE,外裹 1 mm厚PGA为支架,将体外分别培养的新生猪BMSCs和耳郭软骨细胞按7∶3混合,以10×10 7/ml细胞浓度接种于支架上,同时以相同浓度的单纯软骨细胞和单纯BMSCs分别接种,作为阳性对照组(PC组)和阴性对照组(NC组).经体外培养2周及在裸鼠皮下移植4、8周后取材 ,行大体观察、组织学、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各组细胞均与材料黏附良好.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均形成了大体形态良好的HDPE-软骨复合体,内支撑的HDPE与外层软骨结合紧密.组织学可见成熟的软骨陷窝结构,软骨渗入HDPE孔隙内部、异染基质及Ⅱ型胶原呈强阳性表达.结论 以HDPE为内支撑,外裹PGA的支架,接种混合细胞,可于皮下构建特定形态、组织学良好的HDPE-软骨复合体.

    作者:朱(鴷);江华;周广东;吴玉家;罗旭松;刘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改良的锯齿线面部提紧术

    自2005年4月至今,我们采用改良的锯齿线面部提紧术治疗患者91例,效果满意.

    作者:李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两瓣法耳垂再造治疗先天性耳垂缺损

    先天性耳垂缺损,以耳垂部软组织缺少为主要特点,临床上治疗较为复杂.我们自2004年4月至2007年2月,应用两瓣法耳垂再造治疗7例患者,其方法简单,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俊;黄金龙;沈干;杨涛;闻可;郭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活体水蛭吸血疗法临床应用8例

    目的 总结并探讨应用活体水蛭吸血疗法救治皮瓣静脉淤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进行性加重的皮瓣静脉淤血,采用活体水蛭置于皮瓣表面吸吮血液,待皮瓣血运明显改善后结束治疗.结果 1991年1月至2006年12月,临床应用8例,除1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出现小面积坏死外,其余7例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活体水蛭吸血疗法是一种简单、直接、较为廉价的救治皮瓣静脉淤血的方法.

    作者:杨晓楠;殷国前;杨健祥;王刚;滕晓颦;孙智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自体耳软骨移植在鼻尖部美容术中的应用

    目的 介绍自体耳软骨移植在鼻尖部美容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于鼻尖扁平、肥大、圆钝和假体隆鼻术后效果不佳的病例,采用自体耳软骨移植,同时结合鼻硅胶假体、鼻中隔软骨移植进行鼻尖部的美容成形.结果 本组21例患者,均随访3~6个月,鼻尖外形、颜色、手感均满意,无假体在鼻尖部和切口处穿漏现象.供区耳郭外形无改变.结论 采用自体耳软骨移植结合其他辅助材料和术式进行鼻尖部美容的方法,其供区隐蔽,取材方便,经济实用.同时具有受区移植组织相容性好、安全、外形自然美观、手感好的特点.

    作者:王志明;胡巧致;刘野;王志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下颌角截骨移植隆颏术

    目的 探讨利用自体下颌角截骨块同期移植隆颏的手术方法.方法 经口腔入路,利用下颌角肥大截骨术的下颌角骨块,塑形为适合颏部的形状,Ⅰ期移植于颏部,且以钛钉坚强内固定.结果 本组35例患者行双侧下颌角截骨+下颌骨外板磨削术+自体下颌角移植隆颏术,术后移植骨愈合良好,颏部形态符合美学标准.结论 下颌角截骨Ⅰ期移植隆颏术,操作方法简单,预期效果可靠,移植骨块与颏部解剖结合,无排异反应.

    作者:徐铎;曾令寰;曹川;毕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睑袋手术中恢复和保持睑缘生理曲线的体会

    睑袋手术是美容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其操作方法已经十分成熟,不难改善睑袋区域的皮肤松弛和膨隆状态,达到局部区域的年轻化.但在临床中,睑袋术后常有下睑缘僵直、缺乏生气、眼神呆板等情况.为此,笔者在解决下睑缘的生理曲线时,掌握适度的去皮量,使下睑缘形态自然.现总结如下.

    作者:程金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