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92例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黄清萍

关键词:剖宫产患者,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特殊人群, 术后感染, 不良影响, 新生儿, 预防
摘要:剖宫产患者是一特殊人群,既要预防术后感染又要避免由于抗菌药物的使用给新生儿造成的不良影响.故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值得研究的.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病患者PTFV1的变化观察

    高血压病对心脏损害会导致心电生理发生变化.从1997年开始,我们观察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V1导联P波终末电位(PTFV1),并对资料完整的83例患者不同时期的PTFV1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了解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PTFV1的变化.

    作者:骆明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生物医学信号研究概况

    生物医学信号属于强噪声背景下的低频微弱信号,它是由复杂的生命体发出的不稳定的自然信号,从信号本身特征、检测方式到处理技术,都不同于一般的信号.

    作者:邢国泉;徐洪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292例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剖宫产患者是一特殊人群,既要预防术后感染又要避免由于抗菌药物的使用给新生儿造成的不良影响.故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值得研究的.

    作者:黄清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剖宫产孕妇留置导尿管长度的探讨

    一般认为女性尿管插入深度为4~6cm,按其长度给予剖宫产孕妇术前常规留置导尿管,术中往往发现尿液不流畅,导尿管重插率较高.2004年5月至2005年4月我们对85例剖宫产孕妇留置导尿管插入长度进行了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美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激光乳化白内障吸除术18例临床观察

    2003年10月至2004年5月,我们采用Dodick-ARC激光乳化系统对18例患者行激光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丁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头臂干扩张1例

    患者女,53岁,因咽部异物感进行性加重5年就诊.自述情绪激动时症状加重,无声嘶及呼吸困难,有多次脑栓塞、右上肢麻木感病史.既往CT示多发性腔隙性脑栓塞.查体:血压90/50mmHg(1mmHg=0.1333kPa),心脏各瓣膜区未听见病理性杂音;胸骨上窝右侧有一异常搏动点,可触及震颤样搏动,频率与心率相等,喉粘膜无异常,梨状窝存在,无积液,声带闭合好.颈部超声示头臂干呈节段性囊样扩张,大直径约2cm,内壁光滑,扩张处血液流动异常.2005年4月转外院行动脉造影,示头臂干中段有一2cm×3cm膨大区,内壁光滑,行单旁路术,术后颈部异物感消失.随访至今症状无复发,无再次脑栓塞及右上肢麻木.

    作者:黄鹏;王宗兰;张淑群;宋善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继发青光眼误诊2例

    例1:男,34岁,发热10天,后觉右眼红、胀痛,视力下降明显并加重,门诊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给予1%匹罗卡品点眼,口服醋氮酰胺,2%甘露醇降眼压2天,病情无明显好转,收住院,询问既往有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病史.专科检查:视力右0.01,左1.2,右眼混合充血,角膜中央区深层混浊明显伴水肿,可见后弹力层皱褶,角膜上皮水肿呈水泡状,角膜后壁少见大小不一样的灰白色KP,角膜知觉减退,房水闪光(+),前房深浅正常,眼内及眼底窥不清,眼压5.62kPa,左眼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①右眼HSK;②右眼继发青光眼,予0.1%戊环鸟苷和0.5%噻吗心安点眼,1%阿托品眼膏局部涂沫,球下注射地塞米松,肌注干扰素,口服醋氮酰胺及维生素,患者右眼角膜逐渐清亮,红肿消退,眼压恢复正常.

    作者:刘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维生素B12紫外线分光光度法测定条件探讨

    维生素B12又名氰钴胺,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贫血药,由于其分子中有酰胺键,在碱性或强酸性(pH为2或9-12)条件下易被水解失效.笔者对其在室温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维生素B12贮存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罗辉;姜学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膀胱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我院2000~2005年手术治疗膀胱肿瘤5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曹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联合清淋颗粒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40例疗效观察

    我科2004年8月至2006年2月使用清淋颗粒(四川绵阳一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正才;张杰;蒋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89株解脲脲原体对1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分析

    为了解本地区解脲脲原体(Uu)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我们对我院门诊患者中分离的89株Uu进行了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阮细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35例血管抑制性晕厥伴抽搐临床分析

    血管抑制性晕厥原因较多,临床症状多样.为进一步探讨血管抑制性晕厥临床特点与脑电图、经颅多普勒(TCD)改变关系,现对我院2002年5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35例血管抑制性晕厥伴抽搐患者进行脑电图、TCD检查,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广东省某高校学生艾滋病认知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态度,探索大学生预防AIDS健康教育方法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广东省某大学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85.2%左右的学生知道AIDS可以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途径感染;81.7%的学生认为AIDS离我们很远;55.2%的学生认为预防AIDS与自己无关;仅有58.8%的学生认为AIDS患者应得到同情.结论 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不容忽视,正确认识AIDS的流行趋势,做好个体的自我保护和正确对待AIDS患者是大学生教育的重点.

    作者:刁慕言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腮腺手术的护理体会

    由于腮腺具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手术难度和风险较高,术后护理较复杂.现将我科1990~2005年120例腮腺手术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家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语言、行为及感知障碍.为探讨CP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我们对2002~2005年我科收治的91例CP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周玉香;刘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外伤性截瘫病人留置尿管问题的探讨

    外伤性截瘫病人大部分需留置尿管,但尿管长期在体内刺激,导致膀胱防御机制减退,感染率增高.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例截瘫病人尿管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肖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B超监测药物流产效果126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3年3月至2005年9月,将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临床终止早孕,用B超观察12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门诊实习护士带教体会

    实习护士刚从各个病区实习结束,虽然已形成基本的操作理念,但是面对门诊病人流动量大、治疗项目多且没有规律的特点,她们尚缺乏随机应变、合理安排的能力.为在短的时间内让实习护士学会应对并独立完成各项操作,现将我们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陈红;王亚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产妇出院后访视及护理指导

    产后访视是医护人员对产妇及婴儿在出院后健康状况的延续服务.2006年1月至5月间,我院产科对183例产妇进行产后访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晓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用于临床已有多年的历史,在治疗上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抗生素种类的增多,滥用情况也愈加明显,滥用抗生素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严重的是使不良反应增多,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作者总结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小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