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对静脉皮瓣成活的影响,探讨静脉皮瓣经预扩张后皮瓣成活安全性的变化.方法以新西兰成年兔为实验对象,进行自身双耳对照.采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成像、酶组织化学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以及皮瓣成活面积的测量等方法,观测预扩张静脉皮瓣的微循环变化及皮瓣的成活情况.结果静脉皮瓣经预扩张后,皮瓣的微血管管径由扩张前的(7.2±0.7) μm增至扩张后的(15.6±1.9) μm,微血管密度由(0.010 8±0.000 2) μm2/μm2增至(0.052 5±0.002 1) μm2/μm2(P<0.01),成活率由(21.89±1.12)%增至(85.10±2.32)%(P<0.001).结论静脉皮瓣经预扩张后,皮瓣的微血管密度、管径均有明显增加,皮瓣的成活率显著提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以SMAS-颈阔肌为蒂的颏下部肌皮瓣修复唇颊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口周皮肤及软组织的缺损面积,设计以SMAS-颈阔肌为蒂的颏下部横行肌皮瓣,经皮下隧道修复缺损.大皮瓣面积为3.0 cm×5.0 cm,小蒂宽度为1.0 cm.结果临床应用于8例患者,经3~12个月的随访,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效果较满意.结论应用设计部位较隐蔽的以SMAS-颈阔肌为蒂的颏下部皮瓣,远位修复唇颊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血供良好,皮瓣的颜色、质地与缺损周围的正常组织相匹配,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初步探讨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和不同层次的吸脂术中吸管孔的方向问题.方法改进组的128例患者,在吸脂过程中根据其皮肤及皮下深层血管的解剖层次来确定吸管孔的方向.未改进组的101例患者,在吸脂过程中吸管孔的方向为随意型.在术后处理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对两组患者经1~6个月的随访,改进组中除1例患者局部出现血清肿、5例患者局部出现轻度色素沉着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未改进组中有6例患者局部出现血肿、11例患者局部有明显的色素沉着或皮肤硬结.结论在吸脂术中,应根据患者的皮肤及皮下深层血管的解剖层次适当调整吸管孔的方向,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寻求在颈部瘢痕挛缩修复中,优于传统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采用大容量扩张器置入肩部进行常规扩张,扩张6~8周后,行颈肩部皮瓣转移一次性手术完成修复治疗.移植皮瓣的面积为6 cm×11 cm~12 cm×21 cm .结果共治疗15例患者,移植皮瓣全部存活.术区的外观、质地佳.结论扩张后颈肩皮瓣血运丰富,供瓣面积大,皮瓣质地佳,供区隐蔽可直接缝合,易为女性及青年患者接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A型肉毒毒素用于面部年轻化在我国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其优点是起效快、疗效好、可重复治疗、无须麻醉、痛苦小且操作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尤其不良反应较轻且可逆.笔者将2002年3月至2005年1月,于本科室接受A型肉毒毒素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的治疗与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时值金鸡报喜迎春之际,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鲁开化主编的<常用美容手术及并发症修复>(以下简称<修复>)一书.笔者拜读之余,受益匪浅,并体会到<修复>从一种新的角度诠释了修复重建外科领域中的一些新课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颞部发际缘保留毛囊锯齿形切口除皱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颞部发际缘保留毛囊锯齿形切口、眼轮匝肌悬吊固定、SMAS折叠缝合的方法,提升下垂的外眦角和颧部,去除鱼尾纹,减轻较深的鼻唇沟.结果本组66例患者,其中58例患者经6个月至3年的随访,除2例患者左侧、1例患者右侧切口前缘无毛发生长外,余者切口愈合佳且前缘有毛发生长隐蔽性好,鱼尾纹明显减轻,下垂的外眦角和颧部、较深的鼻唇沟有较明显的改善.结论颞部发际缘保留毛囊锯齿形切口、眼轮匝肌悬吊固定、SMAS折叠缝合的手术方法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且切口隐蔽的较新的除皱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介绍辅助以内窥镜和吸脂术行面部除皱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于面部脂肪增生或脂肪下垂堆积及皮肤松弛者,行内窥镜额颞部上提,颊脂肪垫去除,面中、下部肿胀吸脂,深层组织的悬吊.结果 28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面部外形明显变小,轮廓更加清晰,皮肤松垂得到复位,同时避免额颞部冠状切口,无脱发、瘢痕形成,无并发症(血肿,面神经损伤,皮肤坏死等)发生.满意率达100%.结论避免了传统手术方法的大切口,同时也避免了头部的瘢痕、麻木等不良反应的出现,面部的软组织弹性更加良好、轮廓更加清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自2002年5月至2004年12月,对100例求美者行睑袋整复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自1988年2月至2003年8月,我们科室共收治了口周及颌颈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患者238例,术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微笑是动、静态美的结合,是人类传递情感的重要方式[1].研究微笑美学就是使人们笑的更美好.而微笑美学是口腔正畸学、口腔医学美学、医学美学专业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自1967年至今关于正畸和微笑研究的文章先后有23篇在MEDLINE上报道[2].我国口腔医学美学专业虽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但对微笑的研究却发展得很快[3].笔者就近期的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介绍自行设计的纯钛支架及硅胶耳赝复体对全耳郭缺失患者进行修复的方法,并对此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自行设计的纯钛(国产钛99.8%)支架置入全耳郭缺失的患者,利用螺旋CT扫描数据及图像处理技术构建镜像数字三维耳郭模型,并利用自动成型系统加工,形成耳赝复体模型,辅助完成耳赝复体的制作.结果本组11例患者经1.5年的随访,纯钛支架无松动,耳郭外形较好,但耳赝复体有不同程度的褪色和硬化.其中1例患者赝复后2周支架穿出处的皮肤轻度红肿,经处理并要求患者注意清洁后痊愈.结论纯钛支架耳赝复体修复全耳郭缺失其方法简单、创伤小、效果可靠,治疗时间较短,费用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眉缘切口提上睑术治疗中、老年上睑皮肤松弛的疗效.方法采用眉上缘切口或眉下缘切口,去除眉上、下缘的松弛皮肤,固定眉脂肪垫,悬吊眼轮匝肌,治疗上睑皮肤松弛.结果本组的58例患者,均在7~10天恢复自然重睑,随访25例患者1~6个月,术后效果满意.结论眉缘切口提上睑术治疗上睑皮肤松弛方法较佳,且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具有恢复快、再现重睑自然、切口瘢痕不明显等优点.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睑袋整复手术是美容整形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但由于传统术式切口的局限性,术后近内眦处皱纹未得到很好的改善,内眦起始处的线形瘢痕使术后眼部近内眦部分显得臃肿.笔者等自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对传统的睑袋整复术的切口进行改进,术后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制能够准确检测组织血运的仪器,并进行初步体外实验的验证.方法利用传统荧光法的基本原理,研制用于监测组织血运的仪器,该仪器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能对电信号进行计数;配制系列浓度的荧光素钠,用该仪器进行体外监测,探索不同荧光素钠浓度与血流仪荧光强度值间关系.结果研制出了荧光血流仪样机,体外实验得出了该仪器佳测量范围为1×10-7~1×10-5 g/ml.结论该仪器的研制成功及初步参数的获取,将为该仪器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和临床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光子技术的提出和发展年龄的增长及紫外线的照射等因素,使人皮肤的弹性逐渐降低、皱纹不断增加,并产生各种各样的色素性和血管性的皮肤疾病.紫外线的照射造成皮肤的损害在国外统称为光损害(sun damage),表现为皮肤的颜色改变(色素沉着,日光性雀斑,老年斑)、血管损害(毛细血管扩张)、表皮和真皮结构的改变(皱纹、皮肤弹性和质地下降、毛孔粗大、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变化等).目前,Glogau法[1]是国际上光损害的分型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烧伤患者特别是面积较大的烧伤患者除早期进行积极有效地抗休克、抗感染、封闭创面及整形修复等的治疗外,后期的康复治疗也很重要.笔者等自2002年4月至2004年4月,对71例成年烧伤、整形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置入性乳房成形术与乳房再造术有很大的区别.隆乳术是于乳腺后间隙或胸大、小肌间置入填充物的手术,而胸部筋膜的解剖学知识是术者必须掌握的.乳房的Ⅱ期再造手术是乳房切除术后的修复治疗.同时胸肌下填充性乳房再造是在单纯将乳房切除的前提下实施的.笔者在乳房解剖学总论的基础上,分别将隆乳术、乳房同期再造、乳房Ⅱ期再造必备的临床解剖学知识叙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