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虎;孙娟
目的了解慢性宫颈炎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慢性宫颈炎患者252例,根据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分为两组:HPV-Ag阳性组和HPV-Ag阴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并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病理活检,随后行宫颈电灼治疗,观察宫颈愈复情况及HPV-Ag是否转阴。结果宫颈炎中HPV感染率为14.68%,感染后临床症状较HPV-Ag阴性组重,阴道细胞学检查多为Ⅱ级或Ⅲ级,阴道镜下多为不典型转变区,病理切片可见空泡细胞。经电灼治疗后,阳性组70.27%患者宫颈HPV-Ag可转阴。结论治疗HPV-Ag阳性的慢性宫颈炎病人对预防宫颈癌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新琼;卢海明;胡德慧;周莉;谢家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时,对白细胞介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对28例以IFN-a作抗病毒治疗的丙肝患者,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IL-2、IL-4及IL-12检测。结果三者在治疗前的含量分别为14.06±12.63pg/m1、57.89±61.78pg/m1和230.55±420.56pg/m1。治疗结束(第24周)时IL-2测值不变,IL-4测值下降至30.41±40.73pg/m1,IL-12上升至57.89±61.78pg/m1。随访时(第48周)三者恢复至抗病毒治疗前水平。结论采用外源性IFN-a进行抗病毒治疗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4及IL-12等与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含量出现一过性改变,这种变化是外源性IFN调节体内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的证据之一。
作者:龚劲松;李方和;赵西平;杨燕;汪由坤;喻植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阵发性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我们对4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或心律平进行转复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新华;焦建玲;郑茵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患者女,55岁,因四肢关节疼痛半年加重1周,于2000年3月2日入院。既往有“脑外伤”病史,无癫痫病史,入院时查体:T37.5℃,P82次,R20次,BP14.66/10.66kPa,心肺(-),腹部无阳性体征,四肢关节对称性红肿、压痛,活动受限,神经系统体征阴性。
作者:黄桂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膜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Tac)、植物血凝素刺激后的膜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Tac-a),MTT比色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活性(IL-2)。结果与健康儿童比较,先心病患儿IL-2活性和Tac-a都显著降低(P<0.01);与非紫绀型先心病患儿比较,紫绀型先心病患儿IL-2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先心病患儿免疫功能缺陷可能是其易患感染性疾病的原因之一,增强免疫治疗对预防先心病患儿感染十分必要。
作者:饶智国;黄显湘;李佩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从1998年6月至1999年12月,应用微创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立虎;孙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引起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常见原因之一,其病情凶险,发展迅速,死亡率极高,而降低病死率主要在于早期诊断与有效的治疗。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1990年至1999年收治的39例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试图从中寻找出针对其临床特征的对策。
作者:滕玲;刘涛;沈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997年9月至1999年12月,笔者对停经6至12周,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终止妊娠的95例患者进行服药前后的B超监测,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樊云先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少尿期是其五期临床经过中关键的一期,治疗效果直接影响治愈率。我院自1996年采用速尿与丁尿胺联合治疗HFRS少尿期45例,疗效较好。
作者:熊清芳;余琼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对中分子物质(Middle Molecular Substance,MMS)抑制骨髓红系细胞增殖,破坏红系细胞结构作用的影响。方法在正常骨髓红系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中加入MMS Ⅲ,建立病理模型,分别加入人参皂甙、红细胞生成素(Epo)、Epo+人参皂甙,观察不同处理方式对细胞DNA合成及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无Epo存在的情况下,人参皂甙对受MMS Ⅲ抑制的骨髓红系细胞3H-TdR掺入量无明显增加;有Epo存在的条件下,人参皂甙可显著增加受MMS Ⅲ抑制的骨髓红系细胞3H-TdR掺入量(P<0.01);人参皂甙对MMS Ⅲ导致的骨髓红系细胞肿胀和溶解有明显缓解作用。结论人参皂甙有协同Epo拮抗MMS Ⅲ抑制骨髓红系细胞增殖和破坏红系细胞结构的作用。
作者:梅武轩;彭圣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文收集我院1994年至1998年内科收治的老年性双侧胸腔积液(BPE)患者33例,对其病因、胸腔积液的性质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董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自1989年以来共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200余例,其中18例并发带状疱疹,经抗病毒、收敛药和调整免疫抑制剂及对症处理痊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仕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年轻恒牙的牙根通常在牙萌出后3-5年才完全形成。处于牙根形成期的牙齿,如果失去活力,牙根就停止发育。因此,如何使无髓年轻恒牙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形成,建立健全的恒牙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于1996年7月-2000年2月,采用根尖诱导形成术(Apexification)对283例牙根尚未完全形成的年轻死髓恒牙进行治疗,并随访观察1年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星星;程旺枝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在食管癌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血管内皮细胞CD34标记,计数200×视野下5个高密度区的微血管数,取其均数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MVD与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MVD平均值为31.8±10.3,它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结论 MVD是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一个有用指标。
作者:殷智榕;郝志芳;高冬玲;张云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患者女,62岁,因头部外伤于2000年12月12日下午3时来我院外科门诊就医。门诊查体:左枕部钝器伤,伤口长约1.0cm,深约0.2cm,边缘较整齐,无异物。门诊处理:局麻下清创缝合后,进行PG和TAT皮试,TAT为武汉生物制品所生产,批号990917-414,有效期2004年9月。PG和TAT皮试分别于左右前臂内侧进行,皮试阴性。左右臀部分别肌注TAT 1500u及PG 80万u,观察30分钟,局部及全身无异常离院。
作者:陈秀英;郑曦;王焰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新生儿窒息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生儿窒息低血糖与临床的关系报道较多,而关于高血糖与临床的关系,则报道较少。我们对4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出生时及症状好转时血糖与30例正常新生儿的血糖作比较,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周祖发;张莹兰;杨辉;樊满松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并与保守疗法比较。方法 40例患者中,治疗组20例,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对照组20例,用保守治疗。结果随访2年,治疗组症状消失,无1例复发;对照组症状稍减轻,仍反复发作。结论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较保守疗法好。
作者:吴立连;吴峰;陈红珍;黄玉婵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和唾液酸(SA)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卵巢良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30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5例正常妇女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CA125值,比色法测定血清SA值。结果卵巢巧克力囊肿组血清CA125均值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SA均值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CA125测定对巧克力囊肿有辅助诊断价值,且有助于与卵巢良性肿瘤的鉴别。
作者:柯丽娜;林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体外循环低温室颤是在建立体外循环的条件下,利用低温诱导心室纤颤使心脏停跳而进行手术的一种技术。这项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阶段,是在早期电诱颤技术基础上演变而成的,随着近年来其临床应用良好效果的不断报道,该项技术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作者:白育庭;闵清;涂仲凡;鲁世千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夹竹桃水提物的灭螺活性。方法测试水提物作用后钉螺的死亡率,用直线回归法进行量效和时效分析。结果夹竹桃水提物灭螺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分别为Y=95.4378D-91.2478和Y=21.32T-3.96,pH从5.5到8.5的范围内其活性随pH上升略有下降,室内贮存1年及100℃加热2h其活性基本不变。结论夹竹桃水提物具有很强的灭螺活性。
作者:王宏;温和秀;王万贤;李顺意;杨毅;左进城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