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桂英
目的观察反应停能否抑制慢性肝炎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产生,明确反应停对慢性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从13例慢性肝炎患者的外周血中分离PBMCs进行体外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组化法和半定量斑点杂交法,观察反应停对PBMCs肿瘤坏死因子和其它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反应停可抑制PBMCs TNFα和其它细胞因子的产生以及TNF α mRNA的表达(P<0.05).结论反应停对慢性肝炎的治疗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李应续;刘树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提高眼压法造成视网膜缺血后,恢复眼压形成血流再灌注.用电镜观察视网膜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缺血60min再灌注24h后可出现:视网膜节细胞核膜皱缩,染色质凝集成块状,线粒体空泡化,外节膜盘溶解.而且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及再灌注时间延长,视网膜超微结构损害越严重.结论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可造成其结构的严重损害.
作者:苏建中;陈金和;吴基良;郭红;操盛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女,29岁.发现尿道口肿物,排尿不畅3天.膀胱镜检:膀胱右侧见一粘膜下肿物.X线检查:行静脉尿路造影时,可见右输尿管中下段扩张积水,膀胱三角区右侧有一囊肿,囊肿周围有一圈细窄透亮带(即囊肿的输尿管壁所形成)同膀胱内腔相隔.因此在造影片上,囊肿与扩张之输尿管犹如一条伸入膀胱的眼镜蛇,蛇头即囊肿,故文献上把本症之表现称之为蛇头征.
作者:罗晚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低血钾危象是指由低血钾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循环、呼吸、肾功能衷竭.中、重度营养不良的患儿常并发低血钾,若补钾不及时,剂量不足或其他因素可诱发低血钾危象.本文报道30例,探讨其诊断及治疗.
作者:丁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近年来,妇产科人流手术病人日益增多,人流漏吸病例也常有发生,现将我院诊治人流漏吸继续妊娠12例,作一简要分析.
作者:张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自1996年7月至2000年12月,我院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用雷尼替丁、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三联治疗,近期疗效满意.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绪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会厌囊肿在直接喉镜下完全剥离切除,操作不便.为了寻求一种简单的方法,我科自1995年5月至2000年12月对14例复发性会厌囊肿患者在支撑喉镜下用微波烧灼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显红;谢英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PCM),是指生后1周内静脉血红蛋白值>200g/L,红细胞压积>0.65(65%).本文报道30例,探讨其病因及治疗.
作者:王云霞;程学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施普瑞对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40例血压正常、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施普瑞治疗前及1.2g/d治疗10周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血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并以38例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相当的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 2组空腹血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空腹血浆胰岛素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显著降低(P<0.01),施普瑞治疗10周后,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显著增高(P<0.05),血脂代谢明显改善.结论施普瑞在纠正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的同时,对其胰岛素敏感性也有明显的改善.
作者:李伟民;李兆红;钱卫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成年女尸,体表无伤痕.开腹解剖盆腔脏器时发现,右髂总动脉长2.0cm,外径1.0cm;左髂总动脉长为7.0cm,外径1.0cm.右髂总动脉行至骶髂并节上方分为髂内、外动脉,外径分别为0.6cm、0.5cm.左髂总动脉行至骶髂并节下方弓状线中段处分为髂内、外动脉,外径0.6cm.左侧髂总动脉比右髂总动脉长5.0cm.
作者:金建军;高秀福;方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20岁,未婚,有性生活史,因停经57天,伴恶心、呕吐、厌食,于1999年6月5日来我院妇产科就诊.末次月经1999年4月2日,既往月经周期正常.妇检:子宫前位,偏左,质软,饱满,子宫增大约女拳大小,宫颈光滑,无举痛,活动好,双附件区未触及异常,无压痛,尿HCG阳性,诊断为早孕,因患者未婚,要求终止妊娠.
作者:尚桂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具有切口小、愈合快、组织损伤小、术后散光减少及视力恢复快等优点,我科自1998年5月以来,采用该技术治疗各种类型白内障500例(眼),本文就其中高度近视白内障41例超声乳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奇;李保金;张兰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检测快杀灵是否具有细胞毒性和诱变性.方法按受试药物LD50的1/4×、1/2×、1×和2×四种不同剂量,分5次(间隔24小时)经口灌胃给小鼠染毒,然后用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骨髓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染色体结构畸变率和畸变细胞率的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8.2mg/kg的剂量就使骨髓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显著降低(P<0.001).18.2mg/kg和36.4mg/kg剂量组的染色体结构畸变率和畸变细胞率有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72.8mg/kg和145.6 mg/kg剂量组的染色体结构畸变率和畸变细胞率均有显著增高(P<0.01).结论快杀灵既可抑制细胞增殖,又可诱发染色体损伤.快杀灵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比对染色体的损伤作用更加强烈.
作者:李小燕;汪晖;吴基良;刘星;陈姣娥;陈贤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单疱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近年来发病率增多,该病易于复发,治疗困难,可严重地影响视力,我科自1996年1月采用ACF(阿昔洛韦,环胞苷,地塞米松)治疗单疱性角膜炎56例(60眼)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仰艳冰;耿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理生理综合症.我科于1997年至2000年采用多巴胺合用酚妥拉明治疗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鑫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重症急性胰泉腺炎(SAP)是一种常见且极为凶险的外科急腹症,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而急性胃肠粘膜损害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常加重病情,成为疾病恶化的标志.本文对我院自1983年元月至2000年元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62例中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7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赵志辉;雷道雄;张慧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孕妇,23岁,第1胎,孕30周.彩超检查所见:颅骨完整,颅内正常,脊柱连续,四肢齐全,股骨长5.9cm,胎儿胸腔脏器、腹腔脏器未见明显异常.胎儿腹前壁可见宽约1.8cm缺损,在羊水中可见多条线条样强回声.CDFI示线条无回声区内未见彩色血流信号显示.脐带血流通畅,B超诊断为胎儿脐疝肠管外露.检查后第2天引产,娩出一死男婴,胎儿脐部缺损,肠管外露,与B超结果相符.
作者:龙凤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桥小脑角部位的手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是难度较高的手术,因此,对麻醉的要求也较高,特别是手术操作取瘤时,要求麻醉较深,单用异氟醚吸入有时难以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如果同时辅助应用异丙酚,可起到协同作用,减少异氟醚的用量.
作者:陈建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AGN)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AGN患儿30例(观察组),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测两组患儿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的变化,检测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尿液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 SOD活性显著增高(P<0.01),高血压,水肿的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别为P<0.001和P<0.01).其蛋白尿的转阴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效果良好,其机制与提高机体的抗氧自由基的能力有关.
作者:孙艳萍;陈金和;吴基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本实验旨在建立一动物实验模型,观察实验性外淋巴瘘(EPLF)对内耳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诊治PLF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4只豚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4只,右耳为对照耳.用微型注射器刺破左耳圆窗膜(RWM)并抽出2~4μl外淋巴液造成EPLF,分别于造瘘后1、2、4、7、14、28天观察其耳蜗电图及前庭功能变化.结果在95dB SPL强度短声刺激后的短期内,AP阈值和潜伏期增加,前庭功能减退,窗膜穿孔2周左右,CAP值和潜伏期及前庭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EPLF短期内引起耳蜗及前庭功能减退,1~2周可恢复至正常.
作者:吴立连;梁建伟;余慧云;曾英;魏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