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清;姚伟星;夏国瑾
翼状胬肉单纯手术治疗复发率高,后经采用板层角膜移植术,复发率有所降低.我科自1991~1994年采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初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病因复杂,病死率较高,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笔者对11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行紧急内镜检查和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其诊断水平和疗效.
作者:周应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并发出血和微循环障碍发生率达72%~94%,几乎均为DIC所致.APL合并DIC死亡率极高,是内科危急重症.本文报道20例APL合并DIC应用小剂量肝素和维甲酸的治疗体会.
作者:徐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我院于1998年1月~12月收治因液氨泄漏所致中毒性肺水肿病人8例,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大剂量山莨菪碱(654-2)及地塞米松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乙肝免疫标志物中,HBeAg阳性就意味着乙肝病毒复制活跃,而e抗体阳性则表明乙肝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肝病程度减轻.然而,随着乙肝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目前已观察到乙肝病毒c/c区基因突变与e系统及慢性肝病病情恶化有一定关系.我们在临床上也观察到这种关系.现将我院32例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乙肝免疫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探讨e抗体的临床意义.
作者:章燕;艾淦泽;朱俊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我院近5年来,采用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直肠癌14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彦川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我院自1997年1月至1999年6月,对400例产妇分别采用持续和间断低流量给氧,以观察不同给氧方法对胎儿的影响情况,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玲;周明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高血压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血压幅度与转归呈直线相关,血压越高,将来发生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的发生可能性越大.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致今还不清楚,目前主要是对症降压治疗,常需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
作者:鲁应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脑积水为神经外科常见病,且病因较多,药物治疗效果差.我们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对60例脑积水患者进行了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青蓝;黄大成;胡世宝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是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和/或周围组织胰岛素作用不足而致血糖增高.
作者:严志红;吴基良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氨苄青霉素(以下简称氨苄)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抗菌素,其主要副作用有发热、过敏性哮喘、局部脉管炎和皮疹等,其中皮疹发生率为1~24%,平均为8~10%.我院1994~1998年对应用氨苄治疗的184例住院患者进行了观察,其中17例发生药物疹,发生率为9.2%.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万禧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本文对204例慢性乙肝患者与病毒感染携带者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HBV DNA.并根据检测结果结合临床分析了HBVM与HBV DNA之间的关系.
作者:李新建;马金春;汪宏良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我院1988~1998年共收治各类膀胱破裂20例,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邹伟;邹慧芳;刘启坤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角膜异物伤为常见的眼外伤.角膜异物伤虽然检查和治疗比较简易,但如果处理不当,轻则延长治疗时间,重则可致感染,影响视力,严重的则可毁坏眼球.我科自1996年10月~1998年10月共治疗角膜异物伤35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6例;浅层角膜异物33例,深层异物2例.经下述方法处理及护理后5~10天均愈.
作者:王艳旗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患者,女,36岁,因左上腹隐痛2月余于1998年4月30日入院.查体:神志清,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脾肋下触及2cm,质硬,压痛,边界清楚,肝右肋下未触及,腹部无移动性浊音.辅助检查:术前彩色B超示脾肿大,脾内见7.2×4.4cm2实质性低回声光团,脾包膜完整,提示脾实质性病变伴脾肿大.腹部CT示脾占位性病变,腹膜后淋巴结未见肿大.胸部CT未见纵隔淋巴结肿大.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术前诊断:脾脏肿瘤.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脾下极有一7cm×4cm质硬包块,突出脾表面,与周围脏器无粘连,也未见脾门、肠系膜、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行脾切除.术后肿块切片报告为:脾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T母细胞型).术后行4个周期CHOP方案化疗(CTX、ADM、VCR、Prednisone),因经费困难放弃继续化疗,而服中药治疗,至今一般情况尚好,全面复查未见异常.
作者:方修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文明接诊是医护人员在诊断病情、接触病人及其家属时,始终保持文明行为,是面部表情、语言声调、举止动态等方面的综合反应.它是医护人员进行辅助性诊断,保证及时、顺利、准确诊治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文明接诊是社会主义高尚医德的具体表现,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进一步培养崇高的医德,形成良好的医风,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战胜疾病,早日恢复健康等,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胡娟荣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患者男,34岁,因右眼泪囊区红肿压痛伴溢泪,渐进性加重半月就诊.检查:视力双眼1.5,双眼睑无红肿,睑裂正常,球结膜无充血水肿,双眼球正常.右侧泪囊区轻微红肿压痛,未触及包块,上下泪小点无外翻,压迫泪囊区无脓性分泌物溢出,耳前淋巴结无肿大,泪道冲洗不通.左侧泪道冲洗通畅,血常规检查正常.于1999年3月12日入院.
作者:官金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冬眠心肌再灌注前后局部心肌功能与整体心脏功能的变化.方法:建立犬短期心肌缺血状态的冬眠心肌模型,利用超声心动图在缺血后5、15、30、60、120、180min 及再灌后5、10、15、30、60、120min 分别测量局部心肌功能指标─局部面积变化率(ΔA%)、局部轴长变化率(ΔH%)、局部心肌增厚率(ΔT%)以及整体心功能指标─每分搏出量(CO)、每搏搏出量(SV)、射血分数(EF).结果:冠脉狭窄后局部心肌与整体心脏功能明显降低(P<0.001),狭窄期间相对稳定在低水平范围.再灌注后心肌功能随之改善.结论:冬眠心肌收缩功能及整体心脏功能与冠脉血流量直接相关,冬眠心肌具有收缩储备能力,血运恢复后心脏功能可迅即恢复.
作者:张广智;万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围产期窒息性脑性瘫痪患儿颅脑形态学病理变化.方法:围产期窒息患儿20例,男15例,女5例.生后第7-10天和第5-6月,进行两次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5例患儿存在颅脑形态学异常,临床均表现为脑性瘫痪.新生儿期发现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颅内出血4例.后者均存在脑实质出血,其中合并脑室内出血1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婴儿期追踪复查MRI发现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1例,脑萎缩2例,慢性血肿脑内囊腔形成2例.结论:MRI可早期诊断围产期窒息性脑性瘫痪.
作者:孙艳萍;杨华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严重烫伤大鼠脑、心、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ATPase含量的变化及绞股蓝总皂甙(GP)防治作用.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85只,随机分成①正常对照组(5只);②烫伤对照组(40只,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颈、背部脱毛,浸入100℃沸水中16s造成40%Ⅲ度烫伤);③烫伤治疗组(40只,烫伤后立即腹腔注射GP(50mg/kg),以后每8小时重复一次).烫伤后分别于4、8、24、48h几个不同时相点(每个时相点10只)取出脑、心、肾组织分别制成匀浆,测定SOD、GSH-PX、LDH、MDA、ATPase的含量.结果:烫伤后脑、心、肾组织中SOD、GSH-PX、ATPase含量呈进行性下降,LDH、MDA的含量明显上升,各时相点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采用绞股蓝治疗后,SOD、GSH-PX、ATPase逐渐回升,LDH、MDA的含量明显下降,各时相点与烫伤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严重烫伤对脑、心、肾组织有损害作用.胶股蓝能够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LDH的释放,抑制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形成,对膜结构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王秋桂;何丽娅;陈业文;吴基良 刊期: 199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