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俊;王体沛;张山锋;江新
目的 制备离体心脏灌流模型,观察急性牵张左室对离体心脏电生理的作用,揭示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在心脏机械电反馈中的作用.方法 45只大鼠分为3组:不牵张组、牵张组及牵张加链霉素组,每组15只.离体灌流大鼠心脏的同时,将一自制乳胶球囊经左心耳置入左心室.急性膨胀球囊牵张左室,记录并分析实验各组心律失常的出现频率和种类.结果 牵张组可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而牵张加链霉素组仅出现室性早搏,且两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链霉素作为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阻断剂,能明显减少急性膨胀心室所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提示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在急性膨胀心室致心律失常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熊昊;范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热预处理(HPC)对大鼠嗜铬细胞瘤株(PC12)细胞高温损伤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PC12细胞,分为四组,每组6株.正常对照组常规(37 ℃)培养;单纯高热预处理组(HPC组)将细胞置于42 ℃培养箱中1 h后常规培养;严重高温损伤组(LH组)将细胞置于46 ℃培养箱中2 h后常规培养2 h;高热预处理+严重高温损伤组(HPC+LH组),细胞置于42 ℃培养箱1 h,恢复常规培养18 h,再于46 ℃下作用2 h后常规培养2 h.处理完毕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测定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了解细胞损伤.结果 HPC+LH组形态明显优于LH组,MTT值极显著高于LH组(P<0.01),LDH释放量极显著少于LH组(P<0.01).结论 高热预处理对PC12细胞高温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童建成;姚尚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探讨介入手段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与传统开腹行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手术风险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42例不累及肾动脉的腹主动脉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和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并对结果及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介入手段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在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及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开腹行人工血管置换术(P<0.05).结论 介入手段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比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其中、长期并发症发生率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刘建勇;金毕;欧阳晨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9-9、CA125、癌胚抗原(CE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7例原发性肝癌、46例良性肝病及36名正常体检者血清AFP、CA19-9、CA125、CEA、γ-GT水平同步测定并进行对照.结果 AFP、CA19-9、CA125、CEA、γ-GT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依次为78.4%、70.3%、67.6%、48.6%和64.9%.五项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可提高为94.6%.结论 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代维;李志清;姜红峰;叶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我院2004~2005年对老年全髋置换病人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效果良好,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柯晋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乳化吸入麻醉药是指将液态吸入麻醉药溶解在脂肪乳中,通过腹腔注射或静脉输注而发挥麻醉作用.吸入麻醉药的吸收需经特殊的挥发罐、气管插管和使用呼吸机,而且有些吸入麻醉药在高浓度时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或者由于沸点过低而限制了吸入麻醉药的使用.
作者:李进;丰新民;袁世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我市开展儿童计划免疫20余年,麻疹是计免针对疾病中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的病种之一.1984~2002年共计19年间,我市麻疹平均年发病率为6.32/10万,且每隔4~5年出现一次麻疹流行高峰.
作者:鲜文;高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复制大鼠脓毒症肺损伤动物模型,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肺损伤组和长托宁(0.45 mg/kg肌肉注射)治疗组,每组10只,检测4 h后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白蛋白浓度,肺组织湿干重比(W/D)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肺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 长托宁治疗组大鼠肺泡灌洗液白蛋白浓度、 W/D、肺组织MPO活性与脓毒症肺损伤组有显著差异(P<0.05),肺组织血管内皮ICAM-1的表达显著低于脓毒症肺损伤组(P<0.05).结论 长托宁通过抑制肺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对大鼠脓毒症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小龙;袁世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在新生儿中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应用API微生物分析鉴定系统对临床送检的163份培养阳性葡萄球菌标本进行鉴定,采用K-B法对鉴定出的MRS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测定其对青霉素等17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MRS总检出率为65.6%,其中MRSA和MRCNS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54.7% 和72.7%,MRCNS 检出率高于MRSA的检出率(P<0.05);血液、气道分泌物、脓液标本中MRS 的检出率分别为70.8%、64.1%和51.4%(P<0.01); 107株MRS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耐药,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利福平、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等较为敏感,对克林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等敏感性较差.结论 MRS为新生儿感染的重要致病菌,CNS感染呈上升趋势,MRS呈多重耐药性,总体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万古霉素敏感,应根据新生儿的病理生理特点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石祖亮;孙自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中环氧合酶-2(COX-2)在肺内的表达及血浆中血栓烷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的变化,并探讨当归和川芎嗪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对照组、PTE模型组、当归治疗组及川芎嗪治疗组,采用自体血栓回输法建立PTE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内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TXB2和6-K-PGF1α的浓度变化.结果 PTE模型组肺组织炎症损伤明显,当归及川芎嗪治疗组损伤减轻.免疫组化检测显示7 d后模型组COX-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放免法检测显示TXB2与6-K-PGF1α血浆浓度之比(T/P)模型组明显高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当归及川芎嗪治疗可明显减少PTE大鼠COX-2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张凌;白明;高岩;夏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05年经治的29例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病例资料.依损伤类型和时间采用保守和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2年,优13例,良11例,可2例,差3例.结论 手术误伤是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临床医生精准地解剖和轻柔细致地操作是预防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关键.桡神经损伤后应把握时机,根据损伤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文俊;王体沛;张山锋;江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终止妊娠的可能性并观察HIFU辐照小鼠胚胎后胎盘组织细胞c-fos的表达改变.方法 HIFU 6种声强各60 s 体内直接照射妊娠第7 d小鼠胚胎,妊娠15 d时观察各组胚胎死亡率;孕鼠右侧子宫胚胎不照射作为对照,左侧子宫胚胎(实验组)采用完全抗孕声强12 W/cm 2×60 s照射,照后24、48、72、96 h留取胎盘,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胎盘组织细胞c-fos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胚胎总死亡率为12.2%,实验组中声强3 W/cm2、6 W/cm2及≥ 9 W/cm2组的胚胎死亡率分别为25.0%、72.9% 和100%.HIFU辐照胚胎后24 h胎盘组织细胞c-fos表达增加,72 h增加明显,96 h表达下降.结论 HIFU抗早孕具有潜在的可行性,HIFU辐照胚胎可诱导胎盘组织细胞c-fos表达增加.
作者:李晓艳;吴大琼;王泽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尖锐湿疣(CA)发病率逐渐上升,其治疗后的复发也成为当前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期我科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术后配合斯奇康注射治疗CA,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慧;李青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1998年3月,我院为1例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中静注阿曲库铵后突遇机械通气障碍,行紧急处理后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全过程且麻醉苏醒较满意.现将其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周海星;毕元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药物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47例药物致AR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 老年组32例(68.1%),少尿型ARF患者21例,少尿时间为(10±4)天,24例需血液透析治疗,死亡4例;青年组15例(31.9%),少尿型ARF患者5例,少尿时间为(7±4)天,6例需血液透析治疗,1例患者死亡.两组共治愈37例,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5例,5例死亡.结论 药物致ARF老年人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高于青年人.内科综合治疗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疗效好,对抢救ARF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晓冰;何新生;高国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心梗面积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穿线结扎左冠脉制备心肌I/R模型,36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n=12)、I/R 组(n=12)和I/R + NAC治疗组(N组,n=12),检测各组心肌梗死范围、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活性、心肌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以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 心肌I/R后心肌梗死范围明显,血浆CK-MB活性和MDA含量增高,心肌细胞坏死增多.NAC干预后心肌梗死范围缩小,CK-MB活性和MDA含量下降,心肌细胞坏死程度较轻.N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组织中 Caspase-3 蛋白表达显著低于I/R组(P<0.01).结论 NAC可缩小大鼠I/R后心肌梗死范围,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作者:马利;姚尚龙;李克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以及支原体对不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方法 对1 046份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衣原体抗原检测,同时对支原体培养阳性标本进行菌落计数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 046份标本中共检出阳性450株,占43.0%;检出支原体254株,其中解脲脲原体(Uu)阳性217株(20.7%),人型支原体(Mh)感染12株(1.1%),Uu与Mh混合感染 25株(2.4%),Uu阳性率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原始霉素和强力霉素对支原体敏感率高,但混合感染的耐药性(敏感率仅为43.8%)明显升高.结论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原始霉素和强力霉素可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首选药物.
作者:张贤芝;朱旭慧;李丽;张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曲马多预防阑尾炎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佳剂量.方法 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125例,随机分为五组,每组25例:A组静注1 mg/kg曲马多;B组静注1.5 mg/kg曲马多;C组静注2 mg/kg曲马多;D组静注2.5 mg/kg曲马多;E组静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持续监测围术期呼吸、循环的变化,测定麻醉阻滞平面,观察记录患者寒战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患者呼吸道通畅,SpO2均在95%以上.围术期循环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A、B、C、D组阑尾炎患者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E组(P<0.05);与其他组相比,B组有适度的镇静作用,未增加恶心、呕吐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高.结论 曲马多1.5 mg/kg静脉注射能够安全有效地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后阑尾炎患者的寒战反应,且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和防止牵拉反应的作用,是一较佳的临床推荐剂量.
作者:周良军;卫才权;曹强;费江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胃癌与癌旁组织中Bcl-2、Bcl-xL 和Bax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各55例中Bcl-2、Bcl-xL和Bax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Bcl-2、Bax蛋白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癌组织Bcl-xL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 Bcl-xL的表达明显强于Bcl-2,说明Bcl-xL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伟;邱俊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高危因素.方法对129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9例患儿中早产儿、窒息、黄疸分别占35.7%、33.3%、4.7%.早产是类型双瘫的主要高危因素,占43.5%;窒息是痉挛型四肢瘫的主要高危因素.结论 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高危因素与临床类型明显相关,高危因素中前两位是早产、窒息,黄疸是值得重视的高危因素之一.
作者:熊学琴;刘智胜;胡家胜;黄星原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