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注阿曲库铵后机械通气障碍的麻醉处理体会

周海星;毕元香

关键词:阿曲库铵, 机械, 通气障碍, 麻醉苏醒, 胃大部切除术, 患者, 全过程, 安全度, 手术, 处理
摘要:1998年3月,我院为1例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中静注阿曲库铵后突遇机械通气障碍,行紧急处理后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全过程且麻醉苏醒较满意.现将其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华中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重度烧伤休克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评价处于休克期的重度烧伤患者于术前施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2例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血液浓缩的重度烧伤患者在静脉全麻下进行早期切痂植皮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在手术麻醉前,AHH组(15例)按15 ml/kg、以50 ml/min的速度静脉输入6%羟乙基淀粉(HES),对照组(17例)仅常规常速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监测并记录AHH前、后和术毕的钠、钾、氯、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中心静脉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记录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和异体血输入量.结果 AHH组的血压在稀释后和术毕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HH组的中心静脉压在稀释后明显升高(P<0.01),但在正常范围;AHH组的红细胞压积在稀释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仍在正常范围;两组术中输液量和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HH组的异体血输入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各时段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两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术前AHH可安全地用于重度烧伤休克患者切痂植皮手术,并可有效地提高其对失血的耐受性.

    作者:张娟;李俊华;郑永辉;魏世珍;黄绍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芬太尼、阿托品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人工流产术中常出现术中挣扎、术后头晕、出虚汗、心悸、恶心等副交感神经兴奋所引起的人流综合征,故探究安全有效的镇痛措施以配合手术尤为重要.2003年6月~2005年6月,我院将芬太尼、阿托品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4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欣;程璞利;王威;舒美久;陈明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盐酸戊乙奎醚对大鼠脓毒症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 研究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复制大鼠脓毒症肺损伤动物模型,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肺损伤组和长托宁(0.45 mg/kg肌肉注射)治疗组,每组10只,检测4 h后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白蛋白浓度,肺组织湿干重比(W/D)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肺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 长托宁治疗组大鼠肺泡灌洗液白蛋白浓度、 W/D、肺组织MPO活性与脓毒症肺损伤组有显著差异(P<0.05),肺组织血管内皮ICAM-1的表达显著低于脓毒症肺损伤组(P<0.05).结论 长托宁通过抑制肺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对大鼠脓毒症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小龙;袁世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单肺通气后两侧肺损伤程度的比较

    目的 比较单肺通气后两侧肺的氧合指数、肺损伤评分及湿/干重比.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0只,麻醉后以自制双腔气管导管建立右肺单肺通气动物模型,单肺通气2 h后恢复双肺通气,开胸,经两侧肺静脉、股动脉抽血行血气分析测定氧合指数,而后处死动物测肺组织湿/干重比并做肺组织病理切片行肺损伤评分.结果 实验中动物循环稳定;左侧肺损伤评分和肺组织湿/干重比极显著高于右侧肺(P<0.01);动脉血气所测得的氧合指数<300,肺静脉血气所测得的氧合指数左侧肺极显著低于右侧肺(P<0.01).结论 单肺通气2 h后可导致不均一性的肺损伤,其中非通气侧肺损伤更严重.

    作者:游志坚;姚尚龙;袁茵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术后椎间盘炎的诊疗现状

    术后椎间盘炎是由Turnbull于1953年第一次报道的,是一种少见的术后并发症,见于多种脊柱的侵入性操作中,发病率0.26%~4%.它在所有化脓性椎间盘炎中占30.1%,几乎在每一种侵入性脊柱操作中均有报道,老人和免疫功能低下及合并其它诸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更易出现.是脊柱病人术后腰背痛的重要原因.

    作者:张山锋;王体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年龄大于70岁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由于常合并有其它疾病,保守治疗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较高.2001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对21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庆华;鲍同柱;赵红卫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与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风险比较

    目的 比较探讨介入手段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与传统开腹行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手术风险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42例不累及肾动脉的腹主动脉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和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并对结果及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介入手段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在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及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开腹行人工血管置换术(P<0.05).结论 介入手段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比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其中、长期并发症发生率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刘建勇;金毕;欧阳晨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痉挛型脑性瘫痪高危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高危因素.方法对129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9例患儿中早产儿、窒息、黄疸分别占35.7%、33.3%、4.7%.早产是类型双瘫的主要高危因素,占43.5%;窒息是痉挛型四肢瘫的主要高危因素.结论 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高危因素与临床类型明显相关,高危因素中前两位是早产、窒息,黄疸是值得重视的高危因素之一.

    作者:熊学琴;刘智胜;胡家胜;黄星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慢性肝病并发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并发糖尿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2000~2005年收治的800例慢性肝病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结果 丙肝肝硬化并发糖尿病的发病率高,为37.3%,乙肝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和慢性丙型肝炎其次,分别为22.9%、20.0%和16.7%,重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低,为6.0%、3.7%.结论 慢性肝病需常规检查空腹及餐后血糖,以便及时发现及处理肝源性糖尿病.

    作者:汪彤;李庭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例剖宫产切口异位妊娠的超声表现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以往罕见的剖宫产切口异位妊娠在临床时有可见.2006年10月10日我院收治1例阴道流血32天的患者,后确诊为剖宫产切口异位妊娠.现将其声像图特征及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丹屏;冉小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Bcl-2家族在胃癌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 比较胃癌与癌旁组织中Bcl-2、Bcl-xL 和Bax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各55例中Bcl-2、Bcl-xL和Bax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Bcl-2、Bax蛋白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癌组织Bcl-xL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 Bcl-xL的表达明显强于Bcl-2,说明Bcl-xL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伟;邱俊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中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中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影响.方法 双侧卵巢囊肿者30例﹑单侧卵巢囊肿者12例,均行腹腔镜下囊肿剥离术,并将其分成两组:A组22例,用电凝止血;B组20例,用明胶海绵置于创面压迫止血,观察术中出血量﹑临床症状﹑术后月经﹑性激素水平﹑B超显示卵巢体积.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残留卵巢组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A组发生更年期症状﹑意外绝经者明显多于B组(P<0.05).A组雌二醇明显降低,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显著升高,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术中破坏过多卵巢组织,术后残留正常卵巢组织过少,术中损伤卵巢血管是影响卵巢功能的主要原因.腹腔镜下卵巢保守性手术中,明胶海绵压迫创面止血与传统电凝术相比,对卵巢组织损伤更小,可更好地保留其功能.

    作者:王静;刘汉萍;罗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曲马多预防阑尾炎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剂量观察

    目的 探讨曲马多预防阑尾炎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佳剂量.方法 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125例,随机分为五组,每组25例:A组静注1 mg/kg曲马多;B组静注1.5 mg/kg曲马多;C组静注2 mg/kg曲马多;D组静注2.5 mg/kg曲马多;E组静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持续监测围术期呼吸、循环的变化,测定麻醉阻滞平面,观察记录患者寒战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患者呼吸道通畅,SpO2均在95%以上.围术期循环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A、B、C、D组阑尾炎患者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E组(P<0.05);与其他组相比,B组有适度的镇静作用,未增加恶心、呕吐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高.结论 曲马多1.5 mg/kg静脉注射能够安全有效地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后阑尾炎患者的寒战反应,且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和防止牵拉反应的作用,是一较佳的临床推荐剂量.

    作者:周良军;卫才权;曹强;费江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3例心脏刀刺伤的诊治体会

    刀刺伤是开放性心脏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若不及时诊断、治疗,可迅速导致死亡.我院1990~2004年抢救23例心脏刀刺伤患者,效果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邓波荣;刘燕;黄洁健;曹祥;乔德成;严四军;徐绍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状况及药物分析

    目的 调查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以及支原体对不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方法 对1 046份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衣原体抗原检测,同时对支原体培养阳性标本进行菌落计数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 046份标本中共检出阳性450株,占43.0%;检出支原体254株,其中解脲脲原体(Uu)阳性217株(20.7%),人型支原体(Mh)感染12株(1.1%),Uu与Mh混合感染 25株(2.4%),Uu阳性率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原始霉素和强力霉素对支原体敏感率高,但混合感染的耐药性(敏感率仅为43.8%)明显升高.结论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原始霉素和强力霉素可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首选药物.

    作者:张贤芝;朱旭慧;李丽;张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药物致急性肾功能衰竭4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药物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47例药物致AR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 老年组32例(68.1%),少尿型ARF患者21例,少尿时间为(10±4)天,24例需血液透析治疗,死亡4例;青年组15例(31.9%),少尿型ARF患者5例,少尿时间为(7±4)天,6例需血液透析治疗,1例患者死亡.两组共治愈37例,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5例,5例死亡.结论 药物致ARF老年人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高于青年人.内科综合治疗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疗效好,对抢救ARF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晓冰;何新生;高国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缺氧诱导因子-2α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SCLC组织HIF-2α的表达.结果 NSCLC组织中HIF-2α阳性表达率为70.8%,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HIF-2α阳性表达率为73.3%,无淋巴结转移的HIF-2α阳性表达率为66.7%,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Ⅰ~Ⅱ期HIF-2α阳性表达率为58.6%,Ⅲ~Ⅳ期HIF-2α阳性表达率为89.5%,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HIF-2α的表达与NSCLC的浸润性发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潘铁成;张毅;李军;陈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静注阿曲库铵后机械通气障碍的麻醉处理体会

    1998年3月,我院为1例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中静注阿曲库铵后突遇机械通气障碍,行紧急处理后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全过程且麻醉苏醒较满意.现将其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周海星;毕元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医源性桡神经损伤29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05年经治的29例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病例资料.依损伤类型和时间采用保守和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2年,优13例,良11例,可2例,差3例.结论 手术误伤是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临床医生精准地解剖和轻柔细致地操作是预防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关键.桡神经损伤后应把握时机,根据损伤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文俊;王体沛;张山锋;江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梗面积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心梗面积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穿线结扎左冠脉制备心肌I/R模型,36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n=12)、I/R 组(n=12)和I/R + NAC治疗组(N组,n=12),检测各组心肌梗死范围、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活性、心肌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以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 心肌I/R后心肌梗死范围明显,血浆CK-MB活性和MDA含量增高,心肌细胞坏死增多.NAC干预后心肌梗死范围缩小,CK-MB活性和MDA含量下降,心肌细胞坏死程度较轻.N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组织中 Caspase-3 蛋白表达显著低于I/R组(P<0.01).结论 NAC可缩小大鼠I/R后心肌梗死范围,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作者:马利;姚尚龙;李克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华中医学杂志

华中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