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芬太尼、阿托品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段欣;程璞利;王威;舒美久;陈明玲

关键词:芬太尼, 阿托品, 丙泊酚麻醉, 静脉麻醉, 人工流产, 流产术, 现报道如下, 效果满意, 术后头晕, 神经兴奋, 镇痛, 心悸, 手术, 交感, 恶心, 措施, 安全
摘要:人工流产术中常出现术中挣扎、术后头晕、出虚汗、心悸、恶心等副交感神经兴奋所引起的人流综合征,故探究安全有效的镇痛措施以配合手术尤为重要.2003年6月~2005年6月,我院将芬太尼、阿托品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4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华中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全髋置换病人中的应用体会

    我院2004~2005年对老年全髋置换病人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效果良好,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柯晋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静注阿曲库铵后机械通气障碍的麻醉处理体会

    1998年3月,我院为1例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中静注阿曲库铵后突遇机械通气障碍,行紧急处理后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全过程且麻醉苏醒较满意.现将其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周海星;毕元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C臂机在脊柱畸形患者椎管内麻醉中的应用

    对脊柱畸形患者行椎管麻醉以往凭经验穿刺,临床有一定的困难,且易刺破硬膜[1].随着C臂机介入技术的发展,在麻醉领域也运用越来越广泛[2].近3年来,我科将C臂机运用于脊柱畸形的椎管麻醉中,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海;彭晓红;朱绮妮;秦汉;华雷;赵中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盐酸戊乙奎醚对大鼠脓毒症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 研究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复制大鼠脓毒症肺损伤动物模型,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肺损伤组和长托宁(0.45 mg/kg肌肉注射)治疗组,每组10只,检测4 h后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白蛋白浓度,肺组织湿干重比(W/D)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肺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 长托宁治疗组大鼠肺泡灌洗液白蛋白浓度、 W/D、肺组织MPO活性与脓毒症肺损伤组有显著差异(P<0.05),肺组织血管内皮ICAM-1的表达显著低于脓毒症肺损伤组(P<0.05).结论 长托宁通过抑制肺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对大鼠脓毒症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小龙;袁世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儿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在儿童中的感染情况及特点.方法 对2004年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儿采用一次性鼻导管深插气管负压吸取痰液,部分患儿采集咽拭子.结果 共检出产ESBLs菌447株(来自于429例患儿),占大肠埃希菌的59.8%.429例均为3岁内婴幼儿,其中婴儿274例(63.9%);同时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244例(56.9%),以支原体、衣原体和合胞病毒为主;115例(26.8%)原有基础性疾病;临床多使用过三代头孢菌素,病程长;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新、头孢噻肟耐药率分别为100%、99%、99%、99%、66%,含酶类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分别为10%、5%、8%、13%,亚胺培南100%敏感.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占重要地位,临床表现有其特点,一旦确诊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作者:王莹;韩锋;胡红兵;陆小霞;胡艳;方玉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与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风险比较

    目的 比较探讨介入手段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与传统开腹行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手术风险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42例不累及肾动脉的腹主动脉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和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并对结果及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介入手段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在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及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开腹行人工血管置换术(P<0.05).结论 介入手段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比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其中、长期并发症发生率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刘建勇;金毕;欧阳晨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血清AFP、CA19-9、CA125、CEA、γ-GT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9-9、CA125、癌胚抗原(CE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7例原发性肝癌、46例良性肝病及36名正常体检者血清AFP、CA19-9、CA125、CEA、γ-GT水平同步测定并进行对照.结果 AFP、CA19-9、CA125、CEA、γ-GT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依次为78.4%、70.3%、67.6%、48.6%和64.9%.五项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可提高为94.6%.结论 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代维;李志清;姜红峰;叶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梗面积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心梗面积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穿线结扎左冠脉制备心肌I/R模型,36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n=12)、I/R 组(n=12)和I/R + NAC治疗组(N组,n=12),检测各组心肌梗死范围、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活性、心肌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以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 心肌I/R后心肌梗死范围明显,血浆CK-MB活性和MDA含量增高,心肌细胞坏死增多.NAC干预后心肌梗死范围缩小,CK-MB活性和MDA含量下降,心肌细胞坏死程度较轻.N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组织中 Caspase-3 蛋白表达显著低于I/R组(P<0.01).结论 NAC可缩小大鼠I/R后心肌梗死范围,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作者:马利;姚尚龙;李克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例剖宫产切口异位妊娠的超声表现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以往罕见的剖宫产切口异位妊娠在临床时有可见.2006年10月10日我院收治1例阴道流血32天的患者,后确诊为剖宫产切口异位妊娠.现将其声像图特征及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丹屏;冉小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小鼠胚胎后胎盘组织细胞原癌基因c-fos的改变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终止妊娠的可能性并观察HIFU辐照小鼠胚胎后胎盘组织细胞c-fos的表达改变.方法 HIFU 6种声强各60 s 体内直接照射妊娠第7 d小鼠胚胎,妊娠15 d时观察各组胚胎死亡率;孕鼠右侧子宫胚胎不照射作为对照,左侧子宫胚胎(实验组)采用完全抗孕声强12 W/cm 2×60 s照射,照后24、48、72、96 h留取胎盘,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胎盘组织细胞c-fos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胚胎总死亡率为12.2%,实验组中声强3 W/cm2、6 W/cm2及≥ 9 W/cm2组的胚胎死亡率分别为25.0%、72.9% 和100%.HIFU辐照胚胎后24 h胎盘组织细胞c-fos表达增加,72 h增加明显,96 h表达下降.结论 HIFU抗早孕具有潜在的可行性,HIFU辐照胚胎可诱导胎盘组织细胞c-fos表达增加.

    作者:李晓艳;吴大琼;王泽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乳化吸入麻醉药的研究进展

    乳化吸入麻醉药是指将液态吸入麻醉药溶解在脂肪乳中,通过腹腔注射或静脉输注而发挥麻醉作用.吸入麻醉药的吸收需经特殊的挥发罐、气管插管和使用呼吸机,而且有些吸入麻醉药在高浓度时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或者由于沸点过低而限制了吸入麻醉药的使用.

    作者:李进;丰新民;袁世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重度烧伤休克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评价处于休克期的重度烧伤患者于术前施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2例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血液浓缩的重度烧伤患者在静脉全麻下进行早期切痂植皮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在手术麻醉前,AHH组(15例)按15 ml/kg、以50 ml/min的速度静脉输入6%羟乙基淀粉(HES),对照组(17例)仅常规常速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监测并记录AHH前、后和术毕的钠、钾、氯、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中心静脉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记录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和异体血输入量.结果 AHH组的血压在稀释后和术毕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HH组的中心静脉压在稀释后明显升高(P<0.01),但在正常范围;AHH组的红细胞压积在稀释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仍在正常范围;两组术中输液量和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HH组的异体血输入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各时段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两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术前AHH可安全地用于重度烧伤休克患者切痂植皮手术,并可有效地提高其对失血的耐受性.

    作者:张娟;李俊华;郑永辉;魏世珍;黄绍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当归和川芎嗪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COX-2、TXB2和6-K-PGF1α表达的影响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中环氧合酶-2(COX-2)在肺内的表达及血浆中血栓烷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的变化,并探讨当归和川芎嗪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对照组、PTE模型组、当归治疗组及川芎嗪治疗组,采用自体血栓回输法建立PTE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内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TXB2和6-K-PGF1α的浓度变化.结果 PTE模型组肺组织炎症损伤明显,当归及川芎嗪治疗组损伤减轻.免疫组化检测显示7 d后模型组COX-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放免法检测显示TXB2与6-K-PGF1α血浆浓度之比(T/P)模型组明显高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当归及川芎嗪治疗可明显减少PTE大鼠COX-2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张凌;白明;高岩;夏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对膨胀大鼠心室电生理的影响

    目的 制备离体心脏灌流模型,观察急性牵张左室对离体心脏电生理的作用,揭示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在心脏机械电反馈中的作用.方法 45只大鼠分为3组:不牵张组、牵张组及牵张加链霉素组,每组15只.离体灌流大鼠心脏的同时,将一自制乳胶球囊经左心耳置入左心室.急性膨胀球囊牵张左室,记录并分析实验各组心律失常的出现频率和种类.结果 牵张组可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而牵张加链霉素组仅出现室性早搏,且两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链霉素作为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阻断剂,能明显减少急性膨胀心室所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提示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在急性膨胀心室致心律失常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熊昊;范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热预处理对大鼠嗜铬细胞瘤株细胞高温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高热预处理(HPC)对大鼠嗜铬细胞瘤株(PC12)细胞高温损伤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PC12细胞,分为四组,每组6株.正常对照组常规(37 ℃)培养;单纯高热预处理组(HPC组)将细胞置于42 ℃培养箱中1 h后常规培养;严重高温损伤组(LH组)将细胞置于46 ℃培养箱中2 h后常规培养2 h;高热预处理+严重高温损伤组(HPC+LH组),细胞置于42 ℃培养箱1 h,恢复常规培养18 h,再于46 ℃下作用2 h后常规培养2 h.处理完毕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测定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了解细胞损伤.结果 HPC+LH组形态明显优于LH组,MTT值极显著高于LH组(P<0.01),LDH释放量极显著少于LH组(P<0.01).结论 高热预处理对PC12细胞高温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童建成;姚尚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小儿急性支气管炎146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73例,以鱼腥草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对照组73例,以病毒唑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结果 研究组咳嗽消失、退热及干啰音消失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起效快,疗效明显.

    作者:戴宪国;方洪兴;莫纯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我院使用美芝JT-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Ⅲ型机(简称Ⅲ型机)和HB-ESWL-Ⅴ型机(简称Ⅴ型机)治疗输尿管结石共3 520例,15例失败改行输尿管镜或开放手术取石.现分析失败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作者:熊泽安;荣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控制性降压复合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观察

    目的 探讨控制性降压复合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用于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出血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两组:控制性降压复合AHH组(A组)麻醉成功后将硝酸甘油5 mg溶于5%葡萄糖溶液50 ml中,微泵输入速度为3~6 μg/(kg·min) ,在15 min内使动脉血压缓慢降至原水平的(65±5)%,低不低于60 mmHg,同时于手术前快速输入6%羟乙基淀粉15 ml/kg及复方乳酸钠8 ml/kg使血容量增加约25%,术中维持动脉压在65~70 mmHg,内固定结束后停用硝酸甘油.对照组(B组)麻醉成功后输复方乳酸钠10ml/kg后行手术.分别记录AHH前(T0)、AHH 完毕(T1)、术毕(T2)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结果 两组病人T2时的HR均极显著高于同组T0(P<0.01),B组T2时的HR极显著高于同时段的A组;A组MAP在T1 极明显低于同组T0(P<0.01),与B组同时段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B组MAP在T2极明显低于同组T0(P<0.01),与A组同时段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组CVP在T1极显著高于同组T0(P<0.01),与B组同时段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组的出血量、输血量均极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 控制性降压复合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能安全有效地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出血量和输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克亭;刘志群;邹伟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痉挛型脑性瘫痪高危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高危因素.方法对129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9例患儿中早产儿、窒息、黄疸分别占35.7%、33.3%、4.7%.早产是类型双瘫的主要高危因素,占43.5%;窒息是痉挛型四肢瘫的主要高危因素.结论 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高危因素与临床类型明显相关,高危因素中前两位是早产、窒息,黄疸是值得重视的高危因素之一.

    作者:熊学琴;刘智胜;胡家胜;黄星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术后椎间盘炎的诊疗现状

    术后椎间盘炎是由Turnbull于1953年第一次报道的,是一种少见的术后并发症,见于多种脊柱的侵入性操作中,发病率0.26%~4%.它在所有化脓性椎间盘炎中占30.1%,几乎在每一种侵入性脊柱操作中均有报道,老人和免疫功能低下及合并其它诸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更易出现.是脊柱病人术后腰背痛的重要原因.

    作者:张山锋;王体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华中医学杂志

华中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