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返神经常规暴露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丁士海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 喉返神经, 损伤, 预防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RLN)对预防其损伤并发症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有计划显露RLN导致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中有计划显露RLN未出现永久性损伤,暂时性损伤发生率为2%.结论术中对RLN进行有计划解剖显露,可预防或避免医源性RLN损伤.
华中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8例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患者分为两组,Ⅰ组38例,Ⅱ组40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适度运动及磺脲类和/或双胍类降血糖治疗, Ⅰ组另加盐酸吡格列酮,疗程6个月.结果在血糖控制满意的情况下, Ⅰ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 高密度脂蛋白(HD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Ⅱ组治疗前后TC、TG、HDL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盐酸吡格列酮可改善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代谢紊乱.

    作者:李志强;张美春;刘亚力;徐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密度测定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密度的改变情况.方法应用定量超声法测定15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右足跟骨的骨超声振幅衰减(BUA)和超声传导速度(SOS),并以150例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和体重指数与甲亢组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据此统计分析甲亢组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发生率.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组的BUA和SOS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甲亢组总的骨质丢失发生率为44.0%,对照组为11.3%,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其中,甲亢组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18.7%,对照组为3.3%,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骨密度明显降低,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高.

    作者:高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小儿热性惊厥复发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首次热性惊厥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对135例首次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并跟踪随访,研讨其复发、转为癫痫的相关因素.结果复发59例(43.7%),远期转为癫痫病例3例(2.2%);复发危险因素与患儿热性惊厥和/或癫痫家族史、首发惊厥形式(局限性惊厥)、首发惊厥持续时间(>15 min)以及首发惊厥时体温(<38.5℃或≥40℃)密切关联 (P<0.01),同时还与初发惊厥时患儿年龄(<6个月或>72个月)、首发 24h内多次惊厥关联(P<0.05).结论对有复发危险因素的热性惊厥患儿应密切随访,必要时采取相应干预.

    作者:吕文清;周少萍;杨贵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对新式剖宫产术式及缝合方法的改进

    目的探讨改进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脂肪层和皮肤缝合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方法将剖宫产产妇分两组,改良组767例, 对照组525例,观察两组剖宫产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良组术后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和发生伤口感染,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改进的脂肪层和皮肤缝合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俞冬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胃癌中PTEN基因异常甲基化的检测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与胃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的PCR(MSP)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TEN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结果胃癌组织检测到程度不等的甲基化,其中低分化胃癌甲基化发生率为62.5%,与高中分化胃癌甲基化发生率(20.0%、22.2%)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有淋巴结转移的19例胃癌组织中,有12例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远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癌旁正常组织未检测到甲基化.结论 PTEN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与胃癌的发生、转移有关.PTEN甲基化是胃癌患者诊断及预后的候选标志物之一.

    作者:刘嵩;于皆平;刘浩;武向悦;周慧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合并低钠血症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2年6月~2004年7月收治的9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在入院24 h内进行血电解质测定,对血清钠低于130 mmol/L的患儿予以补钠治疗.结果病毒性脑炎合并低钠血症患儿经补钠治疗后,部分患儿嗜睡、抽搐、皮肤花斑纹、尿少等症状迅速缓解.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应及时监测血钠,对合并低钠血症的患儿应予及时纠正,以免低钠血症加重患儿脑水肿,减轻患儿的脑损害,从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张芙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实验室检查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的检测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三组阑尾炎病儿(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3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8例)和疑似病儿(72例)血CRP和WBC水平进行比较.结果①三组急性阑尾炎病儿与疑似病儿相比较,血CRP和WBC水平均较疑似病儿明显升高(P<0.01);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及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相比较,血CRP和WBC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在麦氏点压痛及WBC升高的基础上,结合血CRP的测定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孙青海;方翠琴;李其元;焦次来;王宇翔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联合入路治疗复杂型髋臼骨折9例分析

    目的总结复杂型髋臼骨折联合手术入路的治疗经验.方法对9例复杂型髋臼骨折行联合入路手术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4~6.5 h,平均5 h.术中输血1 000~1 800 ml,平均1 400 ml.术后以Matta复位标准:优4例,良4例,中1例.经6个月~3年随访,按照 Matta功能评分法:优4例,良3例,一般1例,差1例.结论联合手术入路治疗复杂型髋臼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疗效.医生的临床经验、术中摄片对于提高复位质量、改善疗效十分重要.

    作者:王体沛;王伯亮;李峰;吴华;夏仁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16例体会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的手术和术后处理方法.方法对16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行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处理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手术成功率100%,人工阴道在外观及功能上似自然阴道,随访6个月~3年,夫妻生活满意.结论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畸形的理想手术方法.

    作者:郎雁;刘燕;刘正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脑蛋白水解物(奥迪金)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奥迪金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奥迪金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迪金治疗.结果奥迪金组有效率为90.6%,后遗症发生率13.3%,而对照组有效率为71.9%,后遗症发生率30.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意识恢复时间也较对照组明显快(P<0.01).结论奥迪金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罗纯;郭建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IL-6和脂蛋白(α)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循环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脂蛋白(α)[Lp(α)]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IL-6,采用免疫凝集比浊法检测血清Lp(α),并对糖尿病组(68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34例)、正常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血浆IL-6和Lp(α)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血浆IL-6和Lp(α)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均<0.01).治疗后随血糖下降IL-6和Lp(α)水平降低,但大血管病变组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血浆IL-6和Lp(α)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循环中IL-6和Lp(α)水平显著升高,可能共同参与了血管并发症的病理生理过程.Lp(α)的增加可能与IL-6剌激肝脏合成Lp(α)增高有关.

    作者:吴汉妮;钱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脂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与脂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31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照Mogensen关于DN分类标准,分为DN组(139例)和糖尿病无肾病组(92例), 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肌酐水平将DN又分为三个亚组,分别测定其血脂、载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并与正常对照组(42例)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各组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P<0.05或P<0.01);DN三亚组之间血脂、载脂蛋白随着DN程度加重而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血清甘油三酯、LDL-C、载脂蛋白B水平与 UAER、血糖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DN病人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异常,与血糖控制不良有关,且随着肾脏损害程度加重而加重,高血脂促进DN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则加重血脂紊乱,形成恶性循环.

    作者:毛红;赵湜;李娜;余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乳腺肿块的高频超声图像及彩色血流与病理对照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图像及彩色血流显示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美国ATL HDI超九彩色多普勒电脑超声仪,探头频率为7.5MHz,直接接触.对120例乳腺肿块进行分析,并与病理对照.结果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8.5%(23/26),良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4.7%(89/94).与乳腺良性肿块相比,恶性肿瘤的血流显示率为87.5%(21/24),平均大流速34.12cm/s,阻力指数(RI):0.73±0.08;良性肿块血流显示率为25.8%(25/97),平均大流速20.51 cm/s,RI:0.64±0.07.结论病变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类型和后方回声特征,结合彩色血流显示情况,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兆仙;董应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汉坦病毒H8205株M-IL-2融合基因的构建

    目的研究汉坦病毒新型裸DNA疫苗,构建融合基因pcDNA3.1/His-B-IL-2-M(G1+G2).方法采用PCR扩增汉坦病毒H8205株G1和G2基因片段,将回收的G1和G2片段经双酶切插入到pcDNA3.1/His-B-IL-2,构建成新的质粒pcDNA3.1/His-B-IL-2-M.结果融合基因转录一分子量为100kD左右的蛋白,对照组则未见电泳条带出现,回收的片段与预期的相符.结论成功构建pcDNA3.1/His-B-IL-2-M 融合基因.

    作者:余晖;黄汉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心脏外科术后并发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手术后出现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12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2例中,10例接受手术治疗,2例保守治疗;死亡5例,存活7例.结论心脏外科术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起病隐匿,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高洪锋;姚尚龙;袁世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脐根部环扎术治疗脐尿管瘘10例

    我院外科1995年以来,采用脐部小切口行脐根部环扎术治疗脐尿管瘘1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杨其胜;谈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癌胚抗原及糖类抗原199、242分析灵敏度的确定及其在胃癌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确定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242(CA242)试剂盒的分析灵敏度及在胃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求得各试剂盒的检测低限、生物检测限和功能灵敏度,确定低检测浓度.同时结合良性胃病、胃癌患者血清中CEA、CA199、CA242水平的检测对各试剂盒进行评价.结果 CEA、CA199、CA242试剂盒可定量报告肿瘤标志物的小检测浓度依次为:1.0 μg/L、1.0 kU/L、0.938 kU/L,与试剂厂家提供的检测限基本一致.各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有效性、阴阳性预测值、阴阳性似然比等综合评价的结果显示三种试剂盒均符合试验要求.良性胃病与胃癌患者各指标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种肿瘤标志物的试剂盒均可提供较好的临床应用,对胃癌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中CA242为佳.

    作者:周慜;佟素香;潘世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B-型钠尿肽在舒张性心衰和无症状性心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测定在慢性舒张性心衰和无症状性心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35例症状性舒张性心衰和31例无症状性心衰患者测定血浆B-型钠尿肽,并另选31例非心衰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B-型钠尿肽.结果症状性患者的血浆B-型钠尿肽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 (P<0.05),无症状性心衰患者的血浆B-型钠尿肽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 B-型钠尿肽是舒张性心衰敏感而特异的生化指标,临床表现结合心脏超声及B-型钠尿肽可以较准确地诊断舒张性心衰.

    作者:卜殷中;张大维;刘奇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方法用CGMS监测32例患者血糖,每人监测72 h,其间医生每6 h输入患者手指血糖1次,医生指导患者输入大事件,患者记载降糖药物、饮食量及饮食结构、运动、不适等情况.每1~2天下载1次系统软件数据,做出血糖曲线及分析图.分析患者血糖特点及正常血糖、低血糖、高血糖比例,依下载信息调整用药、饮食量及饮食结构、运动,以利患者后期血糖控制.结果①初24 h血糖控制理想比例达75.9%,经过调整后第3个24 h上升至92.1%.②低血糖平均值上升,高血糖平均值下降.③初24 h发现低血糖总发生率为3.4%,其中有症状者17例次,无症状者12例次,苏木杰现象发生9例次,经过调整后低血糖总发生率为1.1%.④黎明现象发生8例次.⑤经过调整后,空腹及三餐后血糖明显改善.⑥影响血糖的因素依次为:药物、饮食量、运动、饮食结构.结论 CGMS可全面、客观地反映各时间的血糖水平;可良好评价药物、饮食、运动的影响,有利血糖控制;发现低血糖及发生原因并指导治疗;有利于患者动态了解自身血糖影响因素,增强治疗依从性.

    作者:黄淑玉;管晓峰;赵涛;邹毅;黄凤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后尿道结石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9年8月~2004年10月,应用国产NE-V型B超定位体外电磁冲击波治疗后尿道结石伴尿潴留43例,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解除了梗阻,立即排尿通畅,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艳红;蔡以中;丁建文;余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华中医学杂志

华中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