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他汀对糖尿病鼠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

冯波;王华;王军臣

关键词:糖尿病, 他汀, 白细胞介素-6
摘要:目的观察高血糖对大鼠动脉内皮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不同他汀药物的治疗作用.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9 只、糖尿病对照组12只、糖尿病阿托伐他汀治疗组 12只、糖尿病普伐他汀治疗组 12只(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4周后取其主动脉,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动脉内皮细胞IL-6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对照组IL-6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糖尿病两治疗组IL-6的表达量均低于糖尿病对照组;两治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糖促进内皮细胞产生IL-6,而他汀类药物能下调血管内皮细胞IL-6的表达.
华中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肺炎细菌培养取样方法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四种不同取样方法在新生儿肺炎细菌培养中的结果及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42例新生儿肺炎分别采用咽拭培养、喉腔深部吸痰培养、声门下气管内吸痰培养、气管内痰灌洗液增菌培养,常规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结果 42例肺炎病原中细菌检出率分别为:咽拭35.7%(15例),喉腔深部吸痰培养47.6%(20例),声门下气管内吸痰培养42.9%(18例),气管内灌洗液增菌培养66.7%(28例).气管内灌洗液增菌培养与咽拭培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8例气管内灌洗液增菌培养阳性者中,咽拭培养为正常口腔细菌生长(阴性结果)12例,占42.8%,喉腔深部吸痰培养阴性结果者和声门下气管内痰培养阴性者各8例(28.6%).结论气管内灌洗液增菌培养阳性率高,常可指示病原,减少口腔正常菌群干扰,手示法插管安全,损伤小,对危重患儿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曾凌空;刘先洲;蔡宝珍;张卫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短期应用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控制高血糖的差异.方法 178例需胰岛素治疗的高血糖住院患者,分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组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组,对比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泵治疗组和多次皮下注射组的血糖达标时间[(4.3±1.6)d和(11.6±3.2)d]、低血糖发生率(12.7%和41.1%)、总治疗日[(9.2±3.8)d和(12.6±4.5)d]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短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较好地模拟胰岛素分泌的生理节律,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血糖的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胡利东;栾晓军;陈劲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较易误诊.本文总结了我科收治的SIH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宏菊;张承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胃癌中PTEN基因异常甲基化的检测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与胃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的PCR(MSP)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TEN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结果胃癌组织检测到程度不等的甲基化,其中低分化胃癌甲基化发生率为62.5%,与高中分化胃癌甲基化发生率(20.0%、22.2%)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有淋巴结转移的19例胃癌组织中,有12例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远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癌旁正常组织未检测到甲基化.结论 PTEN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与胃癌的发生、转移有关.PTEN甲基化是胃癌患者诊断及预后的候选标志物之一.

    作者:刘嵩;于皆平;刘浩;武向悦;周慧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16例体会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的手术和术后处理方法.方法对16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行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处理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手术成功率100%,人工阴道在外观及功能上似自然阴道,随访6个月~3年,夫妻生活满意.结论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畸形的理想手术方法.

    作者:郎雁;刘燕;刘正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密度测定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密度的改变情况.方法应用定量超声法测定15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右足跟骨的骨超声振幅衰减(BUA)和超声传导速度(SOS),并以150例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和体重指数与甲亢组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据此统计分析甲亢组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发生率.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组的BUA和SOS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甲亢组总的骨质丢失发生率为44.0%,对照组为11.3%,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其中,甲亢组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18.7%,对照组为3.3%,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骨密度明显降低,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高.

    作者:高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IL-6和脂蛋白(α)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循环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脂蛋白(α)[Lp(α)]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IL-6,采用免疫凝集比浊法检测血清Lp(α),并对糖尿病组(68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34例)、正常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血浆IL-6和Lp(α)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血浆IL-6和Lp(α)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均<0.01).治疗后随血糖下降IL-6和Lp(α)水平降低,但大血管病变组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血浆IL-6和Lp(α)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循环中IL-6和Lp(α)水平显著升高,可能共同参与了血管并发症的病理生理过程.Lp(α)的增加可能与IL-6剌激肝脏合成Lp(α)增高有关.

    作者:吴汉妮;钱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癌胚抗原及糖类抗原199、242分析灵敏度的确定及其在胃癌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确定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242(CA242)试剂盒的分析灵敏度及在胃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求得各试剂盒的检测低限、生物检测限和功能灵敏度,确定低检测浓度.同时结合良性胃病、胃癌患者血清中CEA、CA199、CA242水平的检测对各试剂盒进行评价.结果 CEA、CA199、CA242试剂盒可定量报告肿瘤标志物的小检测浓度依次为:1.0 μg/L、1.0 kU/L、0.938 kU/L,与试剂厂家提供的检测限基本一致.各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有效性、阴阳性预测值、阴阳性似然比等综合评价的结果显示三种试剂盒均符合试验要求.良性胃病与胃癌患者各指标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种肿瘤标志物的试剂盒均可提供较好的临床应用,对胃癌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中CA242为佳.

    作者:周慜;佟素香;潘世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脐根部环扎术治疗脐尿管瘘10例

    我院外科1995年以来,采用脐部小切口行脐根部环扎术治疗脐尿管瘘1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杨其胜;谈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脂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与脂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31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照Mogensen关于DN分类标准,分为DN组(139例)和糖尿病无肾病组(92例), 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肌酐水平将DN又分为三个亚组,分别测定其血脂、载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并与正常对照组(42例)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各组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P<0.05或P<0.01);DN三亚组之间血脂、载脂蛋白随着DN程度加重而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血清甘油三酯、LDL-C、载脂蛋白B水平与 UAER、血糖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DN病人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异常,与血糖控制不良有关,且随着肾脏损害程度加重而加重,高血脂促进DN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则加重血脂紊乱,形成恶性循环.

    作者:毛红;赵湜;李娜;余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8例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患者分为两组,Ⅰ组38例,Ⅱ组40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适度运动及磺脲类和/或双胍类降血糖治疗, Ⅰ组另加盐酸吡格列酮,疗程6个月.结果在血糖控制满意的情况下, Ⅰ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 高密度脂蛋白(HD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Ⅱ组治疗前后TC、TG、HDL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盐酸吡格列酮可改善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代谢紊乱.

    作者:李志强;张美春;刘亚力;徐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后尿道结石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9年8月~2004年10月,应用国产NE-V型B超定位体外电磁冲击波治疗后尿道结石伴尿潴留43例,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解除了梗阻,立即排尿通畅,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艳红;蔡以中;丁建文;余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脂肪肝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检测28例绝经后妇女T2DM合并脂肪肝患者(A组)的血清雌二醇(E2)、睾酮、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甘油三酯(TG)、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并与32例绝经后妇女T2DM未合并脂肪肝患者(B组)作对照.结果 A组与B组相比较,体重指数、TG、FINS均升高(P<0.05或P<0.01),E2、ISI、HDL均降低(P<0.05或P <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E2与FINS、TG显著负相关,与ISI、HDL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绝经后妇女T2DM合并脂肪肝患者存在严重的性激素失调,且与IR并存,可能参与了绝经后妇女T2DM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唐灵;梁志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B-型钠尿肽在舒张性心衰和无症状性心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测定在慢性舒张性心衰和无症状性心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35例症状性舒张性心衰和31例无症状性心衰患者测定血浆B-型钠尿肽,并另选31例非心衰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B-型钠尿肽.结果症状性患者的血浆B-型钠尿肽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 (P<0.05),无症状性心衰患者的血浆B-型钠尿肽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 B-型钠尿肽是舒张性心衰敏感而特异的生化指标,临床表现结合心脏超声及B-型钠尿肽可以较准确地诊断舒张性心衰.

    作者:卜殷中;张大维;刘奇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治疗对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12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胰岛素治疗组(胰岛素组)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检测胰岛β细胞功能,并随访观察早期胰岛素治疗对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胰岛素组较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P<0.05),随访1~4年,胰岛素组仅通过饮食控制或小剂量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就可获得长时间良好的血糖控制,而对照组大部分需要2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物或联合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的血糖控制.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并可获得长时间良好的血糖控制,延缓糖尿病病程的进展.

    作者:曾娇娥;万靖;瞿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乳腺肿块的高频超声图像及彩色血流与病理对照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图像及彩色血流显示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美国ATL HDI超九彩色多普勒电脑超声仪,探头频率为7.5MHz,直接接触.对120例乳腺肿块进行分析,并与病理对照.结果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8.5%(23/26),良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4.7%(89/94).与乳腺良性肿块相比,恶性肿瘤的血流显示率为87.5%(21/24),平均大流速34.12cm/s,阻力指数(RI):0.73±0.08;良性肿块血流显示率为25.8%(25/97),平均大流速20.51 cm/s,RI:0.64±0.07.结论病变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类型和后方回声特征,结合彩色血流显示情况,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兆仙;董应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小儿热性惊厥复发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首次热性惊厥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对135例首次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并跟踪随访,研讨其复发、转为癫痫的相关因素.结果复发59例(43.7%),远期转为癫痫病例3例(2.2%);复发危险因素与患儿热性惊厥和/或癫痫家族史、首发惊厥形式(局限性惊厥)、首发惊厥持续时间(>15 min)以及首发惊厥时体温(<38.5℃或≥40℃)密切关联 (P<0.01),同时还与初发惊厥时患儿年龄(<6个月或>72个月)、首发 24h内多次惊厥关联(P<0.05).结论对有复发危险因素的热性惊厥患儿应密切随访,必要时采取相应干预.

    作者:吕文清;周少萍;杨贵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应用钙剂引起的局部不良反应处理

    钙剂是一种高渗溶液,对局部血管有刺激,如果渗到血管外,对局部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并可致局部组织坏死.笔者采用单纯热敷和用硫酸镁外敷处理患儿应用葡萄糖酸钙后局部发红或液体渗出血管外不良反应4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伍景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例外伤性室间隔穿孔的显像

    例1男,14岁,因胸部枪弹伤4h入院.查体:脉搏128次/min,血压84/50 mmHg,颈静脉怒张,心前区有一弹伤入口,未见出口.X线摄片示心影范围内有一金属异物,心包腔内大量积液.术中见心包腔内大量积血,心包腔内未见弹片;右室前壁有一伤口,检查右室、右房内未见弹片,室间隔也未见伤口.

    作者:董军;李延;王晓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氟罗沙星治疗急性盆腔感染的疗效观察

    盆腔炎是妇产科常见疾病,其治疗应根据阴道、宫颈分泌物的病原学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针对性处理,无病原学结果时则采用广谱抗生素兼顾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及厌氧菌的治疗,临床疗效常不尽如人意.为寻找对此病治疗较为理想的药物,笔者尝试使用氟罗沙星治疗盆腔各种感染性疾病,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宋梅;刘海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华中医学杂志

华中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