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典名中药——百药之王——甘草

叶水泉

关键词:经典, 中药, 甘草, 文字记载, 临床使用, 历史, 《尔雅》, 中草药, 使用率, 统计
摘要:在中草药的王国里,甘草可以算得上是“国老”了.在我国现有的5000多种中药里,临床使用的约有500余种,而使用多的首推甘草.内、外、妇、儿各科的大夫,无一不使用甘草.据统计,甘草的使用率在79%以上.甘草入药的历史非常悠久.从有文字记载的年代算起,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甘草始载于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一书.
大众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艾滋病:实现零,有多远?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宣布,将201 1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确定为“实现零”(Getting to Zero);同时,2011至201 5年期间的“世界艾滋病运动(World AIDS Campaign)”也将以此为主题,以呼应联合国所倡导的“零新增感染、零歧视和零死亡”三大全球抗艾目标.一份来自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题为《艾滋病30年:各国处于十字路口》的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球共有3400万艾滋病毒携带者;过去30年里,有3000万人因为艾滋病死亡.

    作者:郭彩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探望病人的“要”与“不要”

    1.先约定而不要直接探望有的人病后情绪不稳定,此时不宜探望.若想探望,需先和病人的家属联络,否则碰到谢绝会面的情况,以后就没有探望病人的机会了;而且突然去探望病人,有时会影响病人的情绪,因此要先向病人的家人请示之后再去.2.会面时间宜短不宜长那种想要好好地安慰病人,以至于探望时间拖得太久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作者:长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有一种东西就叫“剧透”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和朋友聊天,有人突然聊起一部你近正看的上瘾的电视剧.当预感到他可能会透露一些剧情发展时,那一刻的你会有什么举动?是立刻捂上耳朵,大喊“Stop!”,还是会继续侧耳恭听呢?网络中,“剧透慎入!”、“剧透有风险,开口须谨慎”、“剧透一时爽,全家火葬场”等口号频繁出现在大量论坛和贴吧中.

    作者:艾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产前一盆火 产后一块冰

    李女士的孩子已经快一岁了,原本身材苗条的她因为生孩子长胖了不少,160的身高,体重高时达到了140斤.为了尽快恢复身材,李小姐采用了不吃晚餐的节食减肥法.一个月后,李小姐的体重下降了6斤.虽然瘦了一点,但是让她烦恼的是,原本怀孕时是热性体质的她现在变得非常怕冷,易出虚汗,还经常感到腰酸.更让她心烦的是,只要一不小心吃到冰箱里冷冻过或者凉性的食物,就一定会拉肚子.

    作者:吴倪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尝小吃 品文化——西安篇

    西安,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古都之首,凡是来中国旅游的外国友人们都会把西安作为旅程中重要的一站.在饕餮们眼中,西安的标签绝不仅仅是历史古城这么简单,那是味蕾之旅中闪亮、充实、让人梦萦的一站.

    作者:耀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考研众生相

    一年一度的考研大战进入决战阶段了.考生们都有着同样的期盼,但目的及表现各有不同.经典书呆型.这类考生有的是家庭背景寒酸,担心本科毕业找不到工作;有的是参加工作后,工作不如意辞职考研.他们笃信“知识改变命运”,一天到晚“蜗居”教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书桌上复习资料堆积如山,身旁墙上贴满安排提示,走路都在背英语单词,佐餐大多是公式定理,连说梦话都是在争论某道题的解决方案.

    作者:钱过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早期乳腺癌可以保乳治疗

    在我诊疗的病人中,有一位中学的王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老师35岁,工作精明能干,乐于助人.但在一次体检时,医生发现王老师右侧乳房长了一个肿块,当时大夫建议她手术切除.但她害怕查出乳腺癌切除乳房,所以不敢去看外科医生.王老师采取逃避的态度,自己找偏方吃中药,但乳房肿物不见小,反而越长越大.在家人和朋友的劝说下,王老师到医院做了检查,被诊断为乳腺癌,由于耽误了病情,后不得不切除了右侧乳房.

    作者:鲁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糖尿病人的黎明和黄昏

    啥是“黎明现象”和“黄昏现象”?如果把一天连续测得的糖尿病人血糖值连接画成图,就会发现:糖尿病人的血糖一天有两个高峰.第一个,从凌晨4点开始,血糖逐渐上升,到早晨7、8点钟升至高峰,这种在黎明发生血糖增高的现象,称为“黎明现象”.第二个血糖高峰,出现在下午4、5点钟,约是黄昏时候,有专家称之为“黄昏现象”.有些病人的“黄昏现象”出现较晚,为睡前高血糖.

    作者:赵宗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压力成瘾”困扰上班族

    33岁的郑女士结婚5年,老公顾先生事业小有所成.可是,近郑女士发现,老公经常加班到十一二点,回到家时非常疲惫,不愿多说话.慢慢地,夫妻间基本上没有了交流.其实,老公的工作没有那么忙,根本不需要经常加班.相识6年以来,老公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今天,并小有成果.日子好起来了,按理说应该高兴才对啊.但老公常闷闷不乐,对她的关心也越来越少,但有一点她可以肯定,老公并没有婚外情.郑女士想不通老公为什么不回家?便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作者:金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解读白带化验单

    女性阴道炎是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是如科常见的疾病,各年龄段的妇女均可发病.阴道炎常常表现为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伴异味、外阴红肿疼痛等;同时由于阴道炎症发生在妇女的隐私部位,故被称作“难言之隐”.对于阴道的炎症,重要的化验检查就是阴道分泌物的镜检,也就是白带化验.

    作者:翟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天下无人不自卑

    自卑之心人人都有,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是人就会有缺欠,有缺欠就会有自卑心理.但有些自卑的人能通过自身积极的努力,让自卑转化为成功与自信.《智慧与人品》一书中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 “我相信天才的骨子里大都有一点自卑,成功的强者内心深处往往埋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作者:袁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门牙撞伤 学校要赔

    刘某系某校初中学生,在学校上心理课时,按照老师的要求,蒙上眼睛进行盲人体验,由同班同学臧某带领刘某,上楼梯、经走廊回教室.老师规定,同学们必须到教室后,才能摘下眼罩,带领的同学不能说话.刘某与臧某一直领先,快走到教室门口时,老师对同学们说,先到教室的同学发给奖品.

    作者:李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80%的脑血栓与颈动脉狭窄有关

    大脑的血液在颅外由四条血管供应:两条颈动脉和两条椎动脉.这四支动脉中的任何一支发生病变都可以导致脑缺血,引起中风.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由颈动脉狭窄导致的约占80%.随着机体的衰老和血管的硬化,人体各处的动脉内可形成动脉硬化斑块,造成动脉狭窄.其中颈动脉的分叉处是较常发生的部位.这些斑块不断增大,可出现钙化、出血、坏死、脱落,其结果就会导致颈动脉闭塞及脑部血管栓塞.

    作者:唐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吸出来的慢性支气管炎

    老费,人称“者肺”.老费曾是个很精神的小伙子,20岁参加工作,精力充沛,积极主动,热心助人,很受大家欢迎.闲来无事他便学习吸烟,常手执一缕,显得很潇洒.随后成家立业,为子女成长煞费苦心.一眨眼子女成人,成家立业,成了一个和睦的大家庭.老费的生活离不开烟,清晨起床,不顾一切首先吸烟.

    作者:党斌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人类的杂交史

    人类对于杂交的态度非常矛盾,“杂种”在很多民族都是一句骂人话,但大家也都听说过“杂种优势”这个概念,知道杂交其实是有好处的.新的研究发现,人类本身就是杂交的产物,而杂交的结果还真的是有利有弊.这件事必须从人类的起源说起.化石证据和基因分析结果都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早的人类祖先是一种古猿,他们大约在650万年前和人类的远亲-黑猩猩分道扬镶.大约在2 0 0万年前,非洲古猿进化成直立人,并逐渐遍布全世界.

    作者:袁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突发意外 杀机重重

    人固有一死,但是,谁都不愿“意外”地离开人世,也就是不愿“白白”地死去.我从事病理工作30多年,在尸体解剖中时常遇到一次次的遗憾和惋惜,因为,那一个个的活生生的生命本不该如此“意外”地离去.早在17年前,我就曾经总结过几百例猝死的病例.猝死,又被称为急死.从广义上讲,凡外表似乎健康的人、某种非致命性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人,因其内在病变(器质性或非嚣质性),而发生的急速、意外死亡,统称为猝死或急死.

    作者:纪小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靶向药物初探

    靶向药物是相对于传统的治疗药物而言.这类药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目前主要用于肿瘤的特异性治疗,其特点是基于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存在的分子差异,对肿瘤细胞进行特性杀伤而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好像具有靶向性.表现为特异性强,毒副作用小,是个体化治疗的理想药物.

    作者:朱运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有趣的心理词条

    [制轮效应]“制轮效应”指人们在消费时的一种心理习惯.当一个人的工资收入达到某个水平后,此时的消费习惯,如消费高档次的衣服和食品,会稳定在某一个水平;而当工资再一次提高时,消费习惯可能会上调,但是不会随着收入的降低而减低自己的消费水平.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作者:心灵安全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腌菜好吃 不宜久长

    进入冬季后,很多北方家庭对腌制的菜品是情有独钟,比如腌酸白菜、雪里红、圆白菜、白萝卜、大头菜等,靠它们来代替新鲜蔬菜食用,既能节约伙食开支,又能换换口味,增进食欲.如果科学食用,它们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危害,而且会带来好处. 但生活中很多人经不起这些特色美味的“诱惑”,总会或多或少的贪口,这便埋下了健康隐患.

    作者:魏立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运动家

    爱因斯坦是一位成就辉煌的科学家,他从小喜欢运动,一生坚持不懈,直到老年,人们尊重地称他为“老年运动家”.有人认为科学家都是成天坐在实验室,摆弄机器,计算数据;生活单调,性格孤僻.其实,不少科学家把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充满生气.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作者:程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大众健康杂志

大众健康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健康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