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杨喃;李振海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方式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将某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2例分组,均给予沐舒坦治疗,对照组超声雾化吸入,观察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雾化吸入治疗中,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效果更理想,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红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通过观察输血评估前后合理用血情况,探讨临床合理化用血.方法:对输血评估前后2年的输血病历进行对比,观察开展输血评估后临床不合理输血情况变化.结果:通过开展输血评估后,红细胞、血小板、血浆不合理用血分别由输血评估前的31.51%、34.62%、32.65%下降到18.48%、19.03%、19.83%.结论:开展输血评估,能合理控制临床合理用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楚填;李裕葵;李文忠;尹艳丹;方焕仪;张少丰;章小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抢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9月某科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后的69例急诊抢救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6年2月~2016年5月实施常规护理的69例急诊抢救患者为常规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护患矛盾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黎彩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将某院在2015~2016年间收治的84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护理,包括对初产妇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居住环境及乳房护理等方面的干预.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显示观察组产后泌乳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的提高.
作者:杨丽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精细化优质护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某院IC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此过程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精细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h、72h的血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两组家属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等负性情绪指标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0.05);而在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接受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过程中实施精细化优质护理,可有效促使患者的血压恢复,还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并缓解其负性情绪.
作者:邓桂洪;冯奕斌;苏敏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电刺激膈肌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变化.方法:选择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3组:40V组、60V组及100V组.(1)3组患者病情缓解1周后,停止所有治疗包括氧疗,采用膈肌起博器治疗,每组均30min/次,2次/日,14d为1个疗程;(2)采用黄嘌吟氧化酶法测定,清晨空腹采血4ml送检,红细胞滤过指数(FI)采用核孔滤膜法,采血后即刻测定FI和37℃温孵化24h后测定FI指标;(3)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Fisher's LSD法(α=0.05).结果:(1)40V组及60V组:治疗后血清SOD活力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红细胞滤过指数(FI)有显著性下降(P<0.01);(2)100V组治疗前后相近(P>0.05);(3)血清SOD活力及红细胞滤过指数(FI)治疗前3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40V组及60V组明显高于100V组.结论:100V组结果表明较大频率脉冲幅度刺激膈肌神经,不能增强膈肌运动,亦不能提高血浆SOD浓度,反而会加重膈肌疲劳和呼吸功能障碍.因此,选择低频及超低频电刺激方法对恢复膈肌疲劳性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很重要.
作者:毛艳;王倩;张辉;杜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产妇和早产新生儿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0月期间某院收治的50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本院收治的早产但未胎膜早破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并监测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74.00%)显著高于对照组(48.0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12.00%)显著高于对照组(2.0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42.00%)、新生儿肺炎(12.00%)、新生儿窒息(12.00%)、低体质量发生率(16.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2.00%、2.00%、2.00%),组间差异P<0.05.结论: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产妇和早产新生儿均存负性影响,可明显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作者:卫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5.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7.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0.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2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可推广.
作者:董华贞;叶玉云;孔婉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放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某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肿瘤放疗患者中选择7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观察组临床护理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和健康教育认知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健康教育认知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肿瘤放疗患者健康教育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帮助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提高,同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取得明显的改善,在临床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雅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与FOLFOX6(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某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6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FOLFOX6方案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48.48%,对照组为42.42%,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获益率为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36%(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亢崇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经尿道逆行腔内剜除双极电切术用于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在某院收治的巨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随机抽取出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经尿道逆行腔内剜除双极电切术治疗,回顾性统计治疗效果指标.结果:手术时间为(63.0±10.2)min,术中出血量为(50.5±8.6)m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为(3.06±0.3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与手术前对比,术后3个月的IPSS和QOL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巨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中采用经尿道逆行腔内剜除双极电切术效果确切,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析第二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对分娩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6年11月某院产科112例产妇随机分组,各56例.在第二产程,对照组产妇行常规仰卧截石位,观察组产妇行自由体位,对两组分娩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顺产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第二产程中采用自由体位干预,可提高顺产成功率,缩短产程,提升产妇及新生儿的身体质量,具备积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许佩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6月~2017年4月在某院治疗的60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干预前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86.66%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P<0.05);干预前两组血清CR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CRP水平均呈降低趋势,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改善预后.
作者:马仁维;彭海菁;王凌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对经桡动脉PCI治疗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2014年6月~2016年3月接受经桡动脉行PCI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组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PCI治疗后服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观察组在PCI治疗后继续静脉注射替罗非班进行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冠脉血流结果及术后发生出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同时统计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PCI治疗并介入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PCI术成功率无差异性(P>0.05);但观察组的血流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血流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的满意度88.00%(66/75)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的满意度72.00%(54/75),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经桡动脉PCI治疗并静脉注射替罗非班,可明显提高血流情况恢复及减少出血状况,提高患者的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值得患者采纳.
作者:苏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家庭预防与保健应用于小儿哮喘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哮喘患儿162例进行研究,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81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家庭预防与保健的81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气道功能指标、再次住院率等.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各项通气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再次住院率2.46%(2/81)低于对照组12.35%(10/81),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患儿治疗中,家庭预防与保健的应用,对患儿通气功能的改善以及哮喘发作次数的控制,可起到积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刘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甲状腺不同切除方式以及再次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共收治的45例甲状腺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不同切除方式及再次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护理要点.结果:观察组无论是治疗效果还是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喉返神经损伤发生情况来看,观察组4%要远低于对照组的2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甲状腺切除术时,对患者及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雷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比较AO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固定法应用于骨科创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某院骨科收治的48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固定法治疗,观察组采用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22/24)显著高于对照组(70.83%,17/2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83%,5/24)显著低于对照组(37.50%,9/2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中AO锁骨钩钢板治疗效果较好,优于克氏针固定法,有助于患侧功能改善,并减少并发症风险,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吴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后堵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因肿瘤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通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后导管堵塞率、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护理满意度率这5个指标作为评价,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实施循证护理的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率优于对照组,而导管堵塞率、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则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为临床护理和科研提供了真实有效的依据,应用于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后堵塞率有明显降低,取得良好护理效果,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陈红梅;金思佚;陈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9月来某院接受乳腺癌手术的共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1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将另外31例接受整体护理的患者定为观察组.对相关记录进行数据处理,再记录患者出院后1年内复查与随访结果,分两次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通过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BR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通过癌症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量表QOL Scale-FAMILY对两组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观察组的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整体护理对于提升乳腺癌手术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具有突出的正面影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王琳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呋塞米与托拉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院4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呋塞米治疗,观察组给予托拉塞米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钠、血钾水平低于对照组,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16.6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托拉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起效快,不良反应小,较呋塞米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蔡文娟;沈秋生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