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胶囊内镜诊断慢性腹痛的临床应用价值

梁晓铭;林华强

关键词:胶囊内镜, 慢性腹痛, 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胶囊内镜诊断慢性腹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某院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慢性腹痛30例、无消化道症状体检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检查中均无任何不适和并发症发生,所有胶囊均正常工作;5d内排出胶囊1例,其余均在3d内排出;两组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与小肠转运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腹痛组小肠病变的发生率为40%(12/30),无消化道症状体检组小肠病变的发生率为15%(3/20),两组的小肠病变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慢性腹痛诊断治疗中胶囊内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于一些功能性胃肠病治疗成效性不高或者不知发病原因的患者来说采取该方法进行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找出病症的主导因素.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生心电图入门带教思路总结

    总结了护生心电图入门带教的几点思路,分别是:加强入门教育,培养学科兴趣;学习途径现代化,教学方式多媒体化;重视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质量;及时进行考核,善于反馈总结.

    作者:王洁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行雌激素、孕激素联合治疗的有效性

    目的:研究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行雌激素、孕激素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孕激素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雌激素、孕激素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成功保胎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E2、P水平越高,保胎成功率也会相应的越高.结论: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行雌激素、孕激素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翠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肺癌骨转移的综合治疗研究进展

    骨转移是肺癌的一个常见转移部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预后也比较差.肺癌一旦出现骨转移,就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应该采取以全身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目前肺癌患者骨转移还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双膦盐酸类药物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依然不尽人意,且亟需进一步的大样本临床试验评估,此外,针对肺癌骨转移的其他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还包括放疗、放射性核素治疗、生物靶向治疗、镇痛药治疗等.当前,肺癌骨转移在中医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越来越多的中医药在治疗肺癌骨转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包括减轻疼痛、改善体能状况、延长生存期等.本文将系统综述近些年来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综合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张程程;季青;王中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直肠癌肠造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直肠癌肠造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直肠癌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一般症状、家庭社会功能及患者自我生活质量评价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直肠癌肠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朱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头孢呋辛钠在肺气肿合并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头孢呋辛钠应用于肺气肿合并感染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某院接受治疗的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89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3例)和治疗组(46例),观察青霉素治疗和头孢呋辛钠治疗的效果并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7.4%,治疗总有效率为91.3%,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39.5%和74.4%;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的27.9%;同时治疗组患者的体温及血象改善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炎症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呋辛钠应用于肺气肿合并感染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确切,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能够大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作者:董倩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与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与FOLFOX6(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某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6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FOLFOX6方案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48.48%,对照组为42.42%,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获益率为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36%(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亢崇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替罗非班对经桡动脉PCI治疗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对经桡动脉PCI治疗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2014年6月~2016年3月接受经桡动脉行PCI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组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PCI治疗后服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观察组在PCI治疗后继续静脉注射替罗非班进行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冠脉血流结果及术后发生出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同时统计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PCI治疗并介入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PCI术成功率无差异性(P>0.05);但观察组的血流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血流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的满意度88.00%(66/75)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的满意度72.00%(54/75),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经桡动脉PCI治疗并静脉注射替罗非班,可明显提高血流情况恢复及减少出血状况,提高患者的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值得患者采纳.

    作者:苏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家庭预防和保健对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家庭预防与保健应用于小儿哮喘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哮喘患儿162例进行研究,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81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家庭预防与保健的81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气道功能指标、再次住院率等.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各项通气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再次住院率2.46%(2/81)低于对照组12.35%(10/81),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患儿治疗中,家庭预防与保健的应用,对患儿通气功能的改善以及哮喘发作次数的控制,可起到积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刘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6月~2017年4月在某院治疗的60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干预前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86.66%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P<0.05);干预前两组血清CR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CRP水平均呈降低趋势,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改善预后.

    作者:马仁维;彭海菁;王凌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导管堵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后堵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因肿瘤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通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后导管堵塞率、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护理满意度率这5个指标作为评价,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实施循证护理的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率优于对照组,而导管堵塞率、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则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为临床护理和科研提供了真实有效的依据,应用于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后堵塞率有明显降低,取得良好护理效果,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陈红梅;金思佚;陈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4例(2014年11月~2016年2月期间),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2例.对照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单一使用西医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加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尿素氮(BUN)、尿蛋白(24hUTP)、血肌酐(Scr)水平.结果:观察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总有效率(90.91%)优于对照组(59.09%),且观察组治疗后BUN、24hUTP、Scr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更为可观,安全性高.

    作者:李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BiPAP呼吸机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2月来某院诊治的AECOPD并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7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BiPAP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通气,分析对比两组的生理指标和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BiPAP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iPAP治疗组的PO 2和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CO 2相当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BiPAP无创呼吸机应用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周玉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 及对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氧驱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采用历史性回顾方法,选取某院自2016年11月~2017年3月以来收治的4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按照治疗策略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20例博利康尼雾化器给药吸入治疗,给予观察组20例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氧驱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肺功能影响.结果: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65.00%(13/20)明显少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90.00%(18/20),两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潮气量(VT)、补吸气量(IRV)、深吸气量(IC)、肺活量(VC)、肺总量(TLC)与观察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在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减少患儿的疾病进展,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卢福喜;余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在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中的防治效果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在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依那普利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随访2年,记录两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压值、同型半胱氨酸、血管内皮素-1、血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2年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与阿托伐他汀钙在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中能起到有效防治作用,显著降低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改善了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三雄;程蕾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其干预策略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进行干预策略的制定.方法:将9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产妇列为观察组,同时选取90例列为对照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结果,分析实施干预后的满意度.结果: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跟手术时间、切口方法、高频电刀温度等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观察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有很多,需要针对不良原因实施干预措施,可以提升产妇的满意度,改善产妇的生存质量.

    作者:沙芝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讨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以便临床工作的更好开展.方法:选择某社区医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接收并进行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本次相关研究的对象,将其根据综合干预治疗和常规治疗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的的肺功能变化及COPD急性发作次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肺功能情况差异显著,治疗组肺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COPD急性发作次数差异明显,治疗组为(0.62±0.88)次,对照组为(1.87±1.23)次,治疗组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银烛;陈春兰;邓丽;张慕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第二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对分娩效果影响分析

    目的:探析第二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对分娩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6年11月某院产科112例产妇随机分组,各56例.在第二产程,对照组产妇行常规仰卧截石位,观察组产妇行自由体位,对两组分娩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顺产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第二产程中采用自由体位干预,可提高顺产成功率,缩短产程,提升产妇及新生儿的身体质量,具备积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许佩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 和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某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60例均进行了机械通气处理,对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症的有38例,治愈患者有10例,好转的有18例,病死患者10例;未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有22例,死亡1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病死率要高于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两种.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后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机率较高,病死率高,需要采取相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及控制,对肺炎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观察诊断,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控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海斌;刘宇智;金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12~18岁青少年血尿酸水平调查及区域性差异分析

    目的:调查惠州市12~18岁青少年血尿酸水平,了解12~18岁青少年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分析青少年尿酸升高与地域性饮食习惯差异的关系.方法:对惠州市10446名12~18岁健康青少年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1)男性青少年人群血尿酸平均为407.1μmol/L,高尿酸血症44.6%;女性青少年人群血尿酸平均水平289.2μmol/L,高尿酸血症23.6%;(2)惠州市12~18岁的青少年人群血尿酸水平呈现沿海片区高于内地片区的趋势;(3)18名青少年血尿酸平均水平从健康指导前的516umol/L降低到1年后的383umol/L,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1)惠州市12~18岁的青少年人群高尿酸血症(HUA)呈现高流行;(2)惠州市青少年血尿酸水平沿海片区升高趋势明显;(3)青少年高尿酸血症的循证医学干预初步效果比较明显.

    作者:余进胜;张丽科;陈旭华;钟继生;黄玉霞;王永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冰冻切片诊断乳腺恶性肿瘤准确率的病理临床影响因素探究

    目的:研究冰冻切片诊断乳腺恶性肿瘤准确率的病理临床影响因素.方法:抽取某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乳腺病变患者52例,采用冰冻切片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石蜡切片结果进行对比,回顾分析影响冰冻切片诊断乳腺恶性肿瘤准确率的病理和因素.结果:冰冻切片对乳腺癌的总确诊率为90.38%,同时,当送检组织的肿瘤大小为2.5cm及以上时,确诊率为97.22%.结论:冰冻切片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确诊率,但在采用这一方法的过程中必须提高取材和送检的水平,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率.

    作者:时欣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