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福喜;余珊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将某院在2015~2016年间收治的84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护理,包括对初产妇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居住环境及乳房护理等方面的干预.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显示观察组产后泌乳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的提高.
作者:杨丽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阿托伐他汀合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对患者心电图变化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9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2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曲美他嗪)和观察组(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比较两组心电图显示心功能情况及血脂和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方面:观察组LVEDD、LVESD、LVPW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LVS、LVEF高于对照组,P<0.05;血脂方面:观察组治疗后TG、TC、LDL-C血脂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疗效方面: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59%,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5.92%,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结合治疗冠心病对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蔡德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联合基束化护理在提高手术患者健康教育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某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不同护理方案分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联合基束化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遵医行为、主动咨询、情绪稳定以及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联合集束化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健康教育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冬梅;陈泳仪;钟艳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某医院2015年度各临床科室工作报表中主要6项指标的科学合理分析,为医院管理者制定医院质量管理指标及各项工作发展规划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均数对应分析综合评价6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各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结果:入院人数、病床周转次数二者关系密切,病床周转次数是影响住院人数的首要因素,这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一致(入院人数 ≈37.151×病床周转次数-244.511);儿科治愈人数多且平均住院日远远低于全院平均水平,医疗质量好;肿瘤内科死亡人数多,其他指标均低于平均水平,医疗质量差.结论:均数对应分析不仅简单直观的揭示了指标与科室之间的联系,比较了各科室在指标之间的差异,更有助于各临床科室良性竞争,提升工作水平,达到医疗服务高效率及高效益,在医院综合评价中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
作者:赵娜;张喜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某院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及时做好防控措施.方法:收集某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年龄为60周岁以上有慢性病史的住院患者的痰液作为标本,从中分离出151株鲍曼不动杆菌.应用珠海迪尔细菌鉴定系统随机体外诊断试剂板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分布在ICU、呼吸内科、神经内科.151株鲍曼不动杆菌中,除多粘菌素、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外,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在40%以上,美洛培南的耐药率为72%,亚胺培南耐药率为61.7%,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舒巴坦耐药率高达80%以上.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特别是有慢性病史的重症患者,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临床医生应参考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作者:余华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抢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9月某科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后的69例急诊抢救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6年2月~2016年5月实施常规护理的69例急诊抢救患者为常规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护患矛盾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黎彩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电刺激膈肌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变化.方法:选择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3组:40V组、60V组及100V组.(1)3组患者病情缓解1周后,停止所有治疗包括氧疗,采用膈肌起博器治疗,每组均30min/次,2次/日,14d为1个疗程;(2)采用黄嘌吟氧化酶法测定,清晨空腹采血4ml送检,红细胞滤过指数(FI)采用核孔滤膜法,采血后即刻测定FI和37℃温孵化24h后测定FI指标;(3)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Fisher's LSD法(α=0.05).结果:(1)40V组及60V组:治疗后血清SOD活力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红细胞滤过指数(FI)有显著性下降(P<0.01);(2)100V组治疗前后相近(P>0.05);(3)血清SOD活力及红细胞滤过指数(FI)治疗前3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40V组及60V组明显高于100V组.结论:100V组结果表明较大频率脉冲幅度刺激膈肌神经,不能增强膈肌运动,亦不能提高血浆SOD浓度,反而会加重膈肌疲劳和呼吸功能障碍.因此,选择低频及超低频电刺激方法对恢复膈肌疲劳性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很重要.
作者:毛艳;王倩;张辉;杜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讨舒适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入选方式为随机抽签法,从某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患者中,抽取7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纳入到此讨论领域中,入选患者再次根据入选顺序分两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38例研究组(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手术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状况等纳入对比讨论中.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膀胱冲洗时间和尿管拔出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79%比对照组34.21%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92%比对照组81.58%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对择期行尿道等离子切除术患者有积极疗效,能够明显改善前列腺患者的情绪,加快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卓梅;梁建奇;戴冰;黄菊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医患问题是社会话题的热点之一,解决医患问题、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一方面以数学方法研究医患问题中潜在的利益纠纷,从理论上解析由利益矛盾激化医患冲突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在医患博弈的研究基础上,依托委托代理理论建立医患的委托代理模型,设计激励机制,为鼓励医生道德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出建议.
作者:吕俊兴;Y.Andrew;吕英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在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依那普利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随访2年,记录两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压值、同型半胱氨酸、血管内皮素-1、血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2年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与阿托伐他汀钙在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中能起到有效防治作用,显著降低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改善了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三雄;程蕾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某院接诊的100例急性AMI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冠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96.00%(48/50)vs74.00%(37/50)](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3.76±0.59)分vs(5.81±0.73)分](P<0.05);观察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73.41±9.45)分vs(54.51±7.11)分,(67.82±8.94)分vs(43.59±6.03)分](P<0.05);观察组死亡率明显比对照组低[2.00%(1/50)vs14.00%(7/50)](P<0.05).结论:在AMI患者中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可有效提高冠脉再通率,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楚艳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通过观察输血评估前后合理用血情况,探讨临床合理化用血.方法:对输血评估前后2年的输血病历进行对比,观察开展输血评估后临床不合理输血情况变化.结果:通过开展输血评估后,红细胞、血小板、血浆不合理用血分别由输血评估前的31.51%、34.62%、32.65%下降到18.48%、19.03%、19.83%.结论:开展输血评估,能合理控制临床合理用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楚填;李裕葵;李文忠;尹艳丹;方焕仪;张少丰;章小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某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60例均进行了机械通气处理,对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症的有38例,治愈患者有10例,好转的有18例,病死患者10例;未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有22例,死亡1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病死率要高于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两种.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后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机率较高,病死率高,需要采取相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及控制,对肺炎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观察诊断,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控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海斌;刘宇智;金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产妇和早产新生儿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0月期间某院收治的50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本院收治的早产但未胎膜早破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并监测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74.00%)显著高于对照组(48.0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12.00%)显著高于对照组(2.0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42.00%)、新生儿肺炎(12.00%)、新生儿窒息(12.00%)、低体质量发生率(16.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2.00%、2.00%、2.00%),组间差异P<0.05.结论: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产妇和早产新生儿均存负性影响,可明显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作者:卫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人文理念病案管理模式在病案管理中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期间已康复出院的患者病案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病案管理旧模式对病案进行管理;另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150例出院康复患者病案作为观察组,采用人文理念病案管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种管理模式下对病案管理的应用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案的归档时间、病案借阅时间、病案复印时间、病案首次录入时间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3%,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文理念病案管理模式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有效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有助于促进医患间关系更好的发展.
作者:肖锦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诊断慢性腹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某院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慢性腹痛30例、无消化道症状体检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检查中均无任何不适和并发症发生,所有胶囊均正常工作;5d内排出胶囊1例,其余均在3d内排出;两组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与小肠转运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腹痛组小肠病变的发生率为40%(12/30),无消化道症状体检组小肠病变的发生率为15%(3/20),两组的小肠病变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慢性腹痛诊断治疗中胶囊内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于一些功能性胃肠病治疗成效性不高或者不知发病原因的患者来说采取该方法进行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找出病症的主导因素.
作者:梁晓铭;林华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4例(2014年11月~2016年2月期间),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2例.对照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单一使用西医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加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尿素氮(BUN)、尿蛋白(24hUTP)、血肌酐(Scr)水平.结果:观察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总有效率(90.91%)优于对照组(59.09%),且观察组治疗后BUN、24hUTP、Scr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更为可观,安全性高.
作者:李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冰冻切片诊断乳腺恶性肿瘤准确率的病理临床影响因素.方法:抽取某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乳腺病变患者52例,采用冰冻切片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石蜡切片结果进行对比,回顾分析影响冰冻切片诊断乳腺恶性肿瘤准确率的病理和因素.结果:冰冻切片对乳腺癌的总确诊率为90.38%,同时,当送检组织的肿瘤大小为2.5cm及以上时,确诊率为97.22%.结论:冰冻切片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确诊率,但在采用这一方法的过程中必须提高取材和送检的水平,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率.
作者:时欣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比较运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针对冠心病患者展开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24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22例,参照组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高密度蛋白胆固醇含量指标和内皮舒张生理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其他生理指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中收治的经确诊冠心病患者实施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能够获取到较好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加以推广普及运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急诊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在某院急诊科于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8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健康认知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3.72%,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和健康认知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能确保抢救活动的顺利开展,促使患者主动规避诱因,早期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姝娴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