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发性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的诊治

彭芝兰

关键词: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 肿瘤复发, 高危因素
摘要: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BOT)为重要的、较少见的、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一组肿瘤;不同于卵巢上皮性良性囊腺瘤,也不同于卵巢上皮细胞癌.由于患者多为年青女性,诊断时为早期,预后好,可采用保守手术治疗,故其复发率亦较高.选择适宜术式对复发性BOT手术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复发、晚期或高危BOT患者亦可选用化疗.值得注意的是对此类患者治疗时,有少部分复发BOT可能已进展为低级别卵巢上皮细胞癌,或BOT与癌共存,或与黏液性腹膜癌及其他癌共存,值得妇科临床及病理关注.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与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并比较70例因子宫腺肌病切除子宫的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和24例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切除子宫的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端粒酶的表达阳性率.结果 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与CINⅢ患者子宫内膜组织hTERT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5.7%、70.0%和20.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弥漫型与局限型hTERT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增殖期与分泌期hTERT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5%和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RET阳性表达率在研究组子宫体积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月经改变组和无月经改变组hTERT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TERT的高表达与子宫腺肌病及病变进展程度有关.

    作者:张三元;李莉;张杏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女性盆底肌群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

    目的 探讨利用磁共振(MRI)原始数据集构建女性盆底肌群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因各类妇科疾病行盆腔MRI检查的患者20例,对其行高分辨薄层轴位扫描.将采集的Dicom 3.0原始数据集导入Mimics 10.01软件中行女性盆底肌群的三维重建.结果 成功构建了女性盆底肌群的数字化三维模型,该模型表面光滑、层次分明、形态逼真,可以进行任意角度旋转以便观察盆底肌群的形态及其空间毗邻结构.利用软件测量工具还能够对肌肉形态进行定量研究.结论 女性盆底肌群数字化三维模型是研究女性盆底肌群的好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郭传家;陈春林;刘萍;欧阳振波;苍鹏;王建平;段慧;毛东瑞;徐玉静;郭飞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复发性子宫肉瘤的诊治

    子宫肉瘤是罕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从组织学类型可分为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恶性混合性中胚叶瘤.复发率高,治疗以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为主,放疗效果不确切,可以协助控制局部复发,抗雌激素治疗也有一定效果.影响预后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临床期别和肿瘤大小.

    作者:张丙忠;张莘;林仲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复发性卵巢癌腹腔化疗

    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死亡率居首位的肿瘤,尽管初始的铂类联合紫杉醇的一线化疗对75%左右的患者有效,但80%以上患者终死于肿瘤复发.虽然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作为一线化疗方法较单纯静脉化疗可显著延长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期,但腹腔化疗在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尚不明确.

    作者:狄文;邱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综合治疗

    子宫内膜癌初始手术和(或)放疗后复发率相对较低,因此国内外关于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治疗的相关文献较少.临床上对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具体治疗方案的抉择需要根据复发癌灶的部位、初始治疗方式以及患者身体状态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处理方式.该文结合2012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 NCCN)子宫内膜癌临床实践指南,探讨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综合治疗方案.

    作者:郭科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5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5年11月至2010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行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512例(改良组)与顶侧入联合式腹膜外剖宫产术427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改良组手术时间(27.58±3.23) min、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5.9±1.47)min短于对照组(35.40±2.28) min、(9.26±1.6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中出血量、产钳助娩率、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药使用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改良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胎儿娩出快,术野暴露充分,侵袭性小,术后恢复快,适应证广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剖宫产术式.

    作者:谢滟;郭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肺耐药相关蛋白在卵巢癌耐药中的作用

    卵巢癌是病死率高的妇科恶性肿瘤,目前经典的治疗仍为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后系统化疗,但由于化疗药物耐药等原因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30%左右.肿瘤细胞在化疗中对化疗药物产生多药耐药( 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导致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MDR的产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魏金花;张广美;贾坤;张媛媛;周璐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2012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近,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2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本文对该指南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解读.1 《2012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主要内容(若无明确说明,相关证据质量均为2A级)新版指南根据2009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宫颈癌临床分期进行分类推荐治疗方法.

    作者:林仲秋;李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10年8月德国开姆尼茨红十字中心医院应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经尿道注射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450例,追踪381例术后的主观效果和客观效果.结果 术后患者的主观评价结果显示SUI的治愈率和好转率之和为76.4%,客观评价结果显示SUI的治愈率和好转率之和为83.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尿道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具有安全、简便、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患者可接受性高等优点,有望成为女性SUI的重要治疗方法,但仍需长期随访.

    作者:赵跃宏;Kurt Lobodasch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复发性卵巢癌手术治疗

    手术在复发性卵巢癌治疗中的地位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目前大量临床试验已经证实,无肉眼残留病灶的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能改善部分复发患者的生存期.该文探讨了手术治疗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并发症、适宜人群、病人转归及特殊部位复发灶的手术治疗等问题.

    作者:谢敏;李艺;崔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复发性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的诊治

    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BOT)为重要的、较少见的、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一组肿瘤;不同于卵巢上皮性良性囊腺瘤,也不同于卵巢上皮细胞癌.由于患者多为年青女性,诊断时为早期,预后好,可采用保守手术治疗,故其复发率亦较高.选择适宜术式对复发性BOT手术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复发、晚期或高危BOT患者亦可选用化疗.值得注意的是对此类患者治疗时,有少部分复发BOT可能已进展为低级别卵巢上皮细胞癌,或BOT与癌共存,或与黏液性腹膜癌及其他癌共存,值得妇科临床及病理关注.

    作者:彭芝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卵泡液中白细胞介素12、18及自然杀伤细胞活化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卵泡液中白细胞介素12(IL-12)和白细胞介素18(IL-18)与CD56+NK细胞及活化的CD56+NK(CD56+CD69+NK)细胞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07年7月至2009年4月对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首次接受IVF助孕治疗的53例患者,应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测定成熟卵泡液NK细胞及活化NK细胞比例,应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成熟卵泡液中IL-12和IL-18的质量浓度.结果 53例患者移植5周后临床妊娠24例(妊娠组),未妊娠29例(未妊娠组).未妊娠组中IL-12 (1.74±1.81) ng/L、IL-18(134.62±159.71) ng/L明显高于妊娠组(0.67±0.91)ng/L、(78.6±70.18) ng/L,P均<0.05;未妊娠组中CD56+ NK细胞数占总淋巴细胞数的百分比(20.06±5.08)%、占CD56+ NK细胞的百分比(4.58±2.22)%明显高于妊娠组(14.64±3.20)%、(2.39±1.02)%,P均<0.05;IL-12与CD56+ NK细胞比例的相关系数r=0.49,P<0.05,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IL-18与CD56+ NK细胞比例的相关系数r=0.54,P<0.05,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IL-18与活化的CD56+ NK比例的相关系数r=0.57,P<0.05,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卵泡液中IL-12、IL-18和CD56+ NK细胞及活化的CD56+ NK细胞的比例在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非妊娠妇女中明显升高,与妊娠结局呈负相关.

    作者:王天任;王秀霞;何丽霞;王秀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尿酸对胎盘系统A转运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尿酸对胎盘系统A氨基酸转运活性的影响.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取无妊娠期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与合并症的孕妇剖宫产分娩,体重正常的健康足月儿胎盘组织为研究对象.体外实验依据不同的尿酸质量浓度分为尿酸质量浓度178.5 μmol/L组、297.5μmol/L组、416.5 μmol/L组,以及不加尿酸的对照组.采用胎盘绒毛片段培养技术及同位素掺入技术对系统A的转运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3种不同质量浓度尿酸组孵育2h后培养液中雌二醇质量浓度分别为(166.75±9.45)、(167.32±8.56)及(160.01±9.29) pmol/L,与对照组(170.03±11.32)pmo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同尿酸质量浓度组分别与对照组系统A的氨基酸转运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组之间系统A的转运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尿酸可能对胎盘系统A的氨基酸转运活性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具有浓度依赖性,而这一影响可能是高尿酸血症时引起低出生体重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孙湛博;杨琳;宋薇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复发性外阴癌的处理

    复发性外阴癌目前没有标准治疗.小样本回顾性资料显示:孤立性肿块手术切除预后好,手术尽量做到无残留病灶,有残留病灶者术后辅助放化疗可能有效;区域性或远处转移患者预后差,可以选择放化疗;化疗作用有限,需要集中病例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确定佳治疗方案.

    作者:李子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妊娠并发HELLP综合征6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并发HELLP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孕产妇和围产儿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妊娠合并HELLP综合征66例,比较完全性和部分性HELLP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入院孕周、终止妊娠时机、围产儿缺氧、出生体重及死亡率等.结果 实验室指标:完全性HELLP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部分性HELLP组(P<0.05),乳酸脱氢酶(1651.8±1058.9) U/L则显著高于部分性HELLP组(478.3±266.6) U/L(P<0.05);天冬氨酸转氨酶及总胆红素两组间亦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完全性HELLP组的分娩孕周为(33.7±4.0)周,新生儿体重(1723.8±546.1)g,死亡率为14.3%;部分性HELLP组的分娩孕周为(34.2±4.2)周,新生儿体重(1831.2±949.3)g,死亡率为14.3%,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完全性HELLP综合征和部分性HELLP综合征在实验室指标、临床表现方面均有显著不同.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支持治疗并应用糖皮质激素,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孕周,及时终止妊娠,新生儿的预后无显著差异.

    作者:贺芳;陈敦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自然周期冻融胚胎移植日雌二醇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冻融胚胎移植时自然周期内膜准备中胚胎移植日雌二醇(E2)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在沈阳市妇婴医院生殖中心进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以自然周期进行内膜准备的患者110例,进行130个周期冻融胚胎移植.按移植日雌二醇水平分为4组:A组:E2≤183.5 pmol/L14周期;B组:E2>183.5 pmol/L,≤367.0pmol/L 34周期;C组:E2>367.0 pmol/L,≤734.0 pmol/L 74周期;D组:E2>734.0pmol/L 8周期.对各组的年龄、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流产率进行比较.结果 各组年龄、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及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分别为62.2%和30.9%,明显高于A组(42.9%,23.5%)和B组(52.9%,28.6%),P<0.05.B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与A组比较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临床妊娠率为25.0%(2/8),胚胎种植率为10.0% (2/20).D组因例数较少未进行统计学比较.结论 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以自然周期进行内膜准备时,胚胎移植日雌二醇水平过低或过高都影响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

    作者:程昭霞;曲文玉;王蔓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

    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在发展中国家占女性癌症死亡率的第二位.宫颈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复发性宫颈癌患者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因此,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

    作者:姚婷婷;林仲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复发性阴道癌的处理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复发性阴道癌发病率在40%左右,局部复发多为阴道和盆腔;远处复发多为肺部,也可见于肝脏、骨骼、腹壁、卵巢等处.依据病情局部复发可采用手术、放疗、放化疗或姑息治疗,但无优势治疗方案.远处复发治疗未见报道.由于阴道癌发病率较低,目前复发性阴道癌的处理缺乏系统性资料.

    作者:董卫红;王泽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输卵管良性肿瘤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输卵管良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9年1月至2011年2月35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了解发病情况、超声所见、病理检查及治疗方法等.结果患者发病年龄17 ~75岁,平均38.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痛(11.4%)及肿瘤压迫症状(5.7%),其余为手术或查体时偶然发现.超声检出20例附件区包块,19例为囊性,1例为囊实性.25例术前检测血清CA125的患者中有6例升高,19例正常.术前15例未诊断,19例诊为卵巢肿瘤,仅1例考虑为输卵管来源.65.7%的患者因盆腔包块进行手术探查,手术方式主要有肿瘤切(剔)除,输卵管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后病理以(囊)腺瘤(54.3%)居多,其次为(囊)腺纤维瘤(37.1%).91.4%的肿瘤为单侧发生.26例位于输卵管系膜,9例位于输卵管实质,以伞端(55.6%)及壶腹部(22.2%)多见.结论 输卵管良性肿瘤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多为单侧、单发、偶然发现,病理类型以腺瘤及腺纤维瘤为主.肿瘤切除、患侧输卵管部分或全部切除疗效满意.

    作者:冯莉苹;潘凌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乳腺癌妇女治疗后潮热的处理

    乳腺癌妇女由于接受手术、放疗及辅助治疗,常较正常妇女提前绝经或出现卵巢早衰,潮热也较正常妇女频繁和严重.潮热常伴有易激惹、抑郁、健忘、疲倦、乏力等,这些症状与潮热的严重程度有关,但与年龄无关.潮热常在夜间比较严重,干扰和影响妇女的睡眠,使妇女的睡眠质量下降,导致精神状态欠佳.因潮热引起的这些负面影响,一些患者甚至考虑停止乳腺癌的相关治疗.

    作者:张巧利;李芬;盛秋;孙爱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