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佳萍;孙向荣
目的::探讨 ICU 复用性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的应用现状。方法:将54套 ICU 病房回收的呼吸管路随机平均分为 A 组(清洗消毒机)、B 组(手工清洗加含氯制剂浸泡),将54例 ICU 患者随机分为 C 组(A 组呼吸管及配件)、D 组(B 组呼吸管及配件)。结果:A 组 ATP、细菌培养检测合格率分别为100.0%、97.2%,明显高于 B 组的97.2%、96.3%,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 >0.05);C 组痰培养阳性率低于 D 组(P <0.05)。结论:提升呼吸机管路清洗质量,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江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基于 PGMY09/11引物的 PCR 法检测高危型 HPV 的价值。方法:选择168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基于 PGMY09/11引物的 PCR 以及 HCII 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高危型 HPV 的检出率、诊断符合率、特异度以及灵敏度。结果:基于 PGMY09/11引物的 PCR 检测不同类型宫颈患者中高危型 HPV 阳性检出率以及总检出率于 HCII 检测结果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 >0.05);与 HCII 相比,PCR 法阳性诊断符合率为94.64%,阴性诊断符合率为89.65%,Kappa 值为0.794,一致性较好,检测的特异度以及灵敏度度明显的高于 HCII 检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基于 PGMY09/11引物的 PCR 法在高危型HPV 检测中与 HCII 检测具有一致的诊断率,以及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
作者:余志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膀胱造瘘术后家庭护理及健康指导。方法:膀胱造瘘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 =25)和对照组(n =25)。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经家庭护理及健康指导予以干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家庭护理结合健康指导可减少膀胱造瘘术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凤莹;伍细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客观分析年轻恒牙窝沟龋运用预防性树脂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可以提升年轻恒牙窝沟龋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方法。方法:选取某院口腔科2013年1月~2015年9月接收的60例年轻恒牙窝沟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 组)和对照组(B 组),分别予以预防性树脂充填以及传统的树脂充填,客观比较两组入选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上述入选患者中,A 组入选患者充填体保留率93.33%,B 组充填体保留率76.67%;A 组入选患者有1例继发龋齿,B 组入选患者有5例继发龋齿,两组对比有差距(P <0.05)。结论:年轻恒牙窝沟龋运用预防性树脂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突出,可推广。
作者:沈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采用 Box-Behnken 效应面法优化丁香挥发油脂质体处方。方法:乙醇注入法制备丁香挥发油脂质体,以磷脂与丁香挥发油质量比(X 1)、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X 2)、磷脂浓度(X 3)为研究对象,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 Box-Behnken 效应面法筛选丁香挥发油脂质体佳处方。结果:X 1=5,X 2=3.9,X 3=11.72mg/mL;丁香挥发油脂质体包封率为(73.74±2.27)%,与预测值偏差为0.81%;载药量为(12.79±0.43)%,粒径为(73.67±3.58)nm,PDI 为0.221±0.024,Zeta 电位为(-24.3±6.8)mV。结论:Box-Behnken 效应面法可以简单有效的运用于丁香挥发油脂质体的处方优化。优化得到的脂质体处方合理,包封率较高,理化性质考察合格。
作者:陈媛媛;潘慧婕;魏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康复护理对消化不良患者的作用。方法:消化不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个体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消化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消化功能评分(0.6±0.4)分,生活质量评分(89.6±2.7)分,满意度95.0%;对照组消化功能评分(1.5±0.5)分,生活质量评分(75.5±2.6)分,满意度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个体化康复护理可改善消化不良患者的消化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智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17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通过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和内瘘知识的掌握状况。结果:观察组内瘘知识掌握情况的得分为(19.35±2.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得分(16.52±3.01)分,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71%,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通过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肖刚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含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观察组则采用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Hp 根除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4.0%,两组 Hp 根除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复发率为6.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复发率为2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溃疡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仅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临床治疗有效率及 Hp 根除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溃疡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骆岸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伴发夜间谵妄的临床护理及多奈哌齐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某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60例阿尔茨海默病伴发夜间谵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两组均持续治疗6周,观察护理前、后1周、4周、6周两组患者日常生活量表(ADL)评分变化情况,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简易智能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 ADL 评分分别均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且观察组护理干预后1周、4周、6周 ADL 评分(30.01±4.88)分、(25.18±3.66)分、(20.08±2.18)分分别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 <0.05)。治疗后两组 MMSE、MoCA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 MMSE(19.13±5.01)分、MoCA(27.68±1.11)分分别均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 <0.05)。结论:AD 伴夜间谵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后患者 ADL 评分显著改善,多奈哌齐对 AD 伴夜间谵妄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谭梅英;稳银容;冯国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溃疡型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法将某院30例 UC 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止泻时间、住院时间、情绪变化情况、用药依从性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抑郁焦虑情绪改善程度、用药依从度、预后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缓解 UC 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减低复发率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卓艳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效果。方法:将某院治疗的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39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3例(瑞舒伐他汀治疗)和对照组1组13例(阿托伐他治疗)、对照2组13例(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 Q10治疗),对比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3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在 TC、TG、LVEF、LVEDD、LVESD 水平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水溶性的瑞舒伐他汀对于改善冠心病早期的各类心功能病变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且不需要另外给予辅酶 Q10补偿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进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肝顶部癌(LCHD)患者在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经皮经肝射频消融(PRFA)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临床纳入90例某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肝顶部癌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45例患者在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采用 PRFA 治疗作为观察组,另45例患者仅采用 PRFA 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22%、68.89%,观察组明显较高,P <0.05。观察组治疗时间、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P <0.05;而两组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无差异,P >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分别为20%、44.44%,观察组明显较低,P <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12个月以及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7.78%、93.33%以及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11%、84.44%以及64.44%,P <0.05。结论:LCHD 患者在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行 PRFA 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明显减少,生存率提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杨航;杨晶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病灶大小及预后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4年12月某院经临床诊断为颈内动脉系统的急性脑梗死(A 组)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B 组)的患者,并将同期来某院进行健康检查的人群定义为对照组。对比:(1)A 组、B 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内皮祖细胞水平;(2)计算 A 组脑梗死者入院后2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比功能恢复差者与功能恢复佳者入院时及入院后2周内皮祖细胞水平。结果:(1)A 组、B 组和对照组内皮祖细胞水平结果比较有差异(P <0.05)。(2)功能恢复差者与功能恢复佳者入院时内皮祖细胞水平对比结果比较无差异(P >0.05);功能恢复差者与功能恢复佳者入院后2周内皮祖细胞水平结果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水平可做为反应脑梗死体积大小及近期(2周)预后的指标。
作者:王瑶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随着我国优生优育政策与措施的不断完善,人们对生长发育儿童的身体保健越来越重视,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约有1/3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扁平足。今年3月,某中心对江南第一幼儿院、海珠幼儿院和儿童福利幼儿院的630名儿童进行的调查发现扁平足患者竟有389人,约占62%。目前,治疗扁平足的手段主要有传统的体育锻炼、穿着合适的鞋子以及各种足部矫形器和鞋垫足部矫形器和鞋垫,还有一些手术疗法。我中心采用手法并配合功能锻炼的方法矫治扁平足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陈瑞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早期整体化治疗在脑血管疾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患者72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方案与早期整体化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肺炎、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56%、8.33%、0,均低于对照组的52.78%、16.67%、5.56%。结论:早期整体化治疗方案在脑血管疾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曾小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对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某院收治的15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符合中医太阳少阴两感证诊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患者各76例,中医组给予患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口服,西医组给予患者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治疗周期3~5d,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中医组体温恢复时间、头痛、咽痛、鼻塞喷嚏等着症状消失时间优于西药组 P <0.05;西医组治疗后有效率为85.53%,中医组有效率为96.05%,两组对比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银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方法:将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哺乳体位,实验组产妇按指导方式进行哺乳,观察3d 内的母乳喂养结果。结果:试验组婴儿的有效吸允次数比对照组高,母乳喂养率也较对照组高。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进行体位指导,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黄叶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乳腺炎合并乳房脓肿采取临床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1月在某院接收的患有急性乳腺炎合并乳房脓肿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手法与微波治疗,实验组对患者采取临床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以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乳腺炎合并乳房脓肿一定对其病情相关变化给予密切观察,同时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切开引流,可以使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对患者病情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何莉雅;宿茂伟;黄国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对比两种用药方案在中重度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在某院就诊的43例中重度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对照组20例患者接受青霉素+甲硝唑治疗,观察组23例患者接受奥硝唑+克林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 <0.05。结论:对中重度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采取奥硝唑+克林霉素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蔡春茂;吴小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某院收治的8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行开腹脾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当,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但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腹腔镜引导下脾切除术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中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不仅可以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还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文山;任虎;魏天天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