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整体化治疗对脑血管病预后的影响分析

曾小容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 预后, 早期整体化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整体化治疗在脑血管疾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患者72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方案与早期整体化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肺炎、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56%、8.33%、0,均低于对照组的52.78%、16.67%、5.56%。结论:早期整体化治疗方案在脑血管疾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壳寡糖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回肠NF-κB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壳寡糖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回肠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某院于2015年2月~2015年7月间将实验室饲养的40只健康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 I/R 组、壳寡糖预处理组两组,每组各20只。I/R 组术前60min 生理盐水灌胃,并通过手术建立肠 I/R 模型;壳寡糖预处理组在肠 I/R 模型建立前5d 按1500mg/kg 给予壳寡糖灌胃预处理,连续5d,并于建模前30min 再灌胃1次,建立 I/R 模型。灌注处死大鼠后通过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两组肠黏膜损伤程度和 NF-κB 检测表达。结果:壳寡糖预处理肠黏膜损伤 Chiu(2.64±0.11)分、NF-κB 蛋白表达(0.17±0.01)、NF-κB mRNA(0.57±0.05)较 I/R 组(4.18±0.14)分、(0.23±0.03)、(0.70±0.05)均较低,相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壳寡糖能较好的抑制 NF-κB表达,对减轻回肠缺血再灌注黏膜损伤效果显著。

    作者:金晓昇;杨庆;黄智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经皮经肝射频消融治疗肝顶部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研究肝顶部癌(LCHD)患者在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经皮经肝射频消融(PRFA)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临床纳入90例某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肝顶部癌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45例患者在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采用 PRFA 治疗作为观察组,另45例患者仅采用 PRFA 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22%、68.89%,观察组明显较高,P <0.05。观察组治疗时间、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P <0.05;而两组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无差异,P >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分别为20%、44.44%,观察组明显较低,P <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12个月以及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7.78%、93.33%以及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11%、84.44%以及64.44%,P <0.05。结论:LCHD 患者在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行 PRFA 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明显减少,生存率提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杨航;杨晶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紫花地丁复方止痒凝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优选

    目的::考察紫花地丁复方止痒凝胶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采用 L9(34)正交实验设计,考察凝胶基质种类、甘油用量、氢氧化钠用量3个因素对凝胶剂质量的影响,以凝胶剂的成型性、酸碱度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采用 HPLC 法对复方止痒凝胶制剂的君药紫花地丁的主要成分秦皮乙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紫花地丁复方止痒凝胶的佳处方包括:中药复方止痒浓缩液53.9g、卡波姆9401.80g、蒸馏水35.9g、无水乙醇5.00g、氮酮1.50g、甘油5.40g、氢氧化钠0.432g,复方止痒凝胶中秦皮乙素平均含量为457.2μg·mL-1。结论:经验证试验,证明所优选的复方止痒凝胶剂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好、质量可控。

    作者:赵振;曾海荣;梁美云;姚雅绮;王冰;张伟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某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睡眠质量、围术期血压、切口愈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1)经舒适护理后,观察组术前有效睡眠率、切口愈合率分别为92.5%、8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心率增加率、术前血压增高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15%以及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住院期间,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8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开展舒适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洪思友;黄桂华;陈小雪;金娟;林军;陈小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ICU复用性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现状及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 ICU 复用性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的应用现状。方法:将54套 ICU 病房回收的呼吸管路随机平均分为 A 组(清洗消毒机)、B 组(手工清洗加含氯制剂浸泡),将54例 ICU 患者随机分为 C 组(A 组呼吸管及配件)、D 组(B 组呼吸管及配件)。结果:A 组 ATP、细菌培养检测合格率分别为100.0%、97.2%,明显高于 B 组的97.2%、96.3%,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 >0.05);C 组痰培养阳性率低于 D 组(P <0.05)。结论:提升呼吸机管路清洗质量,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江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丹红注射液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6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他汀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肌耗氧指数及心肌缺血总负荷。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心肌耗氧指数及心肌缺血总负荷均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低,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余金玉;李秀琪;汪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90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黄斑中央凹厚度检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黄斑中央凹厚度变化,研究引起黄斑水肿和黄斑中央厚度上升的因素与术后其厚度上升对视觉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炎症发生反应和是否存在 PVD 进行分组,术后使用 OCT 检查,分析炎症和 PVD 对黄斑中央厚度的影响。结果:炎症组在术后7d 与1个月内的黄斑中央凹厚度明显上升,P <0.05;手术后3个月和术前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存在,P >0.05;轻炎症组术后各个时间段和术前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和对照组相比,PVD 组在术后各个时间段内和术前黄斑中央凹厚度无统计学意义存在,P >0.05;所有患者的术后7d、1个月、3个月黄斑中央凹厚度和矫正视力相关系数存在差异性,呈负相关。结论:超声乳化吸出术安全性较强,不引起黄斑中央厚度上升,不会明显增加剥离前体牵引力量,中央厚度增加可能会对视力造成影响。

    作者:力强;秦书艳;沈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2例高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助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观察统计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问、第三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统计自然分娩率;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早产和窒息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早产和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在高龄产妇的分娩过程中,加强助产护理干预,能有效保证正常产程时间,减少产妇和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有利于母婴安全和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膝关节骨关节炎应用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某院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4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药物消炎、止痛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熏洗治疗。治疗周期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0%,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1.5%,两组比较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管鸿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足月孕妇200例,分为实验组(n =100)和对照组(n =100)。对照组足月妊娠羊水正常,实验组足月妊娠羊水过少,比较两组娩方式以及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羊水污染、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畸形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羊水过少致剖宫产率上升,并影响围生儿预后。

    作者:陆含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于2012年12月~2014年11月某院收治的更年期妇女抑郁症患者中选择116例为本次治疗对象,均给予口服米氮平治疗。根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心理状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更年期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更年期症状严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 SAS、SDS 及 SCL-90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同时低于本组治疗前,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给予更年期妇女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消除抑郁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快速康复。

    作者:谌香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人工神经网络在医学统计与信息处理方中的应用综述

    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统计计算和信息处理方法有其独特的优越性,这里举出近年来我国和国际医学工作者在使用神经网络进行医学统计和信息处理的几个案例。由此说明神经网络将是很有前途的统计和信息处理方法,并对其未来做展望。

    作者:闫以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经验,探讨术前、术中、术后处理方法。结果:60例患者均成功手术后痊愈;术后并发症包括:继发性出血2例,心律失常3例,低心排综合征1例,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7~10d 肺动脉压较术前显著降低(P <0.05)。随访6~18m,无远期死亡病例。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应重视术前准备以及围手术期处理,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

    作者:林明;朱洪玉;彭晓鹏;蓝少明;柯略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某院收治的15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符合中医太阳少阴两感证诊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患者各76例,中医组给予患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口服,西医组给予患者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治疗周期3~5d,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中医组体温恢复时间、头痛、咽痛、鼻塞喷嚏等着症状消失时间优于西药组 P <0.05;西医组治疗后有效率为85.53%,中医组有效率为96.05%,两组对比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银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内服四妙散加减配合功能锻炼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内服四妙散加减配合功能锻炼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功能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四妙散加减治疗。观察两组疼痛评分、膝关节 Lysholm 评分和恢复正常生活的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2周、术后4周的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研究组术后2周、4周 Lysholm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分别为(31.10±5.44)d和(44.84±5.18)d(P <0.01)。结论:采用内服四妙散加减配合功能锻炼用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康复,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腔镜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某院收治的9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行胃穿孔修补术,研究组采用于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确切,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任虎;陈文山;魏天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非中心χ2分布及其在数理统计教学中的应用

    统计教学中有关样本方差分布的确定都是通过具有构造性的正交变换来实现的,接受起来有一点难度。通过非中心χ2分布及其性质的引入解决了该问题,并且通过教学实例说明非中心χ2分布在数理统计教学中的引入不仅可以使一些统计证明简单明确化还可以解决更多的统计问题。

    作者:乔舰;范淑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早期整体化治疗对脑血管病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整体化治疗在脑血管疾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患者72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方案与早期整体化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肺炎、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56%、8.33%、0,均低于对照组的52.78%、16.67%、5.56%。结论:早期整体化治疗方案在脑血管疾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曾小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个体化饮食治疗处方在2型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的运用研究

    目的::观察并探讨个体化饮食治疗处方在2型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30例首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实验组运用个体化饮食治疗处方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饮食治疗指导并进行跟踪随访,及时调整处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糖尿病的宣教,集中上课、分发宣传册等。实验时间为期3个月。实验期前后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GLU)、餐后2小时血糖(GLU-2h)、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总蛋白(PT)、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GLU、GLU-2h 和 HbAlc 指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 <0.05), BMI、TG、CHO、PT 和 Alb 指标无显著性改变(P >0.05)。实验组餐后2h 血糖控制情况较对照组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二者在空腹血糖控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个体化饮食治疗处方能有效地调节患者的血糖、血压和总胆固醇的水平,提高机体蛋白质的水平,但对改善甘油三酯不明显。

    作者:徐峻;阮冬华;王建忠;古晓萍;欧阳文;王艳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机在临床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年~2015年6月某院收治的30例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症状改善以及动脉血气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进行无创性机械通气后1~2h 临床气急、紫绀等呼吸衰竭症状好转,pH 值、PaO 2等升高。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能有效的升高患者体内的 PaO 2,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的症状,并且还能有效避免创伤,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无创呼吸机能快速的是呼吸衰竭患者通气流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永明;陈勇;林凯旋;卢影倩;麦文敏;陈小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