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陈玉

关键词:助产护理干预, 高龄产妇, 分娩结局
摘要: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2例高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助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观察统计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问、第三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统计自然分娩率;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早产和窒息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早产和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在高龄产妇的分娩过程中,加强助产护理干预,能有效保证正常产程时间,减少产妇和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有利于母婴安全和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含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观察组则采用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Hp 根除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4.0%,两组 Hp 根除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复发率为6.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复发率为2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溃疡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仅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临床治疗有效率及 Hp 根除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溃疡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骆岸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内服四妙散加减配合功能锻炼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内服四妙散加减配合功能锻炼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功能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四妙散加减治疗。观察两组疼痛评分、膝关节 Lysholm 评分和恢复正常生活的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2周、术后4周的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研究组术后2周、4周 Lysholm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分别为(31.10±5.44)d和(44.84±5.18)d(P <0.01)。结论:采用内服四妙散加减配合功能锻炼用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康复,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足月孕妇200例,分为实验组(n =100)和对照组(n =100)。对照组足月妊娠羊水正常,实验组足月妊娠羊水过少,比较两组娩方式以及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羊水污染、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畸形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羊水过少致剖宫产率上升,并影响围生儿预后。

    作者:陆含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糖化白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GA)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例孕妇按照两步法分为正常组(98例)、受损组(57例)及 GDM 组(45例)。对比分析3组孕妇空腹血糖(FBG)、GA 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结果。结果:GDM 组孕妇 FBG、GA 及 HbAlc 水平均高于正常组与受损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组与受损组 GA 与 HbAlc 的阳性率差异不明显(P >0.05)。GDM 组 GA 阳性率(91.11%)明显高于 HbAlc 阳性率(71.11%),差异明显(P <0.05);3组孕妇 GA水平与 HbAlc 均具有相关性,GA 与正常组 FBG 无相关性,其余两组强相关(P <0.05)。讨论:糖化白蛋白对于 GDM 的早期筛查敏感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邱芬芳;邓喆芳;陈远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PGMY09/11引物的PCR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方法评价

    目的::探究基于 PGMY09/11引物的 PCR 法检测高危型 HPV 的价值。方法:选择168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基于 PGMY09/11引物的 PCR 以及 HCII 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高危型 HPV 的检出率、诊断符合率、特异度以及灵敏度。结果:基于 PGMY09/11引物的 PCR 检测不同类型宫颈患者中高危型 HPV 阳性检出率以及总检出率于 HCII 检测结果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 >0.05);与 HCII 相比,PCR 法阳性诊断符合率为94.64%,阴性诊断符合率为89.65%,Kappa 值为0.794,一致性较好,检测的特异度以及灵敏度度明显的高于 HCII 检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基于 PGMY09/11引物的 PCR 法在高危型HPV 检测中与 HCII 检测具有一致的诊断率,以及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

    作者:余志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紫杉醇脂质体与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复发性卵巢癌近期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紫杉醇脂质体与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近期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复发性卵巢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对照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其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6.67%),毒副作用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安全、有效。

    作者:张启红;李丹;谢小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外科治疗成人主动脉缩窄体外循环动脉灌注方案探讨

    目的::探讨适用于成人主动脉缩窄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动脉灌注的方式及临床疗效,为心外科体外循环灌注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6年11月~2015年12月在东莞康华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成人主动脉缩窄(导管后型)的患者48例。将所选病例按照体外循环选择性动脉灌注方式的不同,分为 A 组深低温下半身停循环(无名动脉插管)22例和 B 组中度低温双侧脑保护、下半身不停循环(无名动脉动脉插管、左颈总动脉插管、股动脉插管)26例,观察并分析患者围手术期脑部症状、腹部症状、呼吸机辅助时间、肾功能及肝功能指标等变化。结果:围手术期 A 组死亡7例,手术成功率为68.2%;严重脑部并发症死亡4例,严重肾功能衰竭死亡3例。B 组无死亡病例,手术成功率为100%。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脑部症状及肾功能有显著差异;腹部症状、呼吸机辅助时间、肝功能指标等均有轻微差异。结论:外科治疗成人主动脉缩窄患者应选择佳的体外循环动脉灌注方式,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围手术期脑部及肾脏等重要脏器出现并发症的重要保障,减少病死率。

    作者:彭晓鹏;朱洪玉;林明;柯略森;黄婷;王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析低场磁共振在膝关节应力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低场 MRI 在膝关节应力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1月期间来某院就诊的膝关节应力性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顺序划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分别给予 X 线、低场 MRI 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93.75%(30/32),明显高于参照组78.12%(25/32)(P <0.05);实验组显示的骨髓水肿例数为32(100.00%),明显多于参照组0(0.00%)(P <0.05)。结论:将低场 MRI 应用于该种骨折诊断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且可清晰观察骨折线以及骨髓水肿情况,可将其视为应力性骨折的有效诊断措施。

    作者:张勇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异丙酚伍用不同剂量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异丙酚配伍不同剂量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90例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组 MAP、HR、HR 以及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A 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以及用药剂量等指标均优于 B、C 两组(P <0.05)。结论:对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实施异丙酚配伍小剂量芬太尼麻醉,可获得显著麻醉效果。

    作者:刘绍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经皮经肝射频消融治疗肝顶部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研究肝顶部癌(LCHD)患者在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经皮经肝射频消融(PRFA)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临床纳入90例某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肝顶部癌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45例患者在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采用 PRFA 治疗作为观察组,另45例患者仅采用 PRFA 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22%、68.89%,观察组明显较高,P <0.05。观察组治疗时间、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P <0.05;而两组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无差异,P >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分别为20%、44.44%,观察组明显较低,P <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12个月以及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7.78%、93.33%以及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11%、84.44%以及64.44%,P <0.05。结论:LCHD 患者在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行 PRFA 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明显减少,生存率提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杨航;杨晶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某院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1∶1比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奥扎格雷治疗,观察组采取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结果:观察组总临床治疗有效率、MESSS 评分以及 ADL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整体疗效显著。

    作者:袁丛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55例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09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结果:研究组对糖尿病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临床检查及治疗方法的知晓率分别为94.55%、87.27%、83.64、90.91%,对照组分别为61.11%、38.89%、37.04%、55.56%;研究组血糖监测、遵医用药、正确应用胰岛素、科学饮食、合理运动等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为87.27%、92.73%、90.91%、89.09%、85.45%,对照组分别分37.04%、59.26%、62.96%、53.70%、5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有助于培养健康行为。

    作者:杨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ICU复用性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现状及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 ICU 复用性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的应用现状。方法:将54套 ICU 病房回收的呼吸管路随机平均分为 A 组(清洗消毒机)、B 组(手工清洗加含氯制剂浸泡),将54例 ICU 患者随机分为 C 组(A 组呼吸管及配件)、D 组(B 组呼吸管及配件)。结果:A 组 ATP、细菌培养检测合格率分别为100.0%、97.2%,明显高于 B 组的97.2%、96.3%,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 >0.05);C 组痰培养阳性率低于 D 组(P <0.05)。结论:提升呼吸机管路清洗质量,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江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120例孕妇的孕期保健及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孕妇的孕期保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选取某院的120例给予孕期保健的孕妇作为观察组,120例没有进行孕期保健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及胎儿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孕妇的孕期保健水平受家庭经济条件、固定人口以及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孕期保健可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降低难产和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安全性高、临床效果好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曲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组,观察组采取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对照组应用常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0%,高于对照组的80.56%(P <0.05);同时,观察组出生后12d 的 NBNA 评分也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神经功能。

    作者:饶德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关于探讨剖宫产术后寒颤早期干预的影响

    目的::分析早期预防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寒颤影响,探讨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为减轻寒颤的发生。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在某院已行386例的研究对象是剖宫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71例和观察组2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一系列的早期措施进行干预。结果:386例产妇中,有171例出现寒颤,总发生率为44.30%,其中观察组81例占47.37%,对照组90例占52.63%,两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0.05)。

    作者:刘俊芳;陈玲;何艳;周烈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2例高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助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观察统计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问、第三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统计自然分娩率;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早产和窒息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早产和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在高龄产妇的分娩过程中,加强助产护理干预,能有效保证正常产程时间,减少产妇和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有利于母婴安全和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与恩替卡韦单药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9月在某院治疗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 A、B 两组,各50例。A 组患者采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B 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 组患者的 TBIL、ALB、ALT含量及 PTA 与 B 组患者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8周、16周、32周时,A 组患者的 HBV-DNA 转阴率与 B 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疗效相当。

    作者:苗祥宇;徐丽;侯瑞军;张翠红;张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膀胱造瘘术后家庭护理及健康指导

    目的::探讨膀胱造瘘术后家庭护理及健康指导。方法:膀胱造瘘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 =25)和对照组(n =25)。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经家庭护理及健康指导予以干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家庭护理结合健康指导可减少膀胱造瘘术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凤莹;伍细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药预防和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对中药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某院收治的胸部放疗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放疗后给予复方西药治疗,治疗组放疗后给予中药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和干预疗效。结果:治疗组放疗期间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两组对比 P <0.05;对照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93.02%,治疗组为79.07%,两组对比 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 RTOG 分级结果显示,Ⅱ级及以上发生率对照组为67.44%,治疗组为37.21%,两组对比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方在放射性食管炎的预防和治疗上均有一定的成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徐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