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司他韦治疗流感样症状的儿童的效果观察

李坚旭;邱明慧;李慧锦;钟丽华;邓为彬

关键词:奥司他韦, 流感,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奥司他韦治疗流感样症状的儿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5月收治的92例流行性感冒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感冒灵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奥司他韦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发热、咳嗽、鼻塞、咽喉痛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率、家庭成员流感二代发生率与留院观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鼻塞、咽喉痛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38.47±19.46)h、(46.26±17.31)h、(45.75±16.28) h、(38.16±21.54)h,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P <0.05),且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家庭成员流感二代发生率与留院观察率分别为26.09%、19.56%、23.91%,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P <0.05)。结论:奥司他韦可以有效缓解流感患儿临床症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传染率,值得推广应用。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组,观察组采取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对照组应用常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0%,高于对照组的80.56%(P <0.05);同时,观察组出生后12d 的 NBNA 评分也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神经功能。

    作者:饶德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胸腔镜在多发性肋骨骨折致重型胸部外伤诊治中的体会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多发性肋骨骨折致重型胸部外伤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5年6月某院44例多发性肋骨骨折致重型胸部外伤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2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发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电视胸腔镜技术进行探查、诊断,同时进行胸腔内血肿清除、胸腔镜下定位引导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操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中4例合并膈肌破裂,肺裂伤7例,肋间血管损伤10例,手术时间(147±21)min;研究组术中探查发现2例合并膈肌破裂,肺裂伤5例,肋间血管损伤8例,手术时间(125±18)min。两组对比数据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复查胸片显示肺复张良好,胸腔无积液积气,对照组胸腔积液积气患者为1例。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致重型胸部外伤患者应用电视胸腔镜诊治,可使诊断及时,避免胸腔内脏损伤漏诊,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

    作者:祁彦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某院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1∶1比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奥扎格雷治疗,观察组采取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结果:观察组总临床治疗有效率、MESSS 评分以及 ADL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整体疗效显著。

    作者:袁丛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药预防和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对中药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某院收治的胸部放疗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放疗后给予复方西药治疗,治疗组放疗后给予中药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和干预疗效。结果:治疗组放疗期间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两组对比 P <0.05;对照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93.02%,治疗组为79.07%,两组对比 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 RTOG 分级结果显示,Ⅱ级及以上发生率对照组为67.44%,治疗组为37.21%,两组对比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方在放射性食管炎的预防和治疗上均有一定的成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徐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人工神经网络在医学统计与信息处理方中的应用综述

    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统计计算和信息处理方法有其独特的优越性,这里举出近年来我国和国际医学工作者在使用神经网络进行医学统计和信息处理的几个案例。由此说明神经网络将是很有前途的统计和信息处理方法,并对其未来做展望。

    作者:闫以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两种用药方案在中重度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对比两种用药方案在中重度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在某院就诊的43例中重度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对照组20例患者接受青霉素+甲硝唑治疗,观察组23例患者接受奥硝唑+克林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 <0.05。结论:对中重度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采取奥硝唑+克林霉素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蔡春茂;吴小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透射率变化的输液报警器

    介绍了一种光学输液报警器,其原理是基于透射率的变化,光电转换器将这一变化转化为电信号而发生报警。针对红外感应报警器的各个零部件做了技术和原理说明,并分析其市场前景。

    作者:江叶;钱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17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通过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和内瘘知识的掌握状况。结果:观察组内瘘知识掌握情况的得分为(19.35±2.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得分(16.52±3.01)分,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71%,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通过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肖刚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评价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应用腹腔镜手术和常规开腹手术两种方式对患有宫外孕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患有宫外孕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对对照组(P <0.05);在围手术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宫外孕疾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对患有宫外孕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兰瑞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并分析护理干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对老年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依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全面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73.3±5.5)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64.4±6.9)分,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满意度为95.0%,对照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52.6±6.5)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45.5±7.4)分,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0%,满意度为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后对患者应用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林健兴;白正艳;谭宇;申慧慧;邵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80例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相关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对80例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0例,对两组患者都进行消化内镜的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则需要多进行一项对心理的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焦虑评分为(29.8±8.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4.5±7.6)分,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护理干预实施在消化内镜检查中,可以调动患者的行为应对能力,并对患者的心理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并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作者:李元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后促排卵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促排卵效果的影响。方法:67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单独应用达英-35治疗,观察组34例给予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治疗后体重和体重指数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 T、LH 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FSH、PRL 以及 E2治疗前后以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卵巢综合征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内分泌失调症状,提高促排卵效果,提高患者妊娠率。

    作者:李宇称;彭琦琳;彭惠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析年轻恒牙窝沟龋运用预防性树脂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通过客观分析年轻恒牙窝沟龋运用预防性树脂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可以提升年轻恒牙窝沟龋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方法。方法:选取某院口腔科2013年1月~2015年9月接收的60例年轻恒牙窝沟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 组)和对照组(B 组),分别予以预防性树脂充填以及传统的树脂充填,客观比较两组入选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上述入选患者中,A 组入选患者充填体保留率93.33%,B 组充填体保留率76.67%;A 组入选患者有1例继发龋齿,B 组入选患者有5例继发龋齿,两组对比有差距(P <0.05)。结论:年轻恒牙窝沟龋运用预防性树脂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突出,可推广。

    作者:沈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奥司他韦治疗流感样症状的儿童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奥司他韦治疗流感样症状的儿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5月收治的92例流行性感冒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感冒灵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奥司他韦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发热、咳嗽、鼻塞、咽喉痛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率、家庭成员流感二代发生率与留院观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鼻塞、咽喉痛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38.47±19.46)h、(46.26±17.31)h、(45.75±16.28) h、(38.16±21.54)h,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P <0.05),且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家庭成员流感二代发生率与留院观察率分别为26.09%、19.56%、23.91%,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P <0.05)。结论:奥司他韦可以有效缓解流感患儿临床症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传染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坚旭;邱明慧;李慧锦;钟丽华;邓为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试论急性乳腺炎并乳房脓肿的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乳腺炎合并乳房脓肿采取临床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1月在某院接收的患有急性乳腺炎合并乳房脓肿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手法与微波治疗,实验组对患者采取临床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以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乳腺炎合并乳房脓肿一定对其病情相关变化给予密切观察,同时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切开引流,可以使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对患者病情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何莉雅;宿茂伟;黄国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消化不良患者的个体化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个体化康复护理对消化不良患者的作用。方法:消化不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个体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消化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消化功能评分(0.6±0.4)分,生活质量评分(89.6±2.7)分,满意度95.0%;对照组消化功能评分(1.5±0.5)分,生活质量评分(75.5±2.6)分,满意度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个体化康复护理可改善消化不良患者的消化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智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分析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7例作研究对象,遵照随机数字法原则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n =115)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n =52)单纯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含量、脑部梗死灶体积与血浆 Hcy 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5%,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基本治愈率为55.7%,对照组基本治愈率为25.0%,差异非常显著(P <0.001);且两组患者治疗后脑梗死灶体积、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含量和血浆 Hcy 水平的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缩小其脑部梗死灶体积,并有效改善其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含量和血浆 Hcy 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首选用药方案。

    作者:范存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常熟地区农村急诊救治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了解常熟地区农村急诊救治情况,为农村急救医疗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建设规范化急诊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场走访常熟地区31所一级卫生院、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考核及培训等方式。结果:常熟地区31所乡镇卫生院中仅1所未设置急诊科,31所卫生院均配备了吸引器、氧气装置和抢救车,大部分卫生院配备24h 急诊人员;CPR 和除颤掌握程度考核均80分以上,但对常见危急重疾病的诊疗水平有待提高。结论:需引导高职高专医学生到乡镇卫生院就业,急救设备及药物配备都有待完善。加大对急诊科建设的资金投入,减少急救卫生资源的不平衡。

    作者:叶宏伟;汪易岚;吴晓东;汤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ICU复用性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现状及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 ICU 复用性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的应用现状。方法:将54套 ICU 病房回收的呼吸管路随机平均分为 A 组(清洗消毒机)、B 组(手工清洗加含氯制剂浸泡),将54例 ICU 患者随机分为 C 组(A 组呼吸管及配件)、D 组(B 组呼吸管及配件)。结果:A 组 ATP、细菌培养检测合格率分别为100.0%、97.2%,明显高于 B 组的97.2%、96.3%,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 >0.05);C 组痰培养阳性率低于 D 组(P <0.05)。结论:提升呼吸机管路清洗质量,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江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失语症患者康复训练的研究

    目的::失语症患者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60例失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康复训练。结果:越早进行康复训练,患者的文化程度越高、年龄越小康复训练的效果就越好。其次,患者的思想意志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也是很重要的。结论:(1)失语症类型与传统的失语症解剖定位不完全符合;(2)失语症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可能对失语症严重程度和康复效果有影响;(3)失语症患者的年龄对失语症严重程度无明显影响;(4)通过康复训练的患者效果明显好于没有经过康复训练的患者。

    作者:王晓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