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评价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价值

兰瑞伦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常规开腹手术, 宫外孕, 治疗
摘要:目的::对应用腹腔镜手术和常规开腹手术两种方式对患有宫外孕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患有宫外孕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对对照组(P <0.05);在围手术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宫外孕疾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对患有宫外孕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某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睡眠质量、围术期血压、切口愈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1)经舒适护理后,观察组术前有效睡眠率、切口愈合率分别为92.5%、8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心率增加率、术前血压增高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15%以及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住院期间,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8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开展舒适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洪思友;黄桂华;陈小雪;金娟;林军;陈小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55例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09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结果:研究组对糖尿病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临床检查及治疗方法的知晓率分别为94.55%、87.27%、83.64、90.91%,对照组分别为61.11%、38.89%、37.04%、55.56%;研究组血糖监测、遵医用药、正确应用胰岛素、科学饮食、合理运动等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为87.27%、92.73%、90.91%、89.09%、85.45%,对照组分别分37.04%、59.26%、62.96%、53.70%、5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有助于培养健康行为。

    作者:杨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足月孕妇200例,分为实验组(n =100)和对照组(n =100)。对照组足月妊娠羊水正常,实验组足月妊娠羊水过少,比较两组娩方式以及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羊水污染、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畸形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羊水过少致剖宫产率上升,并影响围生儿预后。

    作者:陆含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丁香挥发油脂质体处方

    目的::采用 Box-Behnken 效应面法优化丁香挥发油脂质体处方。方法:乙醇注入法制备丁香挥发油脂质体,以磷脂与丁香挥发油质量比(X 1)、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X 2)、磷脂浓度(X 3)为研究对象,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 Box-Behnken 效应面法筛选丁香挥发油脂质体佳处方。结果:X 1=5,X 2=3.9,X 3=11.72mg/mL;丁香挥发油脂质体包封率为(73.74±2.27)%,与预测值偏差为0.81%;载药量为(12.79±0.43)%,粒径为(73.67±3.58)nm,PDI 为0.221±0.024,Zeta 电位为(-24.3±6.8)mV。结论:Box-Behnken 效应面法可以简单有效的运用于丁香挥发油脂质体的处方优化。优化得到的脂质体处方合理,包封率较高,理化性质考察合格。

    作者:陈媛媛;潘慧婕;魏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17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通过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和内瘘知识的掌握状况。结果:观察组内瘘知识掌握情况的得分为(19.35±2.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得分(16.52±3.01)分,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71%,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通过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肖刚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药预防和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对中药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某院收治的胸部放疗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放疗后给予复方西药治疗,治疗组放疗后给予中药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和干预疗效。结果:治疗组放疗期间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两组对比 P <0.05;对照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93.02%,治疗组为79.07%,两组对比 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 RTOG 分级结果显示,Ⅱ级及以上发生率对照组为67.44%,治疗组为37.21%,两组对比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方在放射性食管炎的预防和治疗上均有一定的成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徐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体位指导对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方法:将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哺乳体位,实验组产妇按指导方式进行哺乳,观察3d 内的母乳喂养结果。结果:试验组婴儿的有效吸允次数比对照组高,母乳喂养率也较对照组高。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进行体位指导,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黄叶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壳寡糖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回肠NF-κB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壳寡糖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回肠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某院于2015年2月~2015年7月间将实验室饲养的40只健康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 I/R 组、壳寡糖预处理组两组,每组各20只。I/R 组术前60min 生理盐水灌胃,并通过手术建立肠 I/R 模型;壳寡糖预处理组在肠 I/R 模型建立前5d 按1500mg/kg 给予壳寡糖灌胃预处理,连续5d,并于建模前30min 再灌胃1次,建立 I/R 模型。灌注处死大鼠后通过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两组肠黏膜损伤程度和 NF-κB 检测表达。结果:壳寡糖预处理肠黏膜损伤 Chiu(2.64±0.11)分、NF-κB 蛋白表达(0.17±0.01)、NF-κB mRNA(0.57±0.05)较 I/R 组(4.18±0.14)分、(0.23±0.03)、(0.70±0.05)均较低,相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壳寡糖能较好的抑制 NF-κB表达,对减轻回肠缺血再灌注黏膜损伤效果显著。

    作者:金晓昇;杨庆;黄智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分析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7例作研究对象,遵照随机数字法原则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n =115)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n =52)单纯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含量、脑部梗死灶体积与血浆 Hcy 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5%,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基本治愈率为55.7%,对照组基本治愈率为25.0%,差异非常显著(P <0.001);且两组患者治疗后脑梗死灶体积、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含量和血浆 Hcy 水平的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缩小其脑部梗死灶体积,并有效改善其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含量和血浆 Hcy 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首选用药方案。

    作者:范存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人工神经网络在医学统计与信息处理方中的应用综述

    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统计计算和信息处理方法有其独特的优越性,这里举出近年来我国和国际医学工作者在使用神经网络进行医学统计和信息处理的几个案例。由此说明神经网络将是很有前途的统计和信息处理方法,并对其未来做展望。

    作者:闫以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安体舒通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安体舒通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5月来某院就诊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体舒通,观察患者心功能变化情况,并随访追踪观察患者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月后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舒张期左室内彩色血流传播速度(Vp)水平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压力-容积关系线在 X 轴的截距即压力=0时的左室容积(Vop)治疗后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痊愈37例,占88.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例(54.76%)。结论:安体舒通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盛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内服四妙散加减配合功能锻炼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内服四妙散加减配合功能锻炼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功能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四妙散加减治疗。观察两组疼痛评分、膝关节 Lysholm 评分和恢复正常生活的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2周、术后4周的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研究组术后2周、4周 Lysholm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分别为(31.10±5.44)d和(44.84±5.18)d(P <0.01)。结论:采用内服四妙散加减配合功能锻炼用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康复,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评价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应用腹腔镜手术和常规开腹手术两种方式对患有宫外孕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患有宫外孕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对对照组(P <0.05);在围手术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宫外孕疾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对患有宫外孕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兰瑞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某院收治的15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符合中医太阳少阴两感证诊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患者各76例,中医组给予患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口服,西医组给予患者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治疗周期3~5d,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中医组体温恢复时间、头痛、咽痛、鼻塞喷嚏等着症状消失时间优于西药组 P <0.05;西医组治疗后有效率为85.53%,中医组有效率为96.05%,两组对比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银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建构与实践

    目的::通过在大班教学中构建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药理学学习积极性及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选取2012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两个大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临床1~5班192人和临床6~11班212人,分别为传统教学组和多维互动教学组,课程结束后以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由 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多维互动教学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80.58±10.42)高于传统教学组(75.46±11.5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5);学生对多维互动教学法评价很好,认为该法可明显提高学习积极性及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可提高大班教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毋亚男;来丽娜;张晓一;郭春花;宋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焦虑状态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考察,探究不同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慢性盆腔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两组(n =35),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HAMA 评分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情况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护理1月后,观察组 HAMA 评分(7.59±1.31)分,低于对照组(12.23±1.47)分(P <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4.3%,高于对照组82.9%(P <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多存在一定程度焦虑心理,综合护理模式相比常规护理可以更好地改善上述不良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江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失语症患者康复训练的研究

    目的::失语症患者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60例失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康复训练。结果:越早进行康复训练,患者的文化程度越高、年龄越小康复训练的效果就越好。其次,患者的思想意志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也是很重要的。结论:(1)失语症类型与传统的失语症解剖定位不完全符合;(2)失语症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可能对失语症严重程度和康复效果有影响;(3)失语症患者的年龄对失语症严重程度无明显影响;(4)通过康复训练的患者效果明显好于没有经过康复训练的患者。

    作者:王晓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关于探讨剖宫产术后寒颤早期干预的影响

    目的::分析早期预防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寒颤影响,探讨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为减轻寒颤的发生。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在某院已行386例的研究对象是剖宫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71例和观察组2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一系列的早期措施进行干预。结果:386例产妇中,有171例出现寒颤,总发生率为44.30%,其中观察组81例占47.37%,对照组90例占52.63%,两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0.05)。

    作者:刘俊芳;陈玲;何艳;周烈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数学模型在糖尿病诊断预报方面的应用

    数学模型是对现实问题的抽象和简化,可以用来讨论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微分方程模型和统计模型属于数学模型。讨论了微分方程在轻微糖尿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同时讨论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在糖尿病人血糖预报方面的应用。

    作者:吕佳萍;孙向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早期整体化治疗对脑血管病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整体化治疗在脑血管疾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患者72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方案与早期整体化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肺炎、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56%、8.33%、0,均低于对照组的52.78%、16.67%、5.56%。结论:早期整体化治疗方案在脑血管疾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曾小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