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55例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杨卉

关键词:糖尿病,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临床护理,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09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结果:研究组对糖尿病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临床检查及治疗方法的知晓率分别为94.55%、87.27%、83.64、90.91%,对照组分别为61.11%、38.89%、37.04%、55.56%;研究组血糖监测、遵医用药、正确应用胰岛素、科学饮食、合理运动等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为87.27%、92.73%、90.91%、89.09%、85.45%,对照组分别分37.04%、59.26%、62.96%、53.70%、5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有助于培养健康行为。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17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通过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和内瘘知识的掌握状况。结果:观察组内瘘知识掌握情况的得分为(19.35±2.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得分(16.52±3.01)分,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71%,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通过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肖刚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效果。方法:将某院治疗的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39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3例(瑞舒伐他汀治疗)和对照组1组13例(阿托伐他治疗)、对照2组13例(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 Q10治疗),对比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3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在 TC、TG、LVEF、LVEDD、LVESD 水平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水溶性的瑞舒伐他汀对于改善冠心病早期的各类心功能病变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且不需要另外给予辅酶 Q10补偿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进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丁香挥发油脂质体处方

    目的::采用 Box-Behnken 效应面法优化丁香挥发油脂质体处方。方法:乙醇注入法制备丁香挥发油脂质体,以磷脂与丁香挥发油质量比(X 1)、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X 2)、磷脂浓度(X 3)为研究对象,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 Box-Behnken 效应面法筛选丁香挥发油脂质体佳处方。结果:X 1=5,X 2=3.9,X 3=11.72mg/mL;丁香挥发油脂质体包封率为(73.74±2.27)%,与预测值偏差为0.81%;载药量为(12.79±0.43)%,粒径为(73.67±3.58)nm,PDI 为0.221±0.024,Zeta 电位为(-24.3±6.8)mV。结论:Box-Behnken 效应面法可以简单有效的运用于丁香挥发油脂质体的处方优化。优化得到的脂质体处方合理,包封率较高,理化性质考察合格。

    作者:陈媛媛;潘慧婕;魏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紫杉醇脂质体与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复发性卵巢癌近期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紫杉醇脂质体与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近期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复发性卵巢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对照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其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6.67%),毒副作用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安全、有效。

    作者:张启红;李丹;谢小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析年轻恒牙窝沟龋运用预防性树脂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通过客观分析年轻恒牙窝沟龋运用预防性树脂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可以提升年轻恒牙窝沟龋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方法。方法:选取某院口腔科2013年1月~2015年9月接收的60例年轻恒牙窝沟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 组)和对照组(B 组),分别予以预防性树脂充填以及传统的树脂充填,客观比较两组入选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上述入选患者中,A 组入选患者充填体保留率93.33%,B 组充填体保留率76.67%;A 组入选患者有1例继发龋齿,B 组入选患者有5例继发龋齿,两组对比有差距(P <0.05)。结论:年轻恒牙窝沟龋运用预防性树脂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突出,可推广。

    作者:沈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某院收治的15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符合中医太阳少阴两感证诊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患者各76例,中医组给予患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口服,西医组给予患者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治疗周期3~5d,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中医组体温恢复时间、头痛、咽痛、鼻塞喷嚏等着症状消失时间优于西药组 P <0.05;西医组治疗后有效率为85.53%,中医组有效率为96.05%,两组对比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银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临床手法结合功能锻炼矫治生长发育儿童扁平足的探讨

    随着我国优生优育政策与措施的不断完善,人们对生长发育儿童的身体保健越来越重视,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约有1/3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扁平足。今年3月,某中心对江南第一幼儿院、海珠幼儿院和儿童福利幼儿院的630名儿童进行的调查发现扁平足患者竟有389人,约占62%。目前,治疗扁平足的手段主要有传统的体育锻炼、穿着合适的鞋子以及各种足部矫形器和鞋垫足部矫形器和鞋垫,还有一些手术疗法。我中心采用手法并配合功能锻炼的方法矫治扁平足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陈瑞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人工神经网络在医学统计与信息处理方中的应用综述

    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统计计算和信息处理方法有其独特的优越性,这里举出近年来我国和国际医学工作者在使用神经网络进行医学统计和信息处理的几个案例。由此说明神经网络将是很有前途的统计和信息处理方法,并对其未来做展望。

    作者:闫以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透射率变化的输液报警器

    介绍了一种光学输液报警器,其原理是基于透射率的变化,光电转换器将这一变化转化为电信号而发生报警。针对红外感应报警器的各个零部件做了技术和原理说明,并分析其市场前景。

    作者:江叶;钱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早期护理对剖宫产新生儿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对剖宫产新生儿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了2014年10月~2015年9月期间在某院预约接受剖宫产分娩生产模式和常规阴道分娩生产模式的待产孕妇中各100例初次生产的待产孕妇,待待产孕妇分娩生产完成后,将新生儿编排到常规型母乳喂养护理分组和特殊型母乳及剖宫产奶粉喂养护理分组中,每组各100例新生儿。结果: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状况分析,特殊型母乳及剖宫产奶粉喂养,视觉感、听觉感、触觉感正常分别是100、99、100;常规型母乳喂养,视觉感、听觉感、触觉感正常分别是98、97、100。两组新生儿远期发育状况分析,特殊型母乳及剖宫产奶粉喂养,运动能力障碍、交流能力障碍、听力障碍分别0、3、0人;常规型母乳喂养,运动能力障碍、交流能力障碍、听力障碍分别2、12、1人。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状况分析,特殊型母乳及剖宫产奶粉喂养,黄疸、腹泻、肺炎、消化疾病发病人数分别是:8、7、9、1;常规型母乳喂养,黄疸、腹泻、肺炎、消化疾病发病人数分别是:18、20、22、1人。结论:特殊型母乳及剖宫产奶粉喂养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型母乳喂养护理模式分组。针对剖宫产新生儿采取特殊型母乳及剖宫产奶粉喂养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促进新生儿的神经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远期身体发育障碍的发生率,受到被护理新生儿家长的好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芦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消化不良患者的个体化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个体化康复护理对消化不良患者的作用。方法:消化不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个体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消化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消化功能评分(0.6±0.4)分,生活质量评分(89.6±2.7)分,满意度95.0%;对照组消化功能评分(1.5±0.5)分,生活质量评分(75.5±2.6)分,满意度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个体化康复护理可改善消化不良患者的消化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智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经皮经肝射频消融治疗肝顶部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研究肝顶部癌(LCHD)患者在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经皮经肝射频消融(PRFA)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临床纳入90例某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肝顶部癌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45例患者在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采用 PRFA 治疗作为观察组,另45例患者仅采用 PRFA 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22%、68.89%,观察组明显较高,P <0.05。观察组治疗时间、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P <0.05;而两组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无差异,P >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分别为20%、44.44%,观察组明显较低,P <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12个月以及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7.78%、93.33%以及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11%、84.44%以及64.44%,P <0.05。结论:LCHD 患者在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行 PRFA 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明显减少,生存率提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杨航;杨晶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某院收治的8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行开腹脾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当,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但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腹腔镜引导下脾切除术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中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不仅可以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还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文山;任虎;魏天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含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观察组则采用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Hp 根除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4.0%,两组 Hp 根除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复发率为6.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复发率为2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溃疡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仅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临床治疗有效率及 Hp 根除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溃疡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骆岸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ICU复用性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现状及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 ICU 复用性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的应用现状。方法:将54套 ICU 病房回收的呼吸管路随机平均分为 A 组(清洗消毒机)、B 组(手工清洗加含氯制剂浸泡),将54例 ICU 患者随机分为 C 组(A 组呼吸管及配件)、D 组(B 组呼吸管及配件)。结果:A 组 ATP、细菌培养检测合格率分别为100.0%、97.2%,明显高于 B 组的97.2%、96.3%,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 >0.05);C 组痰培养阳性率低于 D 组(P <0.05)。结论:提升呼吸机管路清洗质量,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江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试论急性乳腺炎并乳房脓肿的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乳腺炎合并乳房脓肿采取临床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1月在某院接收的患有急性乳腺炎合并乳房脓肿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手法与微波治疗,实验组对患者采取临床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以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乳腺炎合并乳房脓肿一定对其病情相关变化给予密切观察,同时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切开引流,可以使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对患者病情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何莉雅;宿茂伟;黄国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数学模型在糖尿病诊断预报方面的应用

    数学模型是对现实问题的抽象和简化,可以用来讨论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微分方程模型和统计模型属于数学模型。讨论了微分方程在轻微糖尿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同时讨论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在糖尿病人血糖预报方面的应用。

    作者:吕佳萍;孙向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80例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相关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对80例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0例,对两组患者都进行消化内镜的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则需要多进行一项对心理的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焦虑评分为(29.8±8.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4.5±7.6)分,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护理干预实施在消化内镜检查中,可以调动患者的行为应对能力,并对患者的心理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并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作者:李元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脑卒中的院前急救与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脑卒中的院前急救与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2月之前收治的未开始实施改良院前急救与护理配合的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脑卒中患者40例临床病例资料,另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期间开始实施改良后的院前急救与护理配合的脑卒中患者40例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急救时间、致残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致残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的院前急救与护理配合可有效地缩短脑卒中急救时间,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陈娟;李宇明;柯茜;王文;杨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品管圈在医院药剂科质量管理持续改善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品管圈在医院药剂科质量管理持续改善中的应用。方法:具体介绍品管圈的含义、内容、实施基础和操作步骤,分析其在医院药剂科质量管理持续改善中的可行性与可靠性,通过总结福建省4家“三甲”医院4个品管圈试点的进行来分析其所获得的成果。结果:在医院药剂科质量管理中采用品管圈方法使得管理水平和质量获得显著提升,与未采取品管圈方法前,差异显著,其中各组综合差错发生次数分别由22.6、179.00、16.15、45.50降低到9.25、56.00、5.44、22.00,进步率均在50%以上,且4组 P 值分别为0.01、0.01、0.02、0.01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医院药剂科日常工作过程中,采用品管圈应用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医疗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和工作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德胜;钟秋明;钟星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