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儿心脏异常的超声诊断与临床处理原则

李辉

关键词:胎儿心脏异常, 超声诊断, 临床, 先天性心脏畸形, 先天性畸形, 预后不良, 产前诊断, 种类, 预防, 病因
摘要:先天性心脏畸形(CHD)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约占活产总数的80/万~100/万[1].CHD种类繁多、病因复杂、难以预防,且常常预后不良.因此,CHD的产前诊断尤为重要.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相关文献
  • 胎儿血流动力学异常的超声检测及结果判断

    1 胎儿血液循环特点胎儿血液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胎儿血液经脐动脉进入胎盘后与母体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营养物质和氧气经脐静脉供给胎儿.

    作者:孙彤;漆洪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胎儿泌尿系统异常的超声诊断与临床处理

    胎儿泌尿系统异常是产前超声所能诊断的常见类型.产前超声检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异常并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信息及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为宫内处理、随访或适时终止妊娠提供依据.

    作者:刘智;常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羊水量异常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所谓羊水,是指妊娠时子宫羊膜腔内的液体.羊水中98%~99%是水,1%~2%是溶质.溶质一半是有机物,一半是无机盐,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细胞.在整个妊娠过程中,它是维持胎儿生命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

    作者:乔宠;尚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双胎输血综合征的判断和临床处理

    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是单合子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一胎儿(供血儿)的血液通过不平衡的胎盘血管吻合网输入另一胎儿(受血儿)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症状,预后较差,围生儿病死率高达80%~100%[1].

    作者:王慧芳;刘子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卵巢肿瘤中c-kit基因突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c-kit基因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的突变情况及其在卵巢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应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c-kit基因第11号外显子序列.结果 c-kit基因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突变率分别为72.1%、44.4%、11.5%、0,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及交界性肿瘤中c-kit基因突变率均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与卵巢交界性肿瘤中c-kit基因突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低分化组的c-kit基因突变率为88.9%,明显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c-kit基因的突变率随FlGO分期的进展及淋巴结的转移而升高(P<0.05),c-kit基因的突变与卵巢肿瘤的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 c-kit基因突变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参考指标.c-kit基因突变与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的预后有关,可作为判断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吴春凤;安牧尔;李萌;孙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胎儿心脏异常的超声诊断与临床处理原则

    先天性心脏畸形(CHD)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约占活产总数的80/万~100/万[1].CHD种类繁多、病因复杂、难以预防,且常常预后不良.因此,CHD的产前诊断尤为重要.

    作者:李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胎儿常见短长骨畸形的产前诊断

    胎儿短长骨畸形是临床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其种类繁多,症状重叠,常以短肢畸形为主要表现.

    作者:方群;黄林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胎儿水肿综合征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处理

    胎儿水肿是指胎儿总体液过量,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聚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胎儿异常.在超声检查中,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是胎儿腹水和胸腔积液,全身性水肿,羊水过多,或伴有胎盘肥厚.

    作者:陈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胎儿侧脑室增宽的临床认识和处理

    脑室增宽(ventriculomegaly,VM)是指脑脊液过多地积聚于脑室系统内,致使脑室系统扩张,其中侧脑室增宽为常见.明显的侧脑室扩张与围生期胎儿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密切关系;轻度的侧脑室扩张,常可伴有其他结构异常或染色体核型异常.因此,产前发现并诊断胎儿脑室增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一休;孟华;姜玉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胎儿超声遗传标记物的临床认识和处理

    近十余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超声工作者经验的提高,超声检查被逐步应用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筛查中,遗传学超声检查应运而生.

    作者:孙路明;段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对细胞滋养细胞侵袭能力的研究

    目的 观察Rho激酶特异抑制剂Y-27632对体外培养的细胞滋养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2006年3月至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集妊娠6~8周行人工流产术的健康妇女绒毛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滋养细胞中RhoA和ROCKⅡ蛋白的表达;利用原代细胞培养技术,采用MTT、Transwell体外浸润实验和细胞运动实验检测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对细胞滋养细胞生长和浸润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 在细胞滋养细胞有RhoA和ROCKⅡ蛋白的表达,原代培养的细胞滋养细胞经Y-27632处理后,侵袭及运动能力明显下降.结论 Rho/Rho激酶信号转导系统对细胞滋养细胞侵袭有重要作用,可能参与由胎盘植入异常引起的妊娠相关疾病.

    作者:李秋玲;尚涛;李淑娟;李思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绝经后卵巢肿瘤10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我们对106例绝经后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绝经后卵巢肿瘤的主要发病类型及卵巢肿瘤直径与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关系.

    作者:吴淑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羊水栓塞14例临床诊治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提高基层医院羊水栓塞(AFE)诊治水平的方法.方法 对广东省吴川市妇幼保健院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AFE临床资料分前后5年两个阶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第二阶段足月分娩AFE救治病例与同期广州医学院附属荔湾医院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吴川市妇幼保健院10年间足月分娩AFE13例,发生率为5.9/万(13/22 013).其中第一阶段AFE10例,发生率10.0/万(10/10 015),10例中抢救成功8例,2例死亡;第二阶段AFE3例,发生率2.5/万(3/11 998),3例均抢救成功.两阶段AF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二阶段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足月分娩AFE1例,发生率2.6/万(1/3 888),经及时抢救成功,与吴川市妇幼保健院第二阶段足月分娩AFE发生率和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AFE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去除病因,可达到降低发病率和提高抢救成功率的目的.

    作者:张小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磁共振在胎儿结构异常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超声影像检查是目前诊断胎儿先天性结构异常的主要无创方法.然而,由于受孕妇肥胖、羊水量、胎儿骨性结构、胎儿体位及超声的空间和组织分辨力低、成像视野小等因素影响,使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异常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给产前咨询也带来了困难.

    作者:洪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驼背孕产妇剖宫产手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 探讨驼背孕产妇的麻醉方法及围术期管理,以降低驼背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病死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总结1994年6月至2006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2例驼背孕产妇的麻醉、术中管理、术后镇痛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12例患者中有9例产妇在术后7d内出院,2例15d出院,1例死亡,新生儿存活11例.结论 对驼背孕产妇采用硬膜外麻醉可以明显改善呼吸、循环功能,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佳,并发症少.

    作者:吴秀英;张妍;崔健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芹菜素抑制人卵巢癌CAOV3细胞增殖的研究

    目的 探讨芹菜素对人卵巢癌CAOV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2006年10月至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研究所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芹菜素对CAOV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芹菜素对CAOV3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 20~160μmol/L芹菜素均能抑制CAOV3细胞的生长,且呈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关系.细胞周期分析显示芹菜素组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呈量效关系.结论 芹菜素抑制CAOV3细胞增殖,可能通过使CAOV3细胞停滞在G2/M期而诱导其凋亡.

    作者:杜俊瑶;辛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胎儿影像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胎儿影像学主要包括超声、X线及磁共振(MRI)检查.X线由于具有放射性,目前已很少用于妊娠期胎儿检查.超声检查由于直观,无射线,费用低,是胎儿影像学检查的主要部分.近年来,胎儿MRI的使用开始增多,在某些方面可以提供超声检查所不能提供的信息.

    作者:任芸芸;李笑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宫腔镜通液联合中西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32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宫腔镜通液术加用中西药联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方法 对泉州市妇幼保健院1997年10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320例,利用宫腔镜直接观察宫腔内膜及输卵管口,在直视下输卵管插管加压推注美蓝和疏通液体.术后给予龙血竭胶囊口服、康妇消炎栓塞肛等药物治疗.术后随访其受孕情况.结果 320例患者,输卵管复通有效率为92.8%.治疗后受孕率53.6%.结论 宫腔镜通液术中、术后应用药物联合治疗,可大大提高输卵管阻塞的治愈率,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柯一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胎儿肺脏影像学异常的临床认识和处理

    胎儿肺脏位于胸腔,分左右两肺.胸腔由脊柱胸段、肋骨、胸骨、横膈组成,胸腔表面覆盖胸膜.

    作者:严英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雷米芬太尼联用丙泊酚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雷米芬太尼、丙泊酚联用持续微泵泵注全身麻醉应用于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2006年1月至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联用丙泊酚持续微泵泵注麻醉(观察组)30例和丙泊酚持续微泵泵注麻醉(对照组)30例.分别于气腹前,气腹后5min、10min和手术后(放气后)5min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抽血用高效液相色谱一电化学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水平.结果 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气腹形成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上升,术后渐恢复至气腹前水平.应激反应: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气腹时血浆NE、E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手术结束后(3.2±1.5)min清醒,对照组手术结束后(7.8±2.7)min清醒,给予拔除气管导管,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并发症少.结论 雷米芬太尼、丙泊酚联用持续微泵泵注麻醉可降低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形成时对患者机体的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安全可靠.

    作者:陈宏志;李璐;陈卫民;杨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