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洪波
我院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 2005-06-2005-12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29岁,妊娠12~33周.
作者:白力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附件扭转是常见的妇科急腹症之一.传统治疗方法是将扭转的附件切除以避免卵巢静脉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然而这对于青少年乃至大多数育龄妇女是较残酷的.近年来有关保守治疗附件扭转的文章屡见报道[1,2].其治疗方法包括附件扭转复位术、附件扭转复位后固定术、超声引导下囊肿抽吸术、手法复位等.上述保守治疗方法虽保留了卵巢,但均不能解决卵巢静脉血栓脱落的问题.我们首次采用先高位结扎卵巢动、静脉,再将扭转的附件复位并将卵巢囊肿核除的方法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2例,成功地保留了患侧卵巢.经随访证实被保留的卵巢血流及功能正常.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巨;于月新;孙静莉;陈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医学伦理学及医学生物技术的不断完善,产前诊断技术获得飞速发展,胎儿疾病的产前诊断范围有了很大扩展,同时带动了胎儿宫内治疗的进展.胎儿宫内治疗是目前产科发展的前沿,涉及多种学科.本文就胎儿宫内治疗目前研究状况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刘娜;尹福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判定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方法 2002-09-2003-1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人错配修复基因2(MSH2)、细胞周期调节蛋白-67(Ki-67)在宫颈鳞癌、腺癌中的表达.结果在宫颈癌组织中hMSH2、Ki-67表达高于正常组(P<0.01);hMSH2高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癌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hMSH2表达阳性者Ki-67表达明显高于hMSH2表达阴性者(P<0.05).结论 hMSH2、Ki-67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hMSH2在宫颈癌中的过表达与细胞增殖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反映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
作者:徐又先;濮德敏;姚冬梅;马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脐血细胞非整倍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4-06-2005-03,对广州市妇婴医院114例孕18~38W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脐血穿刺.采用X/Y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和21q22.13-q22.2特异性探针对脐血细胞进行间期FISH检测,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用Leica染色体核型自动分析仪QFISH软件进行图像的摄取和处理.同时所有脐血标本进行细胞培养,常规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作为对照.结果 114例脐血标本都有FISH检测结果,107例具有正常核型染色体数目,异常7例,其中4例为唐氏综合征(3例为典型唐氏综合征,1例为嵌合体),3例为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结论 FISH技术用于产前诊断脐血常见染色体数目异常,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等优点,能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吴韶清;廖灿;易翠兴;李东至;宋淑本;胡舜妍;周剑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由于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后早产常不可避免,通常要考虑使用宫缩抑制剂来适当延长孕周,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提高新生儿成活率,减少新生儿病率.因此,宫缩抑制剂、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生素的应用是处理未足月胎膜早破的3大措施[1].
作者:漆洪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门诊就诊的高危人群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分布和年龄特征.方法 2004-10-2005-11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分型技术,对2285例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妇女进行生殖道21种HPV亚型感染筛查.结果 HPV总感染率57.1%(1305/2285),21种型别均被检出,感染率高的型别是HPV16,其他常见型别依次为58、52、53、33、6、CP8304、11、31和18型,高危型感染41.0%,低危型7.2%,多型感染8.9%.2285例HPV感染高峰年龄在30~34岁(11.3%),40~44岁年龄段下降到7.6%,各年龄段HPV感染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门诊高危人群HPV感染率57.1%,常见型别为HPV16、58、52、53、33、6、CP8304、11、31和18型;人群感染高峰在30~34岁年龄段.
作者:杨英捷;赵健;李雪倩;廖秦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包括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妇女特别是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据估计,全世界有数千万妇女受此疾病的困扰,严重影响着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相应的社会和卫生问题.其病因相似,均与分娩损伤、长时间腹压增加、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或退行性变等因素有关,但其确切机制不祥,目前临床各种治疗多数属对症处理,症状的复发率相对较高.建立成熟稳定的动物实验模型用以明确其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此疾病提供依据必不可少.同时,动物实验模型还能为各种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疗效观察的评估体系.
作者:罗新;陈翠萍;陆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07-2005-12采用TVT-O术式治疗女性SUI的临床资料22例.结果 22例病人均治愈,平均手术时间14min,术中无并发症,无膀胱损伤.术后短期尿潴留3例(13.6%).术后平均随访9个月(1~15个月),至今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TVT-O术式操作简便快捷、创伤小、并发症少、不易损伤膀胱,是治疗女性SUI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林仲秋;苏琛辉;陈志辽;张丙忠;林容春;郑芝祥;吴淑卿;唐家龄;叶明;熊小英;陈文英;郑大有;邝以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PPROM)是指妊娠未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发生破裂.围产期发生母儿并发症的风险随胎膜破裂和分娩时的孕龄而变化,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研究和处理是以孕龄为基础的.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保守处理对于新生儿是有益处的,要求既延长孕周又防止围产期感染.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处理应采取个体化评估原则,通过估计母体、胎儿和新生儿并发症,采取保守治疗或者立即分娩.因此,在保守治疗过程中要求准确诊断PPROM、密切监测胎儿宫内状况、早期发现绒毛膜羊膜炎、促胎儿成熟、预防感染和抑制宫缩.
作者:王谢桐;刘宗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PPROM)在所有妊娠中的发生率为1%~3%[1-2],约占早产的30%~40%.PPROM的主要危害是早产、脐带脱垂、宫内感染及胎儿窘迫等.因此,根据孕周、破膜时间、胎儿情况等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以及处理好分娩过程的各个环节可以减少各种因素对胎儿及新生儿的损害,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张建平;吴晓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妇产科是为妇女健康服务的一门学科,妇产科医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妇产科理论基础知识以外,还必须具有精湛的手术技能.我作为一位从事妇产科医、教、研工作50年的医师,愿与基础雄厚、精力充沛的一代年轻医师共享医疗资源.
作者:朱关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纵隔子宫及双角子宫病例同时进行妊娠结局分析,并与国外报道结果做一对比,试图探讨两种子宫畸形对妊娠及围生期的影响.
作者:张颖;朱兰;郎景和;黄荣丽;刘珠凤;孙大为;冷金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长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节育措施.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有1.56亿妇女使用IUD,其中我国占2/3左右,约1.04亿[1].虽然IUD避孕效果可靠,但也有许多妇女发生带器后的副反应,其中子宫异常出血如月经过多、不规则出血等是放置IUD后的主要副反应,占IUD使用者的半数以上[1].放置IUD后导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主要危害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RTIs),研究发现放置IUD后导致子宫异常出血者宫腔各种微生物感染率高达80.95%[2].说明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与生殖道感染存在相关性.
作者:史太平;陈芳;李白鸾;马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20多年来,由于孕妇的年龄偏大和辅助生育技术的应用,双胎以及多胎妊娠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双胎妊娠比单胎妊娠发生早产和胎膜早破的风险更高[1].有资料研究表明,双胎妊娠的PROM发生率约7.1%[2],由于双胎胎儿体重较小,所以易发生新生儿败血症、肺发育不全、肾功能不全以及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特别是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越早,临床处理越棘手.
作者:汪希鹏;林其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PPROM)又称足月前胎膜早破或早产胎膜早破,它是指胎膜早破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不足37孕周者,据丰有吉(2002年)报道,发生率为2.0%~3.5%,临床观察越近足月发病率越高,发生在34孕周前者约占19%,34孕周后者占81%.未足月胎膜早破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缺少根本性有效预防方法.目前主要是针对胎膜早破的发生诱因,增加孕期保健,努力降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以期保障母儿的安全.
作者:王德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保留卵巢功能手术对卵巢交界性肿瘤术后复发与生育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1981-2005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40岁以下卵巢交界性肿瘤施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122例术后生存期、复发率和生育状况.结果 (1)复发率: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组的复发率8.2%,非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组的复发率3.3%,差异有显著性(P<0.05).(2)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组没有肿瘤相关死亡,非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组有1例.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3)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组中有29例次成功妊娠.(4)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59.3个月和52.8个月.结论对年轻的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手术虽然会增加复发率,但不影响生存期,且保留了生育功能,提高了生存质量.
作者:段微;范逢晓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将HR-HPV检测作为宫颈癌筛查手段的意义和价值.方法 2004-12-2005-04对301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231例患者,进行HPV DNA的杂交捕获法二代(HPV-HCⅡ)和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的检测,作为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初筛.131例因细胞学异常,或细胞学正常而HPV检测阳性,或细胞学正常HPV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病变的患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231例样本中,经TCT检测正常者1077例(87.43%),ASCUS 32例(2.60%),ASCUS-H 34例(2.76),LSIL 73例(5.93%),HSIL 15例(1.22%).131例阴道镜下多点组织活检,病理证实炎症68例(51.91%),CIN Ⅰ20例(15.27%),CINⅡ18例(13.74%),CINⅢ16例(12.21%),浸润癌4例(4.35%),湿疣5例(3.82%).(2)HPV总感染率34%,HPV阳性者418例,年龄平均(36.93±10.8)岁,HPV阴性者813例,年龄平均(39.68±11.8)岁,HPV阳性组的年龄明显小于HPV阴性组,P<0.01.各病理组HPV感染率分别为:炎症58.82%,CIN Ⅰ 80%,CINⅡ72.22%,CINⅢ100%,浸润癌100%,湿疣60%.(3)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TCT和HPV均(-)者,无高度病变的发生;TCT(-)和HPV(+)者中,≥CINⅡ的检出率11.1%(1/9),TCT异常和HPV阳性同时存在的病例中,≥CINⅡ的检出率高40.5%(32/79);仅TCT异常而HPV(-)者13.2%(5/38),且5例均为CINⅡ,无原位癌和浸润癌的发生.结论持续的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演进有关;HR-HPV检测是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技术,与细胞学联合检测,为佳宫颈癌筛查方案.
作者:王彤;李亚里;张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放线菌病是一种很少见的慢性、化脓性和肉芽肿性病变.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盆腔放线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梁志清;徐惠成;王丹;陈勇;袁吉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患者38岁,孕2产1.2005-02-27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加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200mL,术后预防感染、补液、对症治疗,病情平稳.术后48h拔导尿管.于3月1日17:42上厕所时突发晕厥,摔倒,立即予去枕平卧,鼻导管吸氧.查体:神清,精神高度紧张,呼吸深快,频率约35/min,面色青紫,口周紫绀,心率100/min,律齐,心音低钝.立即开通静脉通路.于17:50患者神志不清.查体:心率约30/min,心音低钝,考虑肺动脉栓塞,立即予心肺脑复苏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贾和庆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