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悦淑;孙利环;王兴玲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直径≥9.5cm的宫颈肌瘤40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占同期子宫肌瘤手术的2.8%(40/1424).患者年龄31~54 岁,平均(43.93±4.83)岁.全部为已婚已育妇女.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尿频、排尿困难,偶有月经量过多.
作者:张丽江;李巨;尚丽新;陈震宇;李思扬;陈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胎心电子外监护和母体心率联合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娩的403例足月孕妇随机分为联合1组(160例)、联合2组(83例)和对照组(160例).各组在宫口开大7~8cm时分别应用胎心电子外监护、孕妇母体心率监测和胎儿头皮电极内监护直至分娩.记录3组的真性图形、重合图形、自然分娩率、阴道手术率、剖宫产率与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联合Ⅰ组、联合Ⅱ组重合图形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联合1组和联合2组间真性图形和重合图形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因没有对母亲心率进行同步监测,所以无重合图形出现;联合1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96.9% vs 86.3%,P<0.01),剖宫产率及阴道手术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3组间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联合应用连续胎心电子外监护和孕妇母体心率监测是一种无创和简易的监护手段,能避免内监护造成的损伤并能有效地发现重合图形.
作者:郭晓辉;杨斌;陈美一;陈小荷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以往认为胎儿肿瘤发生率低,但随着超声诊断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与普及,胎儿肿瘤在产前诊断中并不少见.综合国内文献报道超声诊断233例胎儿肿瘤,其中淋巴水囊瘤132例,占56.7%,畸胎瘤32例(13.7%),心脏肿瘤28例(12.0%),脑膜脑瘤18例(7.7%),肺囊腺瘤11例, 肾母细胞瘤5例[1,2].自1995年1月至2005年 4月,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共40000人次,宫内诊断胎儿畸形934例,其中胎儿肿瘤为158例,占胎儿畸形的16.9%,占胎儿检查总数的0.4%.按发生率高低排列及占肿瘤总数百分比分别为:胎儿脉络丛囊肿56例(35.4%);淋巴水囊瘤53例(33.5%);胎儿畸胎瘤16例(10.1%);胎儿肺囊腺瘤 11例(7.0%);胎盘与脐带肿瘤9例(5.7%);胎儿心脏肿瘤6例(3.8%);肾脏肿瘤5例(3.2%);胎儿卵巢肿瘤2例(1.3%).排名前3位的肿瘤与文献报道一致.
作者:陈欣林;陈佩文;陈常佩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我院自1979年9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卵巢畸胎瘤721例,其中未成熟畸胎瘤105例,畸胎瘤恶变(MCTMT)27例,占成熟畸胎瘤的4.4%.27例MCTMT均经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年龄(46.6±4.7)岁,已绝经12例.
作者:郝丽军;高玉华;李联昆;刘东;张吉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颅面部由眼、鼻、口、耳等器官组成,这些器官既包含有与人体感知外部世界密切相关的视、嗅、听等功能,又承担着通过语言和面部表情与外界进行交流的重要功能.颅面部发育异常时上述器官出现畸形,不仅会影响这些器官功能,而且还会对人的心理、精神状态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通过超声检查观察颅面部器官的解剖结构,对畸形做出产前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汪龙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超声可探查出胎儿脑内多种先天性异常,它不仅可以诊断开放性的中枢神经管畸形(如无脑儿等),还可以探查出胎儿多种脑内异常.以下仅介绍除神经管开放畸形外,可以经超声诊断的胎儿主要脑内异常病变.
作者:陈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1999年1月至2004年11月,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对146例经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镜肌瘤电切手术.其中0型40例,Ⅰ型55例,Ⅱ型51例.术前排除恶性病变.术中超声全程监护.术后连续随访.结果 14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0型、Ⅰ型黏膜下肌瘤均一次切净,Ⅱ型中有11例未能全部切除,切除范围≥70%.手术满意率达96.6%,无一例发生子宫穿孔.行米非司酮药物预处理2个月后子宫平均缩小25.3%,大肌瘤平均缩小34.6%.14例有生育要求者,10例妊娠(71.4%),其中8例已足月分娩.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佳方法.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是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安全性及手术预后的关键因素.
作者:王晓雷;秦玉静;于景荣;于丽霞;李枫;徐琳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胎儿先天性骨骼系统畸形种类繁多,受累部位涉及胎儿头颅骨、躯干骨、四肢及手、足等.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普及与诊断水平的提高,通过产前超声检查使胎儿骨骼系统畸形的诊断准确性得以提高,超声检查能够对宫内严重的、致死性骨骼畸形进行较为确切的形态学诊断,为减少重残障儿分娩率和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太珠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消化系统畸形的超声诊断消化道畸形是严重的先天性畸形,其中比较常见的有食管闭锁,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梗阻部位越高,声像图改变出现得越早,越典型,如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产前超声就比较容易明确诊断;小肠梗阻在孕24周后才能做出诊断;而结肠梗阻有时并不出现声像图改变,因此产前超声不容易诊断或者不能诊断.
作者:应伟雯;俞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胎儿生长受限( FGR)是导致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2003年1~8月我们通过FGR孕鼠模型,探讨了一氧化氮(NO)与被动吸烟法对FGR的影响.
作者:孟斐;陈惠池;李淑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40岁,住院号02081.因发现子宫肌瘤2年于2004年7月19日入院.患者婚后10年同居未孕,2年前体检发现子宫肌瘤.月经规律,无痛经.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未见异常.妇科检查:外阴无异常,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后位,大小7cm×5cm×6cm,后壁突出约3cm×3cm×3cm,质硬.
作者:王丽英;李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一类常见的先天性疾病.通常认为,人群发病率为0.8%,而在我国围生期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随着超声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以及心血管胚胎学等相关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使得对先心病的自然病史的认识扩展到了胎儿阶段.因此,在胎儿期诊断先心病成为可能.二维实时超声可以显示心内结构的解剖学信息,而不能提供心脏血流动力学的情况.而彩色多普勒的应用,可以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协助诊断先心病.本文就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先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作者:狄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出生缺陷是指出生的胎儿有先天性畸形或异常,包括胎儿的结构、代谢、功能及智力等方面.出生缺陷的种类繁多,几乎胎儿所有的系统和器官均可累及.超声诊断的基础是胎儿形态学上的改变,形态改变较大的(如多基因缺陷)超声检出率高;形态改变微小的(如染色体异常)则容易漏诊;形态无改变的(如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缺陷)超声不能作出诊断.目前,全世界每年分娩出生缺陷儿约500多万,而我国每年分娩的出生缺陷儿达100万之巨,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它严重影响我国出生人口的素质.因此,及时、准确地进行产前超声诊断对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出生缺陷的种类及超声诊断特点概述如下.
作者:吴钟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Ⅱ型受体(TGFβR-Ⅱ)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1998年7月至2001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30例卵巢癌,3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TGF-β1、TGFβR-Ⅱ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卵巢癌组TGF-β1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P<0.01),且二者的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中TGF-β1阳性率与正常卵巢组比较,两者的阳性率、强阳性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卵巢癌组TGFβR-Ⅱ阳性率低于正常卵巢组(P<0.05),且两者的强阳性率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中TGFβR-Ⅱ阳性率与正常卵巢组比较,两者的阳性率、强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卵巢癌组比较,两者的阳性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强阳性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卵巢癌中TGF-β1呈过度表达,使得其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丧失.在卵巢癌中TGFβR-Ⅱ失表达,使肿瘤细胞有效地逃避了机体的抑制.
作者:翟凌;蔡丽瑛;安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作为产前常规检查方法的价值.方法 2002年8月至200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连续对557例妊娠20~28周孕妇行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追踪围生儿预后.结果胎儿超声心动图检出异常者81例,检出率14.54%.其中先天结构性心脏异常6例(1.08%),非结构性心脏异常75例(13.46%).以瓣膜关闭不全比例大,其中轻度关闭不全多属生理范围.结论产前常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提高胎儿结构性心血管异常的检出率有重要作用,但应慎重处理,避免不必要的干预.
作者:于莎莎;吴雅峰;魏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本文将我院11年间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后继发宫腔感染行剖宫产术的114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探讨胎膜破裂孕妇发热对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李桂英;李笑天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1997年4月至2004年3月中山市人民医院对156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诊断和治疗,观察术后妊娠率.结果 156例中发现盆腔病变145例,占92.9%.慢性盆腔炎是不孕症的第1位病因,继发不孕较原发不孕发生率高(P<0.01);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原发不孕发生率高于继发不孕(P<0.01).腹腔镜手术术后妊娠率为47.1%,2例发生异位妊娠.结论腹腔镜手术对女性不孕症盆腔病变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晓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妊娠满40周后仍无分娩先兆者称为孕期延长.我院分别对孕满40周后及孕满41周后的正常妊娠孕妇进行引产,并对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蕾;王志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调查输血传播病毒(TTV)在沙眼衣原体感染者中的感染状况,探讨TTV的传播途径. 方法 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等2家医院在TTV ORF1 保守区设计引物,建立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 ,检测46 例沙眼衣原体感染者和34 例普通体检人群血清、宫颈分泌物中TTV- DNA.结果在46例沙眼衣原体感染者血清、分泌物中TTV-DNA阳性率分别为34.8%、32.6%,而普通体检人群血清、分泌物TTV- DNA 阳性率为6.3%、3.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WTBX]P[WTBZ]﹤0.01).结论沙眼衣原体感染者是TTV 感染的高危人群,性接触是TTV 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李翠玲;阿也提·司马义;孔滢;昆多孜·乌赛那洪;李霞;吴成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应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对糖耐量异常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将1999年3月至2004年8月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院66例糖耐量异常的孕产妇根据是否应用地塞米松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用药前后血糖、尿糖及尿酮体和胎心监护的变化,以及两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孕妇在应用地塞米松3餐后2h血糖及尿糖均有明显升高([WTBX]P[WTBZ]<0.01),尿酮体于晚餐后及21时增多([WTBX]P[WTBZ]<0.01).应用地塞米松期间12例出现胎心监护改变,停药后全部恢复正常.观察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50.00%)高于对照组(20.59%)(P<0.05).结论地塞米松导致的糖代谢紊乱,可能对糖耐量异常孕产妇及围生儿产生不良影响,应用时必须加强监护.
作者:孟叙民;张岩;刘静芳;赵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