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欣林;陈佩文;陈常佩
我院选择2002年7~12月对无病理妊娠及妊娠合并症,足月妊娠正常分娩的产妇109例及其新生儿109例,观察脐带形态对新生儿状态的影响.
作者:肖红新;张炎红;曹云庚;任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1997年4月至2004年3月中山市人民医院对156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诊断和治疗,观察术后妊娠率.结果 156例中发现盆腔病变145例,占92.9%.慢性盆腔炎是不孕症的第1位病因,继发不孕较原发不孕发生率高(P<0.01);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原发不孕发生率高于继发不孕(P<0.01).腹腔镜手术术后妊娠率为47.1%,2例发生异位妊娠.结论腹腔镜手术对女性不孕症盆腔病变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晓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1999年1月至2004年11月,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对146例经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镜肌瘤电切手术.其中0型40例,Ⅰ型55例,Ⅱ型51例.术前排除恶性病变.术中超声全程监护.术后连续随访.结果 14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0型、Ⅰ型黏膜下肌瘤均一次切净,Ⅱ型中有11例未能全部切除,切除范围≥70%.手术满意率达96.6%,无一例发生子宫穿孔.行米非司酮药物预处理2个月后子宫平均缩小25.3%,大肌瘤平均缩小34.6%.14例有生育要求者,10例妊娠(71.4%),其中8例已足月分娩.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佳方法.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是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安全性及手术预后的关键因素.
作者:王晓雷;秦玉静;于景荣;于丽霞;李枫;徐琳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超声可探查出胎儿脑内多种先天性异常,它不仅可以诊断开放性的中枢神经管畸形(如无脑儿等),还可以探查出胎儿多种脑内异常.以下仅介绍除神经管开放畸形外,可以经超声诊断的胎儿主要脑内异常病变.
作者:陈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本文将我院11年间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后继发宫腔感染行剖宫产术的114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探讨胎膜破裂孕妇发热对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李桂英;李笑天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妊娠满40周后仍无分娩先兆者称为孕期延长.我院分别对孕满40周后及孕满41周后的正常妊娠孕妇进行引产,并对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蕾;王志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作为产前常规检查方法的价值.方法 2002年8月至200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连续对557例妊娠20~28周孕妇行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追踪围生儿预后.结果胎儿超声心动图检出异常者81例,检出率14.54%.其中先天结构性心脏异常6例(1.08%),非结构性心脏异常75例(13.46%).以瓣膜关闭不全比例大,其中轻度关闭不全多属生理范围.结论产前常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提高胎儿结构性心血管异常的检出率有重要作用,但应慎重处理,避免不必要的干预.
作者:于莎莎;吴雅峰;魏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中行卵巢移位术术后卵巢的功能状况.方法 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等2家医院收治43例年龄26~40岁宫颈癌ⅠB~ⅡA期患者,其中22例在宫颈癌根治术中行卵巢移位术为观察组,21例行传统的宫颈癌根治术为对照组. 术后应用血FSH、LH、E2 及Kuppermann评分进行卵巢功能测定,随访1~4年.结果观察组术后4年内卵巢功能基本正常,对照组术后1个月卵巢功能丧失.两组记录生存质量的改良Kuppermann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复发率和存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在宫颈癌根治术时行卵巢移位术,可保留卵巢功能.
作者:潘淑媛;苏玛;王沂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是常见、危害重的先天性畸形, 约占全部畸形的20%~25%[1].中国30个县的出生缺陷监测显示:1993年的神经管畸形率高(18.99/万),1998年低(6.05/万);无脑儿、脊柱裂和脑膨出在每万个出生儿中的患病率分别为4.71、4.39和1.53.在所有神经管畸形病例中,无脑儿和脊柱裂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44.3%和41.3%,而脑膨出仅占14.4%.在神经管畸形病例中有69.3%为死胎、死产;而死胎、死产在无脑儿、脊柱裂和脑膨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5.4%、43.7%和2.6%.资料显示,近20年来神经管畸形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发生率仍然很高.因此,有效地防治神经管畸形任务仍然非常艰巨[2].由于我国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农村远高于城市,故加强农村的防治工作意义重大[1].
作者:杨家翔;熊庆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胎儿生长受限( FGR)是导致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2003年1~8月我们通过FGR孕鼠模型,探讨了一氧化氮(NO)与被动吸烟法对FGR的影响.
作者:孟斐;陈惠池;李淑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联体双胎(conjoined twins)是十分罕见的先天畸形,对母儿的危害极大.联体双胎系单卵单羊膜腔双胎受精卵分裂为两个胚胎发生在受精的第13天以后,胚盘上的两个生发中心未能完全分开,两个胚胎共享中间区域,导致双胎的身体部分融合而形成联体畸形.其发生率约为0.1/万~0.2/万妊娠,在单卵双胎中的发生率约为1%.多见于多胎或双胎家族中,女性联体双胎较男性多见,两者发生比例约为3∶ 1.联体双胎常合并畸形,约60%发生死产[1].
作者:孙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 21-三体综合征胎儿的超声筛查21-三体综合征(又称Down综合征)是常见的常染色体畸形,35岁以上孕妇发生率为1/300,35岁以下为1/800,是能够通过产前羊水或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明确诊断的一种疾病.但由于羊水或绒毛检查属于存在一定风险性的介入性方法,不可能应用于所有孕妇.因此,首先通过其他安全有效的手段筛选出高危妊娠者进行羊水或绒毛检查,才能保证大程度地检出21-三体综合征胎儿.超声检查能够直观显示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是目前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一种筛查手段,也是染色体异常胎儿筛查的热点研究领域.
作者:孟华;姜玉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以往认为胎儿肿瘤发生率低,但随着超声诊断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与普及,胎儿肿瘤在产前诊断中并不少见.综合国内文献报道超声诊断233例胎儿肿瘤,其中淋巴水囊瘤132例,占56.7%,畸胎瘤32例(13.7%),心脏肿瘤28例(12.0%),脑膜脑瘤18例(7.7%),肺囊腺瘤11例, 肾母细胞瘤5例[1,2].自1995年1月至2005年 4月,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共40000人次,宫内诊断胎儿畸形934例,其中胎儿肿瘤为158例,占胎儿畸形的16.9%,占胎儿检查总数的0.4%.按发生率高低排列及占肿瘤总数百分比分别为:胎儿脉络丛囊肿56例(35.4%);淋巴水囊瘤53例(33.5%);胎儿畸胎瘤16例(10.1%);胎儿肺囊腺瘤 11例(7.0%);胎盘与脐带肿瘤9例(5.7%);胎儿心脏肿瘤6例(3.8%);肾脏肿瘤5例(3.2%);胎儿卵巢肿瘤2例(1.3%).排名前3位的肿瘤与文献报道一致.
作者:陈欣林;陈佩文;陈常佩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应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对糖耐量异常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将1999年3月至2004年8月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院66例糖耐量异常的孕产妇根据是否应用地塞米松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用药前后血糖、尿糖及尿酮体和胎心监护的变化,以及两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孕妇在应用地塞米松3餐后2h血糖及尿糖均有明显升高([WTBX]P[WTBZ]<0.01),尿酮体于晚餐后及21时增多([WTBX]P[WTBZ]<0.01).应用地塞米松期间12例出现胎心监护改变,停药后全部恢复正常.观察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50.00%)高于对照组(20.59%)(P<0.05).结论地塞米松导致的糖代谢紊乱,可能对糖耐量异常孕产妇及围生儿产生不良影响,应用时必须加强监护.
作者:孟叙民;张岩;刘静芳;赵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出生缺陷是影响人口素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选取河南省61所县市级医院1997~2003年4214例出生缺陷儿的流行病学资料,总结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及各种畸形的发生顺位,供临床参考.
作者:赵悦淑;孙利环;王兴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出生缺陷是指出生的胎儿有先天性畸形或异常,包括胎儿的结构、代谢、功能及智力等方面.出生缺陷的种类繁多,几乎胎儿所有的系统和器官均可累及.超声诊断的基础是胎儿形态学上的改变,形态改变较大的(如多基因缺陷)超声检出率高;形态改变微小的(如染色体异常)则容易漏诊;形态无改变的(如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缺陷)超声不能作出诊断.目前,全世界每年分娩出生缺陷儿约500多万,而我国每年分娩的出生缺陷儿达100万之巨,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它严重影响我国出生人口的素质.因此,及时、准确地进行产前超声诊断对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出生缺陷的种类及超声诊断特点概述如下.
作者:吴钟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消化系统畸形的超声诊断消化道畸形是严重的先天性畸形,其中比较常见的有食管闭锁,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梗阻部位越高,声像图改变出现得越早,越典型,如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产前超声就比较容易明确诊断;小肠梗阻在孕24周后才能做出诊断;而结肠梗阻有时并不出现声像图改变,因此产前超声不容易诊断或者不能诊断.
作者:应伟雯;俞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一类常见的先天性疾病.通常认为,人群发病率为0.8%,而在我国围生期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随着超声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以及心血管胚胎学等相关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使得对先心病的自然病史的认识扩展到了胎儿阶段.因此,在胎儿期诊断先心病成为可能.二维实时超声可以显示心内结构的解剖学信息,而不能提供心脏血流动力学的情况.而彩色多普勒的应用,可以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协助诊断先心病.本文就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先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作者:狄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发生率为0.4%~0.5%,正确诊断各种类型的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对胎儿预后的评价、分娩时机的选择、临床及早采取措施及新生儿早期治疗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韦德华;耿正惠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 三维超声技术的发展和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二维超声是检测胎儿先天缺陷及监测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医学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产科是目前三维超声应用范围较广泛的领域.
作者:黄晓微;常才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