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范青;蒋义玲;马淑华
目的探讨一种损伤小、恢复快、临床效果好的先天性无阴道的阴道成形术.方法1997年4月至2003年10月间共行经会阴盆腔腹膜阴道成形术10例.用水压造穴法形成阴道腔穴,采用腹腔充气及注入美蓝液寻找盆腔腹膜,经阴道腔穴游离盆腔腹膜,覆盖腔穴创面.结果手术时间短[(65±23)min],出血量少[(80.0±21.5)mL],住院费用低,无明显并发症,所形成的阴道效果好.结论经会阴盆腔腹膜阴道成形术实用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柳晓春;谢庆煌;卢海英;陈龙;林育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宫腔镜联合B超在诊治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中具有直观、安全、准确等优点,我院共实施31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爱兵;丁小兰;王淼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子宫颈作为子宫下段的一部分,在女性的一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如参与受精、妊娠及分娩的过程,并且与妇科多种疾病如炎症、肿瘤密切相关.由于宫颈自身解剖与生理的特点,又易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重点阐述与肿瘤及炎症形成有关的宫颈解剖与生理.
作者:薛凤霞;成争先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无痛人工流产术(人流)的需求越来越多,为寻找更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2003年6月至2003年12月我们将目前临床常用的2种无痛人流术即局部封闭麻醉及静脉推注异丙酚进行比较与总结.
作者:魏莹;于静;汪桂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盆腔假性囊肿的发病机制、术前诊断、预防对策和腹腔镜对其诊治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03年7月间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经腹腔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8例盆腔假性囊肿的患者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结果盆腔假性囊肿术前诊断率低,只有15.8%.38例术后经1~3年随访,仅1例复发,治愈率达97.3%.结论盆腔包块行腹腔镜探查术是一种确切的确诊方法,盆腔假性囊肿多继发于术后或感染后,术中正确处理是预防其发生的主要对策,腹腔镜手术对其诊治有一定优势.
作者:王静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患者43岁,已婚.以月经紊乱3年,发现下腹包块2个月,于2003年3月20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
作者:郑恩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日渐年轻化,使治疗趋向保守,子宫颈锥形切除术是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而被广泛应用.
作者:钱德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适合于各期别宫颈癌的治疗,如早期宫颈癌不适合手术治疗者及中晚期病人的根治性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于手术前后补充治疗,晚期病人的姑息减状治疗等.
作者:王伊洵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宫颈细胞学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0年4月至2003年7月间广东省惠州市中心医院对妇科门诊行宫颈细胞学涂片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进行筛查,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宫颈涂片检查2023例,异常涂片230例(11.37%),行阴道镜检查239例,206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显示:子宫颈鳞癌8例(0.39%);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73例,其中CINⅠ 33例(1.63%),CINⅡ21例(1.03%),CINⅢ19例(0.93%);HPV感染13例(0.64%);急慢性宫颈炎112例(5.53%).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CIN符合率为75.55%,阴道镜检查对CIN的诊断符合率为90.4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阴道镜诊断CIN的敏感性为90.41%,特异性为84.00%.结论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下病理检查能及早发现癌前病变.
作者:纪燕琴;黄凤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150例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局部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支原体(UU)的检测,为恰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02年10月至2003年5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等对150例宫颈糜烂患者以专用试管分别取宫颈糜烂面及颈管分泌物进行检测,并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宫颈糜烂面CT感染率为24.67%,UU感染率为35.33%,两者合并感染率为10.00%.宫颈管CT感染率为27.33%,UU感染率为41.33%,两者合并感染率为13.31%.结论对久治不愈的宫颈糜烂患者应行CT及UU检测,结果阳性者先针对病因治疗,然后治疗糜烂,以提高疗效并防止复发.
作者:李范青;蒋义玲;马淑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广泛性、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是早期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嬿;石红;王春晶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分期1.1 FIGO分期目前,国际上常使用的宫颈癌分期是FIGO于1995制定,2003年FIGO妇科肿瘤委员会对该分期进行了细微修改,见表1.
作者:林仲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患者22岁,住院号200860.因停经9个月余,B超提示腹部巨大囊性包块,于2001年9月5日入院.
作者:马宪敏;高俊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由于卵巢癌起病隐匿,又缺乏早期诊断手段,其疗效一直困扰着妇科肿瘤医生.卵巢癌的基因治疗是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尤其是以肿瘤血管为靶向的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前沿性课题.
作者:韩世愈;贾长茹;郑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p16及nm23基因表达及其与宫颈癌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宫颈癌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16和nm23的表达.结果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18例呈p16阳性表达(90.0%),19例呈nm23阳性表达(95.0%);69例宫颈癌中p16和nm2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1%(38/69)和52.2%(36/69);p16和nm23阳性表达均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或<0.05),均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及年龄无关(P>0.05).结论p16和nm23的表达缺失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p16和nm23检测对进一步了解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淑桂;王祥珍;孙显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近年来,子宫颈疾病诊疗学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发展,如宫颈细胞学的诊断标准已由原来的巴氏五级分类改为TBS诊断系统;涂片及制片方法已发展成液基细胞超薄涂片;传统的宫颈锥切将被子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代替;宫颈癌的病因也确定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等,使宫颈疾病的临床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作者:罗新;金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患者女性,42岁.下腹胀、阴道不规则流血3个月就诊.无发热、盗汗及体重下降,既往月经正常.
作者:乐江华;曾思恩;乐承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226例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为综合因素所致,分娩时高危因素高达93.81%;胎儿高危因素为91.59%,母体高危因素为65.49%.结论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高危妊娠产前和产时的监护,综合分析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
作者:李友婵;钟红磊;李顺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