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荧光猝灭法快速测定芦荟大黄素血浆蛋白结合率的研究

陈瑛;王平;陈小睿;曾勇;孟宪丽

关键词:芦荟大黄素,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法, 血浆蛋白结合率
摘要:目的:建立荧光猝灭法快速测定芦荟大黄素血浆蛋白结合率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学.方法: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荧光剂,芦荟大黄素为荧光猝灭剂,研究激发波长280nm下的荧光光谱.结果:芦荟大黄素和BSA的荧光猝灭是静态猝灭过程,其结合常数K30℃=6.024×104 L·mol-1和K37℃=5.104×104 L·mol-1;结合分子数n30℃=0.9776和n37℃=1.0548;相互作用力主要是静电作用;同时建立了预测血浆蛋白结合率的理论模型,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芦荟大黄素浓度与BSA浓度动态变化时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全程规律.结论:不同蛋白质浓度与药物浓度条件下血浆蛋白结合率处于动态变化中,血浆蛋白结合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减少.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当归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组织中Caspase-8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内Caspases-8表达的变化,探讨当归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10):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n=10);缺血再灌注组(n=10);当归治疗组(n=10),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实验完毕后,将各组动物心肌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动物心肌细胞内TRAIL表达的变化.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Caspases-8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内Caspases-8呈低表达;当归治疗组心肌细胞内Caspases-8呈低表达;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内Caspases-8呈低表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Caspases-8呈高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当归治疗组、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之间Caspases-8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当归治疗组之间Caspases-8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Caspases-8基因可能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基础,参与了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调控.当归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鑫;张端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正态抽样及概率分布的EXCEL动态模拟

    利用EXCEL办公软件的函数及VBA功能,编制正态分布抽样的演示程序,并根据所抽到的样本数据自动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通过理论分布频数与计算出的实际分布频数比较,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正态分布的概率分布规律,辅助于医学统计学教学;该方法具有直观、形象、易用且快速得到结果等特点,使复杂的抽象理论变得形象而具体,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张庆远;归改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Dost面积律的概率论证明

    目的:从概率论角度证明Dost面积律.方法:采用非模型依赖方法,将药物在给药部位与体内的驻留时间视为非负独立连续型随机变量,应用概率密度函数与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及Laplace 变换作为工具.结果:结果与文献应用线性系统理论推导的结果相一致.结论:用概率论证明Dost面积律是正确的.

    作者:李进文;曾平;陈召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同工艺干燥的玄参中安格洛苷-C的含量分析

    目的:探讨干燥工艺对玄参质量的影响,分析不同工艺干燥的玄参中安格洛苷-C的含量.方法:将鲜玄参分别采用自然晾晒和微波真空干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工艺干燥玄参中安格洛苷-C的含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1%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76nm,柱温:25℃.结果:两种干燥方法玄参中安格洛苷-C与其它的成分能达到很好的分离,微波真空干燥玄参的安格洛苷-C含量高于自然晾晒干燥玄参的含量.结论:微波真空干燥技术用于中药玄参的干燥,不仅工艺简单、干燥时间短,而且安格洛苷-C有效成分有较高的保留.

    作者:洪伟;梁晨;聂诗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PDTC对哮喘大鼠NF-кBp65蛋白及相关因子调节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dlidine dthiocarbamate,PDTC)对核转录因子-кB (nuclear factor-кB,NF-кB)以及T-bet/GATA-3的调节作用.方法:32只清洁级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A组)、哮喘组(B组)、地塞米松治疗组(C组)和PDTC治疗组(D组).采用5点注射激发和雾化吸入的方法复制哮喘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麻醉并处死大鼠,取相关组织分别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HE染色切片、Western Blot检测NF-κBp65蛋白、T-bet/GATA-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B组模型组相比较,D组大鼠肺部组织的炎症细胞浸润较少,肺泡的组织结构较为完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结果表明,D组各项指标与B组比较均有所改善(P<0.01);在蛋白水平水平上,D组NF-κBp65和GATA-3蛋白表达均下降,T-bet的表达增加.结论:PDTC能逆转大鼠组织病理变化,降低NF-κB p65蛋白表达,并且改善哮喘大鼠T-bet/GATA-3基因表达失调,明显改善哮喘大鼠的症状.

    作者:张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分析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EPII)在腹部外科术后并发症中并非少见.它有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但治疗方法却不尽相同.我院自2001年1月~2010年6月共收治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38例,均取得良好预后.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做回顾性分析.

    作者:熊智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食物蛋白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儿童的护理

    目的:总结13例食物蛋白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FPIES)患儿的护理,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07年6月~2010年12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内科确诊的FPIES患儿共13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对症治疗、针对性护理并指导喂养.结果:7例患儿存在水电解质失衡及酸碱平衡紊乱予补液治疗,10例牛奶过敏者予氨基酸配方奶喂养,余3例患儿予避免过敏食物治疗,并指导家长阅读食物成分说明.10例牛奶过敏者均于12月龄~25月龄时耐受(69.2%),其余患儿仍在随访中.结论:FPIES预后好,临床上需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采用个体化护理及指导喂养对FPIES患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贤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鼠下丘神经元对声音时程的反应关系

    目的:探讨听神经元对声音时程(sound duration)的反应关系.方法:采用在体细胞外记录方法,通过给予双耳不同时程和强度的特征频率(characteristic frequency,CF)短纯音刺激,记录4~6周BALB/c小鼠下丘神经元听反应,并分别以动作电位发放数(spike counts,SC)和第一发放延时(first spike latency,FSL)为反应指标,分析听神经元对声音时程的反应和声音强度对时程反应的影响.结果:共记录到50个神经元反应.以SC为反应指标,这些神经元主要表现为全通型(all-pass)和长通型(long-pass),且在改变声音强度时,64%IC神经元的时程反应类型会随着声强变化而发生改变;而以FSL为反应指标分析发现,FSL并不随着声音时程的延长而缩短,且这种关系不因声强变化而发生改变,即FSL则不存在时程相关性.结论:听神经元对于声音时程的反应,以SC为指标,反应关系表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而以FSL为反应指标,时程反应关系更加单一、稳定.

    作者:王晓;丛文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24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药、推拿、针刺疗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有效性.方法:对符合中医诊断为运动性滑膜炎的24例患者进行治疗,其中治疗男性12例,女性12例,年龄20~36岁,左膝关节损伤12例,右膝关节损伤12例,每周治疗5次,每次30min,4周治疗为一疗程,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结果:治疗观察24例,临床治愈20例,显效4例,无效0例.结论:采用中医药、推拿、针刺综合治疗膝关节运动性滑膜炎,比单纯中医骨伤治疗效果好,能及时消除膝关节肿胀,疼痛,改善症状疗效明显,有利于运动员早日康复.

    作者:杨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异位妊娠保守疗法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保守疗法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一年内异位妊娠住院病人82人,随机分为A、B、C 3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B、C 3组患者均经血HCG检测并行B超检查证实为输卵管妊娠.3组的治愈率比MTX组共治疗成功23例,RU486组共治疗成功18例,MTX+RU486组共治疗成功24例.3组总治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共失败17例.结论:通过实施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有效地降低了病人的手术风险率,提高了孕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友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形同而实异于泰勒定理的定理

    由于高校各教材对泰勒定理的描述紊乱,更为甚的是证明错误不可谅解,故给出一形同而实异于泰勒定理的定理,且该定理的应用范围较之更为广泛.

    作者:梁自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时间、次数及临床特征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发作持续时间、次数及临床特征总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在24 h内行头颅MRI或CT检查,记录影像学异常病例.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比例为22.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大于30 分钟发生脑梗死者占33.5%,发作3次以上脑梗死发生率为60%;有脑卒中原发病发生脑梗死患者占63.6%.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脑梗死发生率较高,与发作时间、发作次数和原发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李伟周;陈石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和主要治疗措施.方法:收集1998~2010年收治的21例胰源性门脉高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其中急性胰腺炎并发胰源性门脉高压6例,慢性胰腺炎10例,胰腺癌4例,胰腺外伤术后并发门静脉高压1例.15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中,11例有胃底静脉曲张(73.3%),3例合并食管静脉曲张.12例(57.1%)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3例行脾切除术.结论:胰腺炎和胰腺癌是引起胰源性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脾切除术是有症状胰源性门脉高压的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周伟;徐樱;李德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对老年养生的认识

    重视老年人的养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不可推诿的职责,中医养生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前老年人面临的实际问题,谈谈中医对老年养生的认识.

    作者:吴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理念探讨

    在各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建设中,一直存在着教学理念及传统的教育方式等问题.通过结合教学实践与理论思考,阐述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方法的几点看法.这对卫生统计学的教学同样具有参考意义.

    作者:崔成贤;曹万昌;温绍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红外分光光度法鉴别醋酸地塞米松片

    目的:鉴别醋酸地塞米松片.方法: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结果:醋酸地塞米松片与醋酸地塞米松对照品红外吸收图谱一致.结论:方法可靠、准确,可用于鉴别.

    作者:高艳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乙肝病毒前S1抗原及乙肝五项与ALT的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联合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前S1抗原与乙肝五项常见模式及ALT的关系分析,探讨前S1抗原(PreS1)对病毒性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乙型肝炎病毒HbsAg阳性血清449例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所有标志物均阴性的血清55例,采用ELISA法进行前S1抗原和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五项检测,血清ALT用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检测.结果:HBsAg(+)+HBeAg(+)+HBcAb(+)、HBsAg(+)+HbeAb(+)+HbcAb(+)、HBsAg(+)加HBcAb(+)3种模式的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3.8%,71.6%.76.9%.318例preS1-Ag阳性患者血清ALT≥46/L者占34.9%,而131例HBVpreS1-Ag阴性患者ALT≥46 U/L者仅1.53%.结论:PreS1配合ALT能够敏感的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和肝功能受损的情况.

    作者:李爱丽;黄丽芳;马梅;易素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依达拉奉前后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抗炎症作用.方法:选择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组各10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观察评价2组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变化、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hs-CRP水平在梗死后7d高,随后逐渐降低.依达拉奉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4d血清hs-CRP浓度和治疗前、治疗后7d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依达拉奉组hs-CR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14d依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可以降低患者hs-CRP水平,并有助于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刘驰;刘杰;郑自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密切值法结合RSR 法对潍坊市新农合运行情况综合评价

    目的:通过统计方法的综合应用,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方法:应用密切值法对潍坊市六地区2008年新农合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合秩和比(RSR)法进行分档分析.结果: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不仅保持了密切值法计算简便准确的特点,而且还可以应用法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档分析,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作者:房刚;黎景雪;王培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荧光猝灭法快速测定芦荟大黄素血浆蛋白结合率的研究

    目的:建立荧光猝灭法快速测定芦荟大黄素血浆蛋白结合率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学.方法: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荧光剂,芦荟大黄素为荧光猝灭剂,研究激发波长280nm下的荧光光谱.结果:芦荟大黄素和BSA的荧光猝灭是静态猝灭过程,其结合常数K30℃=6.024×104 L·mol-1和K37℃=5.104×104 L·mol-1;结合分子数n30℃=0.9776和n37℃=1.0548;相互作用力主要是静电作用;同时建立了预测血浆蛋白结合率的理论模型,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芦荟大黄素浓度与BSA浓度动态变化时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全程规律.结论:不同蛋白质浓度与药物浓度条件下血浆蛋白结合率处于动态变化中,血浆蛋白结合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减少.

    作者:陈瑛;王平;陈小睿;曾勇;孟宪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