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归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组织中Caspase-8的表达及意义

徐鑫;张端莲

关键词:当归注射液, 缺血再灌注, 心肌, Caspases-8
摘要: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内Caspases-8表达的变化,探讨当归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10):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n=10);缺血再灌注组(n=10);当归治疗组(n=10),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实验完毕后,将各组动物心肌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动物心肌细胞内TRAIL表达的变化.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Caspases-8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内Caspases-8呈低表达;当归治疗组心肌细胞内Caspases-8呈低表达;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内Caspases-8呈低表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Caspases-8呈高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当归治疗组、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之间Caspases-8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当归治疗组之间Caspases-8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Caspases-8基因可能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基础,参与了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调控.当归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乙肝病毒前S1抗原及乙肝五项与ALT的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联合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前S1抗原与乙肝五项常见模式及ALT的关系分析,探讨前S1抗原(PreS1)对病毒性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乙型肝炎病毒HbsAg阳性血清449例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所有标志物均阴性的血清55例,采用ELISA法进行前S1抗原和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五项检测,血清ALT用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检测.结果:HBsAg(+)+HBeAg(+)+HBcAb(+)、HBsAg(+)+HbeAb(+)+HbcAb(+)、HBsAg(+)加HBcAb(+)3种模式的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3.8%,71.6%.76.9%.318例preS1-Ag阳性患者血清ALT≥46/L者占34.9%,而131例HBVpreS1-Ag阴性患者ALT≥46 U/L者仅1.53%.结论:PreS1配合ALT能够敏感的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和肝功能受损的情况.

    作者:李爱丽;黄丽芳;马梅;易素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异位妊娠保守疗法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保守疗法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一年内异位妊娠住院病人82人,随机分为A、B、C 3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B、C 3组患者均经血HCG检测并行B超检查证实为输卵管妊娠.3组的治愈率比MTX组共治疗成功23例,RU486组共治疗成功18例,MTX+RU486组共治疗成功24例.3组总治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共失败17例.结论:通过实施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有效地降低了病人的手术风险率,提高了孕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友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板栗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板栗壳甲醇回流提取物(组分Ⅰ)、板栗籽甲醇回流提取物(组分Ⅱ)和板栗壳甲醇浸泡提取物(组分Ⅲ)对高血糖小鼠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浓度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160mg·kg-1制高血糖小鼠模型.连续提取物灌胃 28 天后测定小鼠血清中各项生化指标.结果:板栗组分Ⅲ能显著性的降低高血糖小鼠体内的 GLU(P<0.05)、TC(P<0.05)、MDA(P<0.05)和显著性升高高血糖小鼠体内的 SOD(P<0.05);板栗组分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只在TC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板栗组分Ⅱ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甲醇浸泡板栗壳得到的板栗组分Ⅲ有降血糖作用,其他两组分降血糖作用较弱.

    作者:刘海鑫;蒋卫国;宋成武;彭丽;方念伯;余尚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乌鲁木齐市某院9524例老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分析

    目的:描述和分析老年人住院疾病谱的分布特征,旨在为医院管理者决策提供服务,为医护工作者研究疾病的发展和防治提供资料.方法:以某院2010年收治的≥60岁老年人患者9524例为对象,以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分类,对疾病谱进行比较和分布描述.统计数据采用SPEL3.1统计软件处理.结果:2010年某院累计出院25861人,其中≥60岁老年人患者9524,占总体的36.82%.按系统疾病排序,位于前10位的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损伤和中毒、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肿瘤、神经系统疾病.位于前10位的系统疾病合计8853人,占总数的92.95%,是某院老年患者的主要系统疾病.在9524例老年患者中,男性5656占总数的59.38%,女性3868占总数的40.62%,男女之比1.46:1,经χ2检验(χ2=4.83,P<0.01)性别比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郭建新;张瑞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为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自杀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回顾研究了某院近13年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研究,提出要健全精神科病房管理、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以此预防住院精神分裂患者的自杀行为.

    作者:陈喜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红外分光光度法鉴别醋酸地塞米松片

    目的:鉴别醋酸地塞米松片.方法: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结果:醋酸地塞米松片与醋酸地塞米松对照品红外吸收图谱一致.结论:方法可靠、准确,可用于鉴别.

    作者:高艳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当归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组织中Caspase-8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内Caspases-8表达的变化,探讨当归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10):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n=10);缺血再灌注组(n=10);当归治疗组(n=10),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实验完毕后,将各组动物心肌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动物心肌细胞内TRAIL表达的变化.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Caspases-8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内Caspases-8呈低表达;当归治疗组心肌细胞内Caspases-8呈低表达;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内Caspases-8呈低表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Caspases-8呈高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当归治疗组、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之间Caspases-8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当归治疗组之间Caspases-8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Caspases-8基因可能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基础,参与了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调控.当归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鑫;张端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密切值法结合RSR 法对潍坊市新农合运行情况综合评价

    目的:通过统计方法的综合应用,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方法:应用密切值法对潍坊市六地区2008年新农合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合秩和比(RSR)法进行分档分析.结果: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不仅保持了密切值法计算简便准确的特点,而且还可以应用法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档分析,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作者:房刚;黎景雪;王培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6例,随机分为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显微手术两组各18例,分析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两组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总数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行方法.

    作者:刘剑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热力学焓解释理想流体稳定流动过程

    理想流体的稳定流动过程,通常采用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来描述,对于伯努利方程的推导,通常采用功能原理的关系.而对于伯努利方程的理解,许多参考材料有误.通过引人热力学焓,给出了伯努利方程的正确解释,用焓的观点,解释理想流体的稳定流动.

    作者:刘慧;李海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依达拉奉前后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抗炎症作用.方法:选择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组各10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观察评价2组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变化、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hs-CRP水平在梗死后7d高,随后逐渐降低.依达拉奉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4d血清hs-CRP浓度和治疗前、治疗后7d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依达拉奉组hs-CR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14d依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可以降低患者hs-CRP水平,并有助于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刘驰;刘杰;郑自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压放电环境中产生的X 射线照射量的灰色预测方法

    介绍灰色系统GM (1,1)模型,并应用于高电压放电实验环境中有害因素X 射线照射量的预测分析.此模型具有所需样本量小,无需型概率分布,其适用性强,易掌握等优点.可作为高压放电环境中有害因素预测和提供有关人员控制选择的良好工具.

    作者:张茂华;杨保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有限切开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 年9 月至2010年8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6例.男21例,女5例,平均34岁.其中开放性骨折5例.按AO/ASIF分型:A3型6例,C2型9例,C3型11例.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掌倾角恢复为9°~15°(平均12.4°),尺偏角为18°~27°(平均23.5°),桡骨高度恢复良好.骨折愈合时间为3~10个月(平均5个月).关节功能疗效根据Dienst评分标准:优10例,良1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达92.3%.无针道感染,无针孔骨折,无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无伤口感染及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有限切开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作者:陈庆;刘登胜;胡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用加权秩和比法动态评价县级医院经营管理绩效

    目的:探讨用加权秩和比法动态综合评价某县级医院经营管理绩效.方法:采用加权秩和比法对成都市某县级医院2009~2010年主要经营管理指标进行动态综合评价.结果:①该院2010年工作量指标、诊疗效果和经营指标均好于2009年;工作效率指标较2009年略有下降.② 2010年医院总体综合经营管理绩效较2009年有所提升,但统计学意义尚不显著(P>0.05).结论:采用加权秩和比法对县级医院经营管理绩效进行动态综合评价,结果表达直观明晰,有实用价值.

    作者:张桂清;孔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荧光法测定不同采收期银杏叶中的总黄酮

    对山东日照沿海地区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银杏黄酮的差异.结果表明,由于日照地处沿海,季节变化缓慢,与内陆地区相比秋季来临要推迟,因此,银杏叶总黄酮含量的峰值也随之推迟,所以可将药用银杏的叶片适宜采收期确定在10月至11月上旬.通过用索氏回流法提取及超声法提取银杏叶中的总黄酮,比较得出,超声波提取的提取率要高于索氏回流的提取率.

    作者:刘君;李振泉;全先高;杨娜;王晓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形同而实异于泰勒定理的定理

    由于高校各教材对泰勒定理的描述紊乱,更为甚的是证明错误不可谅解,故给出一形同而实异于泰勒定理的定理,且该定理的应用范围较之更为广泛.

    作者:梁自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食管癌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认真做好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与护理关系.方法:将食管癌手术病人245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3例,对照组12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实验组为25.2%,对照组为44.2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可防止或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梅英;杜成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正态抽样及概率分布的EXCEL动态模拟

    利用EXCEL办公软件的函数及VBA功能,编制正态分布抽样的演示程序,并根据所抽到的样本数据自动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通过理论分布频数与计算出的实际分布频数比较,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正态分布的概率分布规律,辅助于医学统计学教学;该方法具有直观、形象、易用且快速得到结果等特点,使复杂的抽象理论变得形象而具体,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张庆远;归改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骨肉瘤组织中SSTR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SSTR2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武汉市四大三级甲医院的骨肉瘤20例及良性骨软骨瘤5例,将实验分为骨肉瘤组(n=20)和良性骨软骨瘤组(n=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组织中SSTR2的表达水平,采用HPIAS-1000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SSTR2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并用SPSS13.5软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SSTR2在骨肉瘤组织中低表达,SSTR2在良性骨软骨瘤组织中呈高表达,SSTR2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良性骨软骨瘤组织的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STR2的表达缺失可能与骨肉瘤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吴大清;张端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药机制研究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获得甲氧西林耐药决定子-mecA基因后产生的一种高耐药性菌株,MRSA几乎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对其他类型的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上升.就MRSA的相关耐药机制进行了综述.

    作者:冷凤;方琴;杜培源;刘辉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