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李振泉;全先高;杨娜;王晓龙
目的:探讨SSTR2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武汉市四大三级甲医院的骨肉瘤20例及良性骨软骨瘤5例,将实验分为骨肉瘤组(n=20)和良性骨软骨瘤组(n=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组织中SSTR2的表达水平,采用HPIAS-1000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SSTR2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并用SPSS13.5软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SSTR2在骨肉瘤组织中低表达,SSTR2在良性骨软骨瘤组织中呈高表达,SSTR2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良性骨软骨瘤组织的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STR2的表达缺失可能与骨肉瘤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吴大清;张端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设计了6个可能具有阿片κ受体亚型或次亚型作用的哌啶类衍生物.其中化合物4-(噻唑-2-基)哌啶和3-(3 -丙基-1,2,4-恶二唑-5-基)哌啶已被成功合成,总收率分别为26.2%和60%.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了LC-MS、1H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
作者:覃宇;张宝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西泮片溶出度与含量均匀度.方法:高效液相外标法,以C18化学键和硅胶为固定相,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溶出度检测波长为242nm,含量均匀度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地西泮片溶出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8.92%,RSD为1.1%(n=6),地西泮在0.01562μg~0.09372μg 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地西泮片含量均匀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8.58%,RSD为1.0%(n=6),地西泮在线性范围为:0.5125μg~3.0750μg 进样量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实验证明此方法简便、快捷,能准确测定地西泮片溶出度与含量均匀度.
作者:张健;梁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联合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前S1抗原与乙肝五项常见模式及ALT的关系分析,探讨前S1抗原(PreS1)对病毒性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乙型肝炎病毒HbsAg阳性血清449例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所有标志物均阴性的血清55例,采用ELISA法进行前S1抗原和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五项检测,血清ALT用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检测.结果:HBsAg(+)+HBeAg(+)+HBcAb(+)、HBsAg(+)+HbeAb(+)+HbcAb(+)、HBsAg(+)加HBcAb(+)3种模式的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3.8%,71.6%.76.9%.318例preS1-Ag阳性患者血清ALT≥46/L者占34.9%,而131例HBVpreS1-Ag阴性患者ALT≥46 U/L者仅1.53%.结论:PreS1配合ALT能够敏感的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和肝功能受损的情况.
作者:李爱丽;黄丽芳;马梅;易素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胆囊超声图像改变,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62例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和600例对照组(非肝炎者)进行彩色B超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组和对照组胆囊检查异常率分别为63.5 % 、14.2%,二者间胆囊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 ).前者发现胆囊壁增厚192例(34.2%),胆囊结石69例(12.3%)、胆囊息肉样变80例(14.2%),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结论: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易合并胆囊疾病,慢性肝炎病毒感染是胆囊病变的危险因素,超声检查对临床诊断治疗均有意义.
作者:潘电享;叶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总结13例食物蛋白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FPIES)患儿的护理,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07年6月~2010年12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内科确诊的FPIES患儿共13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对症治疗、针对性护理并指导喂养.结果:7例患儿存在水电解质失衡及酸碱平衡紊乱予补液治疗,10例牛奶过敏者予氨基酸配方奶喂养,余3例患儿予避免过敏食物治疗,并指导家长阅读食物成分说明.10例牛奶过敏者均于12月龄~25月龄时耐受(69.2%),其余患儿仍在随访中.结论:FPIES预后好,临床上需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采用个体化护理及指导喂养对FPIES患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贤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 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要求无痛人流的孕妇380 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80 例于无痛人流术前30min空腹口服米索400μg,对照组200 例无痛人流术前不用任何药物.结果:两组镇痛率均为100%、均无人流综合征发生,宫口扩张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异丙酚用量少、清醒快.结论:在无痛人流术前30min空腹口服米索可有效扩张宫颈,减轻宫颈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作者:周芷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认真做好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与护理关系.方法:将食管癌手术病人245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3例,对照组12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实验组为25.2%,对照组为44.2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可防止或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梅英;杜成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对山东日照沿海地区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银杏黄酮的差异.结果表明,由于日照地处沿海,季节变化缓慢,与内陆地区相比秋季来临要推迟,因此,银杏叶总黄酮含量的峰值也随之推迟,所以可将药用银杏的叶片适宜采收期确定在10月至11月上旬.通过用索氏回流法提取及超声法提取银杏叶中的总黄酮,比较得出,超声波提取的提取率要高于索氏回流的提取率.
作者:刘君;李振泉;全先高;杨娜;王晓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为避免出现检验结论因检查项下供试品取用量不同而不同的情况.方法:对少数药品质量标准检查项下供试品取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修订建议.结论:药品质量标准需要不断完善.
作者:谈大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板栗壳甲醇回流提取物(组分Ⅰ)、板栗籽甲醇回流提取物(组分Ⅱ)和板栗壳甲醇浸泡提取物(组分Ⅲ)对高血糖小鼠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浓度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160mg·kg-1制高血糖小鼠模型.连续提取物灌胃 28 天后测定小鼠血清中各项生化指标.结果:板栗组分Ⅲ能显著性的降低高血糖小鼠体内的 GLU(P<0.05)、TC(P<0.05)、MDA(P<0.05)和显著性升高高血糖小鼠体内的 SOD(P<0.05);板栗组分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只在TC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板栗组分Ⅱ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甲醇浸泡板栗壳得到的板栗组分Ⅲ有降血糖作用,其他两组分降血糖作用较弱.
作者:刘海鑫;蒋卫国;宋成武;彭丽;方念伯;余尚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依达拉奉前后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抗炎症作用.方法:选择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组各10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观察评价2组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变化、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hs-CRP水平在梗死后7d高,随后逐渐降低.依达拉奉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4d血清hs-CRP浓度和治疗前、治疗后7d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依达拉奉组hs-CR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14d依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可以降低患者hs-CRP水平,并有助于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刘驰;刘杰;郑自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体外培养囊胚细胞抗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获取妊娠3.5d小鼠囊胚,分别移入3个培养皿中,分别为A、B、C 3组,A组(基础培养液);B组(基础培养液+30mmol/L的葡萄糖溶液);C组(基础培养液+30mmol/L的葡萄糖溶液+100ng/ml的人重组IGF-1).连续培养了72小时后,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囊胚细胞中Bim的表达,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Bim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B组囊胚细胞中Bim的表达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推测IGF-1对高糖诱导的小鼠着床前早期胚胎凋亡起了抑制作用.
作者:陈璇;张端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灰色系统一阶一个变量的微分方程型模型(GM(1,1)模型)预测隐性梅毒发病率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灰色GM(1,1)模型对广西南宁市2004~2010年隐性梅毒年发病率数据进行建模拟合,并进行外推预测.结果:建立的广西南宁市隐性梅毒年发病率GM(1,1)预测模型,拟合精度高(C≈0.311,P=1),可用于外推预测.结论:灰色系统一阶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和预测隐性梅毒发病率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将其应用于隐性梅毒发病预测是可行的.
作者:梁红慧;农初师;黄夏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内Caspases-8表达的变化,探讨当归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10):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n=10);缺血再灌注组(n=10);当归治疗组(n=10),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实验完毕后,将各组动物心肌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动物心肌细胞内TRAIL表达的变化.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Caspases-8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内Caspases-8呈低表达;当归治疗组心肌细胞内Caspases-8呈低表达;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内Caspases-8呈低表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Caspases-8呈高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当归治疗组、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之间Caspases-8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当归治疗组之间Caspases-8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Caspases-8基因可能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基础,参与了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调控.当归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鑫;张端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以探讨肥胖为前列腺癌病因可能性的Meta分析为例,检索近10年公开发表的有关肥胖与前列腺癌的研究文献,纳入文献6篇,累计病例3328例,对照535724例,分别采用RevMan 5.0软件中的分类数据和一般反向方差法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方法的OR值及95%CI等统计量相似,OR=1.11,95%CI为1.01~1.23.
作者:向安莉;张铃;叶方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自杀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回顾研究了某院近13年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研究,提出要健全精神科病房管理、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以此预防住院精神分裂患者的自杀行为.
作者:陈喜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高血脂猪阴茎海绵体组织结构的改变.方法:建立猪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同窝生乳猪12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6) 和反搏组(n=6),反搏组从2.5 月龄完成36h的EECP 方案,采集组织标本连续切片HE染色后置于光学显微镜高倍视野下观察,观察内容为内皮细胞形态、纤维及平滑肌增生情况,并根据病变轻重排序分别赋予1~12分值.结果:反搏组阴茎海绵体光镜下病理等级分为(1、2、3、5、7、8),对照组阴茎海绵体光镜下病理等级分为(4、6、9、10、11、12),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Test,P<0.05有统计意义.病理观察时反搏组及对照组比较可见:①内皮细胞排列对照组较反搏组紊乱,肿胀及脱落的数量较多;②纤维增生两组均可见,多伴有粘液样变,两组比较差别不明显;③两组均见平滑肌增生,多伴粘液样变,对照组平滑肌增生程度较反搏组明显.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可以改善或延缓高脂血症对阴茎海绵体的病理损害.
作者:齐涛;张滨;方典秋;陈俊;金铭昱;王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内TRAIL表达的变化,探讨当归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10):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n=10);缺血再灌注组(n=10);当归治疗组(n=10),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实验完毕后,将各组动物心肌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动物心肌细胞内TRAIL表达的变化.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TRAIL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内TRAIL呈低表达;当归治疗组心肌细胞内TRAIL呈低表达;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内TRAIL呈低表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TRAIL呈高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当归治疗组、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之间TRAIL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当归治疗组之间TRAIL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TRAIL基因可能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基础,参与了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调控.当归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凌娜佳;张端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重视老年人的养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不可推诿的职责,中医养生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前老年人面临的实际问题,谈谈中医对老年养生的认识.
作者:吴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