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对老年养生的认识

吴英

关键词:中医养生学, 老年养生, 老年人, 医务工作者, 祖国医学, 实际问题, 职责, 认识
摘要:重视老年人的养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不可推诿的职责,中医养生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前老年人面临的实际问题,谈谈中医对老年养生的认识.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密切值法结合RSR 法对潍坊市新农合运行情况综合评价

    目的:通过统计方法的综合应用,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方法:应用密切值法对潍坊市六地区2008年新农合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合秩和比(RSR)法进行分档分析.结果: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不仅保持了密切值法计算简便准确的特点,而且还可以应用法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档分析,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作者:房刚;黎景雪;王培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为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自杀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回顾研究了某院近13年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研究,提出要健全精神科病房管理、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以此预防住院精神分裂患者的自杀行为.

    作者:陈喜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依达拉奉前后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抗炎症作用.方法:选择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组各10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观察评价2组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变化、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hs-CRP水平在梗死后7d高,随后逐渐降低.依达拉奉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4d血清hs-CRP浓度和治疗前、治疗后7d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依达拉奉组hs-CR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14d依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可以降低患者hs-CRP水平,并有助于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刘驰;刘杰;郑自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生物显微镜照明系统的改进和探索

    目的:通过对Nikon YS100生物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发展现状分析,探索生物显微镜照明系统改进的方法,实现改善视觉效果、节约教学成本.方法:将普通卤素灯、红光LED、蓝光LED、白光LED替换现用飞利浦7388卤素灯,并按各类灯源参数对电源作相应调整,对比观察标本效果.结果白光LED观察效果较其他几种光源效果好.结论:在电光源生物显微镜上用高亮度发白光二极管取代现用的卤素灯具有亮度高、节能、经济、环保等优势,可以替代生物显微镜现用卤素灯.

    作者:申萍香;刘玉江;周灵贵;廖兴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谈药品检查项下所需的供试品量

    目的:为避免出现检验结论因检查项下供试品取用量不同而不同的情况.方法:对少数药品质量标准检查项下供试品取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修订建议.结论:药品质量标准需要不断完善.

    作者:谈大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对老年养生的认识

    重视老年人的养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不可推诿的职责,中医养生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前老年人面临的实际问题,谈谈中医对老年养生的认识.

    作者:吴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缬沙坦与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评价缬沙坦联用吲哒帕胺对中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稳定性,结果显示,各组治疗前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6.43%.治疗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动态血压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 78.5%和 66%.缬沙坦、吲哒帕胺联用使降压效果增强,且作用平稳.

    作者:李晓华;陈玉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液质联用法测定人体血浆中瑞芬太尼的浓度

    目的:建立人体血浆中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EF)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HPLC-MS/MS)的分析方法.方法:血浆中REF 用乙酸乙酯作液-液提取,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法测定REF血药浓度.结果:血浆中瑞芬太尼浓度在0.1~25u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典型代表方程为:Y=0.2690·X-2.9549·10-4,r2=0.9944(n=7),低检测浓度为0.1ug.L-1(S/N>10).REF血浆样品的低、中、高三个浓度(0.2ug.L-1、1.25 ug.L-1和12.5 ug.L-1)其日内、日间变异系数(RSD)均不大于±10%,其方法回收率均不低于80%.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REF儿科临床应用和药动学研究的血药浓度测定.

    作者:欧定宏;陈怡禄;谭永红;卓仪;杨彤;和凡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盐酸氟西汀对更年期抑郁症女性血压血脂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氟西汀对更年期抑郁症妇女血压血脂的影响.方法:临床收集更年期抑郁症女性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盐酸氟西汀组和安慰剂组.盐酸氟西汀组给予盐酸氟西汀20mg每日,安慰剂组给予安慰剂20mg每日,疗程为一个月,治疗前后查血压和血脂.结果:盐酸氟西汀组血压,三酰甘油较安慰剂组明显下降,总胆固醇较安慰剂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能降低更年期忧郁症女性的血压,改善血脂水平.

    作者:陈爱春;顾宗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通畅气道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纳洛酮1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ml静注,然后以2 mg纳洛酮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12 h/次.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气分析、促醒时间及呼吸、心率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杜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骨肉瘤组织中SSTR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SSTR2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武汉市四大三级甲医院的骨肉瘤20例及良性骨软骨瘤5例,将实验分为骨肉瘤组(n=20)和良性骨软骨瘤组(n=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组织中SSTR2的表达水平,采用HPIAS-1000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SSTR2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并用SPSS13.5软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SSTR2在骨肉瘤组织中低表达,SSTR2在良性骨软骨瘤组织中呈高表达,SSTR2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良性骨软骨瘤组织的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STR2的表达缺失可能与骨肉瘤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吴大清;张端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荧光猝灭法快速测定芦荟大黄素血浆蛋白结合率的研究

    目的:建立荧光猝灭法快速测定芦荟大黄素血浆蛋白结合率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学.方法: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荧光剂,芦荟大黄素为荧光猝灭剂,研究激发波长280nm下的荧光光谱.结果:芦荟大黄素和BSA的荧光猝灭是静态猝灭过程,其结合常数K30℃=6.024×104 L·mol-1和K37℃=5.104×104 L·mol-1;结合分子数n30℃=0.9776和n37℃=1.0548;相互作用力主要是静电作用;同时建立了预测血浆蛋白结合率的理论模型,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芦荟大黄素浓度与BSA浓度动态变化时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全程规律.结论:不同蛋白质浓度与药物浓度条件下血浆蛋白结合率处于动态变化中,血浆蛋白结合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减少.

    作者:陈瑛;王平;陈小睿;曾勇;孟宪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PDTC对哮喘大鼠NF-кBp65蛋白及相关因子调节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dlidine dthiocarbamate,PDTC)对核转录因子-кB (nuclear factor-кB,NF-кB)以及T-bet/GATA-3的调节作用.方法:32只清洁级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A组)、哮喘组(B组)、地塞米松治疗组(C组)和PDTC治疗组(D组).采用5点注射激发和雾化吸入的方法复制哮喘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麻醉并处死大鼠,取相关组织分别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HE染色切片、Western Blot检测NF-κBp65蛋白、T-bet/GATA-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B组模型组相比较,D组大鼠肺部组织的炎症细胞浸润较少,肺泡的组织结构较为完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结果表明,D组各项指标与B组比较均有所改善(P<0.01);在蛋白水平水平上,D组NF-κBp65和GATA-3蛋白表达均下降,T-bet的表达增加.结论:PDTC能逆转大鼠组织病理变化,降低NF-κB p65蛋白表达,并且改善哮喘大鼠T-bet/GATA-3基因表达失调,明显改善哮喘大鼠的症状.

    作者:张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新型哌啶类杂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表征

    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设计了6个可能具有阿片κ受体亚型或次亚型作用的哌啶类衍生物.其中化合物4-(噻唑-2-基)哌啶和3-(3 -丙基-1,2,4-恶二唑-5-基)哌啶已被成功合成,总收率分别为26.2%和60%.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了LC-MS、1H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

    作者:覃宇;张宝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微生态制剂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妈咪爱,通过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61.22±28.63)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39.87±23.11)μmol/L,P<0.01.结论:妈咪爱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魏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同工艺干燥的玄参中安格洛苷-C的含量分析

    目的:探讨干燥工艺对玄参质量的影响,分析不同工艺干燥的玄参中安格洛苷-C的含量.方法:将鲜玄参分别采用自然晾晒和微波真空干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工艺干燥玄参中安格洛苷-C的含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1%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76nm,柱温:25℃.结果:两种干燥方法玄参中安格洛苷-C与其它的成分能达到很好的分离,微波真空干燥玄参的安格洛苷-C含量高于自然晾晒干燥玄参的含量.结论:微波真空干燥技术用于中药玄参的干燥,不仅工艺简单、干燥时间短,而且安格洛苷-C有效成分有较高的保留.

    作者:洪伟;梁晨;聂诗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正态抽样及概率分布的EXCEL动态模拟

    利用EXCEL办公软件的函数及VBA功能,编制正态分布抽样的演示程序,并根据所抽到的样本数据自动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通过理论分布频数与计算出的实际分布频数比较,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正态分布的概率分布规律,辅助于医学统计学教学;该方法具有直观、形象、易用且快速得到结果等特点,使复杂的抽象理论变得形象而具体,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张庆远;归改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当归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组织中TRAIL的表达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内TRAIL表达的变化,探讨当归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10):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n=10);缺血再灌注组(n=10);当归治疗组(n=10),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实验完毕后,将各组动物心肌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动物心肌细胞内TRAIL表达的变化.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TRAIL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内TRAIL呈低表达;当归治疗组心肌细胞内TRAIL呈低表达;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内TRAIL呈低表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TRAIL呈高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当归治疗组、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之间TRAIL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当归治疗组之间TRAIL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TRAIL基因可能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基础,参与了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调控.当归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凌娜佳;张端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IGF-1对体外培养囊胚细胞抗凋亡的作用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体外培养囊胚细胞抗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获取妊娠3.5d小鼠囊胚,分别移入3个培养皿中,分别为A、B、C 3组,A组(基础培养液);B组(基础培养液+30mmol/L的葡萄糖溶液);C组(基础培养液+30mmol/L的葡萄糖溶液+100ng/ml的人重组IGF-1).连续培养了72小时后,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囊胚细胞中Bim的表达,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Bim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B组囊胚细胞中Bim的表达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推测IGF-1对高糖诱导的小鼠着床前早期胚胎凋亡起了抑制作用.

    作者:陈璇;张端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食管癌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认真做好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与护理关系.方法:将食管癌手术病人245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3例,对照组12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实验组为25.2%,对照组为44.2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可防止或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梅英;杜成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