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帼英;叶素敏
采用选择性和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栓塞支气管等动脉出血所致的28例大咯血介入手术的配合护理作了报道.文中着重对手术的配合,术前和术后护理作了总结.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在院间转运重症儿童中的实际使用效能.方法实施转运的患儿于转运前根据转出医院记录的各项参数计算转运前评分;回院后48h内再记录各项参数计算转运后评分;根据两次评分与实际治疗效果比较.结果非危重、危重、极危重3组患儿,转运前后各组间死亡率差异显著(p<0.01).转运前后评分差值≤0者,与>0组病死率差异显著(p<0.01).死亡组评分≤70分者,>70、≤80分者,>80、≤90分者,在转运前后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0.01).结论评分法在院间转运中使用效果良好,并可根据评分法设立转运指征.
作者:马文成;王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人工食管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只植入胸段记忆合金组合式人工食管的实验动物模型术后所进行X线平片和食管造影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结果 X线平片清晰显示胸内植入记忆合金组合式人工食管植入的位置原位固定>9个月3只;2~3月内脱管3只;>3个月内脱管4只;管体全部滑至胃内.食管造影连续摄片显示重度新生食管狭窄3只;轻度新生食管狭窄4只,同期介入安放食管支架2只.全组仅见1只发生吻合口细小瘘,无发现其它胸内并发症.结论①X线检查是进行人工食管动物实验研究简单且实用的检查方法.②食管造影连续摄片检查方法可为已建立植入人工食管的猪实验动物模型术后的观察研究及介入治疗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帮助.
作者:黄健民;陈德基;梁建辉;郑兆斌;俞晓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30例、缓解期27例和正常对照者26例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TT3、TT4、FT3、FT4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和缓解期组(p<0.01);肺心病缓解期组TT3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TT4水平无差异.3组患者TSH水平无差异.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反映了老年肺心病患者的全身状态和严重程度.动态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观察肺心病的发展和转归.
作者:夏碧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被动运动在肺心病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对肺心病A、B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被动摇摆运动,在运动前、后及停机5min后记录3组SaO2及P的改变.结果 3组测试者运动后均有全身放松及头脑清醒感,健康组运动前、后及停机5min后SaO2及P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肺心病A、B两组运动后SaO2上升.A组P下降(p<0.01);B组P下降(p<0.05).运动后和停机5min后比较SaO2及P的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被动运动在肺心病康复治疗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作者:杨志卫;秦茵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与原发损伤的关系,为判断运动功能恢复提供借鉴.方法对168例外伤所致的脊髓损伤治疗观察随访,按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21例脊髓完全损伤无1例运动功能恢复,147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有20.4%恢复到C级,54.2%恢复到D级,40.1%恢复到E级.结论脊髓神经损伤后其运动功能恢复,主要取决于原发损伤的程度.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按ASIA标准,可恢复1~2个级别,如果按0~5级的肌力评定,治疗后肌力可提高2~3级肌力,若要使肌力恢复到5级,那么治疗前的肌力低在2~3级,而0~1级肌力很难恢复到5级.
作者:张明友;苏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儿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应用于扁桃体摘除术+腺样体刮除术220例、单纯行扁桃体摘除术29例、单纯腺样体刮除术44例.结果有7例扁桃体摘除术+腺样体刮除术后局部水肿,气管导管拔出后呼吸道不通畅,经置入口咽通气道,静注地塞米松及吸氧后好转.3例轻度喉痉挛,经吸氧和注入地塞米松后好转.2例因术后术野出血重新麻醉后止血,其余均经过平稳,无麻醉并发症.结论静吸复合全麻应用于小儿OSAS手术,麻醉诱导及维持平稳,术后苏醒早,麻醉并发症少、安全.
作者:倪锦;张国强;邝小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本文报道从临床感染患者分离的65株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用14种抗生素作体外敏感性试验,并同时进行β-内酰胺酶和耐甲氧西林测定.根据结果显示MRSA85%(55/65)产β-内酰胺酶51%(33/65),其耐药谱为:青霉素、氨苄青、氧哌嗪、凯富隆、菌必治、忽嗪酸分布于95%~80%,环丙氟、西力欣、庆大、复达欣先锋必分布于79%~60%.亚胺硫、丁胺、先锋V分布于59%~40%.所有产β-内酰胺酶的MRSA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谱显示青霉素、环内氟、西力欣、庆大、氨苄青、氧哌嗪、复达欣、先锋必、先锋V、凯富隆、菌必治、忽嗪酸均大于80%,亚胺硫、丁胺也大于60%.建议对医院内严重感染且经多种抗生素效果欠佳的患者,除应进行常规体外敏感试验,还应该进行其它生物试验,例如β-内酰胺酶测定、耐甲氧西林测定等,以供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张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常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情况.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量表,和有关临床资料对56例常规血液透析患者和62例非透析对照组进行睡眠质量调查.结果血液透析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男女比例、教育程度和种族上无明显差别;血透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活动障碍和睡眠质量总分上均较差.结论大部分血液透析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其主诉表现多样性,值得临床医生关注.
作者:冯励;文吉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本文介绍了在一种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器中是如何对心电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智能分析的.为了适应便携式仪器的特征,我们在心电信号预处理中采用了FFT滤波和滑动平均滤波的方法去除各种干扰并使图像得以平滑,同时采用了差分阈值法提取特征点.考虑到监护仪器的实用性,在心电信号分析阶段,我们采用了分析特征间期异常情况的方法来替代对病症的智能诊断功能.
作者:张帷;张石;鲍喜荣;张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长跑有氧、无氧训练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上海市及上海体院田径队中长跑运动员,根据个人运动专长,安排相应专项训练;12名进行有氧训练,14名进行无氧训练,分别在训练前及运动后即刻抽静脉血,检测LD、Na、K、Cl、Ca、P、Mg、Fe、Cu、BUN、Cr、UA 及Glu等生化指标.结果①两组训练后LD、Na、Cl、P、BUN、Cr、UA水平均极显著升高(均p<0.01,尤其Cr水平运动后升幅均大于80%);Cu水平极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均大于35%,p<0.01).②有氧组训练后Mg水平显著下降(p<0.05),无氧组则微升高.③无氧组训练后K水平呈下降(该组14人中,12人下降,两人微升,p=0.06;有氧组则微升);Ca、Fe及Glu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有氧组均微升).结论血浆Cr水平对于运动训练强度十分敏感,可作为监控肾脏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作者:徐玉莲;李闻捷;惠小阳;张建荣;李国强;孙鸿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胸部肿瘤患者围术期输血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分析了145例胸部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多种因素.结果 145例中75例输血组,其感染19例(25.3%);未输血的70例中,感染3例(4.29%)(p<0.05).术后感染发生随输血量而增大(p<0.01).结论围术期输血会增加术后感染,故在保证患者能够耐受麻醉、手术治疗及手术后恢复顺利的情况下,尽量不输血或少输血,对确需输血者应采取成分输血,提高输血质量.
作者:李国鹏;吴俊峰;梁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儿童烟雾病的特征表现并与核磁共振(MRA)对照比较其诊断价值.方法对6例由MRA确诊为烟雾病患儿的TCD检查资料比较分析.结果 6例患者TCD获得的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特征性,TCD所测出的病变血管与MRA证实的病变部位基本符合. TCD与MRA对照分析结果:①MRA显示血管狭窄,TCD均见相应动脉血流速度增快;②MRA显示血管严重狭窄,TCD显示该血管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频谱降低或无血流信号;③椎动脉系统因其与颈内动脉系统由后交通动脉相连,当颈内动脉系统出现狭窄闭塞,椎动脉系统血流代偿性增快,也为TCD所证实.结论 TCD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可以对烟雾病患者的脑血流进行追踪观察.对于烟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且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杨思达;宁书尧;王秀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代谢叶酸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A1298C)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直肠癌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对56例直肠癌和143例正常对照组MTHFR A1298C基因型作比较.结果在正常对照中, MTHFR A1298C 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8.5%、24.5%和7.0%,而在直肠癌病人中分别为67.9%、23.2%和8.9%,两者无差异.结论 MTHFR A1298C单核苷酸多态可能与直肠癌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作者:何铭均;罗劲根;柳息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t(14;18)染色体易位产生融合基因bcl-2/IgH,bcl-2高表达可阻抑细胞凋亡的发生,bax可拮抗bcl-2的抗凋亡效应,起着加速细胞凋亡的作用.bcl-2和bax基因的紊乱是AL(急性白血病)形成与发展的原因之一.这些细胞凋亡调控基因不仅参与了白血病的形成,还与白血病的某些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因素密切相关.在治疗bcl-2相关肿瘤时,若能联合使用bcl-2反义核酸和其它诱导细胞死亡制剂,可使肿瘤细胞对后者的敏感性增加,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洁霞;毛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肌钙蛋白I(cTnI)和磷酸肌酸同功酶(CK-MB)检测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为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的4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检测cTnI和CK-MB.结果 cTnI阳性37例(77.08%),而CK-MB阳性13例(27.08%)(p<0.001).结论 cTnI是心肌细胞受到病毒性损伤的可靠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作者:郭念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估吸入低浓度的氦-氧混合气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对2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通过非重复呼吸面罩吸入10L/min含氧40%的氦-氧混合气雾化吸入喘乐宁(治疗组)或者空气-氧气雾化吸入喘乐宁(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喘憋、紫绀、吸气三凹征、烦躁、咳嗽等症状缓解情况及肺部听诊的改变及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0min血气分析的比较.使用临床哮喘评分标准进行治疗前后的临床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哮喘评分都有降低,两组治疗结果相比有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使用氦-氧作雾化吸入患儿PaO2、PaCO2、pH改善更为明显.结论使用氦-氧雾化吸入能将更多支气管舒张药物带到小气道,降低小气道的阻力,改善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比常规氧气雾化吸入更加迅速有效,在治疗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时可先使用氦-氧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药物改善症状,降低气管插管率.
作者:梁志成;李伟强;黄灼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118例氟乙酰胺中毒病例临床抢救的分析,总结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救治方法.方法清除毒物、解毒剂治疗、对症治疗,必要时血液透析.结果 118例氟乙酰胺中毒病人中117例抢救成功,其中5例继发肾功能不全,经血透好转出院,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紧急救助、争取时间及早应用解毒剂是抢救成败的关键.
作者:陈楚鹏;郭旭武;陈纪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环节、时段、人群及防范对策.方法对69例护理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见的护理差错是药物治疗失误(79.7%),发生的直接原因多见于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52例(75.4%),未遵守操作规程和护理常规15例(21.7%),发生的环节多见于过医嘱环节20例(29.0%)、治疗环节20例(42.0%),发生时段多见于中夜班独立当班时、常规工作时(28.9%),工作繁忙时、节假日(21.7%),发生人群多见于低年资护士(59.1%)、护师(31.8%).结论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健全制度,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是预防护理差错的有效措施.
作者:熊桂华;刘桂卿;邓惠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不断出现的新材料,例如定制型假体、可延长假体等,以及不断采用的新技术,例如瘤骨灭活方法、血管重建技术、骨移植技术等,突破了以往手术的一些禁忌范围,成为恶性骨肿瘤治疗主要发展方向.同时,保肢治疗的疗效也有不少人质疑,应在适应症选择上慎重.
作者:陈东峰;白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