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临床研究

李梁斌

关键词:原发性夜间遗尿症, 弥凝, 中西医结合,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单纯性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儿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醋酸去氧加压素(弥凝),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夜间尿量及夜间尿渗透压,随访半年记录两组患儿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夜间尿量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夜间尿渗透压改善更明显(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为10.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73%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疗效明显,复发率低,无明显药物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研究概述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变应性鼻炎患者日益增多,西药虽能迅速缓解症状,但难治其根,且西药的副作用不可避免.中医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重大进展,如穴位埋线、耳穴埋豆、敷贴等疗效显著.综述采用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向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含膏粉软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含膏粉软胶囊的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膏粉的粒度、水分、蜂蜡、大豆磷脂的佳用量比.结果:佳工艺条件为膏粉水分控制在2.5%以内,粒度达到120目以上,蜂蜡:大豆磷脂:玉米油配比为0.08:0.05:1.结论:该工艺稳定可靠,适用于含膏粉软胶囊的工业化生产.

    作者:赵红丽;李菲;屈云萍;姜国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药膜剂研究进展

    中药膜剂是近年来中药制剂研发的重要领域,集靶向给药,疗效可靠,具有用药量小、性能稳定、无首过消除效应、药效作用时间长、携带使用方便、价格合理等诸多优点,贴合现代中药发展的趋势.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辅料、制备工艺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对中药膜剂的研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中药膜剂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线索.

    作者:邓言欢;陈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清肝解郁汤加减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清肝解郁汤加减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清肝解郁汤加减,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指标(TNF-α、IL-6)检测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IL-6检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研究组患者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清肝解郁汤加减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疗效明显,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绮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裴正学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经验

    通过侍诊期间所见所闻,总结裴正学教授诊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心得.裴老指出,肝、脾、肾为该病相干之脏,重责于肝.肝气郁滞、痰瘀互结为基本病机,故治疗各阶段尤为重视疏肝解郁、化瘀散结,以自拟方柴山合剂为代表方,重在疏肝理气、软坚散结,同时配合健脾益气、调理冲任等治法,标本兼顾,虚实并调,效果满意.

    作者:李国莹;马泉;祁莉;陈浩方;蒲朝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均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强的松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肺活量、肺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大通气量、动脉血氧分数,记录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患者肺活量、肺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大通气量、动脉血氧分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强的松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延缓肺纤维化程度,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长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良附丸中药配方颗粒、饮片汤剂治疗胃脘痛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良附丸中药配方颗粒、饮片汤剂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5例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多中心、随机、双盲和平行对照的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n=56,良附丸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对照组(n=56,良附丸饮片汤剂治疗)、安慰剂组(n=53,安慰剂治疗),共治疗7天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基本生命体征、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和疗效指数.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愈显率为48.15%,高于对照组88.89%、51.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附丸中药配方颗粒、传统中药饮片汤剂治疗胃脘痛疗效相当,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魏朝辉;吴向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案例报道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采用手术疗法治疗该病恢复时间较长,而且并不能完全解除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而中医推拿是祖国传统医学中具特色的疗法之一,其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尚征宇;焦欣;彭坤;罗建;罗才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童安荣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衰皮肤瘙痒经验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的的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致使出现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和肾小球硬化等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皮肤瘙痒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较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童安荣主任医师从事肾脏病研究30余年,在中医治疗慢性肾衰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从脾肾及瘀血论治慢性肾衰皮肤瘙痒,同时兼以安神,采用健脾补肾、活血化瘀的方法,在治疗慢性肾衰皮肤瘙痒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从中医学对慢性肾衰皮肤瘙瘁的认识及其与脾肾的关系进行论述,总结导师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皮肤瘙痒的临证经验,以飨读者.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活血化瘀汤联合骨肽注射液对胫骨骨折术后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骨肽注射液联合活血化瘀汤对胫骨骨折术后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8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29例,单一组患者应用骨肽注射液治疗,联合组患者应用骨肽注射液联合活血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踝关节恢复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骨代谢指标,包括BGP(骨钙素)、PICP(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CT(降钙素)、β-CTX(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Total-PINP(血清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BALP/ALP及血清骨碱性磷酸酶/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治疗后,与单一组比较,联合组患者BALP/ALP、BGP、PICP、CT水平更高,β-CTX、Total-PINP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一组比较,联合组患者术后第3、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肽注射液联合活血化瘀汤可改善胫骨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调节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乃赞;和园园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加味二陈汤治疗小儿痰湿蕴肺型感染后咳嗽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二陈汤治疗小儿痰湿蕴肺型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小儿痰湿蕴肺型感染后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加味二陈汤口服)和对照组(氨酚黄那敏颗粒+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各10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咳嗽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为(10.3±4.9)天,短于对照组的(15.6±5.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二陈汤治疗小儿痰湿蕴肺型感染后咳嗽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永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复方血栓通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血栓通软胶裳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复方血栓通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尼莫地平治疗,采用爱丁堡斯堪—那维亚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综合评判方法测评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功能评级4~7级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徐之才《逐月养胎方》浅析

    《逐月养胎方》为北齐著名医家徐之才所著,此学说为后世妊娠养胎、妊娠疾病诊治、妊娠期间饮食宜忌、胎教等多方面有创造性的启发.从本方在用药、食材选用、养胎胎教及经络理论等方面的学说与现代医学研究进行阐述比较.

    作者:邓蒂斯;李宛静;雒芙蓉;张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辛开苦降法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结肠癌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法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51),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1.9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结肠癌疗效明显,可明显降低患者症状积分,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黄元御《四圣心源》论治泄利学说初探

    黄元御重视中气及阴阳升降,临证力主顾护中气及调整阴阳,对多种疾病论治都有独到的见解.对黄元御《四圣心源》所述泄利学说进行初探,总结其主要病机、治疗法则与遣方用药,为临床治疗泄利提供思路.

    作者:戚徐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变波长HPLC法同时测定金柴胶囊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

    目的:建立可以同时测定金柴胶囊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的变波长HPLC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Cosmo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一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波长:绿原酸(327nm)和黄芩苷(280nm).结果:绿原酸和黄芩苷均获得良好的分离度,阴性样品不干扰样品的测定;绿原酸和黄芩苷分别在13.3~53.2μg/mL和55~220μg/mL进样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RSD=1.6%)和99.8% (RSD=0.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金柴胶囊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作者:郝福;李东;胡向青;巴晓雨;李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杞菊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杞菊地黄丸合天麻钧藤饮加味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联合杞菊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8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杞菊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勇;钱冬梅;李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新加良附颗粒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移植瘤裸鼠血清IL-23、IL-21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新加良附颗粒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移植瘤裸鼠血清IL-23、IL-21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裸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组、5-Fu组、新加良附中剂量+5-FU组(联合给药组)及新加良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新加良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10g·d-1· kg-1、5g·d1·kg-1、2.5g·d-1·kg-1;5-FU组给药剂量为17mg·d-1·kg1;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联合给药组剂量为新加良附颗粒中剂量(5g·d-1·kg-1)联合应用5-FU(17mg· d-1·kg1).连续给药10天,进行眼球取血并处死小鼠,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23、IL-21的含量.结果:联合给药组、5-FU组、新加良附高、中、低剂量组裸鼠血清中IL-23、IL-21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与新加良附大剂量组、5-FU组比较,联合给药组血清IL-23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加良附大剂量组、5-FU组比较,联合给药组血清IL-21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加良附颗粒联合5-FU具有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移植瘤裸鼠血清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21、IL-23的表达,其可能通过调节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影响胃癌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吴晓勇;陈信义;宋延平;赵林涛;田杰;周义浪;王云龙;陈广雷;侯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从血液流变学探讨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的针灸治疗

    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是力学向血液学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细胞的流变性(变形性、聚集性和黏附性)、血液流动性、血液凝固性、血细胞之间以及血液与血管壁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其在病理状态下的变化规律.近年研究已证实血液流变学改变与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产生、发展、转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分析针灸治疗后KOA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旨在探索出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瘀血阻滞型KOA的方法.

    作者:刘骏达;吴明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西药配伍相互作用研究

    中西药配伍的相互作用在中西药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分析中西药相互作用的机理,从而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和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以更好地服务临床.

    作者:张凤瑞;杨明慧;刘玥欣;黄晓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