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喉痹方治疗急性咽炎药理作用研究

张凯;杨晓瑞

关键词:小儿喉痹方, 桂枝, 杏仁, 急性咽炎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喉痹方对于急性咽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廓肿胀实验、热板实验、醋酸扭体实验、氨水引咳实验、气管酚红排泄实验及氨水制备急性咽炎动物造模的方法,考察小儿喉痹方的抗炎、解热、镇痛、止咳、排痰作用及其对急性咽炎的治疗作用.结果:小儿喉痹方水提液可明显抑制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肿胀,延长热板法致痛小鼠舔足潜伏时间,减少醋酸致痛小鼠扭体次数,减少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次数,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的排泌量.对于氨水导致的大鼠急性咽炎模型而言,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其对炎症导致的大鼠咽部组织损伤有一定的改善和修复作用,并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液中的炎症因子水平.结论:小儿喉痹方具有良好的抗炎、解热、镇痛、止咳和排痰作用,并对急性咽炎具有治疗作用,可作为治疗儿童急性咽炎的备选药物.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黄元御《四圣心源》论治泄利学说初探

    黄元御重视中气及阴阳升降,临证力主顾护中气及调整阴阳,对多种疾病论治都有独到的见解.对黄元御《四圣心源》所述泄利学说进行初探,总结其主要病机、治疗法则与遣方用药,为临床治疗泄利提供思路.

    作者:戚徐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杞菊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杞菊地黄丸合天麻钧藤饮加味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联合杞菊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8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杞菊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勇;钱冬梅;李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医药辨证治疗痞满证研究进展

    痞满主要指现代医学中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等疾病,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西药治疗痞满证,缺乏针对性,不良反应较明显,中医治疗脾胃疾病历史悠久,效果显著,不仅能顾护脾胃,还可促进溃疡愈合、抑制胃酸分泌及促进胃肠蠕动.总结历代中医文献关于痞满的认识、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论治要点,以期为临床治疗痞满证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甘海苹;伍建新;吴红彦;甘培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单纯性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儿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醋酸去氧加压素(弥凝),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夜间尿量及夜间尿渗透压,随访半年记录两组患儿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夜间尿量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夜间尿渗透压改善更明显(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为10.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73%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疗效明显,复发率低,无明显药物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梁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均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强的松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肺活量、肺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大通气量、动脉血氧分数,记录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患者肺活量、肺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大通气量、动脉血氧分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强的松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延缓肺纤维化程度,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长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从心身医学论治慢性湿疹验案一则

    湿疹为临床常见的皮肤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多形性、对称性皮损,伴剧烈瘙痒,易成慢性,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首选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治疗.湿疹与情绪关联紧密,情志失调既是湿疹关键病因之一,又是其主要加重因素,湿疹亦属于心身疾病范畴,患者皮损情况是内在负性情绪的对外表达.梅妍主任医师根据心身医学理论辨证论治慢性湿疹患者,采用心身1号方加减联合抗抑郁药治疗慢性湿疹,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曼;梅妍;郝俏也;邢未未;姜华;刘桓;袁胜男;孟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从临床浅谈阴虚火旺与阳虚发热及其异同

    阴虚火旺与阳虚火热为临床常见证型,其发病性质及辨证治法有较大区别,但因临床均有发热的症状,故辨证极易混淆造成误诊.结合临床跟师学习感悟加以分析,从临床浅谈阴虚火旺与阳虚发热及其异同.

    作者:王鹏飞;蔺湘宁;王凤仪;张弢;王小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益智活血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神经、肢体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益智活血汤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恢复期神经、肢体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例CI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智活血汤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NFD)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神经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价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其认知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NFD评分更低,FMA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智活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改善患者神经、肢体运动及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药膜剂研究进展

    中药膜剂是近年来中药制剂研发的重要领域,集靶向给药,疗效可靠,具有用药量小、性能稳定、无首过消除效应、药效作用时间长、携带使用方便、价格合理等诸多优点,贴合现代中药发展的趋势.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辅料、制备工艺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对中药膜剂的研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中药膜剂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线索.

    作者:邓言欢;陈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榉树叶不同极性部位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榉树叶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将榉树叶的乙醇提取物分成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种溶剂提取物,分别检测各极性部位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结果:在各极性部位中,榉树叶乙酸乙酯部位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高,当终浓度为1.0mg/mL时,抑制率为59.11%,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其IC50为0.72mg/mL.三氯甲烷、正丁醇部位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1.11mg/mL、1.12mg/mL.结论:榉树叶醇提物各极性部位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具有相应抑制作用.

    作者:张祺照;孙崇鲁;吴浩;张煜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洛铂加四君子汤治疗胃癌晚期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洛铂加四君子汤治疗胃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胃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热灌注洛铂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四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及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4.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铂加四君子汤治疗可有效缓解胃癌晚期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力,且毒副作用大大减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图祥;王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徐之才《逐月养胎方》浅析

    《逐月养胎方》为北齐著名医家徐之才所著,此学说为后世妊娠养胎、妊娠疾病诊治、妊娠期间饮食宜忌、胎教等多方面有创造性的启发.从本方在用药、食材选用、养胎胎教及经络理论等方面的学说与现代医学研究进行阐述比较.

    作者:邓蒂斯;李宛静;雒芙蓉;张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产地侧柏叶药材及炮制前后氨基酸成分比较分析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的侧柏叶药材中氨基酸含量,为侧柏叶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标准,并探究炮制对侧柏叶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法,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样品中的18种氨基酸;以乙腈一水(1:1):4%醋酸钠缓冲盐为流动相,流速为1.2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27℃.结果:不同产地侧柏叶药材中,均含所检测的16种氨基酸,其中包括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不含色氨酸、赖氨酸,以河北产侧柏叶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为高,安徽产总氨基酸含量高.炮制后16种氨基酸含量均降低,且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氨基酸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可以侧柏叶药材中氨基酸的含量对其药材质量进行评价,炮制前后氨基酸含量差别明显,可考虑不经炮制直接入药.

    作者:孙延君;李瑞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新加良附颗粒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移植瘤裸鼠血清IL-23、IL-21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新加良附颗粒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移植瘤裸鼠血清IL-23、IL-21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裸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组、5-Fu组、新加良附中剂量+5-FU组(联合给药组)及新加良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新加良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10g·d-1· kg-1、5g·d1·kg-1、2.5g·d-1·kg-1;5-FU组给药剂量为17mg·d-1·kg1;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联合给药组剂量为新加良附颗粒中剂量(5g·d-1·kg-1)联合应用5-FU(17mg· d-1·kg1).连续给药10天,进行眼球取血并处死小鼠,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23、IL-21的含量.结果:联合给药组、5-FU组、新加良附高、中、低剂量组裸鼠血清中IL-23、IL-21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与新加良附大剂量组、5-FU组比较,联合给药组血清IL-23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加良附大剂量组、5-FU组比较,联合给药组血清IL-21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加良附颗粒联合5-FU具有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移植瘤裸鼠血清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21、IL-23的表达,其可能通过调节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影响胃癌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吴晓勇;陈信义;宋延平;赵林涛;田杰;周义浪;王云龙;陈广雷;侯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益气活血通络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糖、TNF-α、IL-6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DPN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组患者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糖、TNF-α、IL-6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患者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6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患者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方可明显降低DNP患者血糖水平及TNF-α、IL-6含量,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尚祥岭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桑寄生寄主植物求真

    《神农本草经》日[1]:“桑上寄生”,指出桑寄生的寄主植物为桑树,采其带叶的茎枝入药使用.在历代本草桑寄生寄主植物考证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查阅相关文献,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及毒性等方面证明桑寄生的寄主为桑树.现今临床使用和科研上采用的桑寄生基本上都不是桑树上的寄生,这与历代本草记载和论述不相符,有悖经典.更重要的是,研究表明其他寄主的桑寄生药效不明确、含毒性,故应遵循本草,正本清源,确保用药安全,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彪;周汉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活络骨康丸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活络骨康丸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4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活络骨康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稳定率为97.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5.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活络骨康丸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股骨头形态,保持股骨头稳定性,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郑世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加减益脾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加减益脾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患者均在严格糖尿痛饮食的基础上,再经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在理想水平(约6.5~8.5mmol/L).观察组患者采用自拟加减益脾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胶囊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5例(23.8%),好转8例(38.1%),未愈8例(38.1%),总有效率为61.9%;观察组中治愈17例(80.9%),好转3例(14.3%),未愈1例(4.8%),总有效率为95.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益脾汤具有益气滋脾、消食开胃、除满消胀的功效,能有效缓解糖尿病胃轻瘫的消化道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军;唐朝政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胃脘痛研究进展

    临床主要采用西医治疗胃脘痛,通过抑酸、杀菌等方法缓解病情,但疗效不佳,且副作用较大;中医药治疗胃脘痛历史悠久,效果良好,安全且副作用较低,受广大中医师及患者的认可.通过总结诸多文献关于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研究,归纳胃脘痛的中医病因病机及分型施治要点,并对文献中的治疗方法及研究质量进行评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今后中医药治疗胃脘痛的前景及新药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作者:伍建新;甘海苹;吴红彦;甘培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60例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舌象观察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NEF)患者的舌象特点,结合近年来舌诊的客观化和现代化研究,探讨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舌象形成机制.方法:选取60例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观察舌色、舌形、苔色、苔质特点.结果: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舌色以舌下络脉紫暗、暗淡舌、紫暗舌、瘀斑瘀点、红舌为主;舌形中胖大舌、齿痕舌所占比例均较大;苔质以厚苔、腻苔为主;苔色以黄苔、白苔为主.提示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以气虚为主,多兼阴虚;标实以血瘀为主,常兼痰浊、水饮、热晕.结论:根据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舌象特点,结合近年来开展的大量舌诊客观化、现代化研究,推测该病的形成机制可能与循环瘀血、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异常、线粒体功能障碍、水通道蛋白调节因素相关.

    作者:许世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