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回药臭壳虫含药血清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孙媛;戴永福;马丽霞;马科;林莹;付柏浓;李巧玲

关键词:回药臭壳虫, 人肺腺癌A549细胞, 含药血清, 生长增殖
摘要:目的:探讨回药臭壳虫(CKC)含药血清对人肺鳞癌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回药臭壳虫低剂量组(CKCL)、回药臭壳虫中剂量组(CKCM)、回药臭壳虫高剂量组(CKCH)各10只,分别给予相应的CKCL、CKCM、CLCH浓缩水煎剂灌胃,NS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5天.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将细胞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给予10%、20%浓度的相应组大鼠含药血清,对照组给予相同浓度对照组大鼠血清,培养24h、48h、72h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光镜下观察发现,各浓度臭壳虫含药血清组细胞形态不规则,胞膜出现不同程度的回缩,胞核固缩,细胞间距增大,其中以20%浓度臭壳虫含药血清高剂量组作用72h为明显.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发现,各实验组不同浓度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回药臭壳虫高剂量组72h抑制率高于低剂量组(P<0.05);回药臭壳虫各剂量组72h抑制率高于24h抑制率(P<0.05).结论:回药臭壳虫含药血清可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增殖.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土家族文化与医药体系构建研究

    构建土家族文化体系,首先要探究其民族起源,然后了解其民族风俗习惯,后还要了解其民族禁忌.土家族医药体系的构建同样需要探究其理论方法、生理病理基础以及独特的诊治方法.通过初步构建土家族文化及医药体系,发现土家族不仅具有特有的民族特点,更具有优秀的土家族医药理论和神奇的土家族人文医学.

    作者:冉光辉;唐东昕;龙奉玺;杨柱;陈启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产地侧柏叶药材及炮制前后氨基酸成分比较分析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的侧柏叶药材中氨基酸含量,为侧柏叶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标准,并探究炮制对侧柏叶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法,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样品中的18种氨基酸;以乙腈一水(1:1):4%醋酸钠缓冲盐为流动相,流速为1.2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27℃.结果:不同产地侧柏叶药材中,均含所检测的16种氨基酸,其中包括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不含色氨酸、赖氨酸,以河北产侧柏叶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为高,安徽产总氨基酸含量高.炮制后16种氨基酸含量均降低,且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氨基酸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可以侧柏叶药材中氨基酸的含量对其药材质量进行评价,炮制前后氨基酸含量差别明显,可考虑不经炮制直接入药.

    作者:孙延君;李瑞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含膏粉软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含膏粉软胶囊的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膏粉的粒度、水分、蜂蜡、大豆磷脂的佳用量比.结果:佳工艺条件为膏粉水分控制在2.5%以内,粒度达到120目以上,蜂蜡:大豆磷脂:玉米油配比为0.08:0.05:1.结论:该工艺稳定可靠,适用于含膏粉软胶囊的工业化生产.

    作者:赵红丽;李菲;屈云萍;姜国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从血液流变学探讨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的针灸治疗

    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是力学向血液学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细胞的流变性(变形性、聚集性和黏附性)、血液流动性、血液凝固性、血细胞之间以及血液与血管壁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其在病理状态下的变化规律.近年研究已证实血液流变学改变与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产生、发展、转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分析针灸治疗后KOA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旨在探索出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瘀血阻滞型KOA的方法.

    作者:刘骏达;吴明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柴术颗粒制剂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柴术颗粒制剂提取工艺.方法:以浸膏固体物含量、柴胡皂苷、盐酸小檗碱、芍药苷提取量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优选柴术颗粒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炒白术、陈皮、干姜加5倍量水浸泡过夜,水蒸气蒸馏6h提取挥发油.白芍、茯苓等药材加入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5h,合并水提液,滤去药渣,备用;柴胡、黄连加入10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柴术颗粒处方药材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工艺、水提取工艺和乙醇提取工艺.

    作者:朱学明;周道年;宋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黄青松教授治疗慢性咳嗽临床经验

    慢性咳嗽是肺系疾病常见病,西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中医中药治疗该病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慢性咳嗽病因复杂,黄青松教授感悟经典,并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主要从风、痰、火、瘀、虚五方面辨治慢性咳嗽,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菲;杨佳;徐倩;张维;刘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榉树叶不同极性部位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榉树叶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将榉树叶的乙醇提取物分成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种溶剂提取物,分别检测各极性部位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结果:在各极性部位中,榉树叶乙酸乙酯部位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高,当终浓度为1.0mg/mL时,抑制率为59.11%,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其IC50为0.72mg/mL.三氯甲烷、正丁醇部位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1.11mg/mL、1.12mg/mL.结论:榉树叶醇提物各极性部位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具有相应抑制作用.

    作者:张祺照;孙崇鲁;吴浩;张煜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真武益肾汤治疗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真武益肾汤治疗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肾阳虚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加用真武益肾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肾阳虚型DN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给药前后患者24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清除率、尿素氮等指标水平.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两组患者24h尿蛋白水平、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清除率、尿素氮等指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水平、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清除率、尿素氮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真武益肾汤治疗肾阳虚型DN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肾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真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复方血栓通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血栓通软胶裳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复方血栓通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尼莫地平治疗,采用爱丁堡斯堪—那维亚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综合评判方法测评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功能评级4~7级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骨小梁金属重建棒及自体松质骨髓植入配合中成药治疗早中期ONFH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骨小梁金属重建棒及自体松质骨髓植入配合中成药治疗早中期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ARCO Ⅰ期、Ⅱ期ONF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保留股骨头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骨小梁金属重建棒及自体松质骨髓植入配合中成药填髓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髓芯减压治疗.术前、术后、随访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结合患髋关节正轴位X线片评价疗效,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切口均甲级愈合,治疗组2例、对照组4例患者因股骨头塌陷行髋关节置换术,其他患者病情均无进展,内置物固定牢固.末次随访时,治疗组患者Harris评分为(91.76±1.67)分,高于对照组的(89.84±1.07)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疗效确切,可减轻患髋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延缓关节置换时间,且骨小梁金属重建棒及自体松质骨髓植入配合中成药治疗组患者Harris评分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韶;沈锦涛;王上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胃脘痛研究进展

    临床主要采用西医治疗胃脘痛,通过抑酸、杀菌等方法缓解病情,但疗效不佳,且副作用较大;中医药治疗胃脘痛历史悠久,效果良好,安全且副作用较低,受广大中医师及患者的认可.通过总结诸多文献关于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研究,归纳胃脘痛的中医病因病机及分型施治要点,并对文献中的治疗方法及研究质量进行评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今后中医药治疗胃脘痛的前景及新药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作者:伍建新;甘海苹;吴红彦;甘培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童安荣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衰皮肤瘙痒经验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的的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致使出现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和肾小球硬化等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皮肤瘙痒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较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童安荣主任医师从事肾脏病研究30余年,在中医治疗慢性肾衰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从脾肾及瘀血论治慢性肾衰皮肤瘙痒,同时兼以安神,采用健脾补肾、活血化瘀的方法,在治疗慢性肾衰皮肤瘙痒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从中医学对慢性肾衰皮肤瘙瘁的认识及其与脾肾的关系进行论述,总结导师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皮肤瘙痒的临证经验,以飨读者.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水平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17(G-17)及胃蛋白酶原(PG)水平的作用.方法: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联合铋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自拟中药汤方,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G-17、PGⅠ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17、PG Ⅰ水平分别为(375.28±2.15)ng/L、(123.45±1.99)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0.53±1.89) ng/L、(100.34±1.62) 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G-17 、PG水平,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西药配伍相互作用研究

    中西药配伍的相互作用在中西药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分析中西药相互作用的机理,从而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和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以更好地服务临床.

    作者:张凤瑞;杨明慧;刘玥欣;黄晓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均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强的松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肺活量、肺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大通气量、动脉血氧分数,记录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患者肺活量、肺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大通气量、动脉血氧分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强的松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延缓肺纤维化程度,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长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单纯性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儿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醋酸去氧加压素(弥凝),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夜间尿量及夜间尿渗透压,随访半年记录两组患儿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夜间尿量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夜间尿渗透压改善更明显(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为10.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73%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疗效明显,复发率低,无明显药物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梁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鸦胆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目的:采用GC-MS法定性分析鸦胆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鸦胆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鸦胆子的挥发油,采用GC-MS结合计算机相似度检索的方法分离和鉴定鸦胆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从鸦胆子挥发油中鉴定出28种化学成分.结论:鸦胆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为进一步了解鸦胆子的药理性质奠定了基础.

    作者:谢焕山;张俊鹏;范景皓;江如钞;阿力亚·阿不来孜;黄文菁;刘韵;张建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药膜剂研究进展

    中药膜剂是近年来中药制剂研发的重要领域,集靶向给药,疗效可靠,具有用药量小、性能稳定、无首过消除效应、药效作用时间长、携带使用方便、价格合理等诸多优点,贴合现代中药发展的趋势.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辅料、制备工艺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对中药膜剂的研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中药膜剂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线索.

    作者:邓言欢;陈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药配合低剂量激素吸入治疗儿童哮喘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平喘合剂联合低剂量激素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布地奈德吸入量减半,同时给予速效平喘合剂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及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哮喘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3、4周结束时,两组患者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4周时,观察组患者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儿肺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儿PEF的改善效果为明显.结论:速效平喘合剂联合半剂量布地奈德可有效控制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改善肺功能,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医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研究概述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变应性鼻炎患者日益增多,西药虽能迅速缓解症状,但难治其根,且西药的副作用不可避免.中医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重大进展,如穴位埋线、耳穴埋豆、敷贴等疗效显著.综述采用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向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