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刘玉;叶明花
目前,临床耳穴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有耳穴贴压法、电疗法、放血疗法及综合疗法.对近十年来耳穴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结果显示耳穴疗法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朵;李荣;邓彬;余翔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色谱(HPLC)法对不同产地丁香中丁香酚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DIONEX Acclaim120-C18色谱柱(4.6mm× 250mm,5μm),以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丁香酚在2.164~10.8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15.999 5X-5.712 2,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3%(RSD=0.06%,n-6),不同产地丁香中丁香酚的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以印尼产丁香含量较高,其次为广东产丁香.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丁香中丁香酚含量的测定方法,为完善丁香质量控制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锐;卢金清;江汉美;周坤;徐惠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医古籍书名英译应本着忠信原则,意在传达原书名的真实含义.从《黄帝内经》书名的来源出发,对常见《内经》英译书名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合适的《内经》英译名,为中医古籍英译名提供参考.
作者:张霖;文娟;蒋基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分阶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感染转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庆合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优化选取小建中片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 4)正交试验法,以芍药苷含量、甘草苷含量及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统计学分析优选小建中片的佳提取工艺.结果:小建中片的优提取工艺为药材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h.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为小建中片的研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颜晓玲;金杨巧;戴娟;熊恩智;季巧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肺结核又称为痨病,属于传染性疾病,该疾病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肺结核疾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总结肺结核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阐述该病的中医药治疗原则,即扶正祛邪、清肺化瘀、辨证施治;介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即肺腑汤、保真汤、肺泰胶囊、结核灵片、抗痨颗粒、贞芪扶正颗粒.中医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减轻毒副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化疗药物对患者胃肠道、肝肾功能的损伤,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丘海先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根据文献报告,分析归纳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新动态、新原理和新技术,探索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新思路.目前单纯中医药治疗尚未能完全代替各种免疫抑制剂及激素,但对于改善疾病症状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一定效果.中医药治疗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结合应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在统一疗效判定标准、动物实验阐释药理学及毒理学机理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作者:饶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利用验证试验,为8种蒙药制剂制定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法和培养基稀释法对5株阳性菌进行回收率试验,确定8种蒙药制剂是否含抑菌成分.结果:根据回收率试验结果,8种蒙药制剂试验菌的回收率均达到70.0%以上,符合验证要求.结论:经验证的方法有效去除了8种蒙药制剂的抑菌成分,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闹闹尔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通过对形、神及形神合一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进行分析,阐述形神共养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认为形神合一指导中医养生主要体现为调情志以养神、食药运动以养形、动静结合三个方面,通过对该三个方面的具体论述,认为形神合一、动静结合、身心共养是预防疾病发生、维护健康、延年益寿的有效途径.
作者:宗文静;曹洪欣;刘寨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医患沟通学》课程建设对于优化中医药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等中医院校开设《医患沟通学》课程,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帮助学生了解医患关系的特点,掌握沟通原理和技能,熟悉中医学各专科医患沟通的特色与经验要点,树立中医人文精神.重建医患关系的基础构架,终产生全新的医学实践活动.
作者:洪艳丽;吴飞;刘军;杨飞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导管扩张伴炎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乳腺导管扩张伴炎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4),治疗组患者采用80 000U庆大霉素冲洗乳管,口服平消胶囊;对照组患者采用80 000U庆大霉素冲洗乳管.随访3个月后复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导管扩张伴炎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明刚;郭晨明;刘莎;郭丽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蒲地蓝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4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方法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各27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3%)明显高于对照组(74.1%),且患者咳嗽消失、体温正常、流涕鼻塞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低于对照组的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蒲地蓝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可缩短患者症状恢复时间,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孔雀柏(Chamaecyparis obtusa cv.Tetragon)的化学及活性成分.方法:综合运用工业甲醇提取、碱溶酸沉,通过硅胶柱、Sephadex LH-20、C18反相硅胶以及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并采用MS和NM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测试各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catechin(1)、taxifolin-3-O-β-D-xylopyranoside(2)、icariside E4 (3)、(-)arctigenin(4)、savinin(5)、horsfieldin(6)、dihydrosesamin(7)和skimmin (8).结论:此8个化合物均为在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体外细胞毒活性筛选表明,孔雀柏的甲醇提取物及其总生物碱部位在体外对人肿瘤细胞株A549、BGC-823、K562均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此8个化合物均无明显细胞毒活性,进一步活性测试和化学研究尚在进行中.
作者:蔡旭;宋启示;杨剑坤;卢志远;陈科力;张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fiolml dyspepsia,FD)属消化内科常见综合征,是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治疗FD的方法有很多,中医西医均有一定效果.总结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治疗进展,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瑞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胃片治疗胃阴虚型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8例胃阴虚型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胃片治疗.结果:经治疗,实验组痊愈68例(80.9%),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痊愈55例(65.4%),总有效率为84.5%.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胃片治疗胃阴虚型胃炎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曲桂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不同病期贝尔氏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贝尔氏面瘫患者30例,按照其发病和就诊时间分组,其中发展期(1~7d)患者10例,设为A组;静止期(8~20d)患者10例,设为B组;恢复期(21~90d)患者10例,设为C组.全部患者均进行针灸治疗,采用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在治疗前后作为量化指标积分进行比较,并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的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分级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A组优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B组的60.0%和C组的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效果良好,特别在发展期效果显著,因此应把握时机,及时治疗.
作者:陈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清热活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8%、大便转阴时间为(3.4±0.9)天,均优于对照组的71.9%、(4.5±1.5)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利湿清热活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安建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介绍茯苓的性状、采收加工、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配伍,为深入研究茯苓提供依据.对近年来国内外期刊中有关茯苓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和综述,总结茯苓的性状、采收加工、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配伍的研究进展,认为中药茯苓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药用植物.
作者:马玲;尹蕾;王兵;赵欣;付雪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姜莶二白丸治疗白癜风临床研究.方法:将74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7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姜莶二白丸对白癜风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祛白脂乳膏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7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姜莶二白丸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调理患者病症,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大庆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黄褐斑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皮肤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多发于颜面部.资料显示,多数中青年女性惠有黄褐斑,约70%的被调查者认为美容大障碍包括面部雀斑、黄褐斑、老年斑等.对近年来黄褐斑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总结中医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胡刘玉;叶明花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