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IL-32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相关性研究

王海燕;魏成功;段晨霞;游桂玉;何宗义;邓翠娟;邱继立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急性加重期, 血清IL-32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IL-32在不同严重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期和稳定期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轻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工、Ⅱ、Ⅲ、Ⅳ级不同严重程度的COPD和AECOPD(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30例血清,通过ELASA法检测各自血清II-32浓度,并比较组间和组内差异,分析血清IL-32浓度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相关性.结果:①IL-32在9组人群治疗前的浓度差异:AECOPD组IL-32血清浓度水平较健康对照组、COPD稳定期组均显著升高(P均<0.01);COPD稳定期组较健康对照组IL-32血清浓度水平显著升高(P<0.05);COPD稳定期及AECOPD组Ⅰ、Ⅱ、Ⅲ、Ⅳ级各组间IL-32血清浓度均有显著差异,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均<0.01或<0.05);②IL-32在AECOPD各组人群治疗前、后的浓度差异:AECOPD组工、Ⅱ、Ⅲ、Ⅳ级各组治疗后IL-32血清浓度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均<0.01);治疗后AECOPD各组间仍有显著差异,仍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均<0.01或<0.05);③AECOPD各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32浓度与FEV1% pred、FEV1/ FVC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5、-0.87和-0.66、-0.81,P均<0.01),COPD稳定期各组患者血清IL-32浓度与FEV1% pred、FEV1/FVC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8和-0.74,P均<0.01).结论:IL-32参与了COPD的炎症过程,参与了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炎症反应;血清IL-32浓度与COPD患者FEV1% pred、FEV1/FVC呈负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COPD病情严重程度.IL-32可作为COPD病情评估和疗效评价指标之一,并可能成为COPD未来治疗的新方向之一.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10批不同栀子中两种主要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成分含量比较

    目的:对10批不同栀子中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流速为1.0 mL· 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38nm,同时检测2个主要成分(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的含量.结果:江西早期栀子中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含量较高,四川晚期栀子中栀子苷含量较高.结论:不同产地栀子中两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有明显差别,说明栀子果实的生长地点、采摘时间对其中的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含量有较大影响.

    作者:王昕硕;李志雄;孙兆林;季宇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岗梅利咽汤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咽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岗梅利咽汤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将73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自拟岗梅利咽汤水煎服,取耳穴咽喉、神门、肺、脾、皮质下、内分泌为主穴,以王不留行籽胶布贴压.对照组口服克感利咽口服液治疗.经3周治疗后评定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岗梅利咽汤结合耳穴贴压对慢性咽炎有显著治疗作用.

    作者:何伟;石智斌;陈日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处方点评对合理用药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处方点评对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 800张处方,分析筛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另抽取50份病历,筛选出不合理用药病历.结果:98例处方和病历被点评,其中65例为抗菌药物处方,占总被点评处方的66.3%,处方张数多以及所占处方比例多的为抗菌药物用法不合理,其次为过度用药和医生越级使用抗菌药.结论:医院在合理用药上要实施处方点评工作,可以提高医务工作者用药水平,同时也可以帮助临床药师对处方进行有效审核.

    作者:武展高;段金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柴胡汤治疗肝脏疾病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

    常见肝脏疾病包括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脂肪化、肝癌、酒精肝等,由于肝脏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极大的疾病,而且进展隐匿,容易被人忽视,应以积极预防为主.就国内近5年来小柴胡汤在肝病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小柴胡汤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谭志勇;刘云云;朱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康妇消炎栓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康妇消炎栓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康妇消炎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配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芝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瑶药透骨消痛膏皮肤刺激性实验研究

    目的:考察瑶药透骨消痛膏经皮给药的安全性.方法:将透骨消痛膏贴敷于家兔背部完整或破损脱毛区,通过单次和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观察其产生的皮肤刺激性,并对刺激强度进行评价.结果:透骨消痛膏对完整家兔皮肤存在轻度刺激性,除去膏药后,皮肤很快结痂并恢复正常.结论:透骨消痛膏的刺激性属于药物对人体病患处的排毒反应,将患处局部寒、湿、毒从皮肤排泄出来,可视为一种治疗作用.

    作者:黄锦威;吴其当;黎丽;诸香明;林国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温针灸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脑中风后肢体痉挛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脑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76例脑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两组均行神经内科常规康复法及温针灸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湿热敷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5天后.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0天后,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0天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脑中风后肢体痉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晓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7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西医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4%)显著高于对照组(74.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优于西医.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邓宝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药师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药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将4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与研究组(2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除接受医师、护士的治疗外,另接受临床药师制定的个体化干预措施,包括出院后每月1次的电话随访干预等.于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检验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检验指标,包括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根据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患者的FPG、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2/24),研究组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并指导用药能明显提高血糖达标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群英;丘敏;林亮君;黄岸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补骨脂醇提物和水煎物抗疲劳药效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补骨脂醇提物和水煎物抗疲劳活性的差异.方法:采用小鼠游泳疲劳模型,以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乳酸(BLA)、血清尿素氮(BUN)及肝糖原为指标比较补骨脂醇提物和水煎物抗疲劳活性的差异.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醇提补骨脂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5),BLA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糖原水平显著升高(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水煎补骨脂组小鼠仅肝糖原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骨脂醇提物具有缓解疲劳的作用,且其作用强度大于水提物.

    作者:邹润;梁刘玲;张春凤;杨中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清脂肪酶在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血清脂肪酶水平检测在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50例正常体检者、30例胃癌患者、4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40例十二指肠溃疡伴并发症患者的血清脂肪酶水平,研究其与发病的相关性.结果:正常体检者、胃癌患者、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十二指肠溃疡并伴有并发症患者的平均脂肪酶水平分别为(30.16±9.35)、(36.50±17.58)、(30.92±14.52)、(56.70±35.95)U/L;阳性率(超出60U/L为阳性)分别为2%、l0%、2.5%、42.5%.结论:脂肪酶水平检测可辅助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症的诊断.

    作者:杨笑琼;何海洪;肖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灸综合治疗慢性腰腿痛69例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针灸综合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9例慢性腰腿痛患者,分为观察组(针灸综合治疗)69例和对照组(传统针灸治疗)7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综合治疗慢性腰腿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璧;蔡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运气学说对针灸临床的影响浅析

    运气学说的科学性在医学界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着争议,几度面临批判甚至被取缔的局面,但仍然几度发展几度兴旺.纵观医史几千年,运气学说依然受到很多著名医家的推崇.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人们逐渐摆脱西医原始理论的束缚,不再把人体简单地视为机器.人们逐渐把预防医学提到很高的地位,然而把预防疾病作为理论核心的运气学说却正面临着伪科学的指责.观如今高校教材引用讲解运气内容极少且片面.运气学说对中医理论的形成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探索性讨论运气学说与针灸相结合来“治未病”的科学性.

    作者:唐宏智;李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复方玄驹胶囊治疗不孕不育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复方玄驹胶囊的中药和西药成分,观察其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0例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龙治疗,治疗组采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殖激素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后生殖激素指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方玄驹胶囊治疗不孕不育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海;伍燕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蜂针疗法治疗假性足跟痛验案一则

    1 病案资料梁某,男,57岁,农民,2013年9月16日初诊.患者因反复右足跟痛6年余就诊,既往于当地人民医院行X线检查提示:右足跟骨刺,予以手术治疗后疼痛较前缓解,出院后患者未待康复即下地劳作,时值冬天寒冷之际,此后患者足跟部每遇天气转凉或阴雨天即疼痛发作,严重时常影响正常活动,期间就诊于多家医院,相关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中医予以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等中药治疗效果欠佳.

    作者:黄和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对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将其分为2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帕利哌酮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社会功能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治疗后2周PANSS有非常显著的症状改善(P<0.05),此后的4、8、12周呈现递增的改善状态,比较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2周PANSS出现改善,此后自第4周开始,出现非常显著的改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间比较:研究组治疗后2、4、8、12周的PANSS变化均比对照组对症状的改善更显著,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后到4周TESS评分高,自第6周开始有显著的下降,1个疗程结束后到达低值,对照组与研究组比较,TESS评分持续时间长,分数较高,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社会功能状况进展比较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帕利哌酮能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等的恢复,临床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芙蓉;鲁晓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以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6例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其中奥美拉唑组33例,治疗药物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种药物联合;兰索拉唑组33例,治疗药物为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种药物联合,对比两组患者的腹痛消失时间、有效率、幽门螺杆菌阴性率及复发率.结果:兰索拉唑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明显较奥美拉唑组短,第1、4、7、28天腹痛消失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兰索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抑制作用强,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优于以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结论:以兰索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有明显疗效,对幽门螺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显效快且复发少,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苑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灸配合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以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使用理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理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疗法,观察评定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治愈十显效)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56.67%.两组患者综合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针灸联合理疗方法治疗该病具有治愈率高、见效快、安全可靠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汤杰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加减苦参汤熏洗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减苦参汤熏洗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采用加减苦参汤熏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熏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出血、水肿、排便及渗液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均痊愈,治疗组术后切口疼痛消退时间为(3.21±1.13)天,对照组为(5.10±1.50)天;治疗组水肿(剔除无水肿者)消退时间为(4.26±1.23)天,对照组为(6.03±2.15)天;治疗组出血(2.41±0.87)天后停止,对照组出血(5.52±1.83)天后停止,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苦参汤熏洗能够减少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生脉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56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编号数字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显效54例,有效6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4.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几腹泻控制时间、脱水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可快速缓解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健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