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岸芸;卢玉贞;何伍妹
目的探讨骨转移癌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57例骨转移癌的X线照片、CT扫描和ECT骨扫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X线片未发现转移病灶37例(64.9%).CT扫描未见骨质破坏24例(42.1%),ECT全身骨扫描均见异常放射性浓聚灶57例.结论 ECT骨扫描灵敏、快捷、简便是早期诊断骨转移癌的首选方法.X线照片、CT扫描早期阳性率低,只宜用于骨转移病灶定位后再作定性的补充检查.
作者:杨可扬;林志雄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国内外文献报道甚少,只有在1951年kika首例报道发生在肺的癌肉瘤,以后陆续有个案病例报道.对其组织发生学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包括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组织培养及放射组织照片等.而发生在我院现报道的喉癌肉瘤更罕见,国内文献仅有1例报道.现报告该病例,并做文献复习.
作者:钟霭鸾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孕妇缺铁状态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187名孕妇血液和产时脐血的5项铁参数进行跟踪,其中77名分为补铁组和对照组. 结果(1)随着孕周的增加, 孕妇的SI、TS、 SF下降, TIBC上升, Hb先下降后上升,t检验各项铁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2)孕妇缺铁越早, 其脐血Hb、SI、TS、 SF越低,TIBC越高,孕20~26W 与临产比较SI和SF均差异显著(p<0.05和p<0.01),脐血SI和SF与母血SF正相关(r=0.31 p<0.01和r=0.18 p<0.05);(3)补铁组脐血的Hb、SI、TS、 SF比对照组高,TIBC比对照组低,两组SI、SF差异显著(SI:p<0.05;SF:p<0.01).结论孕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新生儿铁贮备降低,必须进行补铁治疗.
作者:何志毅;符玉亭;黄晓军;凌慧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应用双螺纹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方法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均有不同类型的并存症.均行双螺纹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52例病人除1例住院期间死于呼吸衰竭,3例1年内死于其它疾病外,均随访2年以上,平均2.5年.2例术后3年后出现股骨头坏死塌陷,需另行手术治疗.稳定型骨折优良率100%,不稳定型骨折优良率80%.结论应用双螺纹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少,并发症少,死亡率低,优良率高,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较安全的一种内固定方法.
作者:张志;林淦松;李健;胡汉生;余升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提高蝰蛇咬伤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通过对13例蝰蛇咬伤急诊救治措施的分析,验证综合救治措施的正确性和必要性.结果综合救治措施可减少轻型蝰蛇咬伤向危重型转化及降低危重型蝰蛇咬伤的死亡率.结论综合救治措施可提高蝰蛇咬伤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梁永源;梁子敬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广东佛山市电信局职工空腹血糖(FBG)水平及糖尿病(DM)、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方法受检者1084人FBG测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FBG 男性4.77±0.66 mmol/L ,女性 4.70±0.68 mmol/L,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FBG随年龄而升高.DM患病率为1.11%(12/1084),IFG患病率为1.66%(18/1084),两者均随年龄而升高.结论 FBG筛查DM简单易行,在高危人群中进行DM的筛查有利于DM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佑明;赵敏;李瑞芳;谭礼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22例疗效及预后.结果全组22例均术后痊愈,其中出现暂时性尿失禁2例,尿道狭窄1例,均经提肛训练及尿道扩张后恢复.结论经尿道TURP创伤小,安全,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对于高龄及有合并症的前列腺增生症不是绝对禁忌征.
作者:刘锦元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眼轴长>26mm的39例(43只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平均随访24个月(12~48个月),眼轴26~28mm 25只眼,术后矫正视力>0.5的22只眼,占88%,眼轴长>28mm 18只眼,术后矫正视力>0.5的4只眼,仅占22%.术后未见视网膜脱离、青光眼、角膜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结论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可靠,手术并发症少.视力差的主要原因为眼底病变,并随眼轴长增加而增加.
作者:金敏;邓奋刚;邝宝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女性在妊娠与分娩过程中都经历了一个强烈的情感的改变过程,如何做好孕妇临产期的护理,帮助孕妇解决实际问题,我们通过临床实践,认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给我们提供一个认识孕妇在临产时有哪些需要的心理护理,使我们能更好护理临产的孕妇,有效地对她们实施整体护理.应用这一理论对临产孕妇进行整体护理,使孕妇的顺产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使手术率显著下降.
作者:林岸芸;卢玉贞;何伍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出血紧急处理的指征和方法.方法总结了5例甲状腺手术后出血的原因临床特征和预防措施.结果 2例再次术后出血,5例次有咳嗽、发绀、呼吸困难和颈部肿胀、伤口溢血,1例发生休克,5例次残面和创面渗血,2例次甲状腺上动脉内侧支结扎线滑脱,均经手术止血.结论出血原因有术中血管处理不当、腺体残面和手术创面渗血、麻醉效果不佳、手术操作过粗、甲亢病人术前准备不充分.早期发现出血,及时手术止血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止血后仍有呼吸困难者行气管切开.
作者:陈润成;梁柳森;张继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在支架上的粘附生长的影响因素,寻求佳细胞粘附条件.方法 HUVEC培养按文献方法进行.利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Ⅷ因子以鉴定细胞纯度,分别比较细胞代数、Fibronectin、poly-L-lysine及Ca2+浓度对HUVEC在支架上的粘附率的影响.结果 (1)第2、3、4代HUVEC在裸支架上的粘附率分别为(20.05±2.1)%、(16.12±4.02)%、(10.61±5.01)%(n=4);(2)Fibronectin(n=6)、poly-L-lysine(n=4)处理支架,HUVEC的粘附率分别为(64.3±6.19)%、(39.88±1.31)%;(3)与1mM、2mM、3mM、4mM、5mM Ca2+相对应的细胞粘附率分别为(59.81±2.58)%、(66.88±3.15)%、(78.35±3.43)%、(81.67±1.91)%、(84.83±1.31)%.结论 (1)Fibronectin、poly-L-lysine可提高HUVEC在支架上的粘附.(2)Ca2+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地提高HUVEC在Fibronectin包被支架上的粘附.
作者:刘录山;杨永宗;危当恒;尹卫东;袁中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辅助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的疗效.方法将E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5mg/日,至明显进入多尿期停用.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各期越期率及肾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各期越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治疗组血Gr平均升高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血Cr平均恢复天数及尿蛋白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苯那普利作为治疗EHF辅助药物有减轻蛋白尿、降低血Cr、改善肾功能、提高越期率等作用,可改善预后.
作者:陈红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血脂代谢紊乱.方法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抽静脉血,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血脂.结果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血脂代谢有明显紊乱,以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增高多见为特征.结论胰岛素抵抗患者有明显血脂代谢紊乱,此对早期预防及诊断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可能存在重要价值.
作者:赵凡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时,做好基础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总结中晚期肝癌并发MOF病人的特点.结果患者出现MOF常见的诱发因素是感染.首发和多发衰竭器官是肝功能衰竭及肝性脑病,同时出现2个或3个器官衰竭较多见,故病情复杂而危重,处理不当病死率较高.结论避免其诱发因素,及早发现MOF,加强护理并积极治疗是延长病人生命,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妊娠晚期出血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检查54例妊娠晚期出血孕产妇的胎儿情况,全部病例均经产后证实.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0.4%.结论胎盘早剥和前置胎盘是引起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超声是诊断二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协助查找出血的原因,为临床提供处理依据.
作者:李慧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病例资料 例1 男,22岁.车祸致股骨中段粉碎性闭合骨折行胫骨结节骨牵引,2周后行左股骨开放复位,AO钢板内固定术,术中骨折不易复位,骨折远段只能在内旋内收位才能使骨折对合,即予顺势固定,并用12孔AO加压钢板将骨折端良好复位固定后,发现患肢呈屈曲、内旋状.
作者:曾凡初;彭立;陈金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测量血压的差异.方法对3组病人(每组50人)分别测量右上肢、左上肢;餐前、餐后;听诊器胸件置于正常位置和塞进袖带的血压数值.结果除左右上肢的舒张压外,收缩压舒张压数值均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测量方法的不规范导致血压值的误差,这是基础护理需重视的问题.
作者:吴桂梅;余湘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相应的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巩固的联系时,学习便产生,学习的过程是渐进的反复尝试的过程.随着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正确的反应逐渐增加,终于形成了固定的刺激反应.在操作技能的教学中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能熟练的掌握基础护理技术,具备独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原则和具体条件灵活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已收到一定的效果.
作者:麦小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为了了解RICU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我们收集了1993年8月~12月我所RICU患者的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149株, 测定其中102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常用的1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149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02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3株,位于首位.药敏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氟哌酸、泰能、丁胺卡那的敏感率分别是91%、82%、82%.结论 RICU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位于首位,对环丙氟哌酸的敏感率高.
作者:刘晓青;袁锦屏;陈荣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预防与减少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化疗质量.方法通过预防性地给予止吐剂、调整给药时间、指导食疗、护理松弛等防治与护理.结果 90%患者胃肠道症状轻微,不影响生活和进食,无需做特殊的处理;消除对化疗的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结论控制患者恶心、呕吐的综合性措施是保证化疗顺利完成,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必不可少的措施.
作者:李峙;张还珠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