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华;黄桂明;钟宝林;袁志华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6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8例,8周后对所有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为期8周的治疗,对照组62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为79.49%,而观察组患者71例有效,有效率为91.0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布他林、布他奈德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能有效缓解气促及喘憋等症状,缩短细支气管炎病程,极大地提高了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综述近年来抗肿瘤药物埃坡霉素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分析、归纳有关文献.结果:埃坡霉素属于十六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是作用强大、结构新颖、疗效确切的微管稳定剂.结论:现有的临床研究结果提示,部分接受过紫杉烷类药物治疗的晚期乳腺癌、卵巢癌、膀脆癌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埃坡霉素治疗有效.
作者:杨艳;陈旭冰;陈光勇;刘光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鼻腔常见异物及治疗.方法:需要小孩家长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用鼻腔镜撑开患儿鼻前庭然后用吸引器吸净患儿鼻腔中的分泌物,然后根据患儿鼻腔中的异物情况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如鼻腔中的异物较软,则需用鼻腔异物钩针刺中异物,拉出即可.若是不能刺入的较硬异物,则需用钩针伸到异物的后方,然后将钩针柄上提,即可把鼻腔中异物取出.若患者鼻腔粘膜肿胀,则在取出异物之前用麻黄素滴鼻液.若患者鼻腔粘膜有炎症现象则需局部用抗生素滴眼液便可,对那些有溃疡或者坏死的患者局部涂抗生素眼膏便可,若有必要,则加用口服抗生素或者静脉滴注,患者的鼻粘膜现象在1周后便可治愈.结果与结论:小儿有鼻腔异物对小儿的危害很大,异物是有刺激性和理化性的,这样容易引起鼻腔继发性炎症和出血等现象,长时间这样下去容易形成结石.纽扣电池危害大,要特别引起家长注意.因为纽扣电池有腐蚀性,在鼻腔内有可能腐蚀患儿的粘膜及软骨,引起一系列危害,如坏死、溃疡、穿孔等.为了孩子安全,家长好不要给孩子玩那些小的,容易塞入鼻腔的东西.
作者:邢兰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病例分析患者,男,58岁,因反复四肢麻木、无力,颈肩痛、胸背痛10余年,伴胸腰部束带感,双下肢抽痛、无力,行走困难1年,再发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前多次在院内外住院保守治疗,疗效不佳.
作者:郭春;杨建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与资料探讨血脂分析前的影响因素.方法:从检验对象、医师条件与沟通、采样与送样、医师职业道德等儿方面入手,结合临床经验及资料汇总浅谈血脂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避免影响的措施.结果:检验医师与临床医师进行细致沟通,在专业的技术下,能准确地检验血脂指标,为相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便利条件.结论:检验对象的个体差异、医疗机构的人员及其他条件、采样与送样均是影响血脂分析前的因素.
作者:姚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42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并与同期行单纯胬肉切除术治疗的36例(42眼)作对照,通过1~2年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1~2年发现,治疗组38眼治愈,治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52.4%,对照组20眼术后出现复发,复发率为47.6%,两组临床疗效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角膜创面愈合恢复时间为4~8天,平均5.2天,对照组愈合恢复时间为6~13天,平均8.7天,两组角膜创面愈合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手术操作简便,对眼部损伤小,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降低了复发率,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丁莉;刘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纵膈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外科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2011年间行外科手术治疗纵膈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肿瘤50例,恶性3例,均行外科手术切除,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85min,术中出血80~500mL,平均出血260mL.术后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5.1%,经强心、利尿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18个月,1例恶性肿瘤患者复发,复发后2个月内死亡,3例良性肿瘤患者术后病情复发,行二次手术,余下患者病情恢复良好.结论:及时的诊断,合理的手术切口和方式的选择是外科治疗纵膈肿瘤的关键.
作者:庄成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当前基层医院对焦虑抑郁状态的误诊现状.方法:对被误诊的24例焦虑抑郁状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误诊现状和误诊原因.结果:2010年3月-2011年4月期间误诊率高达15.9%,其中29.2%被误诊为循环系统疾病,16.7%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12.5%被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12.5%被误诊为内分泌系统疾病,12.5%被误诊为泌尿系统疾病,16.7%被误诊为其它疾病.从误诊原因看:54.2%是首诊医生判断失误引起的,16.7%躯体症状明显引起的,9.2%是医生对焦虑认识缺乏引起的.结论:应加强对患者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医生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共同提高焦虑抑郁的早期诊断率,降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作者:黄丽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武汉第一人民医院苏忠德老中医认为疑难杂病常有气结络淤存在,而血府逐瘀汤通络解郁之功正适于此病机.列举苏老之鼻衄、脱发、失眠验案各一例,皆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化裁得良效,说明血府逐瘀汤通络解郁功效在治疗疑难杂病方面值得引起重视和选一步研究.
作者:李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7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8例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预混胰岛素,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用量,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低血糖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等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控制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共发生8例低血糖事件,实验组低血糖症发生率(2.6%)低于对照组(18.4%)(P<0.05).两组均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且安全可靠.
作者:黄敏瑜;梁东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慢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系统疾病,属中医学“胃病”、“痞满”、“嘈杂”等范畴.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用中医辨病论治慢性胃炎有独到见解.
作者:黄强;陈南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种子的化学成分,为沙棘作为药食两用资源的开发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光谱分析法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沙棘种子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山奈酚-3-O-芸香糖苷(1),儿茶素(2),表儿茶素(3),没食子儿茶素(4),表没食子儿茶素(5),6,9-di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 (6),山奈酚(7),槲皮素(8),异鼠李素(9),(-谷甾醇(10),葫萝卜苷(11).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刘江;徐硕;宋秋月;贺晓艳;韩力;黄学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中医别称“带下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已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宫颈炎分急性宫颈炎与慢性宫颈炎两种,临床上以慢性宫颈炎较常见,慢性宫颈炎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色白或黄白相兼,有异味.《傅青主女科》将带下分为白、黄、赤、青、黑五种.慢性宫颈炎患者临床上则以白带、黄带为常见,其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着重探讨宫颈炎对妇女的危害及中医诊断治疗方法.
作者:盛薪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对破伤风患者临床救治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救治的90例破伤风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痉挛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痉挛窒息和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破伤风应加强临床鉴别诊断,尽量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力西月对于破伤风痉挛能取得比安定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对小儿腹泻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08年11月收治的1 62例诊断为小儿腹泻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病原体感染致腹泻64例,非感染腹泻98例,将感染腹泻患儿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在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针灸推拿治疗,B组单纯给予西医治疗.非感染腹泻患儿应用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基础上应用针灸推拿治疗,治疗3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72h后感染性腹泻患儿A组痊愈32例,B组痊愈25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为100%,非感染患儿痊愈90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9%.结论:针灸推拿可以明显缩短感染性腹泻的病程,加速腹泻及发热症状的恢复,并对非感染性腹泻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康意义.
作者:郑丽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人体感染HIV后到外周血液都可以检测出HIV抗体,而该时期也称为“窗口期”.窗口期的时间长短具有不同的个体差异性,并与检测方法及所采用的试剂敏感性相关.目前国际公认的窗口期是6个月,但随着检验方式的进步,窗口期已经大大缩短.缩短“窗口期”,严格筛选检测血液是提高输血安全的有力措施,搞好临尿血液质量控制是预防输血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作者:吕学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复杂粉碎性肱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复杂粉碎性肱骨骨折患者16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患者均行8~15个月的随访,平均12个月.患者均为肱骨头坏死、钢板断裂、骨不愈合或感染的情况发生,优1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3.8%.结论:对复杂粉碎性肱骨骨折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可减少对组织剥离的损伤,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早期可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术后康复,明显提高了临床效果,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寻求提取高质量红豆杉毛状根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进CTAB法提取发根农杆菌R1000诱导的红豆杉毛状根的基因组DNA,进行紫外分光检测、电泳分析及特异PCR扩增.结果:提取的DNA质量较好,纯度较高,可以满足进一步实验的要求.结论:运用改进CTAB法提取红豆杉毛状根基因组DNA,比传统方法更好地减少了基因组DNA中多糖、酚及次生代谢物的污染,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提取方法.
作者:王颖芳;贾真;韩彬;李钟;戴王强;李军;陈艳芬;胡旭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皮下积液的佳防治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5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患者25例,对A组25例患者进行单管的负压引流,对B组25例患者进行双管的负压引流,并对两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B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为8.0%,较A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双管负压引流,效果显著优于进行单管负压引流,应予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阳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病例1患儿,女,8个月,腹泻4周,大便先稀水样3天前转脓样便,每天4~5次,院外拟肠炎给予环丙氟哌酸口服,1/3片tid,(0.2g/片),合用654-2、叶酸等治疗,3天后仍腹泻,于2007年5月23日入院,无发热、呕吐及抽搐症状,无四环素、鱼肝油等服用史.
作者:李传学;王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