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研究

严振

关键词:稳定性心绞痛, 血府逐瘀汤, 中医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深圳市三九现代有限公司提供的中药配方颗粒,按照王清任创制的<血府逐瘀汤>的组成处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某院中药房提供的中药饮片,按照王清任创制的<血府逐瘀汤>的组成处方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毒副反应.结论:血府逐瘀汤颗粒冲剂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在妇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妇科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终止妊娠时,研究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刮宫手术治疗.紧急避孕时,大剂量组患者给予25mg米非司酮进行紧急避孕,小剂量组患者给予10mg米非司酮进行紧急避孕.两组患者除米非司酮药物成分有所不同外,药片的性状、大小、颜色、气味等方面应完全相同.结果:米非司酮对患者进行终止妊娠时,在成功流产人数、不完全流产人数以及流产失败人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相较于传统手术终止妊娠患者具有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以及并发症较少等优点.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时,大剂量组患者避孕有效率为89.71%,明显高于小剂量组患者有效率72.06%.结论:应用米非司酮不仅能进行终止妊娠和紧急避孕,还能够对患者出现的晚孕促宫颈成熟以及抗肿瘤等进行配合治疗,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窦伟丹;闫洪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全子宫切除术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术后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全子宫切除术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术后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全子宫切除术组(A组)、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B组).分别检测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血清促卵泡素 (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评价患者术后的卵巢功能.结果: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后血清促卵泡素和黄体生成素都有升高,术后12个月比较术后6个月上升明显,且雌二醇和孕酮的表达下降,术后12个月下降更明显,与全子宫切除术比较,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各项激素水平的变化小.结论: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可以更好地减轻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维持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作者:钟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带来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68例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患的资料,将其分为微创组病患36例,其他为对照组.微创组在完善相关检查及术前准备后行EST+LC,对照组则采用开腹手术切开胆总管及切除胆囊以去除结石.结果:微创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恢复所需时间明显较短,在术后恢复排气及排便时间、术后禁食时间进行比较,微创组恢复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微创组结石复发2例(5.56%),低于对照组(10例),占总体的31.2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对比,微创组和对照组所占比例分别为1(2.78%)和11(34.38%);微创组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上均具有显著性(P<0.05);胆漏发生例数比较,微创组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来说,行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术后恢复情况,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肖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炮制改变苦杏仁功效及归经的体内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炮制改变苦杏仁功效及归经的体内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炮制苦杏仁与常规工艺苦杏仁相比较,观察疗效及作用机制.结果与结论:炮制苦杏仁较传统加工工艺,不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而且效果显著,尤其是止咳平喘和润肠通便作用明显.

    作者:杨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随机划分,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5例中,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45例中,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均行6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6.7%,对照组复发率为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琬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并伴有软骨和骨质破坏.中药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现对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章华伟;柯蓓蕾;柳润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研究

    目的:对患者反馈的因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探讨如何安全用药.方法:对因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所造成的退药情况进行汇总,对退药品种、药物剂型、不良反应的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1例门诊病人因不良反应而退药,从退药品种方面看,抗生素药物89例所占比例大,高达67.94%,喹诺酮类药物29例占32.58%;从药物剂型来看,注射剂所占比例大,高达75.86%;其中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皮疹、头痛、眩晕、尿频尿急等.结论:门诊喹诺酮类药物因药物不良反应退药情况的发生,从侧面反映出药物使用中存在问题,应重视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葛艾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卵巢良性肿瘤168例保守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与探讨卵巢良性肿瘤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了解发病情况、超声所见、化验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对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腹痛急性期静点抗生素5d,后服桂枝茯苓丸3个月.结果:168例复查超声肿瘤均痊愈,且无复发.结论:桂枝茯苓丸对卵巢良性肿瘤有良好治疗效果,复发率低.

    作者:王其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优越性.方法:选取 52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60例进行阴道镜检查,二组260例进行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所有患者均需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便用阳性诊断符合率来评价两组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准确度.结果: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组共检出阳性标本166例,病理组织学检查阳性实际为140例,诊断符合率为84.3%,而单独采用阴道镜检查检出的阳性标本有114例,与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有假阳性59例,阳性诊断符合率为48.2%,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较单独使用阴道镜检查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诊断宫颈病变中广泛应用.

    作者:周宗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推拿对急性脑出血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中医推拿在急性脑出血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恢复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选择常规用药和推拿康复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运动评分(Fugl-Meyer)和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变化,对两组急性脑出血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2个月后两组的评分均有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而且观察组比对照组分数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有助于急性脑出血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适用于对患者的辅助治疗,帮助患者尽快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曲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益肾蠲痹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益肾蠲痹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给予1个疗程的益肾蠲痹汤治疗,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给予疗效评分.结果:全部60例患者进行1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益肾蠲痹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梅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6例子宫疤痕切口妊娠的临床分析

    探讨子宫疤痕切口妊娠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及恰当的治疗方法.回归性分析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6例均有剖宫产史,3例行5-Fu化疗保守治疗成功,1例行MTX化疗后因出血改开腹病灶剔除术,1例行MTX化疗后B超监测下行清宫术,1例停经后因发现子宫肌瘤行剔除术.子宫疤痕切口妊娠较少见,临床上易误诊,对有剖宫产史患者要结合妇检及辅检,以早期诊断,强调患者予个体化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永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广州市中医经典教育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医学生对学习经典重要性的认识及学习情况,寻求经典教育的发展方向.方法:以广州中医药大学800名大三、大四的高年级中医专业学生及420名大一、大二的低年级中医专业学生为样本调查,利用SPSS 15.0统计分析.结果:97.7%高年级中医学生和88.2%低年级中医学生认同经典的重要性;仅4.2% 高年级中医学生和17.1%低年级中医学生认为经典学习气氛很好;不同学院教育体系中经典教学质量存在差异(P<0.05);64% 的高年级学生认为经典缺乏教育平台.结论:经典教育重要性的认可程度高,但中医教育体系目前存在与临床脱轨及缺乏平台等问题,需要完善教育体系并建立更多更可行的学习平台促进经典教育.

    作者:林龙;王明潮;熊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药内外合用治疗四肢骨折迟缓愈合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内外合用方法治疗四肢骨折迟缓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四肢骨折迟缓愈合患者80例,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观察组采用中药内外合用治疗,对照组采用固定、牵引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40%,观察组治愈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平均光密度值在治疗过程中均有增高表现,观察组增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骨折迟缓愈合采用中药内外合用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德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卒中40例CT检查分析

    目的:讨论CT检查对脑卒中诊断的重要性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40例脑卒中患者,其中脑梗塞27例,脑出血13例,入院后均行头颅CT检查,对诊断不明确的患者给予进一步检查,分析CT检查在诊断脑卒中诊断的重要性.结果:CT在诊断出血性脑卒中方面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均明显高于CT对脑梗死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作为对脑卒中临床诊断的辅助方法之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黎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复方福尔可定糖浆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止咳化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复方福尔可定糖浆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止咳化痰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2例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并伴有咳嗽咳痰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给予复方福尔可定糖浆,对照组采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1.29%、90.3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咳嗽、排痰困难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福尔可定糖浆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起效迅速,疗程缩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叶剑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麻城福白菊种植历史考证

    对麻城福白菊种植历史进行了考证,从麻城地方志、相关史料和药典的记载,以及清朝至北宋年间,历史上的麻城籍人士或在麻城入仕、游历的文化名人的诗词咏赞记载中得出:麻城福白菊早有种植,有观赏、膳用和入药等功能和效用.这些翔实的史料佐证,形成了一个清晰的麻城福白菊种植历史的年代脉络,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作者:凌礼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药方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自拟方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益气通脉汤加西药组(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方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治愈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方联合他汀类降血脂对于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降脂药治疗,且中药配方颗粒具有质控稳定、服用携带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保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间质性肺炎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4例间质性肺炎并发严重肺动脉高压(mPAP>40mmHg)的病人,其中2例患者均静脉注射前列环素治疗,而引起低氧血症.结果:静脉注射前列环素治疗,短暂临床症状减轻以后,病人的呼吸困难逐渐加重,2例病人在1年左右死亡,2例在治疗后5年内死亡.结论:间质性肺炎继发肺动脉高压临床恶性程度高,应尽早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张云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北柴胡镇痛有效物质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北柴胡为临床镇痛方剂的组成药味之一,经前期文献调研及药效学实验,确定北柴胡镇痛的有效物质组为多糖类成分,实验以多糖含量和出膏率为指标,探讨北柴胡多糖组分的提取纯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多糖含量和出膏率的综合指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提取工艺的提取温度、溶剂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进行考察;以多糖纯度为指标,对影响纯化工艺的浓缩指数、醇浓度、静置时间进行考察.结果:确定柴胡多糖组分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100℃,15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佳纯化条件为提取液浓缩成1g/mL,80%的乙醇沉淀,静置6h.结论:确定北柴胡镇痛有效物质组的佳提取纯化工艺条件,该优化工艺条件合理、可靠,在此工艺下得到的多糖组分纯度为30.69%.

    作者:王帅;包永睿;孟宪生;杨欣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