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王秀刚

关键词:痤疮, 针灸,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索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针灸疗法与西药的治疗情况,并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针灸治疗痤疮总有效率达94.17%,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结论:针灸治疗痤疮疗效显著,且价格低廉,适于临床应用.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缬沙坦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缬沙坦(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复方制剂)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使用复方缬沙坦治疗的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规范用药6周后,80例高血压患者中显效46例,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5%.结论:用复方缬沙坦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降压作用平稳,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杨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消渴症的中医治疗及饮食调理体会

    目的:探讨消渴症(糖尿病)的中医治则和该病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方式.方法:采取用药指导、心理指导、饮食教育、运动治疗、自我监测等,在社区开展有效的糖尿病治疗.结果:有效的社区健康教育可以使糖尿病患者防病意识明显提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治疗消渴症基本的环节是饮食调节和健康教育.

    作者:胡丹丹;陈春华;谭鄂;罗春玲;李元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玉米须的药理作用及其饮料发展展望

    玉米须具有药理价值和食疗价值.总结近年来对玉米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保健功能的研究,发现将玉米须煎煮取汁再经适宜菌种发酵制得口味独特的中药饮料,不仅食用方便,而且充分发挥其药理保健作用,会有不错的市场前景.

    作者:惠秋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洗必灵洗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洗必灵洗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洗必灵洗剂中苦参、黄柏、蛇床子三味中药材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要药材苦参中的苦参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苦参、黄柏、蛇床子的供试品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同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苦参碱在14~56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RSD=2.55%(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金凤珠;李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抗衰老中药研究进展

    衰老(Senescence)是自然界一种复杂的生命现象.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抗衰老这一世界性医学课题在我国受到关注.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在长期实践中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抗衰老理论,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延年益寿方药.就目前国内外抗衰老中药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基础.

    作者:孙建;董小萍;程永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COPD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和甲状腺素水平与营养状况关系的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脂联素、甲状腺素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将60例COPD患者按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分为营养不良组(Ⅰ组)27例和非营养不良组(Ⅱ组)33例,另选择我院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Ⅲ组).测定3组的血清瘦素、脂联素、甲状腺素水平.结果:血清瘦素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Ⅰ组低于Ⅱ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脂联素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3和T4水平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Ⅰ组低于Ⅱ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T3Ⅱ组和Ⅲ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瘦素、甲状腺素可能参与了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但脂联素与营养不良是否存在关系尚未得到证实.

    作者:何艳;孙碧云;陈雪英;代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3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证实中药治疗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09年9月-2010年9月治疗的3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使用中药方剂治疗,为观察组;一组阴道分娩,术后1个月结合西药治疗,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方法、疗效、副作用、复发率及患者满意率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疗法各具优势,观察组的治疗平均时间为36.8天,低于对照组的23.5天;其余数据观察组有明显优势.结论:中药方剂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有较好的疗效,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邱秀群;刘云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慢性牙周炎伴糖尿病患者牙周治疗前后牙周状况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状况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患者45例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附着丧失(AL)以及血清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治疗后PD减小,BOP阳性率降低,CRP值减小,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状况,降低患者血清CRP水平.

    作者:束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剖宫产发生率升高的原因统计与分析

    目的:对剖宫产发生率升高原因进行统计与分析,以降低剖宫产发生率.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410例剖宫产产妇,并对入选对象实施剖宫产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剖宫产原因主要包括胎儿原因、产妇原因、头盆原因及社会原因,其中以胎儿原因为多见,而社会原因也不容忽视.结论:加强对剖宫产发生原因的观察与分析是降低剖宫产发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刘志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生物医药园区的集约化发展模式研究

    目的:探讨我国生物医药园区的集约化发展模式.方法:借鉴国外生物医药园区的典型发展模式,提出适合我国生物医药园区的集约化发展模式.结果与结论:生物医药产业通过集群化发展是我国生物医药园区集约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作者:蒋倩;冯国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血塞通对糖尿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塞通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运动及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治疗.30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和全血比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还原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4月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1例作为A组,同期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B两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8.0%、96.0%,前者略高于后者,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术中出血量为(370±20)mL,明显多于B组的(290±25)mL,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各有优势,但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出血量更少,安全性高.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佳方法.

    作者:王明治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VitaPex糊剂在一次性根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VitaPex糊剂在一次性根充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应用VitaPex糊剂进行一次性根充的127例患者(患牙150颗)的病因、治疗方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牙150颗成功治愈110颗,有效27颗,失败13颗.结论:应用VitaPex糊剂进行一次性根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春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和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研究更好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3月-2009年2月间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治疗组和开腹手术治疗组各60例,在年龄、孕次、手术史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出血量、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和焦虑评分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发热率相比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异位妊娠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效果好、术后发热率低以及患者心理状况较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湛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配合冰镇水囊用于中孕引产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合冰镇水囊用于中孕引产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米非司酮75mg,每12h口服一次,共150mg,停药12h宫腔放置冰镇水囊.结果:该方法引产时间短、出血量少、成功率高,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米非司酮配合冰镇水囊用于中孕引产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分析

    剖宫产是一种有创分娩方式,不可避免会对再次妊娠造成影响.为减少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对孕产妇及胎儿的影响,分娩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新疆和田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少数民族干部有两胎生育指标,农民有三胎生育指标,疤痕子宫再孕现象较为普遍.因此,以该地区再孕分娩方式的选择作为研究对象有一定的代表性.

    作者:刘华;张秀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辛伐他汀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明显缩小,观察组变化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辛伐他汀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满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柳林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非洛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颈动脉斑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颈动脉斑块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7月-2009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并颈动脉斑块患者共76人,将其随机分为非洛地平联合辛伐他汀组40例和其他非钙离子拮抗剂联合辛伐他汀组36例.两组均给予辛伐他汀20mg,1次/d;非洛地平+辛伐他汀组加用非洛地平(5~10mg,1次/d).疗程24周.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以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复查,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均有改善,疗效确切,非洛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总有效率90.50%,辛伐他汀+其他非钙离子拮抗剂降压药组总有效率75.60%,非洛地平+辛伐他汀组疗效优于辛伐他汀+其他非钙离子拮抗剂降压药组(P<0.01).结论:非洛地平联合辛伐他汀对治疗高血压颈动脉斑块有确切疗效.

    作者:陈少萍;李耀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宫角妊娠保守治疗15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杀胚+米索列醇药物流产保守治疗宫角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2010年7月间收治的15例宫角妊娠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杀胚+米索列醇药物流产,用药后未见胎囊排出,再行宫腔镜定位在B超监视下行清宫术.结果: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杀胚药流后,治愈14人,总治愈率为93.30%,1例患者因月份较大,对药物敏感性差,无效;6例治愈患者均行宫腔镜定位在B超监视下行清官术.结论:应用米非司酮杀胚+米索列醇药物流产保守治疗早期宫角妊娠,临床疗效好、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云辉;方宴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HPLC测定滑膜炎颗粒中熊果酸含量

    目的:建立滑膜炎颗粒中熊果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DIONEX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265:35:0.1:0.05),流速为1.0mL/min,柱温:20℃,测定波长为205nm[1].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0%,熊果酸的线性范围为6.776~338.8μg/mL,系统精密度为0.30%.结论:HPLC法测定滑膜炎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可用于滑膜炎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军山;白新涛;张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