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化内镜模拟训练系统在医师培训中的应用

张媛;张志华;刘国通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消化内镜, 模拟训练系统, 医师培训, 微创手术
摘要:传统的内镜医师培养模式不能适应消化内镜医学的迅猛发展;同时,患者日益增强的医疗保护意识也迫切需要新的有效的训练模式的出现.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在医疗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从医师培训的角度对消化内镜模拟训练系统应用的意义、模式、现状和局限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相关文献
  • 超高倍显微诊断仪的日常使用注意事项与维护保养

    本文基于DZ-530型多媒体显微成像仪在日常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和积累的维护保养经验,提出了超高倍显微诊断仪的日常使用注意事项及其主要部件的维护与保养方法 .

    作者:郝冉;柴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BASIC 4003移动式高频X光拍片机故障维修

    本文介绍了BASIC 4003移动式高频X光拍片机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出现逆变器及灯丝故障时的分析、维修和调试方法 .

    作者:徐国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欧洲放射学年会ECR 2010热点聚焦

    1 概况2010年3月4~8日,欧洲放射学年会(ECR 2010)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隆重举行.作为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医学影像技术展览与学术交流盛会,EcR 2010展出面积达26000m2,参会人数达19000人次,来自58个国家的305家参展商参展.欧洲放射学会前主席Christian Herold教授表示,ECR 2010取得的成功再次验证了ECR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突出地位.

    作者:沈翀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岛津ZS-80I诊断床维修经验浅谈

    本文分析了岛津VERSA 80数字胃肠机ZS-80I诊断床的几个常见故障,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

    作者:王贻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超声技术在糖尿病性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技术对糖尿病性心肌病(DCM)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技术对42例Ⅱ型DCM患者利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常规心脏各切面探查并测量心脏异常表现各项指标,检测其左室结构,左室收缩功能及左室舒张功能.结果 DCM患者表现为左房、左室轻度扩大,心肌回声异常且增厚,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均降低,且舒张功能降低更明显.结论 超声技术是DCM的主要诊断手段:①UCG对糖尿病所致心肌病变在UCG回声异常表现的探查极为敏感;②UCG诊断DCM直观、简便而可靠,作为无创诊断DCM的方法 具有重大优势和潜力.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原理及常见血氧探头

    概述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定义及测量原理和探头产品实现方法 ,并提供了几种常见品牌血氧探头传感器与接头插针的电气连接图,供医学工程人员参考.

    作者:高新军;刘新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基于电刺激的无线家用电子尿失禁治疗仪的研究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无线便携式电刺激尿失禁治疗仪,该仪器通过将无线射频技术应用于肌电刺激系统,不仅能够方便地给予患者提供长期有效治疗,还能够消除治疗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护患者隐私.本文详细介绍了治疗仪的工作原理、刺激脉冲的选取及无线通讯的实现方法 .

    作者:王晓媛;胡超;姚勇;王海滨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西门子Biograph16 PET/CT常见故障的维修、分析及保养

    本文介绍了西门子Biograph16 PET/CT接口故障、电源故障和图像质量问题的现象和修复过程,并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因为.提出了PET/CT常规保养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刘亚杰;郑艳珠;茶敬波;李敏聪;张良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军队医院门户网站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主要从怎样利用门户网站的建设和宣传,扩大医院知名度、增加医院收入,更好为兵服务的角度来阐述医院门户网站的建设方法 、思路和结构.

    作者:唐植;张楠楠;刘霞;蔡峰;刘馨馨;张立;张虎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JCI与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

    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PM)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防止设备故障以及减少设备维修成本的重要手段.而JCI标准则是以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为核心的全球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高标准之一.为了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JCl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而且特别关注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要求和评估方法 ,对做好预防性维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钱建国;李维嘉;张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医院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和创新

    生物医学工程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本文阐述了生物医学工程在医院中的地位、重要性,并立足现实提出了医院中生物医学工程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及其发展创新的建议.

    作者:高原;刘洪运;张政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补偿机制的构想

    在分析了我国目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补偿机制的构想.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补偿机制可以借鉴国外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的做法,引入保险机制的方式运作补偿救济金.本文着重阐述了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损害补偿机制,对保障病人的权益、保证医疗机构正常运行,促进医疗器械产业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方;周玉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黑龙江省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现状与分析

    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改进,相关使用和维修人员对医疗设备的操作、维修技能也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该文调查了黑龙江省内9家不同级别的医院,就设备维护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王革;邱赫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电子病历系统在我院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我院电子病历系统的成功应用.通过使用此系统,提高了病历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胡燕峰;郑西川;张汉雄;吴允真;周燕燕;洪蕾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一种呼吸机临床应用质量检测和风险评估作业方法

    呼吸机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高风险的急救和生命支持设备,是在临床工作中与病人接触为密切和持久的医疗设备之一.对其进行安全质量检测和风险控制非常必要.本作业方法 适用于成人、儿童型治疗呼吸机的临床应用风险评估和质量检测,可用于呼吸机引进验收中的质量检测、维修后的质量确认、使用中的巡查检测,报废中的质量评估等临床工程保障活动.

    作者:高虹;郭丹;李洋;钱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

    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是当前医院建筑的发展方向.按照周家智能建筑设汁标准,把握科学、实用、安全的原则进行设计与建设.弱电智能化系统包函了楼字自动化、安保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及建筑集成管理等系统,共四大类15个子系统,营造了面向大众的人性化就医环境.构建了服务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安全可靠的智能化系统,为使用者提供一个优化管理、控制运行、便于维护、舒适安全、高效节能及安伞可靠的工作、生活环境.

    作者:黄正东;郭雪清;王光华;肖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解析热断层(TTM)技术的物理学原理

    热断层成像系统(TTM)是一种用对人体内细胞代谢热分布形态的断层分析来探测热源的深度、形状、及热辐射值的成像方法 ,经临床使用证明其综合诊断功能在某些方面优于目前世界先进的其它类型影像诊断设备,是20世纪90年代继X-CT、MRI、超声、核医学成像等四大医学影像技术之后的又一突破.本文除了扼要介绍热断层成像技术产生的技术背景、应用前景外,还深入探究了热断层技术的热-电模拟方法 及物理学原理.

    作者:丁晶;周志尊;张艳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目的 分析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特点,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小的胃间质瘤(≤5cm)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及强化均匀;大的胃间质瘤(≥10cm)表现为形态不规则,与邻近结构分界不清或趋于模糊,出血、囊变、坏死显著.病变侵犯邻近器官或出现转移(肝、网膜、肠系膜)是肯定的恶性征象.肿块的大小及有无坏死在良恶性鉴别方面有高度的相关性:肿块越大,坏死成分越多,恶性程度越高.而增强后是否强化与肿瘤的良恶性无明显关系.结论 胃间质瘤的CT表现与肿瘤的大小有关;CT对胃肠道间质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郭芸;刘大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BC-55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评价

    目的 对迈瑞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进行评价.方法 应用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降低组、白细胞正常组及白细胞增高组各标本进行全血通道检测,并同时进行手工镜检.结果白细胞降低组、白细胞正常组及白细胞增高组白细胞分类结果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仪器法与手工镜检法相关性较好,而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两种方法 相关性较差.对某些白血病标本,仪器存在不分类现象.结论 迈瑞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能准确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而对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其分类结果可信度较低.该仪器作为血液筛查可基本满足临床需要,但对于异常标本,手工镜检则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作者:苏庆军;韩晔晖;陈建国;唐茂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放射卫生防护探讨

    X线在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同时,其辐射损伤也是伴随存在的一大问题,因此如何做好放射卫生防护是个永恒的课题.本文试从X线防护的依据、目的 、原则、方法 、措施等方面作简要的探讨.

    作者:陈春新;胡寅进;郑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国医疗设备杂志

中国医疗设备杂志

主管:医疗设备信息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