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郭晓松;刘卫革;牛艳;付姝;李青
目的:总结前房硅油排出术治疗有晶体眼硅油入前房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例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有晶体眼硅油入前房者,行12点位角膜缘穿刺注入Healon、6点位角膜缘切开排除硅油.悬韧带断裂超过2点钟者同时行6点位虹膜周边切除术.结果:6眼术后眼压控制正常、硅油在位、视网膜在位.除1例角膜轻度混浊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采用Healon注入硅油排出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有晶体眼硅油入前房继发青光眼较其他方法创伤小、费用低、行之有效.
作者:姜燕荣;黎晓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眼眶肌炎是一组具有典型临床急、慢性发病特征的非特异性眼眶炎症,近年来引起人们在诊断上的重视.此病归类于眼眶炎性假瘤的一个临床亚型还是/或作为一种独立的眼外肌疾病,值得探讨.现报告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例眼眶肌炎
作者:石安娜;蓝绪达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矫治近视眼术后切削中心的偏移对术后佳矫正视力的影响.方法:应用角膜地形图仪对185例(356眼)LASIK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的术前、术后角膜地形图进行观察分析,测量准分子激光切削中心相对于瞳孔中心的距离、方向,并用视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激光切削中心相对于瞳孔中心的距离平均偏心值为0.38±0.26mm;其中偏离瞳孔中心0.5mm以内为263眼(73.9%),0.5~1.0mm为85眼(23.9%),1.0~1.2mm者为8眼(2.2%),切削中心位于鼻侧者为320眼(89.9%).偏中心切削致术后佳矫正视力下降1~3行:偏心量≤0.5mm中、小光区切削9眼,偏心量>0.5mm为27眼.结论:严重的偏中心切削将导致术后裸眼视力和佳矫正视力下降,准确的切削中心定位和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适当扩大切削直径以及完整的角膜瓣对LASIK术后的效果应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杜新华;杨亚波;姚克;夏文琴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泪道阻塞或狭窄是眼科较常见的难治疾病,可发生在:①泪小点;②泪小管同泪囊结合部;③泪囊和鼻泪管,特别是两者之间的结合部;④鼻泪管出口处.除鼻泪管阻塞合并泪囊炎可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外,其他处阻塞由于管道细小,至今尚无确实有效的外科手术方法.笔者近年来采用抗生素眼膏在泪道探通后注入泪道的方法,治疗泪道阻塞或狭窄,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加祥;林海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评价经颅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方法:报告12例经颅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介绍手术方法.结果:12例手术,9例视力提高,无并发症.结论:经颅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减压充分,安全可靠,疗效肯定.
作者:刘名皎;宋维贤;张天明;付继第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引流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手术的成功与否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术后结膜下形成有功能的滤过泡,或虽形成有功能的滤过泡,但术后一段时间又发生滤过泡失败,同时滤过泡本身发生病变又会带来许多并发症,本文就滤过泡的有关问题及处理作综述.
作者:刘文宗;张新潍;徐学农;田杰;李国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患者男58岁病例号00849457右上睑皮下有绿豆大小无痛性肿物10个月,于1999年5月31日来诊.曾在外院诊为麦粒肿,口服环丙沙星片及氯霉素滴眼液点眼,略好转后停药即复发.既往体健,无结核病史及卡介苗接种史.
作者:陈洁芳;付映辉;贾广学 刊期: 2000年第09期
通过对235例婴儿细菌性结膜炎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采用妥布霉素、庆大霉素、氧氟沙星眼液分组对照治疗观察.结果表明三种药物的总药敏度分别是89.39%、39.39%和65.66%,临床总有效率分别是92.00%、54.00%和72.00%,总药敏度与临床总有效率基本一致.妥布霉素不仅广谱且抗菌作用强,还发现有对绿脓杆菌作用突出的特点,其眼液也适用于婴儿.
作者:肖军;皮炼红;王晓林;朱启英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旋转式角膜板层刀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Moria旋转式角膜板层刀对471例(893眼)近视-0.75~-18.0D的患者进行LASIK治疗.结果:术后1周893眼中有876眼(98.1%)视力达到了术前好矫正视力.角膜瓣蒂位置:留在鼻上方有592眼(66.29%)鼻侧有295眼(33.03%)留在鼻上方6眼(0.67%).上刀顺序:先上刀头后吸力环吸引眼球有731眼(81.86%),其切割时间为20.90±2.2秒;先吸力环吸引眼球后上刀头有162眼(18.14%),切割时间为26.50±3.1秒.进退刀速度:匀速平稳有840眼(94.06%),速度不稳有53眼(5.94%).角膜瓣并发症有7眼(0.78%).结论:旋转式角膜板层刀操作简单易掌握,切割时间短,角膜瓣蒂位置可随意选择,角膜瓣并发症出现低.但旋转刀旋转力量弱,易受周围因素影响.
作者:刘汉强;尚琢;马长荣 刊期: 2000年第09期
Theodore上方角膜缘角结膜炎(superior limbic keratoconjunctivitis of Theodore,SLK)是以上睑结膜、上方球结膜、上方角膜缘和邻近角膜反复发作的慢性角结膜炎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病因不明.多为双侧发病.1/3患者伴发上方角膜上皮丝状物.
作者:周清;陈剑;徐锦堂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为了探讨维拉帕米在防治眼部增殖性疾病中的价值,本文研究了维拉帕米对体外培养的人眼Tenon's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与CAMP的关系.结果发现:维拉帕米明显抑制人眼Tenon's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药物浓度和细胞数量呈负相关,其50%抑制率浓度(ID50)为28mg/l;维拉帕米对人眼Tenon's囊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不通过改变CAMP来实现.提示:维拉帕米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防治眼部增殖性疾病的药物.
作者:刘艳秋;端木智强;孙黎丽;裴成林;张柏新;洪晶;陈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笔者应用尿激酶球后注射联合眼局部碘离子透入治疗玻璃体积血,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994年7月~1999年7月在我院及白求恩医大二院接受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患者149例,其中男性91例,女性58例,年龄12岁~76岁,平均47.3岁。
作者:赵娟;庞利民;李铁兵;宫贤惠;李晓蕾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不同位置、不同深度角膜损伤后,角膜神经恢复的特点和过程.方法:以显微板层角膜移植术和显微板层角膜层间置换术为模型,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术后3周~8个月角膜神经恢复情况.结果:显微板层角膜移植术后2个月创缘神经以再生成环或以芽生的方式进入植片,术后3个月可见粗大神经从周边长入植片,术后6个月上皮下丛形成,术后8个月神经基本恢复.显微板层角膜层间置换术术后3周切缘两侧的受体神经开始再生,术后2个月再生神经长入植片,术后3个月切缘附近的自体神经基本恢复,上皮下丛形成,术后5个月有神经长入层间镜片,术后8个月角膜植片中央出现神经末梢.结论:角膜神经受伤后可以再生重建,上皮下丛、基质浅丛和角膜周丛是主要再生来源,神经再生程度和时间上的差异不但与角膜伤口的位置和深度有关,还与角膜是单纯切开还是植入供体植片及瘢痕组织厚度有关.不同个体间甚至同一个体不同部位存在着较大差异,原因不明.
作者:王智崇;徐锦堂;陈家祺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人工晶体植入已成为治疗白内障的首选方法,但由于多种原因所致的术后人工晶体前膜形成,又往往严重影响病人术后视力,我院对于人工晶体前膜形成的病人用t-PA前房内注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志艳;崔海滨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内皮素(endothelin 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自主分泌,同时又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并使血管收缩的蛋白肽连.内皮素广泛存在于人体内微小血管中,参与了某些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1、2].近来研究证明,许多眼部疾病如视网膜静脉阻塞,特别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过程,内皮素起主要作用[3、4]
作者:于春风;迟志波;刘来富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托百士是用于外眼感染治疗的抗生素制剂,每毫升滴眼液含0.3%妥布霉素3mg.妥布霉素是水溶性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活性,可以预防和治疗各种细菌引起的眼部感染性疾病.现将我科临床应用托百士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马波;王从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临床观察培养的角膜干细胞羊膜移植片治疗角膜缘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人角膜缘干细胞原代培养后接种生长于羊膜上,临床选择角膜缘烧伤后(碱烧伤、酸烧伤、其他化学烧伤等)角膜新生血管的患者进行干细胞羊膜片移植,术后观察角膜上皮、组织浸润和新生血管情况.结果:术后患者自觉症状轻,视力有一定提高,角膜缘移植片紧密贴附,角膜上皮完整,轻度基质炎性浸润,浅层新生血管减少,深层新生血管充盈减轻,睑球粘连得到松解.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羊膜片移植治疗角膜缘功能障碍能够使患者获得进一步进行角膜移植的条件.
作者:潘志强;张文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不同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名(35眼)正常人及63名(96眼)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眼科常规检查、眼压测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Octopus视野及MERG检测,并对MERG与视野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比MERG与其他视网膜功能检查方法的异常检出率.结果:MERG总反应波的P1波反应密度在临床未见DR(NDR)的糖尿病患者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DR的不同分期具极显著性相关(P<0.001),与Octopus视野检查指数MD值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NDR的P1波反应密度异常检出率为60%;早期DR出现局部区域反应密度下降.结论:MERG能客观、准确、定位、定量、敏感地检测DR,可作为DR患者早期诊断、评价不同病程和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陈珊娜;艾育德;洪荣照;吴护平;张铭志;关航;崔宝华;师自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晚期青光眼高眼压对睫状体功能的损害作用及对角膜透明性的影响.方法:应用扫描荧光光度计及Schiotz电子眼压计分别测定15只正常眼和15只晚期原发性青光眼眼压、房水排出率和房水流畅系数,并观察角膜的透明性.结果:晚期青光眼眼房水排出率显著下降,下降程度与眼压水平及病程成正比.房水排出率降低至0.8μl/min,角膜出现水肿混浊,房水排出率下降愈甚,角膜透明性改变愈明显.结论:持续高眼压将损害睫状体功能导致房水生成减少,从而影响角膜的透明性.
作者:陈钧;赵俊锋;付瑞;陈肇熙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外伤性晶体脱位所致的继发性青光眼传统的手术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术后并发症较多,效果不甚理想.随着眼科手术仪器的不断发展,手术技术不断改进,尤其是玻璃体切割器和晶体超声乳化仪的发展,对一些手术适应症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韩琪;颜华;周朝晖;许瀛海 刊期: 2000年第09期